Bendi新闻
>
消费创新最佳土壤!天猫发布2023年最具引领性50款商品

消费创新最佳土壤!天猫发布2023年最具引领性50款商品

5月前

近几年,消费市场蓬勃发展,新品类、新品牌纷纷涌现。这蕴含着诸多机会,也意味着这个市场将呈现万千变化,当下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复杂与多元。

消费者的选择面更大了,他们的决策也会愈发理性——更加关注产品,也更有自己的判断,单纯的营销已经很难撬动消费者购买。这就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洞察并满足消费者真实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切实有用的好产品。

我们欣喜地看到,已经有诸多创新性产品,刷新了中国消费市场的样貌。比如瑞幸,通过厚乳拿铁、生椰拿铁,以及去年“打破次元壁”的酱香拿铁等多款产品,颠覆了星巴克等“舶来品”对咖啡的定义,走出了一条中国化的咖啡发展道路。再如科沃斯旗下的品牌添可,基于中国家庭清洁场景研发的可以同时吸地和拖地的“洗地机”,开创了一个新增长赛道。

创新产品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中,商业链条上各个环节,也在生产制造、产品营销等方面,发挥着不同的力量。比如成立于2017年的天猫新品创新中心(TMIC),就始终将为品牌提供洞察趋势和新品创新服务作为团队使命。此前,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就为雅诗兰黛旗下海蓝之谜提供过“功效图谱”,即展示月度功效和成分榜单,品牌借此确定新品定位,继而在营销上锁定人群、布局市场。

2024年初,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再次发挥平台的价值,发起了“2023最具引领性的50款新品”暨N50天猫年度创新榜单评选。榜单覆盖大食品、消电母婴、家装家居、美妆个护家清及服饰运动五大品类,经媒体、投资人、咨询机构评选及与消费者共创,最后从80款新品中,评选出50款极具创新性的行业标杆产品。

天猫新品创新中心此举是希望以这50个具有引领性的新品感召更多创新者,以创新促进品牌发展,并繁荣消费市场,为广大消费者创造面向未来的理想生活方式。我们也能透过这份榜单,看到市场上的优秀品牌,是如何将创新融进产品中的。

创新根植于对消费者痛点的发掘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表示,企业家视变化为健康的标准。企业家总是寻找变化,对其做出反应,并将其视为机遇而加以利用。他还论述道,有目标、有系统性的创新始于对机遇的分析,而对机遇分析则始于对创新机遇的来源彻底思考。

放在当今的消费市场,这就是跟踪消费市场的变化、分析变化发生的原因,以及思考产品与该趋势之间的关联,并呈现于产品上。

近年来一个众所周知的趋势是,消费者日益注重健康。但对于年轻人来说,一顿营养均衡的“健康餐”可能费时费力,所以我们能看到不少将“健康”与“便捷”这两个需求结合在一期的创新型产品。“N50天猫年度创新榜单”的获奖产品之一“水獭吨吨”便是这一类的代表。它是一款超即溶冻干果茶,消费者只需要将被压缩成“冻干”产品放入杯中,加入热水,就可以得到一杯鲜美的果茶。创始人莫莫子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选择冻干果茶赛道主要是“看好喝水”与健康这件事,而冻干果茶又有“方便化”的空间。

此次一同入榜的阿宽土豆泥版面、九阳净水器加热一体机也无疑都遵循了“方便快捷”的研发思路,满足了消费者“既要又要”的心理需求。

在垂直赛道的母婴行业,近两年也有更多的贴近宝宝需求的产品面世。对很多新手妈妈来说,如何让宝宝拥有高质量睡眠是一大难题。针对这种需求,帮宝适通过对消费者大数据的洞察,结合对中国宝宝二十余年的研究,研发出了一款专为宝宝睡整觉设计的夜用产品“帮宝适安睡拉拉裤”,这款产品不仅“不漏”,还满足了中国妈妈对“能吸”“透气”“柔软”“不勒”的需求。

公开资料显示,帮宝适还基于“千人千臀”的体型特点,帮宝适通过一秒成像技术,收集了上万中国宝宝大数据,做成3D仿真人体模型,还原宝宝不同睡姿下夜尿夜便场景。这说明,品牌正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帮助研发及营销人员,更好地理解消费者。

在这方面,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方法论”。以往研发一款新品,品牌方需要做大量的线下调研,时间长、速度慢,同时非常依赖人的主观经验和判断。现在,借助平台提供的数据洞察、研发共创和精准试销等方式,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可以让一款新品研发的时间从两年缩短到6个月。

黑科技、跨界联名等多因素加成

让创新更吸睛

近年来,科技与产品的融合更为淋漓尽致。比如榜单上的华为Mate 60,这款华为于2023年8月推出的新品,是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手机,即使在没有地面网络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从容拨打、接听卫星电话。除了如此强大的核心功能,华为Mate 60还搭载了第二代昆仑玻璃,闪拍、肖像、微距等拍摄功能也有所升级。华为Mate 60一开售就售罄,在社交媒体上也得到了不断好评。

