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武大教授吕德文:别把群众当傻子

武大教授吕德文:别把群众当傻子

7月前

一个民生的政策,硬生生造成民心丧失。


在乡村治理历史上,一个民生政策长期反复折腾群众、折腾基层,被执行成天怒人怨的结果,且还死不悔改,可谓是罕见。


吕德文:关乎人心的治理,“将心比心”是常识

文/吕德文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来源/新乡土



再好的政策,如果群众不认可,也会变成恶政。


某些地区在推行殡葬改革过程中,采取了一刀切的措施,不允许例外、不照顾实际,从而引起了群众的反感和反抗。


一个民生的政策,硬生生造成民心丧失。


这种经验教训,在全国各地已经有足够的教训。前些年,江西一些地方在殡葬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抢棺材”的闹剧。河南周口出现了平坟运动,也引起哗然。最近,中部某地区又出现了类似问题。


这些政策无一例外都极大损害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威信。


“一刀切”政策往往意味着高政策要求和低政策资源之间的矛盾。要实现高目标,地方政府往往采取运动式治理的方式推行,主要领导高位推动,县、乡、村三级全面动员。


但是,一个地方的政策资源毕竟有限,如财政保障不足,会加大工作难度;时间紧张,会出现时间压力,仓促应付。


殡葬改革是典型的移风易俗工作,其主要工作方法是思想工作,需要润物细无声,需要时间,慢慢做说服的工作。有关方面完全不去研究移风易俗工作的特性,不顾及基层实际,可谓是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


在乡村治理历史上,一个民生政策长期反复折腾群众、折腾基层,被执行成天怒人怨的结果,且还死不悔改,可谓是罕见。


人们不仅要问:火化、入公墓等殡葬改革措施,到底是一个有多急迫的任务,让有些地方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强力推行?


二    


一刀切的殡葬改革,其错误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行政强制代替群众工作。有关政策总喜欢用行政思维来推行殡葬改革,通过制定各种规划和指标,来要求地方政府达到政策目标。


虽然各种文件充斥着移风易俗的俗语,却全然不顾及移风易俗的特性,用行政强制的办法来代替群众工作,用压服来代替说服。在面对群众诉求和基层实际,行政力量显得极其任性,让人叹为观止。


二是用庸俗标准消解意义世界。有关政策用节约土地、环保等标准来论证火葬和进公墓的理由,不仅庸俗,且没有道理。对待死亡,群众要的是“入土为安”“死者为大”,死人也是活人的家人,他们都是人生意义的依托。但有关方面却生生制造死人和活人的对立,说死人和活人抢地。


但是,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山区丘陵地带,死人隐入青山,和自然浑然一体,构成了活人心安的来源。死人在各自的祖坟园里安放,不仅是死人生前的愿望,构成了人们的死亡想象,也是普通人的朴素心愿,安顿了人们的心灵。


对很多人来说,祖坟是这个纷扰世俗社会的最大精神家园。没有了精神家园,让所有人都成为俗人,没有禁忌、想象和文化,这个世界会好么?


三是工具理性代替了目的理性。任何一项政策,尤其是关涉群众切身需求(不仅是利益)的政策,“民心”都应该是最大的考量因素。


很可惜的是,很多政策恰恰是因为关涉民生,故而牵扯各方利益比较多,政策的利益考量很容易代替掉民心考量。


政策的执行者都在算计政策的成本-收益,以为一些具体方案够考虑群众利益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意义世界的再生产并不能完全用经济利益来衡量,民心是不能计算的。



客观上,各地在执行政策时,不可谓不尽心,不可谓考虑不周到,其政策初衷也从没有要和群众对立的意思。但最后的结果,却还是碰了一鼻子灰。为何如此?主要是一些政策丧失了“将心比心”的能力。    


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似乎习惯于从抽象和宏大的正确无比的目标理念出发,却从不考虑普通群众的切身诉求。他们懂得抽象的环保和文明的理念,却不知道群众关于环保和文明的理解。


群众的朴素认知非常简单:入土为安,占的是荒地,那是祖宗安息之地,他们没有违背自然规律;反而是,公墓都是钢筋水泥,年年要管护费,反而是反环保的。


在祖坟园安息的逝者,那是他们的家,无需担心哪天会被挖走。但在公墓埋葬的死者,哪一天后代不续费了,真可能死无葬生之地。


高高在上的人,不会去理解,夫妻合葬对很多老人而言意味着什么,一方埋在祖坟园,一方入公墓,那是人生不圆满。在北方一些地区,亲属甚至还想方设法为没有配偶的逝者配冥婚,仅仅是为了其能在地下安生。


