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钢琴,学还是不学?(7)不学琴学啥?——学外语

钢琴,学还是不学?(7)不学琴学啥?——学外语

     
兔主席 20240420

          

按:有的人问,最近国内国外议题很多,你为什么突然要花很多时间与篇幅写钢琴及孩童教育?回答是,我是一个父亲,很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我也特别考虑能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应未来时代的教育,不仅关乎我自己,也关乎于这个国家。据说中国有2,000万学钢琴的儿童,每几个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在学钢琴,覆盖率之广,渗透率之高,或为全球之冠。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是:在步入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全社会寻求新质生产力转型、新生代年轻人面临未来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的年代,中国家庭的课外教育资源投入还停留在一两百年前的欧洲中产家庭,到底是否合理?我们的教育是否与时俱进?我们是否在让自己的孩子做好准备?我们是否会让孩子被时代淘汰?我们在本篇接着讨论,如果不学钢琴(或其他学习周期较长的乐器的话),应该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在说完了音乐教育、STEM、体育、绘画后,我们再探讨一下语言教育。

          

1.普通人家庭为什么要学钢琴?从18-19世纪的欧洲到当代社会

2.钢琴教育为什么如此受到当代中国家庭的欢迎

3.钢琴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4.哪些家庭和孩子更适合学钢琴?

5.不学钢琴的话,学什么?          

1)音乐教育

2)非音乐教育(音乐以外的其他学科及爱好)              

第一部分:框架

第二部分:具体课程/领域

a)STEM/“科创教育”/机器人/人工智能大类

b)体育运动、身体练习(physical exercise, PE)等

c)绘画:培养创造力

          

(接上篇)钢琴,学还是不学?(6)不学琴学啥?——画画!


d)外语/第二语言(即学英语)


有人说,AI时代,不用多久拿个手机就可以同声传译了,到那个时候走哪儿都不怕,还需要学英语么?有一些家长实际上是根据以下两个因素来决定对英语的投入程度的:第一是在国内考试体系里的重要性。如果有一天高考不用考英语了,他们可能马上会认为学英语意义不大;第二是考虑孩子将来是否会出国;如无出国打算,那也不用学英语(或其他外语)。

有不少家长是从实用性的角度考虑外语学习的,看不到学语言学习本身给孩子带来的好处。需知,本系列文章一开始讨论的是学不学钢琴:许多家长并不认为学钢琴有什么实用性,而是对孩子的脑力开发有帮助。学英语/外语也是同样的逻辑。所以,还是要将学外语的好处说清楚。

现在说“学外语”,实际上就是学英语,因为最有用的第二外语就是英语。在此基础上,孩子将来可以考虑学第二门、第三门外语,但在最小的时候,还是推荐学英语。              

下面说说学外语/英语的好处。          

增强认知及思维能力:

——培养提高专注力;

——培养提高记忆力;

——培养提高聆听能力(对语音信息的吸收能力);

——培养提高阅读能力(静心阅读,养成习惯后也将有益于其他学科的阅读吸收);

——培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用一门新的语言去吸收、理解、整理、输出思维)

——培养提高沟通表达能力(用一门新的语言去口头表达思维);

——培养提高逻辑能力:我们所说的外语主要就是英语。英语是一个思维慎密、逻辑性非常强的语言,学习英语将有助于孩子提高逻辑性、严谨性,或最低限度,提升对这些方面的意识。

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提升格局          

——从学口语开始,就能了解不同国家、社会的人文、习俗、生活方式、习惯、价值观等;          

——通过阅读外文,能够更进一步增加对外国历史、人文、传统、制度、意识形态等的理解。语言文字是内容传播的载体。语言文字所对应的,往往是其背后的文明、文化。对于学习语言的人来说,一般来说,读哪国文字,就会接触到哪国文化。一个在美国的孩子学中文,很有可能会通过中文了解中华历史文明习俗,而不是看中文版的《美国宪法》及南北战争历史;反过来,一个在中国的孩子读英文书,更有可能触达的是西方文明、文化的内容。              

——歌德说,“如果不懂外语的话,也就无法懂得自己的语言”(Wer fremde Sprachen nicht kennt, weiß nichts von seiner eigenen)。为什么这么说呢?学好外语是有助于增进对自己的母语、对自己的母语文化、对自己母语文化思维方式的理解的。这一条我也时常会给在学英语的孩子们解释,主要是针对各种词形变化。比方说:          

