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93万鸡娃最后开滴滴!中产鸡娃梦碎,亚洲第一”新加坡教育成最好解药?
最近,一篇题为“花了九十三万鸡娃,孩子最后开滴滴”的文章在家长圈里讨论度很高。说到底还是讨论“父母焦虑鸡娃和孩子缺失自驱力”这个终极话题,换言之,鸡无力、推不动。
评论区有家长说:
也有家长感慨:
当然了,也有人表示,开滴滴也是劳动,比躺平啃老好很多。
其实关于自驱力,我很早就和哈佛妈妈W讨教过,她女儿是绝对的自鸡娃,10年级主动上12年级课,SAT也没有找补习老师,裸考1540分。
我问W妈:那么,你家姑娘是怎么培养自驱力的呢?
她的回答是:
孩子从小要立志,要有目标感。你不要只想着自己眼前的蝇头小利,计较多一个AP5分少一个竞赛大奖,要思考一些比较深层次的问题,要想着这辈子决定怎么活。
只有有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孩子才能朝着目标拼命前行。
而最近我去了一趟广州,真遇到了这样一群志向远大的青少年。
他们中有人在高一暑假完成G318川藏线骑行,并带着完整的创社方案像学校校长提案,最终创办骑行社团,探讨骑行+公益+研学的更多可能性;
也有人在暑假用七天六夜时间交出一份关于“中新合作”的大课题,包含中国和新加坡的房价压力,不同城市贫富差距原因和解决方式探索等等;
还有人来到广州街头,搭讪30位陌生人聊月经话题,听8岁到80岁,不同年代的女性分享她们的月经故事……
而这些“不一样”的学生都来自广州一所特别的学校——广州新侨学校——它是新加坡优质教育在中国的首次深度实践。
在华中大家庭,新侨是国内唯一一所由华中国际学校共同管理的新加坡境外学校。
2023年3月,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到访广州新侨学校并亲笔写下寄语,这也是他此次访华行程中唯一到访的学校。
那年暑假,新加坡华中国际迎来了第一批来自广州姐妹学校的交换生,他们是新侨国际方向八年级的学生。
同年11月,新加坡驻华大使陈海泉一行也专程前往广州新侨学校参访。
2024年4月,继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后,又一位诺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做客新侨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大咖名流云集,足以证明新侨学校在新加坡和大湾区两地的举足轻重。今年是广州新侨创校的第三年,首届7位毕业生被英国G5、美国公立常春藤、澳洲八校联盟校录取,亮眼升学成绩给关注新侨的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学生人数也从200人增长到了800人,而对于新侨师生来说,身上的这份“中新教育融合实践”使命,才刚刚踏出了扎实的第一步。
3年前新侨成立之初,“爸爸真棒”就曾前往校园探访,就被总投资超10亿,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校园惊艳到,编辑部小伙伴的形容是:设计风格和新加坡华中校园一脉相承。
而3年后再度探访新侨,“亚洲第一”的新加坡教育在中国落地后,却扎扎实实回答了中产鸡娃的三大难题。
想了解更多学校招生信息和最新活动
👇可以扫码参加5月25日开放日活动👇
难题一:如何让孩子找回学习的自驱力?
G5学霸和一年级萌娃有同一个答案
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一年读几十本书,而自己家孩子还在疯狂打游戏时,深圳妈Amy甚至不止一次怀疑是不是自己家的基因问题。
的确,在国内牛娃和普娃好像有一条天然的鸿沟,鸡娃到最后也往往成为了玄学,或者不如开个小号重练。
新加坡教育却把“学习力”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一项重点。换句话说,用科学的方式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回学习的自驱力。
今年拿到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UCL录取的新侨2024届毕业生Harri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简单纯粹的“汽车迷”到对机械工程专业有疯狂的热爱,立志“未来能够成为一个可以创造价值的人”,这就是男孩在新侨三年的变化。
让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真实生活
--这是Harris的“学习力”秘诀。
和其他学校单设置升学指导办不同,新侨把职业规划和大学升学规划放在同一起跑线——从G9-G10的关键节点开始,学校会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进行科学选课和职业规划。
因此,对汽车和机械工程感兴趣的Harris参观了汽车的生产线和发动机制造厂,见证了一辆汽车一步步被生产出来。
当亲眼看到发动机的运作时,他感觉一种莫名的兴奋油然而生——终于真正体会到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与此同时,老师推荐他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全球太空设计挑战赛(GSDC),在那里,他与其他国际参赛者合作设计了一个往返地球和火星之间的奥尔德林循环器,主要负责将大量太阳能电池板集成到飞船外部,以提供补充能源。
这次参赛经历不仅仅让他获得了奖牌,更是一次“从理论概念到实际工程解决方案”的体验,也让Harris意识到机械工程是连接不同学科的桥梁“设计航天器和大规模生产汽车有着关键的相似之处。”
其实,这种“用书本上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学习方法,在新侨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加坡CPA数学教学法:
在学习任何一门知识的时候,都会找到实际的物品/教具,给孩子最直观的印象;
有了具象化的东西,孩子是否能通过图像将它们表达出来,这就是建模的思想。
通过不断训练C和P,孩子自然而然会在抽象能力上发展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等。
而在这个过程中,新侨的数学课堂经常有很多学生们动手操作的环节,他们还要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表达,通过小组合作分享交流。
此外,老师们还会带着孩子们去到户外,借助身边的实际例子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老师会带着孩子们测量学校建筑物的表面积、体积,孩子们也会发现,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并没有书本上那么规范、标准,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生活经验的积累。
新加坡数学如此,英语也是如此,非常注重应用。从小学英语学习的一开始,老师就会带着孩子们听说读写同步进行,也从一开始就鼓励阅读,并很快进入整本阅读。
在探访新侨学校的时候,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无论在教室、走廊,还是图书馆,都有老师推荐的书目和正在阅读的学生。在小学5年级英文课上课前,学生们也会自主阅读全英文书籍来让自己逐渐进入状态,学习氛围特别浓厚。
当然,注重应用仅仅是新侨“学习力”的一个侧面,本质还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学习的底层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乐趣。
难题二:哈佛斯坦福强调的“领导力”如何培养?
