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中国的崛起是否意味着美国的衰落
经济学人杂志(The Economist) 最近邀请了一系列国际关系专家撰写了关于美国霸权受到挑战的文章,这是系列的最新一篇,由《大国的兴衰》的作者,皇家历史学会会长保罗·肯尼迪撰写。现翻译如下。
保罗·肯尼迪是英格兰人,曾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重点研究和讲授当代战略和国际关系。他出版了很多关于英国皇家海军、大国争霸、太平洋战争等主题的书籍,可称为近二三十年来最享盛名的国际关系史和战略史学家。在对历史的研究中,这位杰出的学者形成了相当系统、在若干重要方面独具特色的战略思想,特别是补充和升华了业已存在的大战略理论,其名著《大国的兴衰》是世界霸权理论的重要文献。
在外交策领域,没什么比研究美国作为世界霸权不可逆转的衰落更让研究者们耗尽脑力。最近的阿富汗撤军事件——另一个美国从亚洲收缩的标志——使这个话题吸引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对于美国的政策制定者来说一个更长期的课题,是中国实力的持续增长。
中国的实力是否很超过美国?何种经济或者军事的标准可以用来衡量这种在国际事务中的实力变化?中国难道没有被自己内部的各种问题拖累,通过巧妙的公关关系操纵隐藏其权威主义倾向?又或者美国和平(Pax Americana)时代行将被亚洲世纪取代?
对于上边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很着急的给出“是的”答案,显然是不明智的。当今的美国和世界,跟我写《大国的兴衰》(1987年)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并无那么多不同。过去的四十年中的某些时期,美国的领先优势似乎的确扩大了,特别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和2003年推翻伊拉克萨达姆统治之后。
但这种美国相对优势的增长是很短暂的,几个基本趋势已经发生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是对美国不利的。特别是考虑到三个长期而深远的趋势:国际关系、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
首先,战略国际关系的力量构成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半个世纪前,两强争霸的格局下,美国只需要应对日渐衰落的苏联。而目前的国际关系领域,则是四个或者五个大国制衡的局面。他们中没有一个可以借助硬实力或者软实力,胁迫其他几个大国违背自己的意愿行事。
在我撰写《大国的兴衰》最后一章“Rise and Fall”的八十年代中期,这种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了,几个大国占据优势(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其后还有欧盟和日本,甚至包括印尼和伊朗。
这种变化带来了国际关系领域权利的重新分布,使得美国已经无法单独占据第一的宝座,以热带丛林打比方,美国即使仍是丛林里最大的那个大猩猩,它也不过是一群大猩猩中的一只。虽然你可以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实力比美国萎缩的大得多,但是这个论点并无用处,因为现实来说, 美苏的势力范围都同时萎缩了,而现实主义正是霸权理论的基础。
第二个变化是美国的武装力量,相对于八十年代,已经大幅的萎缩和陈旧了。现实一点说,美国的空军到底还能依靠修修补补维持机龄已经超过70年的B-52轰炸机机队?要知道这些老爷飞机已经比美军任何一个现役军官年纪都大了。
70岁的B52,比任何一个现役美军军人都要老,还在执行勤务
美国海军又能通过翻新维持他们已经三十年舰龄的伯克级驱逐舰队多久?即使你认为五月开始的阿富汗撤军掩护过程中,由于妥善率不足导致西太平洋地区竟然历史性的没有航母编队部署到位(巡洋舰漏油返港维修事件)仅仅是个意外。你也不得不承认,美国海军现在能够部署的航母比四十年前要少。随着五角大楼不断的部署它的舰队前往世界各地,美国事实上已经没有足够的军舰来完成美国在全球众多的安全承诺。对于一个历史学家来说,美国越来越像哈布斯堡王朝,拥有着庞大但是疲于奔命的军队,武装力量已经被太多需要部署的地区摊的很薄了。而且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失败,特别是丢弃了大量的军事装备这一点,就更有哈布斯堡王朝的味道了。
庞大但疲于奔命的哈布斯堡王朝军队
同时,中国似乎在到处展示肌肉。在美国军事实力萎缩的背后隐藏着另一个问题:有人驾驶的飞机和大型的水面战舰的时代是否到2040年就会终结。有人也许会说,在无人机和无人艇的未来战斗中,美国面对它的敌手,中国、俄罗斯甚至伊朗,取胜的把握也许会下降,因为这些无人机械的战斗中,美国训练精良的军事人员并无用武之地。过去几次军事技术变革都帮助美国获取了优势,但是下一次变革到来的时候,可能未必如此。
美国可以负担保持军事领先的成本吗?美国需要考虑为了维持它对盟友的安全承诺,军费占GDP的比例到底要到多少(目前美国军费占GDP的3.5%)。4%的GDP显然不能够支撑美国军队的需要,6%也许差不多够,但是如此高额的价码,你大概很快会听到经济学家和国会议员尖叫(太贵)。
而且如果中国决定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武装自己,美国将如何去做(很不幸,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讨论)?如果中国未来将5%或更多的GDP投入到军事建设中来,美国又当如何?这个问题在半个世纪前并不存在,但是现在华盛顿的官员们并不想去面对它。
这就引出了第三个霸权的关键要素:相对经济实力。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最大的地缘政治转换,就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崛起。不管你对中国的经济实力抱有怎么样的怀疑态度,也许是不可靠的统计数字,也许是人口红利的日渐消失等,一个确定的事实就是,中国在疫情前和疫情后,都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GDP已经赶上了美国。
这是一个惊人的统计数字,也是自1880年代美国超过英国之后第一次出现的情况。在整个20世纪,美国的经济实力粗略计算,都是任何一个霸权挑战者的2-4倍大。在珍珠港事变的时候,美国大概是日本经济实力的11倍。在向德国宣战的时候,美国大概是德国经济实力的4倍。
这种经济实力的优势,被中国的巨大人口和快速致富所打破。中国的14亿人口只需要达到美国人均产出的一半,那么总量也将是只有3.3亿人口的美国的两倍之大。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得中国在未来有更充裕的国防预算。不论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总统,都不能改变这一现实。
也许我的《大国的兴衰》需要补充一个新的篇章。中国人需要做的,也许只是延续韬光养晦的战略,让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得到充分发展。美国将面对它从未面对过的挑战:街对面的终于来了一个跟他一样强壮的家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