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山村里的共享直播间:有生意,更有人情

山村里的共享直播间:有生意,更有人情

11月前

直到二胎女儿出生,一天收到了村里老人拿来的200个鸡蛋,四年前从威海返乡的张小四,终于从心底里觉得,自己回到老家的选择值了。


这四年,她一边照顾患重病的父亲——医生曾告知只剩几个月时间,看着他一天天康复起来;一边在家乡靠着短视频和直播,获得了更多的收入和朋友,干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张小四的故事,代表着这样一批返乡的年轻人:乡村曾经是他们渴望逃离的地方,但当真正回去后,他们发现再也离不开这片土地了。在乡村,他们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还帮助更多的人一同奔赴美好的生活。




村里老人共同的孩子


张小四的老家在山东临沂朱家坪村,坐落在沂蒙山腹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小孩,生活在单调中重复。走出大山,是她从小的愿望。2007年中专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威海一家外企工作,当时她心想,无论多苦,都得想方设法定居威海。


一开始进厂,她负责在流水线上打螺丝,一天至少要站着干8小时。因为是计件的活,有时她甚至会加班干到凌晨2-3点,只为了多赚点钱。第一个月,她领了700块工资,给家里寄回去500块,“想着帮家里翻新下房子,否则我姐回来都没地方住”。


从学校进厂的有200多人,最后留下的寥寥无几。凭着要强和努力,张小四从女工升到班长,再升到现场管理,工资也涨到近万元。期间,她结识了丈夫,两人努力在威海买了房,生了娃,实现了朴素的梦想。


在威海工作时的张小四


接下来就是命运和她开了一个玩笑,她决定返乡。她还记得,当自己向父亲坦白辞职了时,父亲满是不解和生气:好不容易打拼13年,才在城里站稳脚跟,结婚买房,为什么要辞职?房贷怎么办?


张小四起初心里也有落差:重新拾起农活的疲惫不说,就连想找个人说说话,也不容易在一个频道上。这时,她试着在快手上拍短视频,没想到这一拍,竟让她和村里的老人交上了朋友。


张小四家门口有个小广场,村里老人喜欢坐在这里聊天晒太阳。看着小四给父母拍短视频,他们觉得稀奇,但当小四把镜头对准他们时,却相当抗拒。直到在外打工的儿女想通过短视频看到自己的爸妈,希望老人们能跟着小四多拍视频时,变化从此发生。


朱家坪村


老人们一改最初抵触的心理,纷纷穿上最新、最好看的衣服,来找小四拍短视频。那段时间手势舞风靡,她带着老人倚着小山坡拾阶而坐,来一番老年版改编。音乐响起,她在台阶下摆动手臂,老人们学着她的动作,乐呵呵地摇摆起来。因为老人们年龄加起来足有千岁,她给这个舞蹈取名“千岁舞”。


拍视频时间久了,张小四和村里老人都熟络了起来。遇到什么事,像村里老人生了病,或不会去银行取钱,她都会竭尽所能帮忙。老人们也把她当作女儿宠着:她的儿子生病,一位老人骑车三公里过来送药;她肚子疼,老人们从山上摘草药,送红糖给她煮水喝;还有的老人,自己家孙子的棉裤还没缝,就先给小四孩子把棉裤安排上了,步行六七里地,亲手送到她手上。


张小四教村里老人们跳的“千岁舞”


回忆起这些事情,张小四心存感激,“曾经在城里被需要的感觉又回来了”。


2021年3月,这些“千岁舞”视频突然火了,其中一则视频在快手上获得破亿播放。张小四的快手粉丝量,一路涨到8万。彼时有MCN机构挖她去做电商主播,开出了年薪200万的诱人条件。她考虑再三,觉得对方在利用老人的流量赚快钱,还是拒绝了。


去年,快手发起“幸福大讲堂”公益项目,邀请张小四作为特聘讲师,为周边村民提供短视频培训,她很喜欢这种可以帮助更多人的方式,充满热情投入其中。这时她才发现,在农村靠拍短视频闯出一番天地的她,已经完全离不开这里了。


张小四和村里的老人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90后公安干警赵子骥身上。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沈阳人,赵子骥对农村一无所知。2018年,28岁的他被派驻到康平县良种场村担任第一书记。这是辽宁最偏远、贫困的村子之一,他还记得第一次走进村里,正赶上刮沙尘暴,透过漫天的风沙,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灰色中。