除了本就拥有科技基因的电子产品,“黑科技”也逐渐渗透进了贴近消费者的“吃穿用度”中。比如在服装面料上,面料厂商频繁在此大展身手,体现自有研发科技对衣物保暖、防风等功能的助益。

在这方面,迪桑特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可温控防湿保暖充电加热棉服。除了面料带来的自加热,消费者也可用外接充电宝与衣服口袋中暗埋的充电线相连,实现“物理加热”。

正如本次评选的评委之一,《第一财经》杂志编辑、金字招牌主编许诗雨在评语中表示:冬天的外套不怕不保暖,就怕你冷它也冷,你热它更热。迪桑特的这款产品实现了四档温度调节+可控温,让你的冬天拥有舒适的温暖,解决了在冬天一会儿瑟瑟发抖一会儿汗流浃背现实痛点。

实际上,科技已经渗透在消费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杯9.9元的咖啡,可能都藏着不少创新工艺。比如去年在社交网络“刷屏”的“酱香拿铁”,其所使用的“茅台厚奶”,便是由瑞幸的供应商研发,该团队在开发中要解决茅台酒的酒精和牛奶产生的反应,和酒精对包材的腐蚀性,所以这个过程并不简单。

当然,除了本身蕴含的科技性,“酱香拿铁”的走红也是产品创新本身胜利:主打高端的茅台与主打性价比的瑞幸走到一起,这种跨界联名带来的反差感,也让双方都从中收获到了自己想要的客群。

前几年的消费领域流行这样一句话:所有品类都值得重做一遍。但这绝不意味着把产品换个包装的“新瓶装旧酒”式的创新。无论何种品类,零售的本质是品牌商家能提供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

要知道,所有的爆品都并非来源于运气,而是品牌洞察了趋势和目标人群需求,调整品牌营销及新品开发策略的结果。目前,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已经与超过6万名商家开展新品共创,并深度合作了八十余个品牌。以家居品牌“林氏家居”为例,今年它与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共建了沙发类目的色彩能力,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打通了布艺沙发与皮艺沙发类目2万个货品,梳理出3000个色号。最终,林氏家具整理出了11个潜在上新趋势颜色,并确认了2款2023年推出的重磅新色。在2023年双11期间,林氏家居的天猫官方旗舰店仅用了51分47秒,业绩就超过了2022年一整天。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市场变化更快、竞争更激烈,品牌们必须得快速地抓住需求端变化,推陈出新。平台是品牌可以借助的力量,而帮助品牌赋能产品创新,也将成为平台的新竞争力,是平台能量的彰显。目前,天猫新品创新中心还在探索自研AIGC模型,针对服饰行业提供AI生款解决方案。

2024年势必也是消费市场变化颇多的一年,优胜劣汰的规律将会更加明显。深耕产品创新、推出扎实的产品将会继续领跑销量与口碑,反之,产品创新性及差异性不够强、供应链能力也有待提高的产品将面临被洗牌的危机。在消费者渐趋理性的情况下,天猫新品创新中心此时发布的这份榜单,既是对获奖产品的嘉奖,也代表了行业的期待:以真正的创新,推动产品迭代,助力品牌持久的发展。

榜单发布同期,2024年1月23日,由淘天集团主办、天猫新品创新中心承办的“天猫消费创新2024年度公开课”也将在上海开幕,“造新者”的思想碰撞,将为2024年带来更多创新力量,激励行业向着创新的方向不断发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

相关新闻

消费火爆!多家旅游公司预计2023年业绩暴增更具传染性!新冠毒株KP.2在美传播蔓延多国 现在起至劳工节250多种超市商品降价重磅!202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商品房销售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数据也公布了……2024年Trader Joe’s最受欢迎榜单来了!这17样人气商品你试过了吗?2024年度天猫消费趋势报告外汇商品 | 2023年我国国际收支解读及2024年展望外汇商品 | 2023年全球黄金供需分析及结构对比2023年度消费新潜力白皮书:9大赛道全面总结2023年消费趋势赛迪&欧特欧:2023年全国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发展成果报告全场5折最后两天!所有商品一件不留!Pera箱包Bondi Junction店,品牌箱包清店大促销,欢迎前来扫货!黑幕:酒店账单暗藏"强制隐性"消费!LA华人别乱签字!拜登呼吁预防法案![来了] 好消息!在 Safeway 可以买到各款东亚商品了!你家垃圾桶里或有美国最热门商品之一!飞未:2023年电商消费趋势年度报告要客报告|2023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突破一万亿消费金融新规发布!重磅|《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中英文版发布!海外华人回国消费再不用紧张了...艾瑞咨询:2023年元宇宙文化消费市场研究白皮书峰瑞资本李丰:我们如何看待2023与2024年的消费市场?李丰:我们如何看待2023与2024年的消费市场?我们如何看待2023与2024年的消费市场?| 李丰专栏联邦政府发声“威胁”,Coles数百种商品降价!艾博年:还不够…(组图)Costco这样商品是小偷的最爱!网友傻眼:怎么偷出去的?重磅发布 |《2024年一季度消费新潜力白皮书》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