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公平”已经聊累了,作为青年的我们还能有什么新思考?
当我们回顾自己的教育经历,只要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许多“教育不公平”的表现。例如,去中心化财政政策所引发的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升学机会不均、收入差异所影响的教育选择面不同等等。
这些关乎教育的挑战和限制,不仅仅是教育体系内的“问题”,更是在包括政治制度和风向、政策环境、经济状况、社会层级、人口结构和文化价值取向等多因素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复杂“现象”。
面对这样结构性的困境,倍感无力的我们往往会转向宏观视角求解。当我们在更为宏大的社会问题叙事当中为“教育不公平”定位,常常会把这些“不公平”看做是社会阶级分化下的必然,也难免倾向于认为解决经济问题就能顺带解决其他所有问题。
在这种以“经济发展为首”的语境下,教育虽然一直被重视,但似乎从来都不是最紧迫的问题领域。
我们都深知“教育不公平”是一个过于宏大的社会公共议题,凭借青年的力量和能力无法提供一个系统性解决方案。而相比起纸上谈兵地展开一个论述“完美”的问题分析,作为青年的我们更想主动地去探寻一个仍欠缺关注的问题切入角度,并探索一个可行的行动方案。
我们期待与点开这篇文章的你一起,放下理论框架,从自身经历出发,共同探讨,一起行动。
陈慧颖 & 何秋霖
小舟计划
Project S.A.I.L.
Support, Advise, Interact, Lift
我们尝试提出了一个行动方案,一个以情感互动和社区营造为中心的教育实践,旨在连接青年志愿者和乡村的青少年:
青年成为与青少年共同成长的大伙伴,给予青少年坚定的情感支持、并陪伴青少年探索多样航向,共同建立一个“跨层”互动的伙伴支持社区。
章节导览
1. 我们看到一个常被“轻视”的教育阶段
2. 一次以“交流互动”为发力点的初尝试
3. 建立一个“跨层”互动的伙伴支持社区
4. 邀你共同参与“教育回归生活”的设计
(长期伙伴报名详情)
1. 我们看到一个常被“轻视”的教育阶段
带着“行动起来”的态度,我们尝试梳理学生所经历的不同教育阶段,并对比“教育不公平”在不同学龄阶段的体现。
我们发现:初中,这个常常被打上“过渡期”标签的教育阶段,也许对于“教育不公平”的加深有着常被“轻视”的关键影响。
为什么说初中阶段被“轻视”了?
我国的教育体系呈现出一种“筛选机制”,其中以考试成绩为最重要评判标准的升学制度更是常常被视为“普通人”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
项目地溪南村宗祠内陈列的“科举牌”
普职分流
普通高中是中国学子升入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院校)的常规路径。
相较而言,职业教育(包括专科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虽然为学生提供了通往特定职业的通道,也开放了“中职生高考”、“专科升本科”的机会,但在一个日益“学历为王”的社会竞争环境中,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等方面,通常会比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限制。
在“普职分流”的制度下,全国平均只有大约50%的学生能够进入普通高中学习。这意味着对于中国的半数青少年来说,他们人生中的首个路径决策点不是高考,而是中考。
更确切地说,对于大多数并非出身优渥的青少年,他们在初中毕业、十五岁的年纪就站在人生的选择岔路口。
这让我们不禁追问:
有多少十五岁的青少年真正地了解自身的能力及兴趣?并已经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如果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还无法做出判断,那么是谁来替他们做出选择?
作为青少年第一求助对象的家长和老师是否有条件接触到真实且有效的信息?他们又为何受限?
学校及家庭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学生自主选择?
上述情况对于教育资源较为薄弱的区域(尤其是乡村)及社会经济条件不够优渥的青少年而言,是否更为吃力?
2. 一次以“交流互动”为发力点的尝试
带着对初中青少年所能做的教育选择的剖心质问,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寻找一个“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力点。
我们发现,国内许多旨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公益实践通常是在学校进行,并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展开。而这样的活动形式潜在地将知识传授优先于交流互动。
然而,我们认为,如果想要有针对性地弥补青少年在升学和职业规划方面存在的信息差,促进交流互动比单向的知识传授更为关键。同时,青少年的学习环境也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内部。
那么如何才能在交流互动中弥补信息差呢?
