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AI 这一波,华人创业者能出一些厉害的人物
作者|骆轶航
前两周在旧金山湾区,主要是跟各路人马聊天。一言以蔽之:身边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们都出来创业了,搞 AI。
当然大多数都在早期阶段,有开发 AI 硬件的,做垂直领域 Copilot 的,搭建跨平台协作 AI Agent 的,搞 AI 应用开发框架的。这些人背景多是大厂的 researcher、连续创业者、高校老师,也有刚从 OpenAI 出来不久的。都是最聪明最优秀的华人。
出来创业就得融资。我发现一个事儿: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能得到那些最头部的美国 VC——如 Khosla Ventures、A16Z、红杉和 DCM 的关注甚至青睐,有些已经拿到了第一张支票。因此讲真,并不是所有华人创业者都对国内成立的美元基金、或是硅谷本地“很中国” 的基金感兴趣。这跟移动互联网和新消费那一波投资趋势是不一样的。
众所周知,移动互联网的15年,美国没有多少成功的第一代华人移民创业者。可是再往前倒十来年,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在 PC大普及和“互联网高速公路”刚建起来的时候,第一代华人当中是出了一批杰出创业者的。
比如,Netscreen 的创始人邓锋和谢青、Palo Alto Networks 的联合创始人弓峰敏,还有WebEx 的创始人朱敏等,就是那一代美国华人创业者的标杆。他们创办的企业或上纳斯达克,或被大厂收购,都财富自了由。他们现在仍活跃在中国和美国的风险投资界,主打生生不息。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出生在1960年代的这帮中国老炮儿到了美国就能折腾出上市公司来,而我们出生在1980年代的这波人在那边基本就只能在大厂写半辈子代码,至多当个工程 VP。是这代人不行么?
肯定不是。前面提到的出来创业的这波搞 GenAI 的,大多数都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那10年,他们在学校搞研究,在大厂发 paper,或搞点其它水花不大的创业项目,是因为美国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真的不太适合第一代华人移民搞,要想搞,回中国,足够聪明的话,可成大事。美团的王兴和拼多多的黄峥,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创的其实是本地互联网。要连接全世界70亿人的Facebook,真正连起来的也就10多亿人,大部分活跃用户在美国和欧洲。Uber 也搞不定全球网约车市场,中国、东南亚和拉美各有一摊儿。外卖和家政就更是这样了。智能手机基于个人ID和地理位置的特性强化了这一趋势。
当然从另一个维度,基于智能手机的社交网络是青少年流行文化的放大器。Facebook 是靠美国大学生 dating 起家的,后来,美国青少年喜欢玩 Instagram,再后是 Snap,做出这些东西来,都需要一个创业者脱胎于那个文化环境里,而毫无疑问,美国的青少年文化潮流又具备天然的全球(一定程度的)辐射力,让这些应用走向了世界。
无论本地生活,基于流行文化的全球社交应用,这对并非出生在美国,甚至高中之前都不在美国的第一代华人移民来说,没感觉,那就是没感觉。你没发现印裔和韩裔美国人也搞不出这些东西来么。至于 TikTok 掀翻了这一切,那是来自中国的巨头的另一套打法,跟创业无关。
然而,当新的计算技术需要重塑一些底层秩序和工具的时候,就会出现最杰出的华人创业者的身影。前面提到的邓锋、谢青、弓峰敏和朱敏等人,以及他们创立的 Netscreen、Palo Alto Networks 和 WebEx 等,就都是个人计算机在美国乃至全球大范围普及,互联网成为全新生产力工具的历史重要时刻,恰到好处出现的。他们的公司做防火墙、安全网关和最早的视讯会议平台,扮演了刚刚兴建的互联网高速公路的安全阀、红绿灯和加油站。
智能手机与个人计算机都基于CPU算力、图形界面交互和编程语言,最前沿和最基础的技术革新,以及工具搭建,都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完成了。但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算力重心从 CPU 迁移至 GPU,自然语言交互有替代图形界面交互的趋势,编程语言远不如刚诞生的 Prompt Engineering 更便捷,一个新的技术驱动、工具搭建的时代来了。
于是在这个时代刚刚露出苗头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第一代华人移民郭文景的文字生成视频工具 Pika,贾扬清的原生 AI 应用搭建工具 Lepton,吕骋再次创业推出的AI 智能硬件 rabbit,Deepmind 和百度资深科学家李昂的跨平台协同 Agent 工具Simular.ai,斯坦福资深研究员李佳的智能家居 AI 搭建工具 Livex,等等等等。他们当中有一些人最近有点火,有的还很低调。
他们背后有着清晰的共性:大部分是科学家背景、创业项目高度 AI 技术驱动、提供的产品是 AI 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解决方案、 API 和直接可用的工具)。在“拼狠活”而不是“拼场景”这个点上,他们与30年前出现的那一代很多华人创业者是一脉相承的。
没有防火墙和安全网关,企业就不可能大范围使用互联网;而那个时代的网络带宽环境下的视频会议工具的重要性可以媲美电子邮件——第一代华人创业者做的很多东西,是不分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企业在一开始将互联网作为生产力工具的时候,都需要用的东西。今天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力变革和工作方式的迁移,Pika、Lepton和 Simular 们,也具备这样的潜力。
而且,比起他们的前辈,这一代华人创业者更 aggressive,更擅长获取资源,也更擅长讲故事。他们大多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对美国特别是硅谷的所谓“主流文化”更有直接参与其中的勇气和自信。
Pika 创始人郭文景的投资人阵容里不仅有Andrej Karpathy、Adam D' Angelo 这两位 OpenAI 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人物,也包含硅谷投资界其他声名显赫的大佬。rabbit 的吕骋拿到了 Khosla Ventures 的投资,Vinod Khosla是他的董事。贾扬清在开源社区的活跃程度颇令人关注,他用500行代码搓出来的 Lepton Search 向Perplexity 下战书,成了近期整个硅谷颇值得关注的事……相信这些只是他们各自经历的开始,硅谷今后也不会少了华人掀起的类似的戏码。
当然,GenAI 时代对新的计算资源、开发工具、安全体系和生态系统元件重构的需求,不仅对华人创业者是机会,对包括印裔在内的其它少数族裔的技术驱动型创业者也意味着创业的机会。当我看到 Perplexity CEO Arvind Srinivas 在社交平台 X 上与贾扬清围绕着 Lepton Search 直接交火的时候,我有点儿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感觉。来自印度和中国的第一代移民创业者针对“下一代 AI 搜索究竟可以多简单” 展开的battle,才是硅谷真正该有的样子。
上一代硅谷华人创业者的翘楚——邓锋、谢青、弓峰敏和朱敏们,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科技创业战场的。他们抓住了互联网高速公路兴建对这一波,而个人计算机产业的起点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那会儿,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代中国大陆移民刚刚开始他们的异国之旅。而在1982年,出生在印度的27岁的硅谷工程师 Vinod Khosla 参与创办了个人计算机早期最重要的服务器公司 SUN。Google 后来的 CEO Eric Schmidt 和曾经担任雅虎 CEO 的Carol Bartz都是他招聘的早期员工。Vinod Khosla 后来创办了自己的风险投资机构 Khosla Ventures。凭着对计算代际历史性变迁的敏锐,Khosla 投资了OpenAI,也投资了其它的一系列AI公司。
接下来,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一开始就进入战局的华人创业者,看看谁能成为硅谷当地下一个Vinod Khosla。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