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商品 | 2023年我国国际收支解读及2024年展望
国际收支,开放政策
2023年我国国际收支表现稳健,经常账户顺差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储备资产稳中有增。其中,货物贸易和其他投资顺差,服务贸易、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逆差。值得关注的结构性变化包括:直接投资差额发生较大波动,证券投资得益于债券资金流改善而逆差收窄。2023年境内美元资金池水位变动拐点已现。
2024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预计保持顺差,非储备性金融账户整体均衡,储备资产将合理增长。2024年对外开放政策重点支持方向包括:支持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规范发展;优化外汇局版本的资金池,重点鼓励“引进来”;支持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并继续强调监管重要性。
2024年3月2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2023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1]。我们结合涉外收付款数据和结售汇数据,对2023年我国的跨境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分析概述,并对2024年国际收支和外汇政策进行展望。
一、2023年国际收支解读
2023年我国国际收支表现稳健,经常账户顺差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储备资产稳中有增。其中,货物贸易呈现顺差、服务贸易逆差、直接投资逆差、证券投资逆差、其他投资顺差,储备资产逆差(即储备资产增加)、误差遗漏项目逆差。2023年较2022年最主要的变化在于非储备性金融账户下的直接投资差额发生较大波动。
2023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530亿美元,同比减少37.0%;占2023年GDP总额的1.4%,较2022年比例小幅下滑。其中,货物贸易顺差收窄、服务贸易逆差扩大是主要原因。
国际收支口径下货物贸易顺差规模和进出口总额均较2022年下滑,为历史次高值。2023年出口和进口分别为31792亿美元和25853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5.0%和3.5%;顺差和进出口总额分别为5939亿美元和57645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11.2%和4.3%。
进出口结构方面,我国加工贸易占比逐年下降、一般贸易占比持续提升,体现了我国生产制造水平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向更高附加值方向攀升的发展过程。
贸易对象方面,我国对传统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欧盟、美国的进出口规模分别为 9117 亿、7830 亿、6645 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为 15.4%、13.2%和 11.2%。我国对 “一带一路”沿线的进出口比重正在稳步提升中。
服务贸易进口额创新高驱动逆差扩大。2023年服务贸易逆差2078亿美元,同比扩大125.1%,主要由于运输服务、跨境旅行等活动增加拉升服务贸易逆差。全球集装箱海运市场供需紧张状况缓解、国际运价向疫情前常态回归,使得我国运输服务出口金额下降。我国居民跨境旅游以及个人留学等旅行活动显著回暖,基本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近八成。
2023年,我国非储备性金融账户逆差2099亿美元,与2022年差额基本持平。其中,直接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证券投资逆差缩窄。
直接投资方面,我国对外ODI规模基本持平、来华FDI规模减少;股权投资差额由顺转逆、债权投资差额逆差幅度扩大,创下直接投资历史最大逆差纪录。由于2023年全年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总额和直接投资项下来华股权投资继续回落,因此包含经常账户和直接投资的基础账户顺差从2022年4323亿美元下滑至2023年的1124亿美元。国际收支口径下的直接投资主要分为关联企业债务和股权,其中股权包括资本金和收益再投资。在海外主要经济体高息、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冲击下,股权收益再投资和关联企业债务的波动增加。关联企业债务方面,境外融资成本升高导致关联企业债务偿还增多。收益再投资方面,在美元高息吸引下,外资企业增加利润分配并汇出境外;或为纾解母公司流动性困难或满足境外运营需求,调出部分在华投资利润。但我国吸收资本金投资表现较为稳定,未来海外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将有效改善外部环境,且我国传统制造业吸引外资仍具备相对优势,均有助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稳回升。
证券投资方面,受来华证券投资转为顺差、我国对外证券投资逆差缩窄的影响,净流出规模显著下降。2023年末,在主要经济体紧缩货币政策转向可能性提高、中美利差倒挂程度边际收敛的背景下,人民币资产配置价值稳步提升,第四季度债券投资大幅净流入减轻全年证券投资项目流出压力。从资金进出通道来看,港股通及基金互认保持主要对外证券投资通道之一,债券通“南向通”发生少量撤回;境外机构主要通过债券通“北向通”的途径增持境内债券,但除债券通“北向通”外发生一定减持及到期赎回。
其他投资方面,由于贷款顺差减小、贸易信贷逆差扩大,导致其他投资顺差减少。受境内外融资成本差异和政策鼓励等因素影响,境内金融机构融出规模得到改善。
2023年,我国储备资产增加48 亿美元,其中外储增加35亿美元。
外汇储备年末余额稳定在 3.2 万亿美元以上,主要投资于国债、机构债和股票等资产。根据外汇管理局数据,我国2023年12月外储读数为32378亿美元,名义上较2022年底增加1103亿美元。2023年全年欧元、英镑相对美元升值、日元相对美元贬值;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债收益率走势分化;股市价格总体上涨。剔除了估值效应后,外储实际增加334亿美元。
二、2023年跨境资金流对比分析
跨境资金方面,国际收支使用权责发生制,涉外收付款、结售汇使用收付实现制,核算方法的差异导致数据存在一定出入。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及银行结售汇差额均由顺差转为逆差,主要是由于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项下净流出影响。我们用涉外收付款数据和结售汇数据模拟未结汇盘和未购汇盘的动态变化发现,自2023年第四季度未结汇盘和未购汇盘走势双双向下收敛,说明外贸企业结汇需求有所释放,与其他投资项下的货币和存款项差额反映的情况相印证。
银行间市场方面,通过商业银行海外净资产变动和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同比增速观测境内美元资金池的“水位”变化,2023年境内美元资金池规模减少1416亿元(约200亿美元),外汇存款减少规模继续小于贷款减少规模,差额增加223亿美元。
三、2024年国际收支和跨境政策展望
2024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预计保持顺差,非储备性金融账户整体均衡,储备资产将合理增长。
经常账户方面,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补库存需求逐步显现,全球电子产品消费周期逐渐走出低谷,有望带动我国相关产品出口增加;国际航班和出入境政策便利化将优化跨境旅行收支秩序,且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为服务贸易出口注入新动力。直接投资方面,随着内外部经济金融环境逐步改善,政策持续发力推进我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将助力吸引外资在华投资兴业。其他投资账户与经常账户互为“镜像”关系,经常账户顺差扩大将推动其他投资转回逆差。
《2023年国际收支报告》还对2024年对外开放重点进行了部署。国际收支方面主要涉及业务包括:经常项目下以支持科技创新和中小微企业为重点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支持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规范发展;资本项目下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用管理(即外汇局版本的资金池),同时重点鼓励“引进来”;区域开放新增支持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外汇服务明确要加大外币现钞兑换服务力度,优化移动支付使用体验,进一步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旅游消费和在华工作生活。外汇市场和跨境资金方面,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的表述改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继续强调监管重要性。
注:
★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