将信息补充以个人经验分享的形式融入持续性的社会互动当中是一个可能解。
青年与青少年,我们在交流中融成一片
以交流互动为核心的社区营造活动实践
为了测试这个想法的可行性,2023年7月中旬,鸥鹭学社联合朝音学院共计10名青年志愿者前往了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梅塘镇溪南村(以下简称“溪南村”)。
在溪南公益理事会的支持下,我们在溪南公益图书馆尝试开展了以“探索家乡的音乐和美术”为主题的社区营造活动。囿于场地及人员限制,最终邀请了18名最先报名的13~16岁初中生参与活动。
同时,志愿者们走访调研了18位青少年家庭,在与父母长辈的亲切交谈中,了解学生个体成长需求及当地整体资源、社会结构、社交关系。活动结束后,青年志愿者也与青少年保持着联系,持续交流学习生活中的体验和信息。
首期主题活动的“音乐小诗”环节
在溪南村实践的社区营造活动实现了青少年、家长、社区的三方共同参与:
活动开展形式紧密围绕了交流互动这一核心,
活动空间选择了公共空间“溪南图书馆”为主基地,
活动效果最终呈现了普惠、开放、灵活的特性。
普惠:活动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且对参与者没有任何资格性筛选(参与名额先到先得,只要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皆可报名)。同时,围绕社区空间来开展的活动避免了当地家庭的额外负担,比如青少年可以自行从家往返活动场地。
青年与青少年在雨后漫步古巷
开放:活动的开展以溪南图书馆为中心并外延到整个溪南村。青少年们可以自由、舒适地在自己所熟悉的空间里活动,从而展现出真实的互动状态。青年志愿者们也在家访、探索当地文化和美食等过程中积极与当地居民交流,从而融入当地社区。
青少年带着青年走在榕江步道上
灵活:学生、家长、社区成员的共同参与赋予了活动极大的灵活性。这不仅体现在青年志愿者们根据青少年们的实时反馈来机动、创新地做“接地气”的调整,还在于当地社区为活动开展所提供的多样支持,例如:有溪南乡贤周大哥为志愿者提供住所,有当地中学老师小乙为活动开展积极协调,有青少年们充当志愿者的“地陪”、并提供多样交通工具(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为家访引路。
首期活动详情请见:
我们最诚实、最真挚的模样:「小舟计划」 首期试点志愿者回述志
3. 建立一个“跨层”互动的伙伴支持社区
我们十分惊喜,溪南村的试点活动效果证实了“将信息差的弥补融入生活化的交流互动”这一想法的可行性。
然而,我们不想停留在单次活动带来的自我感动,而是进一步思考着:该如何开展行动才能长远地支持乡村青少年?
我们认为,若要协助资源较少的青少年把握升学和职业选择等个人发展的机会,弥合信息差至关重要。这种信息的补充应该是持续的、个体化的、交流性的,而不应仅限于一次性的信息提供、更不应只以无差别的纯信息形式呈现。
正所谓,将“教育回归生活”。
那么如何能够持续且有针对性地为乡村青少年提供弥合信息差的支持呢?
建立“跨层”互动的伙伴关系是一个可能解。
青年与青少年,难分彼此
建立一个“跨层”互动的伙伴支持社区
鸥鹭学社成立「小舟计划」,
链接青年志愿者和乡村青少年:
让青年成为与青少年共同成长的大伙伴,给予青少年坚定的情感支持、陪伴青少年探索多样航向。
首先,青年志愿者与乡村青少年建立伙伴关系:
每年暑期,选定1~2个乡村举行为期一周的线下活动,每期活动面向20位初中青少年。
活动将按“生活中的科学”、“人文社会”、“艺术探索”三个大板块来设计,在非课堂形式、活动空间不设限的交流互动当中,为乡村青少年嫁接人生探索信息差的桥梁。
往期参与过活动的青少年,可自愿作为“活动帮手”再次参与线下活动。所有参与活动的青少年都将与青年志愿者达成长期伙伴关系。
“不限空间”的探索活动
然后,基于暑期活动,持续建设伙伴支持社区:
成长陪伴:青年作为青少年的成长伙伴,为青少年提供契合个体的升学选择、日常学习方法等信息,做青少年的倾听者和支持者,进而陪伴青少年更好地渡过彷徨的青春期。
文化交流:基于乡村当地文化和自然条件,青年结合多样的学科知识和专业视角,在与青少年的交流当中分享认识自我的方法、认知世界的方式。
社区营造:青年与青少年一起探索当地的社会组成和文化历史,并通过线下活动持续地与当地家庭交流互动,进而丰富本地文化生活、促进居民融合、改善人居环境。
青年与青少年的“深夜围桌会谈”
以溪南村为大本营
溪南村处于粤东潮汕地区。这个被当地青少年戏称为“四十几线都算不上”的“小地方”,却是我们眼中可遇不可求的“教育社会学”实践地。
作为以“周”为始的大型古村落,溪南村庞大的人口和深厚的历史为后人探寻乡土社会文化基因提供了绝佳的素材。
