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抖音流行音乐里的文艺复兴

抖音流行音乐里的文艺复兴

10月前

2023,一个新歌井喷式爆发的一年。

 

根据酷狗推出的2023年音乐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新歌总量突破2600万,同比2022年增长26%。

 

新歌生产速度不断刷新,每1秒产出一首新歌的速度,相当于心脏每跳动一下,乐坛就有新音乐作品诞生。



在这股新歌潮的背后,我们再去回顾2023年抖音流行的BGM,以及新年伊始的抖音BGM热榜。


“复古”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词。



如果说21年是被神曲霸占,再无天王和金曲的一年,那么22年则是没啥新歌,彻底吹起复古潮的一年。


23年的抖音热歌,更像是是中和了前两年的音乐市场的特质,神曲和复古潮并行。


抖音三大神曲中的《卜卦》其实也是一次老歌的翻红,而其他热门歌曲的复古潮,不单是回顾华语乐坛黄金时代的辉煌时期。


它像是一个“反方向的钟”,带着我们越过千禧年,来到了八九十年代。


在2023年当人们回忆起老歌,并被再次触动,主要离不开5个关键因素。


01

老歌翻红需要的不单是契机


1.翻唱怀旧


作为短视频平台里一个大的分类,翻唱老歌带来新的流量依旧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音乐板块。


举例来说,薛凯琪的《苏州河》,李玖哲的《可能有梦》,蔡健雅的《letting go》,方大同的《love song》,伍佰的《泪桥》,徐良的《坏女孩》,By2的《爱丫爱丫》,孙燕姿的《天黑黑》,这些歌曲纷纷通过翻唱的形式迎来了它们的第二春。


和前几年有所不同的是,这些通过翻唱二次翻红的歌,不单单是来自短视频上的素人博主,很多是明星在综艺上的翻唱所带来的曝光和流量。


拿伍佰的《泪桥》来说,它的翻红不单是因为伍佰今年的演唱会的热度。


而是基于歌手本身热度的基础上,于适在跨年晚会上的一次翻唱,让这首伍佰的“冷门歌”,一下变成了他在流媒体平台上的热门第一。



2.造梗狂潮


23年年初,网友评选出了华语乐坛的新四大天王。分别是说唱歌手Capper、姜云升、小鬼王琳凯和华晨宇。


抽象玩儿梗成了一个歌手快速形成破圈效应的新形势。


到了23年的下半年,这阵风从新人吹到了旧人身上,陶喆迅速成了短视频平台的新抽象乐子人,随着而来的就是他的老歌迎来了第二春。


网友将他的抽象视频BGM,和他那首《小镇姑娘》剪辑在一起,发出自己的出糗时刻并配文“感谢陶喆让我用不上的照片变废为宝。”



在这轮造梗潮中笔者注意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陶喆的《夜来香》和日本Citypop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首歌《stay with me》被剪辑在了一起。


