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从体制内抢人,中国民营火箭排队上天

从体制内抢人,中国民营火箭排队上天

10月前


源丨盐财经(ID:nfc-yancaijing)

作者丨朱秋雨

编辑丨何子维

题图丨midjourney



1月17日晚,张朝阳以“物理网红”身份出现在海南文昌。他观礼了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全程,并在搜狐视频“关注流”开展科普直播,解密火箭发射背后的科学原理。 

张朝阳分享现场观礼动态 图源:搜狐视频

两天后,1月19日,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成功完成首次大型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2024年1月19日16时,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验证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本次试验的飞行时间约60秒,火箭着陆平稳,状态良好,试验任务取得成功

这意味着,中国可复用火箭成功开展垂直起降关键性飞行试验。更意味着,中国民营火箭助推中国航天事业进一步走向了市场化、产业化。

而不止“朱雀”,事实上,就在2023年最后一个月,中国火箭的发射表上多了一串陌生的名字,它们不再是中国人最熟悉的“长征系列”,而是“谷神星一号”“双曲线一号”……

这些五花八门的火箭成功入轨了不说,它们还干成了许多过去没有发生的事:2023年12月9日,“朱雀二号”液体火箭在天空留下蓝色气体尾巴的同时,瘦长的箭身顺带印上了红色的广告——那是盲盒商家泡泡玛特的logo以及它的最新手办的名字。

2023年12月9日上午7时39分,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让这些新气象发生的,正是年轻的中国民营航天公司。

2014年起,我国开放民间资本搞火箭、造卫星,终于在七年后迎来爆发期。2023年,5家中国民营火箭公司先后成功向近地球轨道发射13发火箭,同时,多个卫星公司也开始走向商业化闭环。

这让许多人欣喜地形容道:2023年,是中国商业航天元年。

那么,我国的商业航天到底做得怎么样?

作为商业航天的“先驱者”,SpaceX成立9年,经历数次失败后,“猎鹰9号”才在2013年首次成功发射;又过了5年,SpaceX才向世界证明,“火箭可以做回收,低成本可以做航天”的思路是正确的。相比之下,作为“后来者”的中国民营航天已经结出了硕果。

SpaceX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但不同于其他商业领域的是,航天事业是一条长周期、高风险、高投入的冒险赛道。三位商业火箭公司创始人都不约而同地告诉盐财经,当下,国内商业航天公司有各自的发展思路和技术,还未到高下立见的时候。

用星际荣耀联合创始人何光辉的话来说,中国商业航天在没有实现商业闭环和产品成熟之前,“都还在吃奶的阶段”。

好消息是,这是一个冉冉升起、充满活力的行业。

2024年的第一个星期,坐在北京城南四环外的办公室,曾在体制呆了20年的何光辉对盐财经记者说:“(即使)我现在还是三五岁的小孩,我也要当主导者。不是说要当中国航天的主导者,而是代表中国成为世界航天发展的一种力量。”

他补充道:“这才是商业的意义。”


抢人?

2020年12月,百度贴吧“航天吧”有这么一条热帖:“‘神舟七号’发射之际,陕西勉县一中87级校友、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总体室主任的彭小波为祝贺母校建校70周年,赠送了运载神七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模型。近日,勉县一中举办了规模盛大的航天展览活动,并向全体师生转播了神七发射盛况……”

帖子最后写道:“这是2008年的新闻。现在,他是星际荣耀的总经理。”

帖子发布这一年,正值商业航天看到希望的年份。不少投资机构将中国的商业航天分成两个阶段。

2015—2020年,商业航天公司在国家政策放开后成立,但都处在技术摸索期,盈利模式并不清晰。

直到2020年9月,一个消息传来——中国以“GW”为代号,向国际电信联盟申报了12992颗低轨卫星星座。

这意味着,商业航天市场终于有了明确方向,今后,围绕中国星网的组建与火箭发射,民间力量将与“国家队”共同搭建太空基础设施。

在距离北京市中心更远的新区——经开区亦庄,这一消息足以让数个摩天大楼里的人兴奋。

事实上,在亦庄高耸的落地玻璃里,坐落着中国最集中的民营火箭公司。

北京亦庄,火箭一条街 盐财经记者 摄

从亦庄的荣华南路往东走,半径2公里内,分布了5家头部火箭公司。中国估值最高的几家火箭“独角兽”——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深蓝航天,它们研发总部都在这挨着。

