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看了俞敏洪儿子的故事,我才顿悟: 那些一夜开窍的“普通”孩子,背后都站着这样的父母

看了俞敏洪儿子的故事,我才顿悟: 那些一夜开窍的“普通”孩子,背后都站着这样的父母

11月前
作者:主创团·哎呀妈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 xdfjtjy)


最近刷到俞敏洪老师一段分享,特别受教。



在他家,儿子的学习能力远不如女儿,从小喜欢玩,学习成绩中等。


结果有一天,他突然醒悟过来,意识到读个好大学好专业对自己未来特别重要。



于是开始发愤图强、努力学习,最后靠自己成功换到一个不错的专业。


整个过程,完全就是“普通孩子幡然醒悟逆袭成才”的故事,励志又暖心。


虽然俞敏洪老师总说自己没做什么,全是儿子的能耐。


但仔细深究,恰恰是他没做什么,才有机会打开儿子主动的按钮,收获令人满意的结果。


李玫瑾教授说过:“孩子的任何一个表现,基本上就是父母的水准。”


孩子一夜开窍醒悟,或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很大程度都和父母传递的观念、教育的方式有关。


读懂了,孩子才有救。


孩子是棵树,80%父母却施肥过度


前几天,在小区的家长群里,看到有邻居询问:“谁家高中教材可以借用的,想给儿子补习。”


这邻居我熟悉,他家儿子今年刚上初一,稚气未脱,感觉还是个小孩,怎么就超前教育了。


一问,邻居就是觉得儿子学东西慢,怕以后跟不上学校老师的进度,就想利用寒假提前给儿子看看高中的书。


这提前三年未雨绸缪,着实令人费解!


可身边,这样的家长确实不少。


一位同事嫌公立幼儿园不教汉字拼音,几个月前已经给女儿报名寒假的幼小衔接识字课;


另一位同事说春节安排好全家去国外游学,月底提前去,提前学一周语言课,快点适应环境;


还有我的闺蜜,想着明年女儿准备三年级,担心别的孩子都做过英语启蒙,花五位数买了一套外教1对1课程。


难怪有人说,当代的父母花钱如流水,孩子就是吞金兽。


说到底,还不是想着孩子早点学到新东西,赶在别人前面抢跑,便不惜重金砸钱给孩子铺路。


可如此操作下来,孩子受得了吗?


每次看到这些焦急的父母,还有两眼呆滞、精神不振的孩子们,我心里实在忍不住发问。


理解父母想让孩子“成龙成凤的心情,也不反对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但总是逼孩子学习、用力推孩子读书,到头来很有可能一场空,伤害孩子成长的根基。


于宏华医生从医多年,接触过大量抑郁住院的孩子,发现这样的现象:


如今很多父母被社会的竞争压力所裹挟,对孩子的教育日益功利化,缺少温情和包容。


因为评价标准单一和功利性教育,让孩子产生更多的自我批评,导致孩子抑郁、情绪不稳定。


俞敏洪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


“孩子的成长过程像一棵树,浇了大量化肥可能会迅速成长,但到后期会衍生病态。”


或许在教育的前期,父母的高期待、高要求,能推动孩子向前挪一步两步一百步。


但推久了,本来燃料不足的孩子越学越累,越读越迷茫,他实在没有动力督促自己提升。


一旦看不到自己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不满被父母推着走,他只会死死地赖在原地,压抑自己的成长,甚至自我放弃。


孩子开窍晚,不代表他不行


想想,那么多父母喜欢鸡娃、卷这卷那,无非就是焦虑、担心。


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一比,不精明、不灵活,学习又吊儿郎当,简直无法坐视不管,恨不得把书塞进孩子的脑袋瓜里。


可孩子的成长,就像花期一样,有的快有的慢,有的早早展示出自己的天赋,有的大器晚成。


我的二本学生》中,有个叫冉辛追的孩子。


出生在甘肃一个普通家庭,爸爸在邮局工作,妈妈下岗在家,全职照顾他。


因爸爸工作的缘故,全家频繁变动居所,小学六年换了3间学校,中学更是辗转好些地方。


这间接影响到他的学习状态,虽然中考超常发挥考上高中实验班,但一去,就是全班倒数第一。


后来高二分班,他选择文科,才一点点逆袭顺利考上一所二本院校。


到了大学,他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开始思考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


突然有一天,他意识到自己喜欢文学,想跨专业深造,甚至放弃和其他同学一起找工作的机会,投身到考研大军当中。


备考期间,他目标特别明确,非复旦大学不可。


经过三次考试,他终于逆袭成功,成为一名复旦学子,成为所有师弟师妹口中的“传奇”。


心理学家乔治·拉伯萨特说过:“人都是带着一堆潜能来到这个世界。”


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孩子和孩子之间有差异,再正常不过。


开窍晚,只是说他的智力、思维开发得晚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和生活的积累,孩子总会变化和发展。


就像前年从中专生,一路逆袭考研上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张焕腾。


中考失利,心有不甘的他,意识到要好好学习才能走出小地方,于是拼了命努力。


考上医高专后,他每天10点睡觉,早上6点起来学习,上班不带手机,没有课的时候就泡在图书馆。


凭借优异的成绩,他如愿考上心中的目标名校。



其实,再慢的孩子,都有努力向上的内驱力。


只是有时候他发力得晚一些,就需要身边人耐着性子等一等,静候花开。


放下总想“催熟”孩子的期待,这样反倒能看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厚积薄发的孩子,成长起来更惊人。


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分享这么多“自我醒悟”的孩子的故事,有人也许会问:那是不是干等着就行?