如果说这两年抖音上音乐的复古潮流比较集中在千禧年,大洋彼岸的Tiktok则是刮到了七八十年代较火Citypop的领域。


这两首被无意间剪辑到一起的歌,像是一次无形中的音乐接轨,产生了1+1>2的效果。


一些citypop风格的配乐,也开始逐渐在抖音的BGM里展露苗头。



这种抽象文化和造梗趋势的影响下,有些老歌的翻红就显得有些突如其来。


比如23年冬天突然翻红的《冬天的秘密》,起因则是因为孟子义在综艺上唱歌跑调才引发了破圈效应,让无数人找出原版来听。


这是不单是旧歌的翻红,也是无形中拉近了明星和素人之间的距离,让他们的形象从扁平化走向了立体化和生动化。


3.影视剧回忆杀


要说2023年年末最火的翻红老歌,那就不得不提张学友的《偷心》


这首因为热播剧火起来的老歌一下就成了短视频的最火的BGM,仿佛那句“是谁偷偷偷走我的心…”一起,大家就能一起回到那个繁华的90年代。


除了怀旧的情绪之外,这首歌中包含的极致BE美学也是它再次翻红的原因之一。


随着这首歌的爆火,张学友在他最近的泉州演唱会上也选择了再次唱了这首歌,让Z时代网友领略了一回歌神的魅力。



类似的新剧盘活老歌的例子,还有因为电视剧《夏花》再度翻红的草蜢乐队的《半点心》。


翻红的不单是国内歌手,年末上映的Taylor Swift大电影,翻红了Taylor Swift过往专辑《Lover》的收录曲《Cruel Summer》。


这些都因为新剧热度所带来的一次老歌翻红,不过老歌翻红不一定要靠新剧,那些充斥着回忆杀的老剧,只需要给一个支点,亦会带来一次旧歌翻红的浪潮。



23年的夏天,“质疑宛瑜,理解宛瑜,成为宛瑜”,成了短视频平台最火的词条,同时火的还有单依纯翻唱的《爱情公寓》的主题曲《在爱的回归线》。


这首歌从当初的遗憾,变成了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和自我的追求,这首歌的复古不单是怀旧更是一种新情景下的新表达。


“共鸣”,成为了老歌翻红的一个充分又必要条件。



在影视剧盘活老歌的例子里,比较特殊的类别是台湾的偶像剧。


《恶作剧之吻》的BGM和主题曲,每年都会翻红一次,23年翻红的则是剧中的那首OST《恶作剧》,在短视频平台上短短几天就冲到了54亿的播放量。


这部台偶作为90后的共同回忆,前奏一起就一场回忆杀,能直接触及集体回忆中最美好的部分。


4.二创出新


二创也是短视频平台旧歌翻红的必要途径。


19年翻红的是《月牙湾》和《来自天堂的魔鬼》,20年则是《处处吻》和《夏天的风》,到了21年神曲占据半壁江山,但《达尔文》、《倒带》、《雨爱》,依旧是短视频平台爆火的BGM之一。


22年算是老歌翻红大显神通的一年,回忆潮不单是吹向了过去的四大天王,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和陶喆。


《爱你》,《孤勇者》和《本草纲目》,这三首老歌可以说是打的不可开交。


时间到了23年,老歌的热度虽然有所削弱,但林俊杰的《我还想她》,兰陵王的主题曲《命运》,和孙燕姿的《我怀念的》,依旧是一些热门视频的BGM。



这些歌曲的二创,不单是翻唱,它们最大的共通点,都是对伴奏做“减法”更凸显人声。


尽可能做到在15秒的短视频画面中,用明晰的歌词和人声丰富视频的情绪和想要表达的内容。


“究竟,是谁放掉这段感情。”


“我属于你的命定,不属于你的注定。”


“我怀念的是无话不说。”


这些歌词所表达的失落感,歌词中所涵盖的强烈叙事感,配上好记的歌词以及传唱度。


戳中了受众的情感世界的同时,也促成了这些老歌的翻红。


5.演唱会效应


23年,是线下演出市场全面复苏的一年。随之而来的是很多过往的老歌手再次回顾到我们的视野当中。


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伍佰和凤凰传奇的演唱会,不经意打开的任何短视频都会看见他们演唱会上的万人大合唱。


更有热梗“花500,去伍佰的演唱会,让伍佰听我唱歌。”


线上玩梗,线下打卡,是老歌翻红且能出圈的新模式。



而这种线下演唱会的热潮,反馈到线上的结果,不单是短视频配乐的复古潮和玩梗潮,这些歌手在流媒体平台上的作品播放量和粉丝量都得到大幅增长。


除了伍佰和凤凰传奇这样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笔者观察到一些过往冷门的饶舌歌手也在这样的氛围当中不经意迎来一次自己的作品翻红。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瘦子E.S.O的《Don‘t worry about me》和蛋堡的《I want you》。



02

没有天王和金曲的时代,怀旧是不可避免的潮流


以上的五点因素,不管是单独出现,还是交错出现,都会引发一次大众对老歌的集体怀旧情绪。


而这5个因素之间要想产生一些翻红的“化学反应”,短视频则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


复古纵然是一种情怀,但它频频出现,并以一种“文艺复兴”的姿态发生时,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为何它如此频发?是因为我们没有新东西了吗?



