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当众演讲或讲话。尤其是想迈入领导层,演讲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
而一次高水平的演讲,最突出的标志就是能抓人。所谓的抓人,就是演讲者始终牢牢锁住听众的注意力,不仅让人不想打瞌睡、玩手机,还能听得津津有味。
在阅读朱同志的讲话实录时,我常常有这种感受。虽然语言已转化成了文字,但仍然像身临其境一样,感到被牢牢抓住了。
那么,他的演讲为什么能抓人呢?里面有没有什么技巧呢?
他似乎具备一种独特的本领,能把一次正式的讲话,演变成一场犀利的“吐槽大会”。例如,在1988年7月18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的办公会上,时任市长的朱同志,就对着在场的干部们吐槽道:现在大家窝里斗有本事,到外面去赚钱没本事,这怎么振兴上海?说的是投资和旅游环境。因为当年如果一个外国人来上海,可能会有不太愉快的感受,他们兴许会感到这是“一个来了就不容易离开”的城市。不容易离开并不是不想离开,而是外国人他买不到票。票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机票出来之后,局长那里要留一点,处长那里要留一点,剩下的科长那里还要留一点。你也不知道各级干部留票做什么用,总之使得售票窗口没了票。如果要买票,就得找后门。改革开放之初,外国人连前门都摸不准,怎么找得到后门嘛!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来上海,跟朱同志谈完话后,不得不央请市长帮助给买一张去北京的机票。在这天的讲话中,他吐槽完机票问题,立马又掉转枪头,说起了出租车问题。他对着市府副秘书长夏克强同志说:现在外国人将我的军,说你别看朱镕基叫得那么凶,他连出租车问题都解决不了。朱市长问夏秘书长,这个问题能不能改善一下。夏秘书长肯定不会说不行。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导者的吐槽往往能给下面造成相当大的震慑与压力。但没有压力不会动弹,这是物理学和政治学的双重常识。当然,朱同志绝不会只是吐槽,他总是一边吐槽,一边给出解决方案。比如,他说到上海的酒店管理落后,建议他们应该学瑞士的酒店,采用计算机预定房间,这样全世界都可以联系,就能实现不窝里斗、到外面拉客人的目的。可以想见,在这个过程中,听众的情绪就会随之一起一伏,人的注意力就被抓住了,哪有功夫开小差呢。在讲话中,朱同志还爱发出一些“危言”。众所周知,“危言”就比较“耸听”。这也是他讲话的一个抓人方式。他的危言体现在一句口头禅:在他的《讲话实录》里头,这句口头禅出现了近六十次。比如,在1992年的一次讲话中,面对当时蹭蹭蹭上涨的股市,朱同志表示了他的担忧,就发出了“危言”:这些人还不知道什么是股票,认为社会主义的股票只准升,不准降的,风险都在国家,那怎么得了!再比如,在1994年,他听到北京三环以外的房子要卖6000元,也发出了“危言”:在他的“怎么得了”里头,透露的有些信息的确是触目惊心。在1998年关于粮食流通体制的一次会议中,他谈到一个案件。一个私人办的粮食小加工厂,一年能加工好几万斤粮食,而单靠农民一家一户给它供应稻谷,是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个量的。而且,这家工厂出产的粮食,价格只要八九角,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结果一查,发现是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亏本将稻谷卖给私商。他们一边私自亏本卖粮,一边就给国家报亏损,然后钱进了自己腰包。如此搞法,国家一年几百亿的粮食补贴,并没有到农民手里,而是会被私商和腐败分子跟分食。从这些“怎么得了”里,人们也能清楚地知道,他在追求怎样的一种发展,他的经济思想是什么。他讲究”第一是吃饭,第二是建设”,他也较为注重产业结构的合理,而个别行业的过热,就必然会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在2002年,面对当时房地产热的苗头,他又说“不得了”:要发展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不能老鼠只会打洞,到处都是工地,怎么得了!但另一方面,这些说起来“怎么得了”的事情,似乎又尽在他的掌握之中。因此,看朱同志的讲话,更多时候好像在听一个娴熟的经济操盘手,讲一堂生动的经济课。这样的课程书本上没有,一般的学者也讲不出来。