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勤打卡能有什么用?
前两天听说某大公司开始严抓考勤,在网上引起不小的议论。严查考勤的原因,不用猜也肯定是有员工代他人打卡,混日子人多了起来,管理者一旦发现存在这种问题,意味着这就不是个别现象,尤其是公司老板也盯着,为这个事儿恼火,那就肯定得折腾一段时间。
但是,抓考勤能有用么?我一向认为,考勤打卡本来就是个低效的管理手段,非要在这个事儿上做文章,收效不大,还容易被人议论,得不偿失。老板虽然心里头着急,恼火得不得了,但是旁观者们根本不会换位思考。
肯定有人问,那你说说你们公司怎么处理的?你们难道不打卡吗?我们公司的确不打卡,也不要求考勤。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不是说我们公司管理得多好,众所周知,我们公司发展得并不怎么样,看公司规模就知道了,实在没办法跟大公司比。
说两个事儿,大家就知道我们日常的情况了:话说某天上午我刚起床就接到了快递员打来的电话:有你的快递,苹果设备,得本人签收。我说:你让我同事代我签收,快递员:你们公司就没开门,没人在公司。我一看时间,这都上午 10 点半了。还有一次是同事吐槽说:咱们公司这管理也太宽松了吧?上午都快过去了,人都没到齐。下午人又都早早走了,这公司是不是要散了?我:……
我一向觉得,一家互联网公司发展得好不好,考勤打卡这类管理办法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再说,我上午也不可能按时到公司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要求同事都做到?底气不足。公司不行,说到底还是人不行,得承认。
话说回来,互联网公司做事,真的不是拼工作时长的问题。因为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产出,要靠有效工作时间。我经常说,每个人每天有效工作时间能有四五个小时就算相当不错了,这甚至都可以算得上高效工作者。并不是说上班了 8 小时,就满满的 8 小时都能在干活,没有人能做到,你又不是产业工人。对于知识工作者,时间的度量只能是灰度的,也必须容忍灰度,不可能精确。如果非要计算时长,等于缘木求鱼。
肯定有人问,你这团队员工的工作时长都不足,这不是成了浪费吗?没错,但相比人力成本而言,公司在其他地方少一点浪费也就成了。我举个例子,公司买流量没充分用起来浪费不浪费?公司有多少电梯广告是打水漂的?
管理是需要成本的。无论是一线管理者还是高级管理者,如果关心的是考勤打卡这类事情上,说明当前关键的问题是还没找到问题的关键……
那么怎么找到问题的关键呢?以下省略大约 2000 字的废话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很多种解决思路。常见的思路让人事专员把考勤数据拉出来,然后统计迟到早退情况,在公司的时间长短等等。当然,也可以升级硬件设备,打卡的设备加个摄像头不行吗?上人工智能不行吗?只要舍得花钱,抓作弊的手段总是可以升级。但不管怎样,这都形成了对抗。
为什么会有对抗?因为管理者把考勤打卡这类数据当成了考核指标,所以才有人代打卡。这就形成了负反馈,说明这个方式不太对。
中国但凡成功一点的互联网公司,都有一个怪问题。刚起步的时候,公司的位置都在特别方便上班的地方,而成功之后,就一定会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弄一块地,根据成功大小不等,建设大楼中楼小楼,把公司搬迁过去,员工从此开始跋山涉水来上班。通勤时间拉长,还让员工要做到按时到公司,几乎是不现实的事情。当然附近生活配套设施也不齐备,要磨合好久,这都是无形的成本。
有的公司盖楼还把楼盖得太大了,员工数还塞不满,这多浪费啊,那就继续扩充员工规模,结果是人浮于事,消化不良,叽叽歪歪的人都弄进进来,整天琢磨怎么抢月饼这种事儿。
公司越是吃成功,创始人越喜欢整齐划一的那种管理方式。就喜欢把这些人归拢到一块儿,看着齐齐整整,心里头就是舒坦。
员工日复一日的长途奔袭上班,倦怠感就会累积。
倦怠感会降低生活和工作质量,也会影响创造力。
所以在一家公司成功之后,搬进新大楼之后,总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平台期,这时候如果竞争对手崛起的话,一号位就会倍感压力,但着急团队节奏又快不起来,一身赘肉,于是压力传递下去,就会逼出来一些歪招,希望员工别再摸鱼。抓考勤,抓打卡作弊、统计代码行数……无效的管理手段就成了常规套路。但这肯定还是没有用的。
公司一号位到了这时候别折腾,最起码你得保证充足睡眠。上一位不好好睡觉的首富,可是硬生生把公司股票从 2 块钱干到了 2 分钱。
这是个管理上的怪圈,说是黑洞也行,能逃离这个黑洞的公司,并不多见。除非从一开始就预见到会有这样的问题,干脆就不去拿地,不去搞大楼,忍住,不做整齐划一的管理。
接下来,我看能用的招数也只有裁员瘦身了。那些因为公司抓考勤而觉得不爽的员工也没必要抱怨,毕竟还没开始直接裁撤团队呢。
没有那么多员工摸鱼混日子,甚至连打卡都作弊,公司或许也就没必要裁员。这种事情,还真是互为因果。希望到那一天,都能彼此体量一下对方的难处。
珍惜还有卡可以打的日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