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如松:冰河时代卷土重来?“冷舌”奥妙何在?

如松:冰河时代卷土重来?“冷舌”奥妙何在?

8月前
多年来,气候模型一直在这样预测,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全球气温不断上升,然后就是海水不断变暖。我在5月2日的文章中已经论述到,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骗术。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简称IPCC,提供给我们的数据是,人类活动每年向大气中释放超过300亿吨的二氧化碳,火山喷发每年向大气中释放大约1.8亿吨二氧化碳,这当然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德国马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克里斯蒂安•比尔教授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2010年发表了两份研究报告显示,大气中每年约有1230亿吨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吸收并固定下来。中国科技部公开报道中采用的数字是,植物光合作用每年吸收掉的二氧化碳高达7000亿吨。虽然各机构给出的数字有明显的差异,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植物光合作用每年固定下来的二氧化碳在1000亿吨以上,这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
将上述两个数字综合起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减少的。
那么,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确实在增加,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来自于何处哪?
在整个地球的碳体系中,大气和人类生活中的碳只是很少部分。海洋是二氧化碳的巨大贮存器,也是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调控器。海洋中二氧化碳的存量是多少哪?按照现在的科学研究数据是,只要存储在海洋中的碳释放2%,就将让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一倍。这个释放过程当然与温度有关,在1个大气压的状态下,海水温度从0℃升高为25℃,每克海水就可以释放约1cm3的CO2,释放量与残留量的比值约为1:1。
结论是,海洋温度只要略微升高,就可以剧烈地提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温室效应就会剧烈增强,气候就会转暖。
另外一个导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剧烈上升的因素是火山喷发,今天地球的火山是异常“安静”的,火山喷发每年向大气释放1.8亿吨的二氧化碳,但有些时期地球上的火山喷发密度和强度都远远超过今天,每年向大气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比今天多得多。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前,当时的地球并没有工业活动,但二氧化碳浓度一直都在剧烈波动,见上图,有些时期的浓度甚至比今天高的多。白垩纪位于侏罗纪和古近纪之间,大约是1亿4550万年至6550万年前,当时地球上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出现了明显的上升,今天的科学研究结果已经显示,当时的海洋温度上升就是造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剧烈上升的原因。
显然,海洋变化、地球地质活动才是影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核心因素,影响着温室效应和气温变化,人类活动释放二氧化碳只是次要因素,在这里必须要分清主次。
海洋温度的变化机制是如何形成的哪?现有的是海洋锅炉效应和海底藏冷效应理论。海水中因为含有平均约3.5%的盐分,所以它的最大密度约出现在摄氏负2度左右,恰好与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很接近。两极临近结冰的海水密度最大,源源不断地沉入两极海底,自转离心力使较重的海水向赤道海底运动,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层。由于太阳辐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冷”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冷水领域还不断扩大。赤道海水表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热传导、没有热对流。随着海洋冷水区的不断扩大和赤道海洋表层热水区的不断缩小,就会导致海洋温度变化,这就是海底藏冷效应。当海底藏冷效应发生导致海水温度下降之后,一方面海水会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减弱,推动气候转冷;另一方面,洋流也会减弱,导致中高维度地区出现冰进,当冰进发生之后,对太阳光的反射能力就会增强,地球接收到的能量减少,气候进一步转冷,最终改变了地球的气候模式。
与海底藏冷效应对应的就是海底锅炉效应,这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和冰退,推动气候转暖。
有朋友会说,海底藏冷效应和海底锅炉效应看不见摸不着,该怎么观察哪?其实有一件事就非常值得警惕。
明清小冰期结束基本就意味着工业革命开始,也就意味着温室效应增强和气候转暖。
按照现在的主流气候机构的观点,工业革命之后,由于人类活动加速释放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和气候转暖,然后就带来了海洋温度的上升,这是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自我思维模式,但最近三十多年来,东太平洋却出现了“冷舌”,让砖家们大呼看不懂。
1997年,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理查德·西格与人合著了一篇论文,警告赤道太平洋正在变冷,此后,海面温度数据证实了西格的怀疑。靠近美洲的东太平洋海面的平均温度一直比靠近亚洲的西太平洋海面低5或6摄氏度,但在1980至2019年间,这一温差扩大了约0.5摄氏度。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靠近厄瓜多尔以西几千公里的洋面上出现了一条“冷舌”,简称为东太冷舌,这条冷舌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一直在冷却,下图是冷舌的位置图。
以前在这里介绍过欧洲和丹麦科学家对大西洋洋流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是大西洋洋流正在衰竭,而且这种情形最早可能在2025年发生。欧洲大陆的冬季之所以湿润温暖,就在于大西洋洋流不断从墨西哥湾向中欧、西欧、北欧地区输送暖湿气流,这股暖流每年冬天给西欧带去的热量相当于在西欧海岸每公里燃烧6000万吨标准煤,让欧洲的冬季适合人类居住与生活。一旦洋流衰竭,欧洲将变得异常干燥寒冷,让欧洲经历剧烈的气候变迁。
然后我们结合太平洋洋流流向图,看看东太冷舌所处的位置。
从上图可见,东太冷舌刚好处于赤道逆流的位置上,处于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之间,正是北赤道暖流一年四季源源不断地向亚洲大陆输送暖湿气流,让亚洲尤其是东亚大陆温暖湿润,非常适合人类生活。
现在我们就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东太冷舌的出现,未来有可能还会扩大,是否是海底藏冷效应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体现?如果确实是如此,寒冷的面积在未来就会扩大。
第二,东太冷舌的范围如果继续扩大,太平洋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速度就会下降,甚至可能转为吸收,温室效应就会减弱,然后导致气候转冷。
第三,一旦东太冷舌的范围继续扩大,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就会减弱,吹向亚洲大陆的暖湿气流就会减弱,亚洲大陆就会变得干冷,这就是唐朝后期和明清小冰期出现的气候现象。同时,美洲西海岸的冬季也会变得干冷,而夏季很可能更加干热,干旱更加严重。
第四,一旦太平洋暖流减弱,中高维度地区会不会出现冰进?进而导致气候转冷?这种可能性确实是存在的。
太平洋是藏匿秘密的理想之地,它是地球上最大、最深的海洋,其面积是如此之广大,甚至超过了全球陆地面积的总和,它的变化就会改变全球的气候模式,而东太冷舌的出现和加强,就是必须关注的变化。
无论大西洋还是太平洋,都有洋流减弱甚至枯竭的迹象或可能,一旦进一步加剧,全球气候就会再次来到转折点。