英语是有时态概念的,表达任何一个概念都需要说明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这是正确表达的一部分,是不能丢失的信息。相比之下,汉语没有明确的时间概念,需要有意识地通过上下文来特别说明         

再比如说复数。中文里,我们“说桌上有苹果”,听的人就知道可以去桌上找苹果吃了,但他或她不需要知道是有一个苹果,还是有多个苹果。(另外这句话也是没有时态的,桌上可能是之前有苹果,现在没有了)。用英语的话,则必须表达出是一个苹果(apple),还是多个苹果(apples)。同时,还要有时态:是is/are,还是was/were?这些都是正确的句子里所必须包含的信息,是人与人沟通的基本。但对于中文来说,这些都是不需要的,苹果的数量,以及时态信息,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对话获得。          

这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别:中文表达旨在提供最简单的信息。中文是一种“分析语”。而英文的句子里要涵盖大量信息,可能是非必要的信息,但却必须涵盖,并且通过词形变化来传递。孩子对此会非常惊讶。更进一步的,还可以告诉孩子,英语的词形变化也已经很少了,算是一种分析语,是与中文非常“相似”的语言了,如果学法语、德语会觉得更加复杂,有更加复杂的词形变化,还有阴阳概念,而这就是印欧语的特征,越到古代,这种变形越加复杂。          

孩子会感到非常惊奇。原来中西思维表达方式如此不同。待孩子更大一些,涉及用英文表达思维,或者涉及中英文翻译了,更会看到中文思维与英文思维的差异。              

因此,在学英文的时候,孩子能够增强对母语文化的认知,以及增加自我意识。这就是学语言的妙处。          

——由此,学语言能够帮助孩子看到并理解人类社会的多元性、丰富性、复杂性、相通性,看到中国/母语文化只是诸多文化中的一种,但又从属于更大的人类共同体;

——由此,孩子可以增加对不同文明、文化、社会、人群的同理心、包容心,提升孩子看待问题的敏感性、成熟性、复杂性(sophistication)、全面性;

——由此,孩子可以不断发展好奇心和持续学习的兴趣;

——由此,孩子可以不断扩大视野、宏观认知、格局;          

提高社交能力/社会能力(social skills)等“软技能”          

——学习外语带来的诸多好处,包括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同理心、增进看待问题的敏感性及复杂性、增强自我意识/认知,扩大知识、视野及提升格局等,都对孩子提高社交/社会能力等软技能有正向帮助;

——英语可以丰富孩子的情感识别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及表达能力。英文的很多词汇与表达方式与中文不同,不好直接翻译;有些概念上,英文还有比中文更加丰富的同义词(得益于维京、拉丁、诺曼/法语的输入)。通过学习英文,可以让孩子接触到更加复杂的情感、更加丰富的表达方式,帮助提升孩子的敏感度、成熟度,丰富孩子的表达能力(包括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一种情感、描述一种心理状态);

——孩子掌握一门外语,就是打开触达另一个世界的“钥匙”,这是一种重要的、被社会高度认可的“技能”;这有助于增强其自信心,提升沟通表达能力,培养建立领导力;    

——掌握外语,孩子将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国人沟通——“外国人”包括学校里的外教,到国内能遇见的各种外国人,到出国旅行场景。懂得外语,也更有可能让孩子交到外国朋友。这些经历对孩子的成长一定是有益的,能够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自信心,丰富对其他文明、文化、社群的直观认识;          

低龄儿童可学、能学、应学          

可学:

不少父母让孩子学钢琴,是因为有许多爱好特长并不容易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例如4~6岁)之间安排;为了让孩子安排整片时间,进入一个“赛道”,一些父母就让孩子学乐器。          

上篇提到,绘画很适合从娃娃抓起。英语/外语也是,3~4岁就可以开始学习,只要加以坚持,一年时间(例如从3岁读到4岁)就可以十分可观,孩子可以基本掌握拼读,初步建立自信,并可以开始独立阅读简单的英文绘本。          

如果继续坚持,到5~6岁,孩子就可以读许多的英文文本了。有的家长会惊叹“别家的娃”在很小年纪就展示出了英文读写能力,感叹“别家孩子英文都到这个水平了,咱家中文还不行呢”。实际上,英文阅读比中文阅读入门是要简单的,掌握一些基本词汇后,孩子就可以开始读很多的文本了。写作更加如此同理,英文写作比中文要容易掌握。中文是一个写作门槛很高的语言。          

