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替考,他亲手毁掉自己”:孩子会用一生的牺牲,来“报复”父母的过错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来源|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5)
最近看了一场电影,叫《年少日记》,讲述的是一个精英家庭的养育悲剧。
暴戾严苛的父亲,软弱依附的母亲,一个因为成绩不佳受到虐待的哥哥最终自杀,而优秀的弟弟一生都在遭受心理的折磨。
典型的传统家庭模式,其实剧情比较老套,触动我的是,电影放映到最后,在黑暗里隐藏着的此起彼伏的哭泣声:
我旁边的女孩轻轻地说,跟我家好像。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高赞电影评论。
“东亚小孩对死亡最顶级的幻想,应该就是想象让父母跪在尸体前哭天抢地的场景。
他们看到我的尸体会想什么?会不会懊悔,会不会愧疚,会不会后悔用那样的方式打压我,责骂我?”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
不幸福的孩子,正在用惩罚自己的方式,报复父母。
甚至包括人到中年的我们,也是如此。
“我惩罚自己,只为了让你痛苦”
前段时间《新生》爆火,井柏然饰演的高智商骗子费可,让人既爱又恨。
聪明的头脑,帅气的外表,狠毒的手段,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人变成这样?
结局费可的少年故事揭开,有人觉得不够爽文,有人觉得剧情牵强;
我却认为:费可的“黑化”是命中注定的。
他的变坏,是原生家庭悲剧的产物。
费可原名李泽瑞,在校就是天才学霸,在别人埋头准备高考的时候,他已经早早保研名校,帮助老师解题、接受电台采访,前途无量。
然而李泽瑞并不幸福:父亲出轨,母亲去世,后妈笑里藏刀,弟弟感情淡漠;
在家里,他睡着杂物间的小沙发;
“一家人”吃饭,却只有他的碗筷是一次性的。
种种待遇表明,他在这个家里是一个多余的人。
因为弟弟学习成绩差,后妈“求”李泽瑞帮忙替考,理由是两个人长得像,替考只是举手之劳。
这样一件随时能颠覆自己人生的事情,李泽瑞竟然应了下来。
在考场上,他回忆起了自己过去遭遇的种种不幸。
最让他难以释怀的是,母亲葬礼那天,他请父亲开车送自己和母亲的骨灰一程;
然而亲生父亲,竟然听新妻子的话,放任儿子一个人在大雨天走完陪伴母亲的最后一段路;
再联想到自己和弟弟在这个家里天壤之别的待遇,愤怒逐渐掌控了他。
他直接划掉文综试卷上的名字,这一门科目成绩作废。
查分那天,后妈和弟弟的脸色由狂喜转为彻底绝望。
当被弟弟愤怒的拳头打倒在地的时候,李泽瑞除了痛苦,感受到的,还有胜利者的快感。
不出意外,替考事件很快暴露,弟弟与大学无缘,而李泽瑞的代价更为惨重:
取消保送,禁考五年,前途尽毁。
此外,后妈的工作也丢了。
服刑期结束,父亲接李泽瑞回家,两个人的对话耐人寻味。
“你为什么要答应你阿姨,你不在乎自己的人生了吗?”父亲的声音有点颤抖。
“你出轨那一天,早就毁掉了我的人生。”
李泽瑞决绝地转身离去,留下痛苦的父亲,他也许需要用一生来忏悔。
明明可以拒绝,或者缺考,为什么要铤而走险,赌上一生做这件事?
孩子天然对父母有依赖和忠诚感,而受伤的孩子,无法直接攻击父母,只能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让父母“心痛”。
这是一种常见的“自毁”。
憎恨的背后,是深深的期待
当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为了买糖果,在商店门口不停哭闹,或者是躺在地上撒泼,直到自己嗓子哑掉。
我们很快就能意识到,孩子是用这种方式求得关注,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父母长时间的照料中,孩子天然地感受到自己对父母很“重要”。
所以当感受不到爱的时候,他们习惯用自己当做筹码,和父母做一场“赌博”;
甚至不惜伤害自己,就像削骨还父的哪吒一样。
但是为什么成年后有判断能力的我们,偶尔也会掉入这个陷阱呢?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博主分享失业生活的帖子。
大家纷纷出言献策、还互相加油打气。
一片祥和的评论区里,我发现了一个“格格不入”的评论。
“我前几天刚辞掉一份高薪工作,现在在出租屋里躺平摆烂。”
别人疑惑为什么。
她说这样家里人就不用烦她了。
自从毕业赚钱后,重男轻女的爸妈轮番打电话要钱。
随着得知她涨薪升职,这种索取变本加厉。
拒绝,对方就会用寻死觅活的方式,想尽办法骚扰她。
“直接断亲啊。”
“这么好的工作,别辞职。”
众人纷纷劝说,这位女孩却像已经“自暴自弃”,“我没了工作,没了钱,他们就没理由再找我要钱了。”
明明可以有其他方式来解决问题,她却选择了看似最“简单”的方式宣告放弃。
自毁背后,藏着我们不愿意承认的真相。
一方面,极度愤怒和委屈的另一面,其实是“爱”和“期待”。
“是不是我毁了,你们才能放过我。”
“如果我过得很不好,你们会不会有一丝后悔或者怜悯?”
