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海淀妈妈群,一周后我退群了...
我孩子今年4岁,RAZ读到C,海尼曼G1,牛津树3,麻烦拉我进群。
这样的履历怎么看都很优秀吧,但是群主回复:进度不够,进群可能会跟不上。
孩子英语跟不上,爹妈是北清上交也没话说,只能乖乖吃闭门羹。
更扎心的是,这并不是看不起你,而是真的担心你进群后跟不上大部队的步伐。
毕竟了解过的人都知道,海淀鸡娃群的内卷程度,在全球排名至少也能拿到Top3。
各显神通的家长和天赋异禀的牛娃摆在一起比较,没有强心脏真的很难笑着潜水,家长和孩子没有双双抑郁都已经是皆大欢喜了。
要知道,混迹在海淀鸡娃群的家长们,没有一个是吃素的。
他们当中有的是本科是北大,一路直升,现在是北大教授,群里爸妈都是藤校背景或者博导职位,最次的也是985硕博。
想要进群,首先看看家长的身份够不够得着。
其次家长要把素鸡和自鸡的教材教具、孩子户口本上的姓名(小名和英文名不行)幼儿园和学校的名字、学号、成绩写清楚。最后看孩子的成绩依次邀请入群。
想要在鸡娃群中安全生存下来,你还要提前做好功课。
能够分辨普娃、牛娃算是入门级别,更高阶的是知道素鸡、荤鸡、自鸡、班鸡。
如果你还可以灵活运用OSA、XBNJ、OQZY、XJBCL,那么鸡娃群的硬核资料手到擒来。
图源网易数据
就算进群了,能不能度过“试用期”还是一个问题,如果要问试用期是多久,大概是“永远”吧。
进群后,群主就开始给大家培训,各位家长轮值管理,负责群内的日常事宜。常见的群规则有:
潜水15天,踢。
只发表情包的,踢。
发比较水的内容的,踢。
只爬楼不分享,踢。
邀请别人入群,但没提供对方孩子信息和机构成绩的,连坐踢。
尽管你有熟人介绍,也需要通过层层审核。如果应对不了这一系列的“拷问”,也是没资格入群的。
每隔15天清理一次,各位家长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好比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教育界非正式组织在紧密运作中。
这些群一般早上5点就开始活跃了,大家都在发学习规划、学习资料和升学信息。
例如,2岁孩子早上7点起床,自己穿衣服,早读古诗半小时等。
一些群里还会有进度考核,实行淘汰制,隔三差五报备鸡娃进度,进度慢的一律踢出群。整的家长提心吊胆,天天跟淘汰赛一样。
怪不得海淀妈妈都招架不住,哭诉称:海淀鸡娃群比牛剑藤校门槛还要高!
海淀鸡娃群内卷的盛况远远超出你的想像,各种神仙打架,看似疯狂,但又很真实。
妈妈A:上个月,我带孩子冲雅思,结果我8分,他7分,我38岁,他8岁。
妈妈B:这个水平上初中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再学学法语,换换脑子,争取在12岁前拿到B2。
妈妈C:早就开始学了,初中最好掌握6门语言,我们家又没什么资源,也没有体育艺术基因,只好鸡语言了。
妈妈D:我孩子他爸是建筑设计师,没事就带孩子去故宫写生,画了两年终于画完了,最近正在研究永定土楼。
妈妈E:孩子爸是医生,我是数学教授,带她参加了华杯赛、走美杯、迎春杯、希望杯、IMC实现了大满贯。
妈妈F:我家孩子喜欢天文,当时上101走的也是天文科技特长生,我们家砸了10万买了星特朗,谁让孩子喜欢呢!
...
在海淀鸡娃群的聊天记录中,随处可见孩子3、4岁500本原版阅读量是基本操作,编程、游泳、马术、滑雪等样样精通。
有准妈妈,宝宝还没有出生就已经学完了一年级奥数;有妈妈的老公耶鲁毕业的,现在孩子4岁已经会说三种语言了;还有个二胎妈妈,完了二胎还没在肚子里,就把他的人生给规划好了...
他们的牛娃刚读中班就能认字1500,背十几首古诗,自主阅读英文绘本...
