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崩盘后,中产家庭一夜之间抛弃兴趣班……
这个寒假,家长们正在经历肉眼可见的消费降级。
前不久,“钢琴崩盘”上了热搜。去年一半钢琴厂倒闭,学琴的和卖琴的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原本5、6万的琴现在才卖几千块。
行业人士分析,一方面是因为中产收入确实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家长对于“鸡娃”的疲惫,觉得既然“卷不动”干嘛还费劲弄个乐器……
不仅是钢琴,疫情前后井喷的营地有的也卖不动了。有家长告诉我们,一些知名的营地居然可以按天报,直到开营前都没有报满。消费降级后,营地和旅行都从家长的清单中消失了……
这几年家长们太难了。不仅钱包瘪了,像AI这样的冲击还超出想象的大,内卷的边际效应递减,甚至可能变得毫无意义,是时候该重新思考一下教育投入了!对此,我们的专栏作者维舟有话说。
兴趣班的危机
变动早已有迹可循。
一夜之间,钢琴忽然卖不动了,如今销量只相当于高峰期的15%,以前五六万买的钢琴,现在五千元出手都没人要。本来钢琴学下来,大致每5年就要换琴的,但因为学琴人数大幅下滑,市场难免萎缩。
虽然这个趋势从2019年就有苗头,但之后就开始加速下滑,到2023年4月之后,钢琴销量更是出现断崖式下滑,某乐器协会副秘书长说:
十年前,学琴的孩子多到收不完,但现在呢?还有愿意学的,那都得好好哄着。
一位资深钢琴老师抱怨,三四年前在北京靠教琴月入数万,现在只及原来的十分之一。
虽然全国考琴的人数不见减少,但那是存量,增量已经大大不足。结果是,英皇考级(ABRSM)在很多城市都退出了。
遇冷的当然并不只有钢琴,三联生活周刊近期的一篇报道标题就已指明问题:《中产消费降级“第一剑”,“斩”向了娃的兴趣班》。
对很多家长来说,原本报兴趣班只是“锦上添花”的事,为了让孩子能多发展一点才艺和兴趣,升学加分时或许也多少有点用,但这不管怎样和上学读书的“正经事”不能比,好比有闲钱的时候可以尝点有趣的点心,但毕竟不是正餐。
不仅如此,孩子的时间、家长的金钱都是有限的,钢琴考级、围棋课、芭蕾舞、滑冰……哪一个不需要花钱花时间?
除非孩子确实有天赋,可以走职业路线,大部分父母原也不指望孩子在这些兴趣点有多少特长,倒是要时时提防他们“玩物丧志”:
既然如此,那么在经济下行、不得不量入为出之际,“没啥用却很碎钞”的兴趣班就成了爹妈们大刀阔斧削减的预算开支了。
毕竟收入预期不好,非必要的需求就得先砍,消费降级的结果是,家长们发现完全可以找一些更省钱的平替,剔除一些不必要的兴趣班,可有可无的一律砍掉,把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务上面。
有业内人士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透露,当下的变动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原本乐于为兴趣班付费的城市中产家长,收入受到了一定影响,而学琴这样的兴趣班就变尴尬了;
其次,这是大家对于“鸡娃”和“卷不动”的一次集中爆发,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觉得既然卷不出结果,不如索性算了吧,“这么费劲地弄个乐器,有这个钱还不如出去旅旅游啊,在郊外放个风,干一点开心的事。”
正如三联那篇报道所言:
也就是说,以往手头宽裕的时候,家长们还觉得不妨让孩子多多发展兴趣,但现在就得重新评估:要练钢琴/练芭蕾/下围棋,到底是准备得到什么结果?自家孩子是那块料吗?如果又不打算将来靠这吃饭,那还不如当机立断停了。
对一些课外兴趣的机构来说,这还不止是流失掉一些学员的问题,而是釜底抽薪的打击,因为像这样的领域通常都有一种“自我维系”的特征:只要学员够多,将来学好出来就算不能靠专业吃饭,至少还能教学员。
多年来的钢琴热造成钢琴教师的供给增加,之前就有远程陪练琴的app,解决了很多年轻学音乐的毕业生工作,但现在都没了,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系统性的危机。
对身处其中的家长、学生、老师们来说,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回归教育的本质
毫无疑问,种种迹象都表明,现在城市中产家长们都在冷静地重新评估教育投入,明确哪些才是自家孩子真正需要的。
如果说在这些家长心目中,教育就像是一个人才培养的投资计划,那么衡量投资回报率(ROI)的首要一点,当然就是要理性地评估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这就像市场过热之后,人们的消费行为逐渐回归理性,“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在很多家长心目中,给孩子报的绝大部分兴趣班也确实更像是一种消费行为,并且还是奢侈品消费——有闲钱的时候不妨买来试试,但手紧的时候,这又毕竟不能当饭吃,都节衣缩食了,第一刀就先砍这些奢侈品了。
也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这样才是正常的,因为真正“不正常”的其实是此前的过热。
曾经一度,全球5000万琴童,80%都在中国,即便按人口比例来算,也比古典音乐发源地的欧洲国家高得多,这其中又有多少孩子是因为出于热爱与天赋?