他们和新加坡总理、诺奖得主对话,他们用行动解决大国难题…
打开世界顶尖名校的官网,有一个词被高频使用,那就是leadership(领导力)。
哈佛官网在录取标准中回答:哈佛没有录取公式。高中的学术成就很重要,但招生委员会也考虑许多其他标准,例如社区参与、课外活动的领导力和杰出表现,以及个人品质和性格。👇
斯坦福更是直接表明,学校的使命就是教育学生具备领导力和正直来为世界作出贡献👇
但是,对于高中生而言何为领导力?是成为一个社团的领导吗?还是竞选学生会主席?新加坡教育的回答是——公仆式领导力。与其说是“领导”,不如说是“服务”。
在校园里,同学们通过学生会、CCA活动来引领帮助其他同学,抑或是在学校开放日等大小活动中成为志愿者;
校园外,学生们自主发起了公益社团、兴趣社团,关注月经贫困、慰问安置中心的老人,清洁山野,探访特需儿童。
与此同时,学校也会专门组织领导力项目,新侨和新加坡华中国际共同发起的「陈嘉庚论坛」,就是其中的代表项目
△学生接待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陈嘉庚论坛」是由广州新侨学校与新加坡华中国际联合发起的一项学生交流项目,每年由两校轮流举办,两校学生共同筹备和策划。
去年6月,首届嘉庚论坛在新侨学校举行。新侨的同学们与华中国际学生参访了广州知识城中新联合研究院,了解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如何实现研究领域的中新合作;
△学生参观中新研究院实验室也来到小鹏汽车、广州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泰和肿瘤医院等,深入了解国内新能源、半导体、癌症治疗等最新科研成果;还实地走访了广州莲塘村,看看中国新农村的发展。
时值中国与新加坡建交33周年,新侨和华中国际两校的同学们围绕“中新合作”开展了深入的学习和探究,研究方向包括:
Income Gap(收入差距)
Covid 19 Impact on Youth(新冠疫情对青少年的影响)
Food Wastage(食物浪费)
Housing Price Pressure(房价压力)
Stress Busters(缓解压力的方法)
在一周的时间里,中新两校同学们开始自发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在团队中和来自不同文化北京的成员合作,最终一份非常深入的“中新合作”课题报告。
选择《中新两国房价压力》研究课题的学生在研究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中国和新加坡房价在近几年都呈上升趋势,但分析背后原因的时候,两国却呈现出不一样的情况,比如--
新加坡在大量新移民进入后房租暴涨,住房短缺问题也更严峻;
而中国则是2010年后大量新建公寓上市,创造了楼市繁荣也有大量空置房的隐患,这也让同学们不断地去思考和研究。
同时,研究《收入差距》的小组也发现,中国顶层1%的家庭拥有了全国约三分之一的房产,而底层25%的家庭只拥有总房产的1%左右,收入差距问题在中国非常严峻。
而与此同时,由于收入不平等问题,出现全球性范围内出现工人工作积极性降低,出口产品质量和数量下降;消费减少下的经济萎缩;社会动荡和犯罪事件增长等等问题。
还有青少年压力的研究,同学们发现亚洲社会高标准和高期望值导致青少年一直处在高压状态;以及新冠大流行造成的青年失业率问题等等。
领导力的体现,不仅仅是在大国问题,还有身边社区的各种小事。
今年3月,四位新侨中学的女生发起了“灿烂的我们(Glowing Wǒmen)”女孩加油公益活动,聚焦于“月经贫困”,与非营利公益组织合作,为山区女孩募卫生巾。
在前期的调研环节中,他们走出校园走到广州街头,对话了30多位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国籍的受访者,了解不同人群对于月经话题的观点,比如“高铁该不该卖卫生巾”,“购买卫生用品时为什么商家喜欢给我们黑色塑料袋”、“用散装卫生巾的少女”……
另一边,在父亲影响下13岁完成环青海湖骑行,高一暑假完成G318川藏线骑行的周同学也鼓起勇气在校园里发起新侨骑行社团,在校长和家长的支持下,以及知名骑行家北京奥运火炬手王卫先生的专业指导下,社团成员顺利完成了首发30km骑行。
回到“何为领导力”的话题,在这些学生的身上,我看到领导力是引领他人、影响社区、改变世界,而这样的学生,他们不是仅仅关心自己学习和成绩,更是关心社会和世界发展,才是世界顶尖大学想要的人才。
难题三:不快乐的名校生
“情绪课”、“烹饪课”、“收纳课”
培养学生无论何种境地皆可立足生存的能力
