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596ml,东方树叶335ml,饮料净含量为什么不是整数?
去超市买饮料,有一个信息经常被忽略:净含量。
在我们的普遍印象里,饮料的净含量一般都是比较规整的整数,比如200ml、250ml、500ml、1L等,但现在市面上越来越多的饮料净含量变得有零有整,令人摸不着头脑了。
206ml、256ml、333ml、348ml、487ml、513ml……这些毫无规律的数字正出现在各式各样饮料的净含量一栏。
图源:小红书截图
为什么这么多饮料的净含量有零有整的?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五花八门的净含量
饮用水的“花样”净含量现象早已出现。
娃哈哈的瓶装饮用纯净水净含量标注是596ml;百岁山的矿泉水有一种规格净含量是348ml;武夷山有两款矿泉水的净含量也是如此,一个是333ml,容量稍大一些的是513ml。
除了饮用纯净水(矿泉水),饮料的净含量也出现相同的情况。
果子熟了系列茶饮净含量为487ml,东方树叶无糖茶饮料的净含量是335ml,可口可乐也推出888ml的规格。甚至就连牛奶的净含量也跳出中规中矩的数字限定,来思尔牛奶的净含量就有206g和256g两种。
除了国内的饮品,国外很多饮料的净含量也千奇百怪。
可见,“花式净含量”在饮品界并不少见,并且有意思的是饮品的净含量数字还很少“撞车”。
企业为什么选用特别的数字来作为净含量标准呢?
特殊的数字背后可能只是偶然。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在回答媒体提问“净含量596ml有什么特殊意义”时曾表示,最初的设计是600ml,但是实际生产出来后只有596ml,就只好标596ml,不能欺骗消费者。
当然,也有个别企业的净含量数值来源于对受众的细分,比如888ml的可口可乐就在其外包装上标有“小家享装”字样。
还有网友通过谐音梗来解读净含量的寓意。武夷山的513ml恰好就是“武夷山”谐音。百岁山矿泉水的净含量348ml暗含两层含义,正着读谐音“生世伴”,如果将数字倒过来843正好是“百岁山”。
但以上都属于具体品牌的“自家之言”,从经济和心理上来说,这些数字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小数字,大有深意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国家对于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并没有做出规定,也就是并未提出一个标准值,因而具体商品的净含量都是生产企业根据具体生产情况来自行定义的。
这给消费者带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账不好算了。
大大小小的净含量数值对应的价格不一样,到底买哪种瓶装的最划算?商家通过更改净含量来变相提价的现象屡见不鲜,被改小了的净含量真的比大容量的更便宜吗?
以武夷山矿泉水为例,我们从“武夷山旗舰店”选择同一款矿泉水来进行计算。可以看到,矿泉水都是按照“箱”来出售,333ml,24瓶,售价71.86元,平均每瓶2.99元;513ml,24瓶,售价83.86元,平均每瓶3.49元。
精确到每毫升的价格时,可以发现,净含量为333ml的矿泉水每毫升算下来约为0.0089元,513ml的矿泉水每毫升约为0.0068元。结果显而易见,虽然差距极小,但小容量的矿泉水确实更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数字不好计算,人们往往不会进行这样的比较,只是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大瓶还是小瓶,即便买贵了也察觉不到。
从经济角度来看,不方便计算的净含量数字可以说是商家的营销策略,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很多学者通过比较营销实践中不同特征的数字来研究数字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的精确度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学者Choi Jungsil等人发布在《消费者研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提出,当产品卡路里以76、99等精确数显示时,个体购买意愿显著提高。Xie和Kronrod通过研究广告中的数字精度发现当广告中产品信息以精确数形式表达时,个体对广告的信任度也会增强。
那学者们反复提到的数字精确度到底是什么?
数字精确度是指根据数值末尾数字是否为0将其划分为大概数和精确数,具体划分表现形式包括两类:一类是不同单位划分导致的等值数值的不同精确度形式,另一类是根据四舍五入运算后等值的不同精确度数字。净含量就属于后者,比方200ml是大概数,而206ml就算精确数了。
以精确数作为净含量数值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决策过程中的信息不确定会提高个体对精确数的依赖。当个体由于控制感缺失而导致决策不确定时,会更加偏好以精确数显示属性信息的产品。这是因为人们根据精确的产品属性信息做出产品更加可预测、可靠的认知联想判断。
正因如此,消费者会感觉商家是“严谨”的,从而提升其对商家或品牌的诚信度感知。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窦东徽对壹读表示,消费者最担心的就是商品容量虚标,当商品以整十数容量标注时,消费者相对更为熟悉,也更容易进行认知加工,做出比较判断。
相反,256ml、333ml、487ml这类精确数更难从认知上把握,加工难度更大,即使真实分量不足,消费者也难以做出判断,甚至没有精力去做出判断,这就增加了对产品容量进行直觉检验的难度,这可能为产品“缩水”留下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