之所以在此集中,有业内人士对盐财经解释,是因为中国航天向来有“南箭北星”的规律。

中国卫星的国有机构分布在北京城北,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火箭机构坐落在城南东高地街道一带。亦庄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直线距离仅6公里,可以更方便地挖走“体制内”的人才。

北京丰台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图源:盐财经记者 摄

星际荣耀的董事长彭小波,也是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庄严黄色大门走出去,来到了亦庄林立的摩天大楼之中。

2014年,国家宣布放开民间资本参与航天后,彭小波与他的同事何光辉都看好这个新兴的“行业”。何光辉对盐财经回忆,从心动到最终离开待了20多年的体制,两人花了很长的时间。

这一年时间里,他们“主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这个政策会否反复,二是,如果离开了体制,依赖社会力量,我们是否有造火箭的生产能力”。

到长三角、珠三角调研了大半年,何光辉与彭小波得出结论:“除了火箭发动机以外,社会上的各类配套都没有问题。中国有非常完整的生产制造体系。”

接下来,2016年,三名创始人融了点钱,决定“下海”了。

就在同一时期,2015—2016年,马斯克的SpaceX连续成功实现火箭陆上和海上垂直回收,让深蓝航天CEO霍亮感到振奋。他心想:“如果火箭可以像飞机一样重复使用,那么进入太空的成本就可以降低百倍。”

2016年4月,SpaceX 猎鹰9号运载火箭首次实现海上垂直回收

“这个技术未来可能会是颠覆性的技术。”霍亮告诉盐财经。因为这个信念,30岁出头的霍亮从体制内单位离开,加入了一家民营航天公司。

但“从0到1”的新征程如浩瀚的星辰大海般,看上去美丽却异常残酷。

航天行业产业链长,涉及上下游几十个专业。

何光辉印象深刻的是,首批入职星际荣耀的100余名员工,是他一个一个找体制内的人面谈的。那段时间,“每天从早上8点聊到晚上10点”。

同时,为了节省经费,三名创始人在108平米的办公室,只买了一套2000多元的家具。他自己开卡车将家具运上楼,又自己组装好。

何光辉体会到了创业的紧迫和残酷。此前,他多次作为“长征7号”等知名运载火箭发射的现场指挥师,都没产生过这种感受。但跳出体制后,何光辉感到,日子就像“苦行僧”一样,“带了一个最破的被子,然后带个碗、带个筷子,就要出发了”。


缺钱?

在民营火箭公司工作了一年,霍亮创业的决心更加明晰坚定了。

不认同的原因在于,发展商业火箭路线的偏差。他对盐财经回忆,他入职的那家民营公司坚持做固体火箭,而他深信,只有发展液体火箭,像SpaceX一样实现可回收,才能让商业力量发挥成本优势。

做固体火箭,还是发展液体火箭,是摆在商业火箭公司眼前最现实的选择题。

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最大的区别在发动机和推进剂上。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射操作容易,而且箭体价格便宜,但问题在于,固体燃料推进剂效率低,成本很高。液体火箭却是相反的原理,作为推进剂的液氧煤油或液氧甲烷,不仅便宜,而且供应稳定。

液体火箭和固体火箭结构原理图 来源:上海天文馆

霍亮进一步解释道,固体火箭推进剂的成本是液体的10倍至30倍。一次固体火箭发射完毕后,占成本大头的燃料已经用尽,火箭没有回收价值了。液体火箭发动机贵,如果能实现重复使用,“单次运输成本将下降至原来的1/10”。