最近有一篇文章很火,叫“为什么名校毕业生像下了水的面条一样软弱无力”,“爸爸真棒”也曾经普林斯顿学生吐槽名校生心理问题的视频,引发家长圈的热议。
我记得新加坡华中学校的校训就是“自强不息”,如今广州新侨学校也沿用了下来,并且开发了一系列特别的课程——“生活力”课程。
小到吃青菜、睡觉盖被子,大到做家务、烹饪,“生活力”课程贯穿着新侨小学生的每一天。
今年3月,正值春秋换季,但很多学生并没有做好基础的洗脸护肤。
因此在3月份的生活力课程上,老师通过粤绣24节气、播种植物等课程来间接提醒学生季节的更迭,而DIY唇膏、制作手工皂等课程,老师则从日常饮食讲到呵护皮肤,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不同季节护肤的重要性。
还有烹饪课。每月学校餐厅会结合节日开展美食课堂,元宵节包汤圆饺子,中秋节做月饼,万圣节制作南瓜玛芬蛋糕,在制作食物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着劳动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懂得了“一谷一粟来之不易”,更珍惜食物,也更感恩制作食物者的心意。
而在上了学校的收纳课之后,孩子们不仅在学校干得不亦乐乎,回到家也主动承担起了家务。
zhen bang
再比如说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新侨就有一门“情绪课”。在老师们看来,社会情感学习是每个人持续终身的必修课,特别是小学的孩子,这个阶段的他们,社会情感在快速发展。
在一二年级,小口角、小冲突在孩子们的相处中非常常见,也常常伴随着情绪的波动,愤怒、难过、不服气等等。
老师们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引导孩子不仅仅要感知自己的情绪(孤独、快乐、委屈、难过),更要学会管控情绪,进而学会提供解决方案,做出负责任的决定。而解决冲突的第一步,就是“客观描述发生的事。”
zhen bang
我很喜欢新侨对于“生活力”的解读——生活即教育。
这也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一百年前提出的命题。在陶行知先生而言,“生活力”是无论处于何种境地皆可立足生存的安身之能力,更是一种坚韧不拔、对生活充满热忱的立命之愿力。
我想,一个既有扎实学术基础,又能热爱生活,还关心世界的学生,就算没有进入世界名校,未来的人生也会有长远的成功,和拥有幸福的人生。
况且,新侨第一届7位毕业生收到包括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多伦多大学、墨尔本大学、香港理工等84封来自世界名校录取,30%获英国G5精英大学录取,100%获得全英排名前30以及澳洲八大录取,未来成为广州的世界名校收割机也是指日可待。
「 写在后面的话 」
量产牛剑藤的新加坡教育到底好在哪里?
最近朋友去新加坡出差,表示被新加坡顶尖高中的牛剑藤数量惊呆了,他的原话是:
△英国媒体评出的牛剑录取全球学校排名,前五名有四所是新加坡学校
新加坡国家只有浦东一半大,华中、莱佛士、英华自主等几所学校每年出产的牛剑、藤校数量却比整个中国的录取都要多,不得不佩服新加坡的教育质量。
我问朋友:你觉得新加坡教育好在哪里?
他说:感觉新加坡的学生不仅学术基础扎实,和不同国家文化的人都能聊得到一起去,真正做到了国际化教育。思考了一会儿他又补充说:能够让大量公办学校的学生进入牛剑藤。他们的国际化教育是真正做到了足够本土化。
正如吴军在新书《卓越》中所提出的“教育要与社会环境匹配”,国际学校更是如此。当我们讨论国际学校的时候,总是会讲外教比例、国际课程,结果却是“中不中洋不洋”,而真正好的国际教育本来就应该是以国家课程为本,融合以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特色课程,最终才能培养出“融通中西”的学生。
这就是新侨学校要走的“中新融合教育”之路,也是越来越多中国国际教育家庭未来的教育方向。
想了解更多学校招生信息和最新活动
👇可以扫码参加5月25日开放日活动👇
招生年级:小学G1-G6,中学G7-G10,
招生范围:不限国籍、户籍
班型:小学、初中、高中26人/班
学费:国际升学方向
小学 G1-G6:¥201800/学年
初中 G7-G9:¥211800/学年
国际高中 G10:¥241800/学年
*住宿、餐饮、校车、校服等学杂费,按实收取。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