探究俞敏洪老师的儿子,以及冉辛追、张焕腾的成长历程和家庭教育,会发现:


这些一开始并不起眼,却突然开窍爆发的孩子,背后都有懂得默默托举的父母。


1、早期陪伴中,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成长观


像俞敏洪老师,总会提醒儿子:“我的钱是我的,以后你不能靠我,想要和我一样,自己去挣钱。



这无疑就是提醒孩子,要养成独立自主的思维,未来的人生得靠自己去争取。


而冉辛追的父母,从小就注重对他的教育,见他喜欢看书,省吃俭用也给他订阅报刊杂志,就是告诉他: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不管物质生活条件如何,做父母的总要早早为孩子打好认知根基。


因为孩子成什么样的人,和小时候接受的观念有关。


三观正,根基稳,孩子的未来才有爆发的可能。


2、允许孩子有探索的空间,不干涉孩子的决定


教育专家孙瑞雪说:“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不干预,不是坐视不管,孩子做什么决定都随他。


而是孩子在自己喜欢的、有热情的方向探索时,父母要给足他空间,不催促、不乱给意见。


允许孩子有试错的机会,他才能慢慢校正自己发展的方向,在属于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有信心。


3、关键时刻给予指导和提醒,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别忘了,孩子毕竟是孩子,必要时做好孩子的军师,帮他打开思维的按钮,引导他更好地走下去。


大V@北大云龙 遇到过一个爸爸,他孩子初中学习不好,上高中后成绩也不温不火的。


后来法国留学的侄子来家里做客,聊起国外的风土人情和自己拼搏的经历,孩子被吸引住了,表示想要到国外见识世面。


这位爸爸一听,立马抓住机会引导孩子:“你不会说英语,到国外怎么谋生?”

在旁的侄子也顺势提醒:“英语是最起码的要求,在国外全靠自己谋求生存,一定要学习再学习。”


打那以后,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后来顺利考上外国语学校。



所以,要时常关注孩子的动态,看看有什么事情能触动到他。


有了激励孩子努力向上的“东风”,他的成长万事俱备,总有爆发的可能。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不能总是牵着孩子的手走,而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


的确,孩子的人生终究是自己的,什么样的成长模式适合他,只有他才知道,父母急不得。


最重要的,是好好陪着他成长、探索,让他感受到来自父母支持和信任的力量。


允许孩子按着自己的规律来生长,耐心等待,相信一定能够等到他花开惊艳全场的那一日。


作者:哎呀妈,多平台签约作者,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师,愿用自己的心和笔,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精英说今日视频推荐
“在看”我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精英说

相关新闻

看了俞敏洪儿子的故事,我才顿悟: 那些一夜开窍的“普通”孩子,背后都站着这样的父母(深度好文)看了俞敏洪儿子的故事,我才明白: 那些一夜开窍的“普通”孩子,背后都站着这样的父母看了奥运冠军郑钦文背后的“残酷家庭”,我才明白李玫瑾那句忠告:教育最大的危险,就是“别逼孩子努力了”!【教育】到了青春期,还跟父母有话可说的孩子,背后都站着这样的父母孩子一放寒假就摆烂?每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管的父母李湘女儿王诗龄被曝遭校园霸凌:面对那些“嘴欠”的孩子,父母最实用的办法是……俞敏洪: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父母离婚,而是......俞敏洪: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父母离婚,而是……亲眼目睹儿子变废,才顿悟:青春期叛逆,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误解活了30年才明白的道理:真正能管住孩子的父母,必然都是“不讲道理”的!“我家子涵”热搜背后:控制型父母带来的创伤,连你自己都未必知道年级倒数的学渣儿子,高考686被清华录取,父母炫耀:没操心、老师不太管、孩子自己开窍了……恭喜他们!原来远离“抑郁症”的孩子,都有这样的父母亲眼目睹一个孩子变废的全过程,我才明白:父母什么嘴,孩子什么命亲眼目睹一个孩子变废的全过程,我才明白:父母什么嘴,孩子什么命!1桶洗衣液暖哭40万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细节,都变成了孩子心底的伤一桶洗衣液暖哭40万人:那些不被父母在意的细节,都变成了孩子心底的伤惊人的追蛇定律:喜欢“较劲”的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子看了令人窒息的中小学生“厕所社交”,我才知道为什么好学生会被送到精神病院“高考替考,他亲手毁掉自己”:孩子会用一生的牺牲,来“报复”父母的过错看了中小学孩子里的“追星顶流”,我暗自窃喜,再疯狂也不怕……父母有这4句“口头禅”,孩子遇到天大的事,都不会抑郁……看了全网窒息的“蛋糕店事件”,才明白有些孩子一辈子也富不起来!看了“90后离婚的100个理由”,我才明白什么是婚姻中最可怕的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