很多所谓的文明人,也不会去理解,“死无葬身之地”可谓是一种最为恶毒诅咒。一个需要付费的公墓,哪怕是低价的,也有这种无处安放的风险。


一个毫无敬畏的人,也不会去理解,把已经入土为安的尸体挖出来火化,对于死者亲属而言可谓是不共戴天之仇。


而这些高高在上的人、所谓的文明人、毫无敬畏的人,往往是政策执行者。群众对具体执行者恨之入骨,对地方党委政府的负面评价,即便不公开说,也在心里骂了一万遍。


这笔民心账,迟早到要由始作俑者买单的。



一些地方在一刀切执行政策过程中,出现了人伦悲剧。极少数老人为了避免最坏结局,赶在政策执行之前自我了断。


更为普遍的情况下,在华北一些地区,“偷埋”已经成了一个默认的习惯。逝者断气,亲属在最快时间内将其埋掉。以至于,当地的逝者几乎都是“秘不发丧”的。


村庄内总是流传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段子。某个老人生病多时,在家养病,多有时日没出现在公共场合。当他病愈出现时,村民总会调侃一句:原来你没死啊?    


生、老、病、死是一个社会再生产的几个关键环节,尤其是死亡,不仅是个人的生命终结,还是亲属的大事,是村庄社会的大事,是“礼”的核心组成部分。


可以说,围绕着死亡,社会形成了伦理,变得有秩序。


而今,人们想要把死亡去伦理化,去神圣化,把逝者当作一件垃圾来处理,总是考虑放哪里最环保、哪种处理方式最省事,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倒退,真难说。


死亡历来是家庭再生产的大事,也是村庄共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在丧葬礼仪过程中,进行人际往来,生产社会资本,强化社会链接。


而今,政策导向却要将这仅有的互惠活动导入市场,是逝者和逝者家属购买服务的私事。殡葬成了一个产业,且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是制造众生不平等的产业。


政策宣传不断说火葬的好处,节省环保,却从不说群众不买棺材,得买骨灰盒;群众不大操大办,但还是购买殡仪馆的一套“服务”,花销一点都不少。


一个逝者,用什么样的工具火化、骨灰用什么盒子装、埋在多贵的墓地,处处彰显了市场的庸俗之味。一个以文明之名建立的产业,却处处显出铜臭味,远不如乡间吹拉弹唱、祭文悼词、经文香火有文化。


民生政策关系到民心政治。一个丧失了民心的民生政策,该反思的不是群众“觉悟”,甚至不是政策的执行者,而是政策本身。


在制定民生政策时,“将心比心”是常识。别把群众当傻子,也别把群众当学生。


如果连群众怎么想,对政策会有什么反应都不知道,政策就不要太任性。   


这是一本为美好社会理想构建政治地基的探索之作)

END

推荐阅读

新书绪论 | 给民主另一种可能,扬长避短的新方案

新加坡模式的隐患:李光耀生前重大警示会否成真

特朗普卷土重来,美国大选是2024年全球最大风险?

潘光旦:真正的自由不是散漫和放纵,而是自知和自制

北大教授钱理群:伪精英的六种病征,他们一旦掌权,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十点公社

一个时代的记录

自由评论

只为苍生说人话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一个时代的记录

相关新闻

武大教授吕德文:云浩止耕背后,“与民争利”的逻辑是不通的武大教授吕德文:村集体对新增耕地收取有偿使用费,何错之有?武大教授吕德文:基层差不多要向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投降了武大教授吕德文:当今社会的照妖镜,评电影《年会不能停》武大教授:现在中国的农村像欧洲,乡镇反倒像非洲了武大教授:业务部门变成不做业务的权力部门,乡镇必然忙死又背锅武大教授贺雪峰:乡村振兴要眼里有农民字节豆包、武大提出 CAL:通过视觉相关的 token 增强多模态对齐效果武大人民医院一教授被前妻举报,官方通报!武大人民医院一教授被前妻举报,处理来了祝贺!武大靖拟聘为高校教授武大回应开设雷军班:最优秀学生本硕博直接通关 各环节高配武大女硕士“小作文”被全网怒骂,一点也不冤……武大女生自比黑奴、妓女?武大硕士羞辱嘉峪关,炸出一个真实的甘肃光天化日!纽约时代广场突发砍人事件 一嫌犯身穿“武当帮”上衣颜昌武:观察「街头官僚」20多年,我想知道为什么挨骂的总是他们人大卢志武:只要拿到更多算力,超过Sora也不是那么难的事|中国AIGC产业峰会陈志武:经济越下行,企业越要去国外俄乌战争警示:武警在武统中的作用?视觉特征在语言空间中如何分布?武大、上海交大提出统一多模态自回归建模框架被举报在武大图书馆性骚扰女生,网暴后他首度回应!陈志武:如果特朗普当选,企业怎么规划校友风采丨邓帮武:匠心智水,绿色生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