回顾23年被再度挖出来的翻红老歌,除了千禧年间四大天王的歌,千禧年间的一些冷门歌手的歌也开始出现在了大众的眼帘中。


包括但不限于,芮恩、梦飞船、汪佩蓉、周笔畅的歌。这些歌手被翻出来再次回味的歌,绝大多数都是R&B曲风的音乐。


不同于22年那阵聚焦于千禧年的复古潮,今年的复古潮开始蔓延到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张学友身上,以及八九十年代的费翔身上。


这些“天王”的存在,包括千禧年间的流行,都算是一种大众审美的“共享时光”。也成为多年后用以聚拢集体记忆与情绪共识的最佳公约数。


这才创造了我们一次又一次对时代记忆“反刍”的条件。


当下,我们是缺乏这种最佳“公约数”的,这才导致我们一次又一次不约而同的回头看,试图从过往的岁月中找到一种时代的共鸣和回忆。



当我们咀嚼过往的大众审美“共享时光”沿着这股复古潮回看,会发现2000年千禧年是一个华语乐坛的重要节点。


从商业角度去看,1990年~2000年的十年间,华语乐坛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张以上百万销量的唱片,一首以上妇孺皆知的国民歌曲。


整个国内、港台的乐坛都是巨星辈出。2000-2010前后是华语音乐的黄金年代,那十年间华语歌手百花齐放。


R&B和嘻哈音乐在那个时代达到了新的发展高峰,电子音乐何实验音乐开始展露头角。


从10年开始,随着流媒体的发展和唱片工业的衰落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歌曲的制作成本和传播效应之间出现了失衡状态。


精心包装再到发行销售,这些唱片工业时代所必需的时间和成本,无法迎合市场的更迭速度以及传播需要。


在线音乐的发展,也没能提供良好的音乐创作环境与市场,音乐制作水准的下滑就成了不可避免的态势。


在这一市场萎靡的节点上,翻红老歌是风险最小的方式,也是无可奈何的方法。


它确确实实能给翻唱的新人提供一次崭露头角的机会,同时还能满足用户对歌曲的需求。



除了缺乏最佳“公约数”,以及歌曲的制作成本和传播效应之间的失衡问题,当下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迷茫感,也是勾起听众怀旧情绪泛滥的原因之一。


后疫情时代所泛滥起来的老歌翻红,不单是我们对工艺的怀念更是一种寻找安全感的体现,我们试图在音乐里,寻找不确定的时代的一种确定性。


怀旧是人类的本能,在艰难的时候人们总喜欢往回看,美好的过去可以代表一种安全感,或者说是对未来不可知的缓冲带。


仿佛只要音乐响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回到自己的“黄金年代”。


历史的列车从不会为谁停留,在时代的浪潮里,音乐是我们无形的救生艇。


在这波老歌翻红的文艺复兴浪潮里,我们可以回头看,而这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跑。


爱乐招聘|不止古典乐


爵士、摇滚、说唱、电音、流行、民谣、国风.....


只要你热爱音乐,乐于书写当下的音乐热点,乐于探寻大千世界里无处不在的音乐讯号,我们诚邀你成为爱乐的【撰稿人】【新媒体运营实习生】


注:本次招聘,非古典音乐方向优先 (点击链接查看招聘详情)


请附带个人简历+任何能证明你能力的信息(包括不限于:投稿文章/既往文章/运营过的新媒体账号/策划过的选题等)+两个你认为适合爱乐的选题,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注明【撰稿人】或【实习生】


点击订阅⬇️⬇️⬇️

《爱乐》2024年第2期

「雪落的声音:阿巴多与马勒的肖像二重奏」

 纪念阿巴多大师逝世十周年 

华彩|雪落的声音:阿巴多与马勒的肖像二重奏

再现|克劳迪奥·阿巴多与柏林爱乐的记忆


 更多精彩 

前奏|浪漫的最小化:从电影《时时刻刻》的两首配乐讲起

幕间|我于此世已经失丧

变奏|古建音乐季:时间之外的旋律

回旋|木卡姆,音乐博物馆出逃记

即兴|武玮的音乐和非音乐卡片

专栏|袁乐—迷幻摇滚和致幻剂迷思

         鹭鸣—法尔敦的提琴手

安可|微风与时间——说巴赫长笛

点击订阅⬇️⬇️⬇️

《爱乐》2024全年纸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