比如,讲如何发现统计局的错误。那是在1994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朱同志说,统计局报给他今年的粮食价格比去年上涨47.4%。他一拿到这个数字,就觉得不对。因为在他的脑海里,当年的大米、玉米、小麦的价格都上涨了一倍不止,哪里才止47.4%。要说统计局的同志绝不是故意弄错的,只是他们的工作水平需要再提高一点。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是他们价格取样点有问题。在当时,粮食销售的主要渠道,已经从国有粮店转移到菜市场(集市贸易),而统计局的取样点85%还在国有粮店。国有粮店有价无货,难以反映真实情况。后来,朱同志在香港的一次演讲中,说过一句有名的话:我搞经济50多年了,对于中国经济每一个脉搏的跳动,我还是听得出来的。不仅是对现实情况的掌握,朱同志对未来的预判,有的现在看起来也相当准确。比如,在9·11事件发生后十几天后,他曾分析道:只要我们统一认识,团结一致,应对得当,这也可能成为一次难得的机遇。事情的发展证明,此后的十几年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再比如,2001年底,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为应对随之而来的变化,中央举办了一个省部级的专题研究班。加入WTO非常有利于我们发挥优势,做大贸易规模,尤其是与西方贸易规模。这本来是一个大干快上的节点,朱同志却讲起了未雨绸缪的话。这段话是这样说的:从长远来讲,我们绝对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现在对美国、欧盟、日本三家的贸易占了我们对外贸易的绝大多数,一定要看到将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人们熟悉朱同志的豪言壮语是闯地雷阵和万丈深渊,可看多了他的讲话,却能明显发现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另一个湖南人曾国藩有两句名言,叫“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在朱同志这里,战战兢兢和坦坦荡荡,都促使他要说,不论是吐槽还是“怎么得了”,都是这种心态的反映。看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会问,朱同志讲过那么多话,人们说言多必失,不可能每次都得到一致通过,那他有没有跑偏过,有没有引起过争议呢?一次是在2001年的世界华商大会,面对在场的华人华侨,他“敞开讲了几句”。不久之后,他“后悔”地说:没想到现场有电视直播,要是知道香港凤凰台在现场直播,我就不会那么“放肆”了。那是在1992年3月“两会”期间,朱同志来到他所在的上海代表团。当时,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在全国掀起“滚滚春潮”,是大家热议的焦点。同样是学习小平同志的讲话,人们划的重点是“能发展就不要阻挡”“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而朱同志强调的重点则是“讲效益,讲质量”“稳步协调地发展”。简单说,大多数人关注的是南方谈话的“主要精神”,朱同志就提醒大家不要忘了后面的“约束条件”。当时,很多地方热情一起来,就盲目上项目扩产能,结果产品销不出去,堆在仓库里。他的发言一出,注意力是吸引过来了。可有人认为这是跟南方谈话唱反调,这使得朱同志有“很大压力”。一贯主张积极改革的朱同志,这时为什么要发这个言呢?他后来解释说: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深刻地体会到:上去容易,下来难;铺摊子容易,维持这个摊子比较难。他说的,其实就是一种实话。而至于所谓的演讲技巧,再大技巧,也大不过一句实话实说。不久之后,这篇引起争议的发言传到了小平同志那里,小平同志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中央也将这个讲话印发全国。江同志还在前面加了个批语,说这篇讲话:抓住了小平同志最近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使人很开脑筋,值得一读。他还给这篇讲话十二字的评价:有内容、有重点、有分析、有办法。我看这十二个字,既是对一个优秀演讲者的评价,也是对一个杰出实干家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