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17讲 货币的客观交换价值
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17讲 货币的客观交换价值
7月前
第17讲:货币的客观交换价值
上一讲我们讲了“货币价值理论中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这一讲书上标题是“货币的客观交换价值”,按照上一讲说的,为了避免概念术语的混乱,这里的“客观交换价值”实际上指的就是“货币购买力”。
一、客观交换价值
对于客观交换价值,维塞尔将其称为“商业交易中的价值”。庞巴维克的定义是,“商品的客观交换价值是商品在交换中的客观重要性,换言之,是它们在特定情形下作为交换的等价物购买特定数量的其他商品的能力。”
“客观交换价值”虽然有“客观”两个字,但它仍然是基于具体的人的“价值判断”,而这个判断仍然是主观的,不是商品本身的客观属性,不是由自然赋予商品的,而是由人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基于“目的-手段”的一个估值。
商业交易中,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是由参与交易各方的主观估值共同决定的。这实际上就是交易价格,价格决定的过程,跟边际价值递减定理有关,实际上是交易双方在边际上各自放弃的数量之比。
但是,人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往往是已经标好的价格,而很难认识价格的本质,所以很容易会形成一种误解,那就是价格都是给定的,而且商品的价值也是因为物品内在的物理化学属性所决定的,其价值并不受个人估值的影响。
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是一种客观价值论的观点,而奥地利学派一以贯之所强调的,永远都是主观价值论。所以这里使用客观交换价值的时候,无论再怎么强调,还是容易引起误解。
在货币问题上,应该尽量使用货币购买力,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概念的混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奥派经济学
相关新闻
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30讲 间接交换的特性引起的货币购买力变化的特殊原因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21讲 在决定市场交换比率中事先存在的价格的重要性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16讲 货币价值理论中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36讲 生活成本的所谓地区性差异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35讲 货币购买力的所谓地域性差异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34讲 各地区之间的价格关系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31讲 巿场机制是影响货币购买力的一个因素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29讲 数量理论的更多应用场合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27讲 货币需求保持不变时货币数量增加的影响(下)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26讲 货币需求保持不变时货币数量增加的影响(上)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25讲 货币供需比率的变化引起货币购买力的波动:货币存量和货币需求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23讲 影响货币购买力的“货币”和“非货币”因素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22讲 边际效用理论对货币的适用性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19讲 米塞斯的“回溯定理”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15讲 货币的反对者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14讲 资本的概念以及货币和私人资本社会资本的关系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12讲 国家对货币制度的影响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11讲 货币的法律概念精读《货币与信用理论》100讲:第38讲 不同种类货币之间的静态或自然交换比率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20讲 比特币有没有违反“回溯定理”?精读《货币和信用理论》100讲:第13讲 货币既不是生产资料也不是消费品评《拯救嫌疑人》:失效的本土化和被束缚的价值观读书笔记:价值与货币的区别情绪价值:现代人际关系的新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