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9.8分纪录片寒假必刷,专门为孩子揭晓紫禁城里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文 | 米饭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主编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横空出世。之后,一部新的故宫题材纪录片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
《我在故宫六百年》
珠玉在前,关于“故宫故事”,《我在故宫修文物》已经交出了近乎完美的答卷,那么《我在故宫六百年》又能否超越前作呢?
纪录片导演梁君健选择换个视角来呈现。
这一次,故事的中的“我”不再指人,而是指物,关注点被放到了古建物身上——
借故宫六百年之际,呈现一部这样的作品,让后代和故宫进行一场跨越历史的“对话”。
同时思考在六百年后的今天,围绕着这样一座有着悠远历史的宫殿,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它,看护它,把它传给下一代。
“ 丹宸永固”的秘密
公元2020年,恰逢紫禁城建成后第600年。
而在这一年举办的“丹宸永固”大展,借着453件展品,带人们穿梭时光回1420年,亲历600年前紫禁城建成的时刻。
中国皇城的脊兽,晚清长春宫的游廊彩画小样,见证了帝国黄昏的蓝色瓷砖,穿越时空齐聚午门,为这座600年的城池庆生。
丹,是宫墙的红色,宸,为深邃的宫殿,记录了600年的紫禁城,最终也成为历史本身。
而“丹宸”得以“永固”的秘密,就藏在这座古老城池中的一砖一石一瓦——
首先是地基。
中国古代宫殿的建造,有着一整套严苛、高标准的施工方法,被后来的匠人们总结为“八大作”,而排在首位的,是构筑地基的“土作”。
营建紫禁城之初的“土作”工艺已无人知晓,我们也无法通过在紫禁城进行大规模的地下考古来一探究竟。
但与之相近的明中都遗址,早年为明代皇帝朱元璋所打造,在第6年工程初具规模时被突然叫停,但我们仍能从中窥见明代宫殿“土作”工艺的最高标准。
父亲朱元璋未完成的理想之城,50年后,由儿子朱棣在北京实现了。
作为紫禁城太和殿的前身,这里的台基为层层碎土、夯土交替夯筑而成,仅挖掘出来的部分,就各有18层之多。
这一“土作”工艺,被紫禁城沿用并进一步优化。
如此厚重坚实的地下结构,不仅确保了建筑之上的宫殿,历经600年寒暑岿然不动,也寓意着王朝能够永远延续,是为“丹宸永固”。
丹宸永固的秘诀,不仅在于牢固的地基,这座城池要抵御上百年的风霜雨雪,离不开瓦片对传统木构建筑的守护。
在清代内务府的记载中,每年春秋二季,紫禁城都要组织专人飞檐走壁,驱除瓦面的天敌。
那便是草木的种子,它们一旦在瓦缝落地生根,就足以摧毁宫殿的防水系统。
同样守护着传统木质建筑的,还有屋顶房檐上的彩画。
和瓦片一样,彩画同样可以阻断风雨的侵蚀,起到保护木质结构的作用,今天的游客可以欣赏到彩画的美,却很难想象它背后繁复的工序和独到的技艺。
提到这,自然绕不开手艺精湛的故宫人。
代代故宫人薪火相传
正如纪录片所言——
一切历史都是人的历史,物件替人诉说的是,丹宸之所以永固,皆因一代代故宫人薪火相传。在漫长的接力中,每个人付出的时间与责任,最终留下了红墙黄瓦、流光溢彩,可以再说600年的紫禁城。
古老的紫禁城建筑,也难以逃离自然的法则,逐渐老去,宫殿得以留存至今,靠的正是几百年来故宫匠人们从未间断的岁修保养。
紫禁城当中的砖瓦木石,一旦出现问题都要立即修补,保证美观牢固。
城池离不开人而存在,在故宫600年的,既是草木砖石、雕梁画栋,更是一代代匠人的传承与坚守。
纪录片通过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修缮技艺部、工程处、文保科技部、考古部等故宫人的工作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代代故宫人,对这座宫殿进行的各种形式维护、修理、复原。
通过参与式观察的拍摄手法,纪录片从第三视角,详细呈现了长春宫游廊彩画绘制、养心殿扶脊木更换、角楼修缮等事迹。
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倾注的是时间、是精力、是金钱,更是情感和风骨。
当然,还有故宫匠人们对传承的坚守。
日复一日,古建部身上的大病小灾,都会被古建部管理科细致地记录下来,并制定出维修方案,每年要查一次,2020年,光是电子系统这一块就查了6000多个点。
在维修玄穹门糟朽的木梁时,工作人员陷入了两难处境,从功能的角度,新木材受力能力更加优秀,但从文物的角度,则要尽量多地保留原始材料和历史痕迹。
最终,古建部决定将这块木料完好的部分留下,缺失处用新的木条补上。同时在木料上留下日期,为下一代修缮者们提供技术线索。
随着第三代工匠逐渐退休,修故宫的绝活也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为此,一项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出来。在宫里,年轻人跟着老师傅们“砍砖”、“打浆糊”、“抹大墙”,老手艺的奥妙就蕴藏其中,于口传心授间得以延续。
古建营造技艺的火种,由此长燃不熄。
创作者的赤子之心
百年古城纵然磅礴辉煌,但要细致呈现六百年来的新朽更迭,显然不是一件易事。
为了拍好这部纪录片,导演梁君健和执行导演在古建知识上下了苦功夫,通过在网上查找各类书籍资料和文献、做专家访谈、听清华建筑学院开的课......
在拍摄之初,主创团队就拜访了夏荣祥、王仲杰等在故宫古建部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先生,在和这些传统匠人交谈调研的过程中,逐步确定拍摄的思路与内容。
同时在正式拍摄过程中,关注和建筑相关的“人”,有在故宫工作多年、对一草一木深有感情的匠人,有子承父业的泥瓦工人,有为古建筑修缮事业贡献力量的学者......
正是这些人,赋予了建筑鲜活的生命,宫殿、技艺、人,这三者合在一起,构成了纪录片团队所呈现的完整的故宫。
用导演梁君健的话来说,只有了解建筑这个方向,熟悉一些文物保护相关的知识,才能在拍摄当中抓住一些平时不太容易理解到的细节,同时捕捉到故宫人在现场是如何做判断的。
比如纪录片中呈现的处理腐朽木头的片段。
由于清楚这些原有的木头对后代研究的重要性,拍摄时,他细致地捕捉到了工作人员对于保留原有木材的坚持——
接受采访时,他提到创作这部纪录片的初衷——
我觉得纪录片对于传统文化,它有一个特别好的转化和创新的作用,但传统文化通过纪录片,得到传播展示的时候,传统文化本身也就得到了传承,也就在今天的文化产业和文化领域中得到了创新。
作为纪录片导演,梁君健交出了他对于时代以及文化传承的高分答卷。
而对于荧幕前的我们来说,我们所观看的不只是一部优秀的记录片,更是一则跨过沧海桑田的时空寓言。
这样一部精品之作,尤其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
借着细水流长的文化领略之旅,开启心灵的放松与“修复”,体验历史与传统建筑的传奇与魅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