原理不难明白,但难点在于,此前,发展可回收的液体火箭是中国航天从未走过的路径。这意味着,选择了液体火箭,一切就要从头摸索。

霍亮却认定了。2016年,他辞职创业,奔向他的火箭之梦。

只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创业者自始至终需要平衡与面对的症结。创业后的霍亮很快发现,资金不充足,“如果看中国和美国在商业航天领域投入的数据,马斯克在他成功之前,首枚火箭投入达到几十亿人民币的量级”。

事实上,多位航天业内人士都表示,国内发展商业航天事业与美国的差距,是资本投入和可回收复用技术上的差距。

航天作为国防军工的涉密领域,在世界各国都受严格的政策管制,民营航天只能获得人民币基金的投资。而人民币基金同样受A股上市规则的影响,对企业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有一定要求。因此,就现阶段来讲,中国民营航天只能带着较少的资金启航。

2011年-2022年,我国商业航天融资情况 来源:观研报告网

对此,霍亮自我安慰道:“所有创业公司的规律是,要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别人不能达到的目标。”

但他如今承认,专注于研发液体火箭的这六年,进展比他预想的慢。“这个过程感觉一直像在爬坡,没有轻松的时候。”

带着首轮融资资金投入蓝海的星际荣耀,也面临着资金的考虑。他们清楚,研制出可回收的液体火箭是大势所趋,但资金始终是造火箭必不可少的一环。

他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2018年4月5日,成立了半年多、只有30人的星际荣耀,在海南发射了一枚飞行高度为108公里的亚轨道探空火箭。何光辉欣喜地发现,亚轨道发射成功后,“(我们)估值一下子从8亿变成了12亿”。

星际荣耀因此确立了一个策略,“由固到液、由小到大、固液并举”。也就是说,发展技术成熟的固体火箭,将固体火箭送上预定轨道的同时,抓紧研发液体可复用火箭技术。

在2015年成立的行业“老大哥”蓝箭航天,也采用了类似的逻辑。它首推的“朱雀一号”是一枚固体火箭,而此后推出的“朱雀二号”为液体火箭。2023年7月12日,“朱雀二号”火箭成功发射,成为国内首个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

2023年7月12日9时00分05秒,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蓝箭航天CEO张昌武对盐财经解释,选择先将液体火箭送入轨道,而不是着重研究火箭的重复使用技术,是因为这“和国内的投资环境有一定相关性”。

“可重复使用的火箭的开发周期长,但在中国可以接受你长时间亏损的周期是很短的。”张昌武表示。

正因如此,他强调朱雀二号发射入轨的意义:“虽然它不是可重复使用的火箭,但它可以在我们拿出可重复使用的火箭之前,让公司活下去。”


高性价比的商业力量

对于如何“活下去”的问题,很多人都还有过其他怀疑:
在中国,商业力量造火箭会有市场需求吗?

会不会是另一波圈钱骗补贴的“伪需求”?

火箭公司若回答第一个问题,一般会让你看看卫星公司。

百亿卫星“独角兽”公司时空道宇的CEO王洋,在2014年选择了创业。他曾先后在华为、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任职。

2014年,国家政策放开,王洋便判断,基于微小卫星的低轨卫星通信,是通信和航天必然要走的路。4年后,他与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共同成立时空道宇,致力于提供车载级、消费级的低轨卫星(LEO)星座。

对比地面架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可以不受地形影响,在偏远农村、沙漠、海洋等地有显著优势。早在上世纪,诸如摩托罗拉等巨头就曾提出“铱星计划”,意图通过发射77颗低轨小卫星,实现全球通信。可惜,铱星系统1998年底投入运营,因为成本过高,2000年就宣告破产了。

王洋告诉盐财经,铱星系统的失败,是因为它过于超前,早于市场的需求。“商业航天的最大助力与人类科技、经济发展的趋势息息相关,这一趋势并不是单一地区或组织所能创造的。”

到了21世纪,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端的发展,卫星互联网有了用武之地。“比如,SpaceX与星链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当今航天产业对近地轨道常态化运输,以及6G通信的旺盛需求。”

星链(Starlink)是太空服务公司SpaceX的一项透过近地轨道卫星群,提供覆盖全球的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图源:Starlink