但这个城里来的年轻人怎么也没想到,五年后的今天,他会把良种场村当成第二故乡,和村民处成了家人。


赵子骥


作为驻村书记,赵子骥的职责是服务群众,壮大村集体经济。最初,村民对他充满了不信任。没办法,他没事就跑去和村民唠嗑,往往话到嘴边又被村民打住,“很多人觉得没有用”。


打消村民顾虑的最好办法,是办实事。他专门买了辆摩托车,挨家挨户地跑,还随身带着本子,记下村民的急事、闹心事。哪户人家春耕了,就去帮着犁地;哪家孩子叛逆了,就去开导教育;他还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解决了村里长期没通水泥路的困扰……


赵子骥在村民家唠嗑


一通操作下来,赵子骥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他仿佛成了全村人的孩子。只要是饭点,每次他经过村民家时,都会被拉着到家里吃顿饭。让他印象最深的,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没法回沈阳过年,但在村里一样过了个好年。“请我上家里吃年夜饭的不下30位。”他笑着说。


第一个三年任期结束时,赵子骥本有机会回原单位复职,但他主动申请继续留任。他清楚,收入不够高——这一村民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没有得到解决,他不能撒手不管。




留在村里的年轻人


收入问题,也是张小四回村遇到的首要问题。父亲前期看病,治疗费用加起来有十几万,但家里每年种地收入也不过2万元。辞职后她没了经济来源,威海每月3000多的房贷全靠丈夫一人来还,父亲过意不去,还把卖农产品挣的钱转给她,令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乡亲们同样挣得不多。尤其是疫情期间,批发商压价严重,小四记得很清楚,村里老人辛苦上山劳作一天摘的几百斤桃子,才卖了100块。村子地处偏僻,老人们除了将农产品卖给批发商外,没有其他途径,贱卖农产品成了常态。偶尔和批发商讲价把批发价抬高一分钱,他们都能开心很久。


类似的场景,张小四看过许多遍,每次都免不了揪心。2021年夏天,当快手粉丝量涨到十几万后,她萌生了通过快手直播把农产品卖出大山的想法。


张小四在村里给老人拍短视频


因为没有经验,张小四先去了县里的电商机构取经,但对方看了她的账号和粉丝量,只有签她当主播的想法。无奈之下,她从快手上搜索相关教程,并在快手公益运营人员的指导下学习,从怎么开通店铺、怎么上架商品等最基本的学起。


第一次直播,张小四给村里的老人卖滞销的桃子。桃子放不住,特别容易烂,就这样,她像赶鸭子上架一般,在摸索中开启了“助农生涯”。彼时批发商的收购价是3块一斤,她把价格提到4块。令她惊讶的是,两小时内,竟卖出去100单,总计500多斤桃子。


把农产品卖出去,只是做好直播助农的第一步,后续的打包和发货都有技巧,张小四摸着石头过河,也走了不少弯路。


比如,第一批卖出去的货,她发的全是十分熟的桃子,路程远的用户收货后,发现桃子已经烂了,留下不少差评。她忍不住难过:她和父亲骑着三轮车跑了十几里地,才到镇上的快递点把货发了出去,而发一单快递就要8块,算下来利润几乎没剩多少。


张小四在田间地头直播


难过虽难过,她并不气馁。在威海打工时那股子要强的劲儿,这时又回来了。生鲜不能发十分熟,那就试着发七分熟;镇上的快递费用高,那就去隔壁县城发,只要销量上得去,价格肯定能谈下来......这期间,张小四入选了快手公益项目“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获得了更多培训和运营支持,卖出去的农产品越来越多,不仅帮自己村里的村民卖货,其他村的村民也慕名而来,让她成为镇里直播助农的代表。


如今,张小四在快手粉丝量已达50万,她注册了自己的商标,进入到附加值更高的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卖得最好的单品代表,是村子里种的高山黄小米,不仅月销几百单,还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货商来村里进货,一进就是几千斤。


桃子、板栗、小米等农产品加在一起,张小四去年帮助村里卖出去了100万斤,加上打包、捡货等兼职,平均每月为每位老人增收1000元收入。如今,好多村民习惯了没等农作物熟,就会提前来找她:“我们家今年的果子质量特别好,到时候你帮我们卖啊。”


高山黄小米,张小四店铺的招牌之一


殊途同归,赵子骥也把手机当作新农具,把短视频+直播当作新农活,为村民解决收入问题。


赵子骥刚驻村时,因为没有产业,村集体不但没有收入,还背着负债。大家都称良种场村为“996138村”,意思是村子里只剩99个老人、61个儿童和38个妇女,其余青壮年劳动力全都外出打工了。


