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井食品的跌停启示
在宣布寻求香港联交所上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安井食品直接被按死在跌停板。
不是市场不宽容,原因还得从企业身上找。
融了77亿,分了12.5亿
2017年,安井食品在A股上市,在这七年时间中,公司总共在资本市场发起四次融资,其中IPO募得6.01亿元,还有3次再融资,分别为2018年发行5亿元可转债、2020年发行9亿元可转债、2022年发行56.75亿元定增,累计融资规模约77亿元。
那安井食品又给资本市场回报了多少?
IPO至今,公司累计分红只有12.5亿,不足其从资本市场拿走钱的六分之一。2022年度,安井食品股利支付率为30%,同期A股整体平均水平是40.30%。
巨量融资不仅会对市场形成抽血效应,对企业的股权价值本身也是一种伤害,短期内每股收益和ROE水平都会被拉低。2020年,安井食品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19.52%,到2022年只剩下10.72%。唯一的盼头是后期募集资金能带来更大收益,但这真的一定能实现吗?
2017年,安井食品各工厂合计设计产能32.8万吨,到2022年这一数据为94.4万吨,期间增长了近两倍,这一时期产能利用率经常在100%以上,即产能扩张是可以得到消化吸收的。但2022年那轮定增的合理性至今仍存疑,据公司公告,募投项目分别为广东安井13.3万吨产能、山东安井20万吨产能、河南三期14万吨产能、泰州三期10万吨产能、辽宁三期14万吨产能以及四川、辽宁、泰州工厂技改项目,累计新增产能超70万吨。
新项目全部投产后,会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近80%的产能,这不是个小数目,况且2022年安井食品的产能利用率已经降至92%。截止2023年上半年,公司56.75亿定增只用了20多亿,还有30多亿趴在账上。
既定项目尚未完成,能否被市场消化仍是未知数,就又开始计划到港股融资,还有完没完?
资本市场当然应该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单方面无节制攫取。中国股市的今天,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许多本该是现金牛的公司,变成了吸金兽造成的。
股市不是提款机
2023年,A股股权融资总额为1.13万亿元,包括IPO融资3565.40亿元,增发融资5789.51亿元。同期有349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分红,分红总金额高达2.03万亿元(以除权除息日为统计指标,含A/H市场分红总金额)。我们因此就能说A股已经成长为一个回报大于付出,投资属性强于融资属性的市场了吗?
恐怕不能。
一方面,总量数据并不能反映市场全貌,分红大户银行股每年至少发出5000亿股利,再加上贵州茅台、五粮液等一批现金奶牛,少数企业就贡献了相当一部分分红,这也就意味着大量企业是滥竽充数的;
另一方面,拿三十年积累下来的全部公司的分红,去和一年的融资额做对比,这本身就没什么意义,两者的统计时间口径都不一致。真正科学的统计方法,是把过去三十年全部企业的分红与全部融资额做对比,其结果肯定大不一样。
要是再算上某些大股东不计后果、不择手段的减持,结果就更更不一样了。
还是以安井食品为例,2018年-2023年二季度,公司董事长刘鸣鸣、总经理张清苗、副总经理黄清松持股比例分别从12.64%、5.35%、2.94%下降至4.19%、2.31%、0.78%,合计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3.65%。2022年6-9月,控股股东国力民生在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安井食品520万股,套现6.9亿元。2023年上半年,国力民生继续减持公司股票1466.4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合计套现22.7亿元。
粗略计算,过去几年安井食品的管理层和控股股东累计至少套现了60亿元,这也是安井食品股价被砸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据市值观察统计,公司股价从2021年2月高点至今已经缩水了70%以上,市值蒸发超过400亿。
安井食品绝非个案。
2023年3月,成都先导公告公司多名股东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18.95%的股份,这一数据直接创下A股纪录;5月,傲农生物控股股东傲农投资、实控人吴有林计划通过协议转让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8710.58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此外还有……
环境也不是突然变质的。
据《格隆汇》数据,2013-2022年,A股减持金额分别为1101亿、1706亿、3706亿、2893亿、1752亿、2345亿、5017亿、8513亿、7140亿、5607亿。10年时间,仅减持这一项就从市场抽走了近4万亿资金。
所幸之处在于,政策与监管已经在转向,比如2023年发布的减持新规就明确规定:
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
1月24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突出回报要求,大力推进上市公司通过回购注销、加大分红等方式,更好回报投资者。同时健全保荐机构评价机制,不能把没有长期回报的公司带到市场上来。
单方面付出注定不会长久,杀鸡取卵终究难以为继,资本市场必将回归投资者与企业合作共赢的本质。市场不会再惯着任何人,那些只知索取,不讲回报的企业,终会以秋风扫落叶的姿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THE END
华商韬略旗下公众号,欢迎关注
◆◆◆
“点赞”是喜欢,“在看分享”是真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