一位从事音乐教育多年的老师也说,钢琴市场遭遇寒冬不见得是坏事,因为音乐教育本来就不应该成为市场,之前的很多家长其实并没有想清楚要把自己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只是一窝蜂地考级:
买琴多,并不代表家庭音乐教育基础搭建得好。趁着这次行业遇冷的机会,大家如果能够更冷静地考虑美育对于未来教育的影响,我认为是件好事。”
不过,事情还有更复杂的一面。毕竟不必讳言,很多家长在大刀阔斧砍兴趣班时,考虑的重点与其说是理性权衡孩子在特定兴趣上的成长潜质,不如说是为了控制预算成本,因为现在砍项目的出发点就是家长收入减少,而不是重新调整培养计划。
何况,想想就知道,孩子练钢琴能练成什么样,极有可能练了几年下来也看不出来(如果家长外行,那就更看不出来了),但每年要往里面投入多少钱,那可是一目了然的。
我家孩子的一位同学,其母的教育方式就历来如此:她与其说是在教育孩子,倒不如说更像是在管理下属。
她本人就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一步步获得职场成功,成为“新上海人”的,现在也希望孩子复制自己的成功,因而她极其注意孩子的教育,但她的做法就像是CEO在考核KPI--
乍看起来,这非常高效,也避免了没有结果的投入,然而,她儿子却深受其苦:他毕竟还只是个小学生,没办法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出成绩,何况每一个兴趣领域都有很深的门道,练钢琴、下围棋,一个学期能学到多少?
他常常是刚感到摸到一点门道,有点兴趣,但妈妈已经等不及了,没看到他有成效,就帮他停掉。
这不止是他的深入机会被再三打断,更重要的恐怕是会在他心里种下一种挫败感:自己尝试了很多,但总是让妈妈失望,没办法让她满意。
不是说家长不应该重新评估教育投入,而是说在这样重估时,我们尤其需要注意把自主权还给孩子:
也许孩子在短期内确实没明显的成效,但倒是很喜欢,那为人父母的也没必要那么功利,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成年人不同,很多孩子也没什么金钱概念,郊外骑车、自然观察花不了一分钱,但他们也许倒是比你重金砸的攀岩兴趣班更投入、更喜欢,反过来,家长在削减兴趣班时,也不要为了节约开支而完全忽视了孩子的兴趣。
如果说当下的变动意味着教育市场回归理性,那么这种理性不应该只是家长控制预算的“经济理性”,而应当是重新理性认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想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
家长的钱包固然要考虑,但更重要的是应当基于孩子的潜力与特长来做出决策:
好好了解自家孩子,倾听他们的意见,那些他/她学不好自己也不想学的,哪怕耗费不多也可以停掉;
但那些他/她很有兴趣投入的,即便一时不见成效、花钱不少,也有必要慎重考虑。
对行业来说,原先的热闹消退之后,与其说是“回归理性”,不如说是“回归教育的本质”,任何授课并不只是给学员提供一款消费品、一种装点门面的技能,以此赚点学费,而应当是真诚地为孩子的成长考虑,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质,帮助他们成长。
老师往往能比家长、甚至比孩子本人更清楚孩子在这些方面有无特长,真诚的建议有时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什么是教育?这才是教育。
本文配图自 | 电视剧《闪耀的西瓜》
本期福利
福利一
文末留言区,留言点赞前三,即可获得耶鲁经济学者解读教育回报率《爱、金钱和孩子》,下周五开奖,包邮哦~
福利二
入群解锁寒假兴趣职业营,含职业营、年夜饭烹饪营、医学营、航天AI营、咖啡师营等
找资源、听讲座和更多牛娃故事
👇关注“爸爸真棒”探索更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