溪南村总人口超过三万。全村有一所中学和四所小学,在当地就读的中小学学生约2000人,而剩下的大部分学生在镇上和市里就读寄宿学校。
溪南村有600多年的历史,于2014年被列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村里以全族的周氏总祠堂追远堂为核心,全村人口基本皆为“周”姓。在溪南,“外来的”青年志愿者可以接触到区别于强调隐私、边界感的城市文化,以大家族和风俗传统著称的潮汕地区宗族祠堂文化。
区别于空心化的乡村:
溪南村的幅员之“大”使项目得以有足够多且源源不断的参与者。溪南村的历史和文化之 “古”,其保存至今的古建筑和延续完整的地方传统,使多个探索性、文化性的活动得以落地。
依墙而生的百年榕树
溪南村较完整地延续了以“熟人网络”为基础的中国乡土社会结构以及基于共同血缘关系的宗亲社会。
宗亲社会为青少年的个人发展带来机会,但同时也制造了阻碍。
在宗亲社会中,当地家庭活动通常围绕大家族来开展。大家都是“家己人”(自己人),为大家族内成员“拼”生活、谋福利。
多子女的家庭组成维护了这种大家族特性,而青少年作为家族一份子也不例外,他们与其他成员保持紧密联系。
溪南村的“周氏”宗祠
运用大家庭纽带维系社会经济地位的宗亲社会文化,尽管能为青少年个人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但也可能使青少年形成个人发展的路径依赖,进而影响青少年的独立性、甚至使其更难“走出自己的路”。
不仅如此,成长于信息化时代的乡村青少年,还可能会面对网上多样观点与较为传统的家庭期望之间的观念性冲突。
挖掘社会文化中的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乡村青少年实现向上流动过程中所经历的机会与限制,从而更好地支持乡村青少年的个人发展。以宗族社会为基底的溪南村,正为这样的探索提供了一个研究案例。
4. 邀你共同参与“教育回归生活”的设计
怀揣着教育热诚的你,
能和青少年如朋友一般相处的你,
能以开放性的态度拥抱差异的你,
愿意主动思考乡村青少年的成长需求的你,
也一定对“教育回归生活”这一理念有自己的思考,
我们邀请你一同讨论和实践!
两位项目负责人在2023年末“回溪南”了
「小舟计划」将招募以下三个方面的长期伙伴
(持续参与,非短期活动志愿者):
(招1人)调研分析组:持续哺育活动地区的教育资源需求研究,中后期辅助设计项目执行质量分析及干预影响分析。
欢迎来自人文社科类领域,且有质性/量化(混合更佳)研究经历的专业学者或相关经历者。
(招2人)田野纪实组:用相对质朴的方法,做不带预设的社会观察。
欢迎有民族志(包括自我民族志)、叙事研究等质性实地研究的经验,同时欢迎有认知科学、行为科学等领域的参与式观察研究经历的学者。另邀请有纪录片导演、编导等影像记录及制作经验者加入。
(共招3人)活动设计组:统筹相关主题活动的设计和迭代。
欢迎来自任何学科背景的朋友——只要你有热诚,围绕“社区营造”来设计在地化的、探索性的主题活动。具体兴趣方向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招1人)生活中的科学小组:生物/化学/物理/环境科学;信息/计算机;医药/健康管理等
(招1人)社会探索小组:历史/文学/文化语言学/人文地理;社会学/人类学/心理/经济等
(招1人)艺术想象小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体育等
如果你想加入成为我们的长期伙伴,欢迎填写招募问卷。我们不收简历,但非常期待通过短问题初步了解你的加入意愿和相关经验!
报名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1日,面试邀请将于3月7日前发出。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小舟计划」的项目信息,欢迎填写分享会报名问卷,来参与我们的线上分享会(流程详见问卷)。我们非常期待与你线上见面!
线上分享会时间:北京时间2月17日(周六)下午17~18点
「小舟计划」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也深知,这样一个由青年发起的、以“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为目的的尝试,以它目前的规模,还只能链接到小范围内的乡村青少年。
当前,项目团队正需要融入多样视角来将“教育融入社会生活”这一想法从一个基础的框架充实成一个切实可行的落地设计。我们相信,读到这里的你,正和我们一样对此满怀热诚。
我们期待与你一起看见现实,一同迈步走进乡村教育的变革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