王洋介绍,经过五年发展,如今,时空道宇可实现日产一颗卫星,卫星生产成本下降45%左右。

但当下的难点是,卫星轨道频率紧缺。国际电联采用“先到先得”的原则,全世界政府和商业公司都想争夺轨道价值高的卫星无线电频率资源。

“这是一个抢时间的战略赛道。” 

紧迫的需求下,时空道宇等卫星公司却发现,火箭发射需求强劲,但供给不足。

如今,中国的民营卫星公司正在等待商业火箭公司的技术积淀和技术成熟,原因很简单:商业力量,最有动力探索产品价格的下限。

 “现在中国液体火箭发射成本平均8万元/公斤。一颗星的发射成本至少在几千万。”何光辉介绍。但在实现火箭可复用后,发射成本可以砍半,降到3万—4万元/公斤。


与SpaceX的距离

2018年,SpaceX“重型猎鹰”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腾空而起。这是现今世界上最强大的运载火箭,高度近20层楼,可以将64吨的有效载荷(相当于一架波音飞机)送入近地轨道,并实现回收利用。

为了震惊世界,顶级富豪马斯克还给了这个宇宙超强火箭作秀式的任务——携带一辆红色特斯拉跑车上天。

2018年2月,SpaceX成功将猎鹰重型火箭发射升空,同时进入太空的还有一辆特斯拉Roadster跑车

成立刚两年的星际荣耀,也在这一阶段证明了中国民营航天的力量。2019年7月25日,“双曲线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成就了国内首个高精度入轨的民营航天公司。

由星际荣耀打响“第一炮”后,我国民营火箭开始进入密集发射期。4年后,中国的液体火箭步入成熟期。

2023年4月,天兵科技的“天龙二号”液体煤油火箭成功入轨,成为第一个入轨的中国液体火箭。3个月后,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成功首飞。2023年11月,“双曲线二号”验证液体火箭飞行任务成功;在实现重复使用、维护检测及发射场准备仅38天后,于12月10日再度成功飞行。

对比于SpaceX的早期,中国民营航天事业的发展速度已经惊人。要知道,从2002年至2008年,SpaceX为数不多的几次“猎鹰一号”火箭发射,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

“双曲线二号”的成功,至少让星际荣耀等商业火箭公司在2023年拥有了荣耀。但20年的航天人何光辉却很审慎。他告诉盐财经,航天是万米长跑。“现在很难下结论,哪怕连续成功打几发,也不代表到后面就不会死了。”

“这很现实。”他说。 

星际荣耀的历程也是如此。以首发成功打响中国民营航天第一炮后,“双曲线一号”却在2020年、2021年连续三次发射失败。

我国民营航天企业发射的入轨级火箭首飞记录 图源:列星安陈SPACE

好在,这个民营公司并不避讳谈论这些。这家公司走廊的上方,挂满了像高考一样的横幅:成功就是差一点点的失败……

白色瓷砖墙的两边也贴满了海报。海报的色彩是缤纷的,上面印着“双曲线一号”三次失败的经验与教训。

何光辉并不赞同总是拿中国商业航天与SpaceX对比,“一个是博士生,一个还是小学生。怎么比啊?好比你以后想考清华,但别现在就能畅想考上清华后的生活”。现阶段,“(我)永远还是那两个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023年11月,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SpaceX平均每三天发射一次火箭,2024年将会每两天发射一次

比起做中国版SpaceX,何光辉更愿意说,中国民营火箭 “像几岁的小孩,大家一起玩,共同成长,远未到内卷的时候”。

霍亮也认为,可回收火箭在中国没有先行经验。各家火箭公司都有自己的技术路线,还未到决出胜负的时候。

比如,深蓝航天坚持自研3D打印针栓式火箭发动机,一步到位研发可回收复用液体火箭;蓝箭航天使用全产业链独立自主开发的路线,而星河动力正批量发射固体火箭送卫星上天……

深蓝雷霆-20火箭发动机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 图源:深蓝航天

但不可避免地,2023年的数次成功,已经让资本市场和普通人对这一赛道倾注了高期待。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成员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增了“商业航天”这一表述。商业航天,成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成员”。