《如松〈道德经〉感悟》销售链接:
https://item.jd.com/12837347.html
http://product.dangdang.com/29236503.html

《如松看财富之道》销售链接:
http://item.jd.com/12054343.html

《如松看人权货币》销售链接 : 
http://item.jd.com/11993888.html

《如松看货币之道》销售链接 : 
http://item.jd.com/117051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如松

相关新闻

如松:日本悄悄放“毒”,世界大国跟不跟?“大盘在涨,我却爆亏?”见证巨变!A股极端两级分化!微盘跌,大盘涨!股民:是一个时代的落幕。要擦亮眼睛,重新看布局了!摊上事了!UBC大学限招某类人,遭马斯克质疑:“这在加拿大合法吗?”智库访谈丨谢良兵:新型园区“新”在哪里?AIoT如何助力产业园区的智慧化与绿色化?给乌克兰发“安慰奖”?北约被曝:要在乌克兰设立新事务常任特使求学、求职双崛起!印度学生凭借什么“西经”在美国如鱼得水?美西海滩惊现罕见翻车鱼!长2米像“膨胀硬币”,专家:怎么出现在这?美西岸海滩惊现罕见翻车鱼!长2米像“膨胀硬币”,专家:怎么出现在这儿?臆想盛世,在线考古:谁是“历史剧迷”?#重聚美国# 鹰小美在哪里?第41站:“蜂巢州”、滑雪胜地1人开发,Steam好评94%,这款放置“赛博养鱼”游戏魅力何在?专访陆铭: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新”在哪里?纽约唐人街自动18%小费?餐馆回应:“如客人想再加我们当然欢迎”“躺平时代”终结?中小律所的生存破局在这!【直播预告】智能物联2.0:行业应用新篇章丨新型园区“新”在哪里?AIoT如何助力产业园区的智慧化与绿色化?「吗喽」在想啥?AI读心术精准重建猕猴大脑图像,网友:我们成三体人了当被宣判“人类已死”之前,如何在AI时代安身?谷歌放弃毛利率 99%业务:不想用我们的可以免费迁出!上云免费、下云无限“贵”的时代即将结束?存续14天的哥大“加沙团结营地”:美国高校学生在反对什么?戴康:下一个“日经”会出现在哪里?——“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六)戴康:一张图看懂《下一个“日经”会出现在哪里?——“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六)》新法下“公司治理”解读:新在哪里,怎么运用?戴康:华尔街见闻《大师课》:下一个“日经”会出现在哪里?在新西兰如何“畅通无阻交朋友”?网友:只要能做到这3件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