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读毛泽东《屈原》,中美博弈敢于亮剑!
七绝 屈原
——1961年 毛泽东
屈子当年赋楚骚,
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
一跃冲向万里涛。
一、毛主席《屈原》鉴赏
屈原是毛泽东最为崇敬的一位诗人,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楚辞》,是毛泽东终生喜爱阅读的书籍之一。
1958年1月12日,他在一封信中说:“我今晚又读了一遍《离骚》,有所领悟,心中喜悦。”
1959年和1961年,他又两次读《楚辞》。
这首《七绝·屈原》写于作者1961年读《楚辞》之时。
“屈子当年赋楚骚”,起笔突兀直陈其事。《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毛泽东特别爱读,所以起句就咏屈子赋骚。
“手中握有杀人刀”:说明屈子能赋骚是因为他手中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笔。“杀人刀”,比喻具有杀伤作用的笔。这里的“人”指以谗谄之言蒙蔽君王,危害国事的奸佞小人。屈原用他那威力无比的“杀人刀”般的诤言,书写和捍卫自己的爱国思想、强国抱负、忧民感情,尖刻锐利地声讨腐朽势力。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句,用两个相对立的比喻写屈原的遭遇:谗害屈原的奸佞之徒太多,而理解支持屈原的忠臣谏士太少。一方“太盛”,一方“少”,正义斗不过邪恶,“杀人刀”也无法刈[yì]除太盛的“艾萧”,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赋楚骚”者慷慨赴死。
“一跃冲向万里涛”:指屈原在悲愤和绝望中投汨罗江而死。前人称此壮举为“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沈而死”。“一跃冲向”,表明屈原坚守正道,不屈服于恶势力,义无反顾、以死抗争的无畏形象。诗句中既包含了对屈原的赞誉,又包含了对屈原的凭吊之情。
二、毛主席《屈原》创作背景:
屈原是毛泽东非常喜爱的诗人之一,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也是毛泽东终身最爱读的书籍之一。
毛泽东小楷《离骚》墨迹 1913年
他在第一师范读书时的笔记《讲堂录》曾经工工整整地抄录了《离骚》全文,晚年更是将《离骚》置于床头。
这首诗是他1961年读完《楚辞》时所作。
毛泽东在此诗中高度赞扬屈原的爱国精神,把屈原的才华、当时的世情、以及屈原在悲愤、绝望中的心境精炼和巧妙地作了艺术再现。
毛泽东生前特别爱读《离骚》,曾多次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收集各种版本的《楚辞》和屈原著作。
屈原的死是令人哀伤的,可在毛泽东大气度的笔下,一扫千百年来咏屈原诗作中的忧愁幽思、悲愤同情的气氛,出语惊人而深刻,写出屈原的诗歌是指向腐朽势力的战斗檄文,气势宏大,气象开阔,发前人所未发,一改历史上的屈原形象,读之使人感奋则变哀伤为悲壮。
他运用诗句的艺术魅力,同情屈原的遭遇,诉说屈原能赋骚是因为手中有一支战斗之笔,用来捍卫自己和国家,同时歌颂了屈原强国抱负,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不屈服于恶势力而以身殉志的英勇无畏的形象。
下面是毛泽东行书《离骚》:
毛泽东行书《离骚》
三、毛主席《屈原》现实意义
1961年秋,毛泽东专门写的这首《七绝·屈原》,深刻形象地刻画了屈原的爱国情怀、浪漫气质,更揭示了其文作匕首、以死醒世的战斗精神。毛主席这首诗,独创之论前无古人!
毛泽东在很多外交场合表达对屈原的崇敬,如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毛泽东当场吟诵了屈原《九歌·少司命》里“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诗句。
1972年,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将一部《楚辞集注》作为礼物,赠送给田中角荣。
近年来,美国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打压遏制政策,试图阻挠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美国对华极限打压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战略行动,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
从贸易战到科技封锁,从台海危机到南海挑衅,从人权指责到香港干预,从“新冷战”论调到“中国威胁”论调,从“亚太再平衡”到“印太战略”等等,美国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地对中国进行围堵遏制,企图靠极限施压和讹诈逼中国就范,已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候。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并没有被吓倒或屈服,而是以坚定的信心、稳健的步伐和强大的实力应对了美国的挑战。
值此端午节到来之时,重温毛泽东纪念屈原的诗词,就是要学习毛泽东推崇屈原的大无畏精神,狭路相逢勇者,直面挑战,从容应对,敢于亮剑,胜行大道以利天下。
这样才能掌握中美战略博弈中的主动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