才一年级语文、数学就达到三年级水准,英语达到美国5年级水准(已超越高考),中班就考出KET,刚入一年级即将考出PET。
这样发展下去,希望海淀妈妈可以开辟一下男足这个神秘领域,没准能够带着中国队走向世界巅峰。
你觉得海淀妈妈群很窒息?评论群一大堆还没有找到组织的家长求拉进群。
有人蜂拥而至,但是也有妈妈进群后又黯然退出了。
这位妈妈说,她的女儿不算聪明,但也不傻。
2岁零2个月,能熟练背诵36首古诗词,英语可以说简单的日常词汇,数学可以数到20,能够掰手指头算5以内的加减法。
但是鸡娃群里的孩子2岁半就能英语对话自如,4岁能够算2位数的乘除法,4岁识字1200,4岁半在学KET。
这些牛娃家长每天打卡,分享学习方法和教材,分享怎么报名早培,有的妈妈还会分享小升初的各种方法。
一轮比较下来,感觉自己的女儿连普高都考不上了,危机感和焦虑感出现,幸好不忘初心,最终还是决定退群了。
虽然退群逃离了内卷中心,但是鸡娃的种子已经种下,这位妈妈还是下单了海尼曼和RAZ,毕竟佛系躺平已经过不了心里那关。
毕竟前排的人已经站起来了,后排的人怎么能淡定坐着呢?
在这个全民鸡娃的时代,能够真正做到佛系的家长少之又少。
你的邻居、你的同事、你孩子的同学都在卷,为了孩子的前程,没有人敢不卷。
在《小舍得》原著里,作者鲁引弓曾提出了 “鸡娃生态系统论” 。
那些抱着理性、长远教育观的家长,发现孩子比不上那些实用、功利中被鸡大的娃,只好被倒逼着让娃也超前学习。
教育理念形成了 “劣币” 驱逐 “良币” 的形势。
但是鸡大的孩子未来就一定过上了他们想要的生活了吗?
王食欲,一位95后女生,也是北京第一代被“鸡”大的孩子。在她的著作《妈!那是我的人生》一书中,讲述了自己被“鸡”的心路历程。
从小学开始各种文化课、兴趣课,王食欲该“鸡”的一个不少。
最后的结果也颇让人欢喜,高中顺利考上北京四中,大学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导演,随后去往伦敦大学深造。如今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从事写作工作。
但是从传统对“成功”和“精英”的定义来看,这样的履历依然不够亮眼。
正如她自己所说:“我都被鸡到北京四中实验班了,也没有出人头地啊!”
凭一己之力扛起“虎妈”大旗的蔡美儿12年前在其《虎妈战歌》一书中介绍了她极端强硬的鸡娃方法。
蔡美儿可以说是鸡娃届的祖师爷,而这本书也成为了全球华人妈妈们的葵花宝典。
在“虎妈式”的严格教育下,蔡美儿的两个女儿都非常出色,但是却和母亲的关系不太和谐。
12年后的今天,蔡美儿一场重病让她意识到她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她后悔一直以来对女儿的羞辱和打击,而没有亲口表达对她们的骄傲。
当她再次看到书中描述的自己时,偶尔也感到后怕。“当初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可能会毁了我的家...”
耐得住鸡的孩子,无论鸡不鸡,都能成才,耐不住鸡的孩子还没有冲进名校,就已经挤满了精神病院。
北医六院的精神科医生说,一到开学季,每天都有很多孩子来看病。
他们的症状甚至都无法上学,一提上学就精神崩溃,一写字手就抖,根本不能学习,病房里住满了不肯去上学的孩子。
郑州12岁女孩从32楼跳下,父母在女孩书包里发现遗书,里面写到:“我恨你们”, “我要自杀,天天作业作业的,我死了,把我的作业都撕了吧。”
在鸡娃高压下成长的孩子,成绩是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也正是这根稻草压垮了孩子。
面对极端的鸡娃的教育氛围下,我们依然要清楚认识到,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的特征。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就业和出路,功利化的教育思维就是在孩子成长路上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今天鸡娃埋下的种子,在未来20年、30年中将会长成什么样的大树,依然是未知数。
或许,那些从不被鸡的孩子,过上普通且幸福的一生才是20年、30年后对“成功”新定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