接着,同月29日,国内首个商业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一号发射工位竣工。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一号发射工位 图源:海南日报

人们都在翘首等待民营火箭划破天际。

美国宇航局(NASA)有过成熟的扶持商业航天的经验。在美国,商业航天与国家航天有着明确界限。除了以科研为目的的深空探索,NASA基本不做市场业务,放卫星等都统一交由民营公司。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放开了技术转让、发射任务合同等宝贵资源。奥巴马政府曾接连推出重磅方案,让NASA开放最赚钱的近地空间业务,并通过人才技术的流动,支持商业航天发展。

这样的开放力度,过去曾让中国民营航天公司羡慕不已。但摸索了几年后,中国商业航天也受益于“国家队”技术的外溢。

比如,2023年实现中国液体火箭首飞的“天龙二号”,使用了中国航天科技公司六院研制的液发-102发动机。

2023年4月2日,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 图源:新华社

这是2022年航天六院在陕西成立的新公司做的发动机。它们旨在以国家队的身份,全面进军商业航天。

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接下来,中国民营火箭公司需要直面的挑战是:能否像SpaceX一样,分到部分国家的订单?

何光辉告诉盐财经,摆在眼前最大的蛋糕,是中国政府主导的1.2万颗的星网计划。从中国星网提交的时间来看,中国预计会在2025年发射卫星,2027年11月前完成批量卫星发射并验证通信。

“这将是我们未来生存的第一步。”何光辉说。

留给民营火箭公司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每家公司都感到紧迫。

“这就像婴儿吃奶一样。”何光辉说,“我们现在要多吃,赶紧强身健体。等到市场出来的时候,有更大的力量,抢更多(订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创业邦

相关新闻

从体制内走出去的,大部分人不会像璩静那么嚣张跋扈、不可一世人到中年,拒绝精神内耗,从学会享受它开始...新加坡正式免签!留学热度瞬间暴增!从体制内到南洋理工学长:不如国内“鸡血”!一片混乱!14岁女孩无证摆摊被抓 路人看不下去 从警方手里抢人早,VOGUE|创作音乐人庆怜,从生活中发现灵感月薪1200的体制内临时工,选择从考公围城跑路 | 我所躲避的生活美国科技公司创始人在庆祝活动中从高空摔下身亡可怕!车顶突然被一条人腿砸中 84岁翁从纽约市“顶尖住宅”跳下自杀费郊男子潜入女邻居家安装摄像头; 调查显示: 认为从移民中能获益的美国人比例减少; MLK大道本周末机动车禁行CVPR 2024 | 闻声识人黑科技!从音频中想象出说话人脸,FaceChain团队出品研究 I 七成美国人仍未从新冠大流行中恢复他俩竟然是夫妻!新晋“叔圈”顶流,中年再婚娶国民女神,把妻子女儿宠上天突然哑火!从人气爆棚到低价甩舱:昔日豪华“邮轮游”,竟成“吃苦训练营”?曾年营收近百亿,知名服装品牌宣布:愿做大牌平替!创始人从一个裁缝起家,曾是浙江首富字节的一名30岁女生爆料,听亲戚建议,从年薪80w的大厂辞职,艰难考上体制内,却发现更卷更没成就感从纽约搬到佛州!保姆薪资飙升至每小时$50! 佛州富豪竞价抢人年薪超15万请不到人!EE一周内连抽四天!全是定向!General申请人何去何从?!从亏损到GMV增长80%、卷王赛道上新15天一抢而空... | 刀法全域营销资源包 Ep.5从穷小子到斯坦福博士,这个40年前留学中国的美国人,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阿汤哥”从天而降! 巴黎奥运会闭幕; 日本已设近百避难所! 民众疯抢物资; 英国大规模骚乱致779人被捕留跳楼下遗书!知名公司创始人从曼哈顿豪华酒店20层坠亡想不开!知名公司创始人从曼哈顿豪华酒店20层坠亡北美最大订票网站创始人,从曼哈顿64层豪华公寓跳楼别去市区和湖心岛,会变得不幸~周末遛娃10个好去处:避开人从众就算赢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