所以,不用去感叹别家孩子厉害,从小就开始抓外语。除非你家的孩子有超人的音乐天赋,否则可以相信:学外语给孩子提供的长期收益远比学乐器要大。          

能学:    

一般人认为,孩子处在自然的语言学习期,比成人更加容易掌握一门语言。“孩子”指多大的孩子呢?大约2岁到13岁(青春期之前)——而2~13岁就是孩子学语言的窗口期。这个说法也被称为“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在学界是有争议的。          

但大多数普通人都是相信这个假说的。为什么呢?因为和自己的体验相关:孩子学习语言很快,好像一下就会说了,且发音标准。但成人学习语言很吃力。          

我自己完全相信:对大多数人而言,学习语言是存在一个窗口期的。这个窗口期就在人的小时候。我在国外结交过许多英语非母语的朋友,例如公认英语很差的日本人。对于这些日本朋友,我的一个极深印象是:小时候是否有学英语的经历(特别是海外经历),对成年时期的英语水平有几乎决定性的影响。小时候有过英语经历——哪怕十分短暂,只有一到两年的海外经历——对英语的感觉也远远超过在本土长大的东京大学高材生。这个差异并不体现在词汇量上——而这其实很易理解:成人和儿童的记忆力并无显著差异,而且成人只会更强。同时,词汇是有内涵的,需要一定的知识结构作为支持,很多词汇对于儿童来说是无法理解的(比如说,sophistication, nuanced, subtlety这几个词),所以,成人学英语,在词汇量上可以远超儿童,但语感可能尚不及儿童,所谓语感,就是对发音方式(韵律、节奏、音调)、表达方式、表达习惯的把握。因此,一个能用英文发表学术论文的博士后的英文听说能力可能远远不及一个美国小学生。          

只要在儿时花数年时间学习英文培养、训练语感,就会终身受益。                    

应学(什么年纪段干什么事)          

在高考教育体系的孩子,到初中以后,课业就会变得繁重,彼时,很多课外兴趣就不得不放弃了。              

因此,像语文、英语这样需长期积累,且在儿时就可以积累的学习科目,在初中阶段之前就应该完成必要的积累。          

孩子在小学阶段基本学好英文,到初中就可以比较放松了。这时,英语更多的是巩固、拓展,以及课外消遣。          

如果初中阶段课外已经十分繁重,孩子再重新加码学英文、补英文,一定会心力交瘁。          

综上,在孩子尚有能够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早点学好英文。          

实用性          

最后,英文是有实用性的。

——它是中考、高考的一部分,处在中国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核心;

——它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资格,能够帮助就业,扩大发展机会;

——即便在工作之后,英文也是有用的,能够帮助丰富知识,扩大格局、拓展能力,增进社交。当下,对一些前沿技术的了解(从ChatGPT到Sora),都需要有英文知识。          

二十一世纪将是中美博弈的世纪。在人才上,中国对美国的一个重要相对优势,就是中国高知基本都懂英文(双语),而美国高知基本都不懂中文(且不仅不懂中文,还只会英文)。这就是一种认知上的不对称:中国人远比美国人更了解对方。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英文、懂英文,就是中国相对美国的一个优势。亦如前所述,这个优势是建立在认知、思维和视野基础上的,不是通过“翻译机”就可以取代的。              

中国教育体系及人才筛选机制是存在许多问题的,在公平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它更加倾向于公平(因此对普通人更加友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也有优势,尤其在坚持外语(英语)学习这方面,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它可以“曲线”弥补因为注重公平而不得不“牺牲”的部分素质教育。          

在新的时代,学好英语空前重要。          

毕竟,英语是全球最通用的国际语言;

毕竟,英语文本仍然承载传播着最高质量的内容信息;

毕竟,操英语的国家包括了我们最重要的竞争对手——美国。          

被原子弹“炸醒”(或“炸晕”)的日本,变成了“阉割的狗”,处在美国的庇护之下,居安在美国的生态体系之内,享有美国给予的种种好处,并用以制衡和抑制中国。          

但对于日本,中国仍然可以发挥语言学习的优势,即中国人比日本人的英语水平要高,基于此,对英美价值、思维方式、文明的熟悉度与敏感度。这些文化、认知层面的敏感度是AI/同声传译工具所无法取代的。          

“学好英语,走遍天下都不怕”;

“学好英语,古今中外人类的智慧都可为我所用”。          

关键还不在于学好英语本身,而在于我们本来就掌握中文——我们在掌握中文的基础上,掌握了英文,多一门认知思维,多一门思考方式,多一重自我认识。          

中国应当通过教育体系,将这个优势一路保持下去。              

而摆在每个父母/家庭面前的真实问题是:          

处在二十一世纪、即将进入AI时代的科技革命年代,          

在孩子4~12岁弥足珍贵的有限时间里,应该让他学习什么?          