留在村里的大多数人以种植玉米为生,正常年头每亩地能挣1000来块,1年收入也只有1万多,如果遇上旱涝灾害导致颗粒无收,每亩地只能挣80块的保险钱。


沙尘暴中的良种场村


村里人并非没有想过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农作物,像康平县蜜薯、寒富苹果都是当地有名的特产。但良种场村地处偏远,在未形成规模化之前,没有经销商愿意到村里采购。


他深知,解决村里老大难的收入问题,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他发现有机小米是个热门方向,便给村民做功课,劝导他们将玉米改种为有机小米、蜜薯,“你们只管种,赔钱全算我的”。


为了解决销路问题,一开始赵子骥到处跑关系,利用身边的资源找出路。沈阳各个单位结识的商超几乎跑了个遍不说,还练就了一身销售的本领:逢着领导或老板,先是嘘寒问暖一番,然后快速切入主题,“我们村小米、地瓜老好了,物美价廉,是不是给员工搞点福利呀?”


把村里的农产品推销出去后,赵子骥给买家写的感谢信


直到三年前开始用快手尝试短视频和直播助农,一下子打开了赵子骥的思路。


首次直播,他卖村里的有机小米,虽然没有多少人在直播间下单,但线上转线下的效果出奇的好。很多人看了他的短视频或直播,私信他要大批量采购,一采购就是20箱起,其中最大的一笔订单,更是卖出去1785箱。


前年春天疫情反复,村里的苹果滞销,放在地窖里,眼看就要烂掉。他通过发短视频和直播带货,成功与外地的供销商大户建立了联系,帮村民销售苹果126吨,共115万元。彼时他明白了,快手不仅是短视频平台,还是一座桥梁,让农业和农产品走向五湖四海,从而帮助更多人致富。


直播中的赵子骥


“如今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了,在田间地头,就可以把东西全卖出去。”据他统计,目前已累计帮助村民卖出200多万元的农产品,平均每年给村民增收1-2万元。


无论张小四还是赵子骥,短视频直播的普及,以及平台对普惠公益、跨越数字鸿沟的重视,都帮助他们不仅回到村里重新找到了事业,而且带动更多人一同发展——在他们俩直播带货成功前,村里的乡亲们从来没想过,他们亲手种出来的地瓜、小米和苹果,有一天会在手机上卖出去。而现在,跟在吃螃蟹的人身后,他们也纷纷走进了自己的直播间。




山村里的共享直播间


一个出身农村的普通人,可能劳碌半生,也无法走出贫困的大山。但数字经济时代,一块手机屏幕就仿佛是最公平的命运修改器,再草根的直播间里,也有繁花盛开。


透过一方小小的屏幕,张小四让繁花开遍了朱家坪村。“千岁老人”组合火上了央视,村子在周边也小有名气。下山的路修好了,民宿、采摘园陆续开起来了,村子里也开始有年轻人了。


还有一些花,开在朱家坪村之外。听说了小四的故事,很多周边村子的留守妇女也想效仿,纷纷登门取经,一星期能来十几人。请教的问题,不外乎如何选品、如何开店和上架商品等等。看着认真钻研的她们,她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所以每次她都会耐心地指导,“能帮一个是一个”。


对于短视频和直播,张小四周围的人都很好奇


随着上门请教的人越来越多,家里既腾不开地方也不方便,张小四便萌生了建立工作室的想法。彼时恰逢快手公益酝酿发起“共享直播间”项目,即通过捐赠硬件设备、室内外装修及软性培训等,帮助乡村振兴的标杆用户建立乡村振兴直播基地。双方沟通过后,一拍即合。


去年9月,在快手公益的帮助下,张小四的工作室正式投入使用。工作室位于距离村子五里地的国道边,面积达500平米,由备货仓库、包装物流区和直播基地构成,其中有两个直播间免费开放给当地村民使用。


张小四工作室


很快,张小四的工作室就成了当地的网红“地标”,每天来打卡和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她累计免费授课数十场,帮助60余名当地村民开通了快手店铺。她们负责直播卖货,小四则用物流价格优势帮她们发货,时而还让她们干点打包的兼职,“每个月能有两三千块收入,她们特别开心”。


去年9月至今,超过1500人来到张小四的共享直播间参观、学习。与此同时,快手公益捐赠的“共享直播间”,也陆续出现在河南、贵州、重庆等地。而在辽宁沈阳,赵子骥的工作室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这些共享直播间和工作室,面积并不大,却成为乡村、城镇跨越数字鸿沟的一个个节点。


