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的生活,要变成现实了
回归桃源世界,大概是所有中国人内心挥之不去的梦想。一代代人,一方面在精神上追随陶渊明《桃花源记》,另一方面在现实中艰辛而徒劳地吟诵着《归去来兮辞》。
很大程度上,桃花源只是梦想,至少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时间、大多数空间和大多数人来说是这样的。传统田园诗歌的美好,更多是浪漫化的文艺表达,并非真实写照。
然而,这一次桃源梦是真的来了,对整个中国而言,对所有中国人而言。
2023年12月27日,中央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重点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生态环境健康优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美丽中国全面建成”。
无论对比历史上的中国还是对比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危机,如此宏伟的愿景,却又如此近在咫尺,不能不令我辈激动和欣慰。
历史上的中国农村,总是给人一种温馨宁静的田园诗歌印象。其实,这是天大的误解。自然环境史研究表明,传统农业在水土流失、粪便污染、砍伐森林等方面,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也给人类带来传染病流行的危害。
漓江和喀斯特山脉
环境退化,是中国政治经济重心从西北向东南迁移的重要因素。比如,黄土高原历史上是水草丰茂的地方,西安曾经遍布湖泊水系也是最早的“天府之国”。丰富的自然资源消失之后,即使没有西北游牧民族的袭扰,中原文明也不得不南移。
如今,大西北相当部分面积成为涵养黄河、长江的生态保护区。黄土高原变绿了,以至于电影导演感慨要找个地方拍黄土高原都难了。历史上,黄河几乎年年决堤,黄河水浊浪滚滚,因此有谚语称“黄河清,圣人出”。可是,黄河真的变清了,是新中国实现了黄河治和黄河清两大空前的历史性成就。
对比全球生态危机,情况令人唏嘘。
在很多中国人眼里,西方发达国家总是呈现给我们一幅天蓝水碧地绿的风景。事实当然不是这样。伦敦曾经号称“雾都”其实就是因为灰霾污染严重,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莱茵河污染事件、北美死湖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水俣病事件、痛痛病事件等著名的环境事故,曾经集中发生在西方国家。
即使在今天,美国也面临严重的环境危机。全美40万个有毒废弃场,40%河流湖泊严重污染,环境保护署警告不能食用哈德逊河上游的鱼,因污染造成鱼体内集聚的致癌物超标700倍。而中国,每条河流湖泊都有河长,重要的河流湖泊甚至拥有五级河长。
《美国社会问题》的作者艾兹恩等人感慨,包括个人主义、私有财产、一味索取等美国传统价值观,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核心。
尤其不应忽略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将大量的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否则,其本国环境污染问题还会更严重。反过来,这证明中国告别污染产业和污染工艺是多么不容易。
事非经过不知难。细读《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可谓字字千钧。
美丽中国,为全体国民去实现普遍意义上的桃源梦。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也必将书写全球环境史的奇迹。
-END-
编辑 | 向治霖
值班编辑 | 非利亚
南风窗原创访谈节目
《致敬实干家》
人生如远征,致敬实干家。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magJiang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