如果他没有异常的音乐天赋的话,你应该让他花几年时间学钢琴/乐器么?          

还是应该投入到STEM、运动、英语之上?辅以绘画、手工、烹调等创作艺术上?          

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补两条小的分析。          

一,对于幼儿来说,英文教育不应取代中文教育,还是以中文教育为先,在中文教育的基础上,构建孩子的思维、价值之基石。英文教育只是辅助教育。举例:教育的目标是,在孩子可以读英文原文的哈利波特之前,已经有了比较强的中国文化及语文通识基础,能够熟读《三国演义》及《水浒传》;

第二,从大脑开发角度讲,即便不学习英文等外语,把汉语方言作为“第二语言”,也是有帮助的,例如在家里讲广东话、上海话、客家话、潮州话、少数民族语言——各类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对孩子的认知开发都会有很大的裨益。这些语言除了丰富孩子的认知与思维外,都能提供文化复杂性及敏感性,只是这些语言毕竟多为汉方言,无法提供英文的跨文明、跨文化性;

第三,如果孩子掌握普通话/国语,同时还掌握一门方言,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英语,则相当于会操三种“语言”(trilingual),对脑力开发更有裨益,是值得大大鼓励的。  

          

(未完待续)

钢琴,学还是不学?(1)从19世纪的欧洲家庭到今日社会

钢琴,学还是不学?(2)钢琴为何在中国这么火,以及钢琴教育的问题

钢琴,学还是不学?(3)哪些人适合学琴

钢琴,学还是不学?(4)不学琴学啥?——音乐篇  

钢琴,学还是不学?(5)不学琴学啥?——STEM + 体育  

钢琴,学还是不学?(6)不学琴学啥?——画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tuzhuxi

相关新闻

钢琴,学还是不学?(9)不学琴练啥?——阅读、习作、演讲钢琴,学还是不学?(8)不学琴学啥?——棋牌、左右手开发钢琴,学还是不学?(2)钢琴为何在中国这么火,以及钢琴教育的问题钢琴,学还是不学?(1)从19世纪的欧洲家庭到今日社会悉尼才子Gavin李嘉文——学霸,原创歌手,演员,钢琴家,模特?当这一切集于一身….作为早早拿下钢琴十级的琴童,我为什么不带孩子学琴了?一个不想学琴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对妈妈说“我要学钢琴。”这是哪里来的动力呢?人工智能时代还要不要学外语专业?德国学生都在学哪些外语?AI 革命后,学外语还有价值吗?人到中年,和孩子一起学钢琴就是“不务正业”吗?钢琴销量断崖式下滑,孩子还有必要学音乐吗?育儿脑科学告诉你答案温哥华华裔钢琴才子回归演出:4岁学琴,16岁音乐足迹已遍及全球钢琴行业一落千丈!二手琴行“维持30%的销量就是非常优秀”,培训机构:学琴的孩子少了很多阴阳每一个不爱学习的人!学外语神器Duolingo:我的赛博班主任​晚点财经丨吉姆·西蒙斯不做价值投资,收益率跑赢巴菲特;单车撑起极氪 2.8 万美元市值;​学钢琴的孩子少了,雅马哈利润下滑天才!加国9岁亚裔女孩学钢琴2年获2次国际大奖!举办神童音乐会!陷入“颓废循环”的年轻人,逼自己早起、减肥、学外语大人小孩都在用!学外语神器Duolingo低价团购:体验戏精小绿鸟催命式劝学中产想要活得好,千万别让娃学钢琴。病态的鸡娃学钢琴,终于结束了中产想要活得好,千万别让娃学钢琴!憨憨学了9年钢琴,好几次想放弃,德国老师一句话让我泪目了想学好外语,你必须知道的语言学知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