张小四工作室里的共享直播间


“通过这样的培训,软性输入和硬件赋能等系统性帮扶,我们希望能够真正做到技术普惠,助力偏远地区的乡亲们共同拥抱数字技术,促进区域发展。”快手科技副总裁、快手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宋婷婷说,她希望出现更多张小四这样的典型,能够让善意和爱,通过这一方屏幕被更好地看见、传递、放大,这也让快手从一个有趣、有用的内容社区,逐渐成长为一个有价值、有爱的平台生态。


赵子骥已经驻村两任了,下一任期可能会调走。在离开之前,他希望能教会村民熟练使用快手这个新农具,于是不定期地,就组织大家在村里会议室培训——从账号如何起名,到怎么拍视频、剪辑、直播等,不一而足。


对于短视频+直播,村民的学习热情高涨,上手也很快。以前赵子骥的快手账号名是“良种场村的赵倔强”,他们就照葫芦画瓢,形成了像“良种场村的秀丽嫂”“良种场村的育苗婶”等颇具辨识度的账号矩阵。其中,小有成绩的主播就有15位,有的账号粉丝量甚至达到了10万。“现在我的样打好了,也没啥可以教给他们的了,可以放心交棒了。”


如今,在快手公益的帮助下,赵子骥的培训基地变得更大、更专业。新工作室的选址在沈阳市中心的一座大型购物中心里,预计建成后,可以连接更多人,将“良种场村经验”推广到更多地方。


赵子骥工作室效果图,@沈阳赵倔强 是他的快手账号名


事实上,和创作者共建共享直播间,只是快手公益生态的一个切片,是快手公益重点项目“幸福大讲堂”在线下场景的延伸。


作为快手企业社会责任部门推出的系列免费公益培训课程,“幸福大讲堂”自去年年中上线以来,累计为数十万用户提供线上线下的系统培训,包括开号、打造人设、账号运营、内容制作、商业变现等内容,培养他们利用短视频+直播作为新农具创业的能力。共享直播间的落地,则补全了用户日常的实践需求,成体系地助力就业创业、乡村振兴等。


除了助力乡村群体,快手“幸福大讲堂”框架下,还设置了银龄学堂、启航学堂等针对不同人群的培训课程包,帮助有志于通过短视频+直播关爱银龄人群、保护儿童青少年等方面的用户了解、学习相关知识,支持他们成为一个个连接线上和线下善意的节点,让公益之爱出现在需要的地方,然后不断传递下去。


张小四在2024首届快手公益生态大会上


2018年,当日活用户突破1亿,快手开始思考,作为一个连接着上亿人的平台,如何尽最大可能发挥自身价值。也正是从彼时开始,快手开始尝试将公益与平台内容生态、商业生态相结合,在乡村振兴、就业帮扶、银龄关爱、青少年保护、残障关爱等多领域启动公益项目。


今天,短视频行业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快手月活跃用户达到6.85亿,日活跃用户3.87亿,电商交易规模超过万亿,短视频直播时代的公益探索也更加深入。


“科技连接善意,创造长期价值。”1月17日,宋婷婷在首届快手公益生态大会上宣布启动公益+计划。她表示,随着更多合作伙伴加入,短视频+直播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将给公益注入更大可能。



放在四年前,张小四怎么也想不到,返乡之后竟然比在威海时更加自由。她喜欢村里互帮互助的气氛,也庆幸自己可以在找到事业的同时,能在父母身边陪他们安度晚年。


这一路走来,小四只觉得特别幸运。曾经在城里,她的位置在工厂,而回到大山,她在直播间里,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份运气也传递给了她的家人:父亲再去医院复查时,奇迹般地发现病情好转了。三年多时间过去,父亲从卧床期间的九十斤涨到了一百一十斤,已不再靠药物维持生命。


张小四和父亲


前年夏天,张小四和丈夫商量,带着公公一起举家搬回了朱家坪村。丈夫辞掉了威海的工作,平时帮她打理直播事务,而公公每天出门遛弯儿,和村里的老人打成一片,精神状态也变得更好了。一家人齐齐整整,就这样在农村平凡但幸福地生活着。


工作室开业揭牌的时候,小四激动到语无伦次。她记得自己只说了一句话:“此处应有掌声”,然后便是掌声雷动。这些掌声,来自她培训出来的100多位学员,还有快手公益的工作人员们。伴随着人们的掌声,她也鼓起掌来——这既献给自己的努力,也献给快手。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丨袁昌佑

作者丨夜间部

图片来源丨快手 受访者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