自毁,是一种痛苦的反抗和试探。
另一方面,自毁也是一种消极的防御。
当我们感到沮丧,生活不顺,还未和原生家庭做情感分割的时候,总会充满恨和埋怨。
“如果不是你们,我不会变成这样。”
不幸的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固然是巨大的,但是有时候我们也要警惕为了逃避自我负责,而产生的“受害者心理”。
自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心理保护”。
因为我们无法轻易面对自己打造的“一手人生”,如果它失败了,则意味着我们的脆弱和无能为力。
如果我们无法意识到这一点,真的会亲手毁掉本该幸福的人生。
在理智中“分离”,才是最好的“报复”
陈奕迅有一句歌词:
“若无其事,原来是最狠的报复。”
其实,所有感情都是如此。
当我们无法放弃对伤害我们的父母的期待,就会一直被负能量纠缠,或者不自觉重复他们的命运,比如:
人到中年,还在挥霍自己的身体健康;
妄图拯救父母,被原生家庭牵动情绪;
不断爱上和父母相像的人……
反过来,当我们内在无法承受某种情绪(悲伤、愧疚、恐惧、委屈)时,就会不自觉找个人来责怪,而亲密伴侣和孩子就成了最佳投射板。
这是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除非我们能意识到:
“自毁”不是对父母的反抗,而是对父母权威的归顺。
与父母分离,为自己负责,才是获得“新生”的唯一途径。
张德芬老师就曾描述,自己不是在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里长大的。
“家里常年都是低气压的饱和状态,父母动不动就吵架或是打骂孩子,爸爸不见踪影、妈妈离家出走;
两个人都喜怒无常,造成我神经紧张,现在仍然有点神经衰弱。”
即使现在父母年纪大了,他们的性格和习惯并没有改变。
德芬老师每次打电话回家都会消耗能量,承接很多负面的东西。
她是如何走出来的呢?
不是对抗和批判,而是接纳和放手。
一方面,接纳和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加强自己的生命能力。
不断提醒自己分清楚“老天的事,别人的事、自己的事。”
另一方面,和父母“离婚”。
面对疏离的亲子关系,比如父母暴力、冷漠,长大后子女也习惯用敌对的态度对待他们。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自我成长,接纳内在受伤的孩子。
当我们以一个成年人和父母互动时,就不会有孩童心态,想要通过毁掉自己求得父母的“注意”。
另一种叫做牵缠关系。你会发现,有一类父母很喜欢用生病、哭泣、断绝关系等手段逼迫我们服软。
加上传统的孝顺观念,还有父母对我们实在的付出,会让我们时常被愧疚和内耗折磨。
这个时候就要和坚持和父母“离婚”,面对不合理的要求直接说“不”。
告诉自己:
“我们已经长大了,而他们也应该为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负责,不要把生活的重心和焦点都放在孩子身上。”
建立自己的心理边界,不再和他们纠缠。做到:
“不需要父母赞赏、不需要父母爱我,甚至不需要父母快乐”。
正如苏珊·福沃德所言:
“当你把父母的感受当做你大部分人生决定的基础时,你正在放弃自己的自由选择权。
如果在你心中,父母的感受永远占首位,那么你的人生也将由他们驾驭。”
与父母进行精神上的分离,我们才可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收获独立的喜悦。
布鲁斯·D.佩里曾在《你经历了什么》里写道:
“一个人无法给予自己没有得到过的东西。
如果你从未被爱过,你就无法爱别人。
你爱别人的方式,源自你被爱的方式。”
还好,我们还可以学习爱自己,把失去的一切慢慢补回来。
一切都不晚。祝福你。
你是不是正在想:
如何做有着清晰心理边界,给孩子爱和自由的父母?
其实是有很多方法的。
尹建莉学堂副总裁球爸主讲的课程《青少年心智成长必修课:指引通往自信与积极之路》,可以帮到父母和孩子。
这门课,不仅适合孩子学,也非常适合家长学,一句话概括:
你是父母,它会帮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还能自我成长、修炼内功;
你是孩子,它能帮你从烦躁的生活中找到一根稻草,厘清各种关系问题的困惑。
花一份钱,全家都能学!
点击下方链接
帮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花一份钱,全家都能学
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5),由知名作家张德芬女士创办,分享自我负责的个人成长理念,倡导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读者产生积极转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