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德主义者,在中国复活了!
文丨古原
1811年,英国约克郡爆发了一起由一名叫卢德的工人发起的严重的骚乱事件,史称卢德运动。
这个家伙带着一群工人冲进工厂,打砸焚烧工厂的机器。
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英国出现了自动纺织机,这些纺织机器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甚至不需要休息。
那纺织工人们马上就感觉到饭碗不保,于是就发起了这一场爆乱。
这场暴乱,最终变成了一场运动。
整个大英帝国诺丁汉蔓延到约克郡、兰开夏等地。失业或者对现状不满的工人们,开始有组织地砸毁机器,对机器的拥有者们也没有放过,不少企业家甚至不敢在外开办工厂,而是躲在自己的屋中。
这一场风波持续了一年。
第二年,英国颁布了《捣毁机器惩治法》,规定对于破坏机器的工人,可处以死刑。在这一年的约克郡,有17名工人因为破坏机器的罪名,被处死。
今天的每一个人,都受益于大规模机器的创造,美国人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车,家里有无数的机器帮助我们提高效率,洗衣机、空调、抽油烟机;电脑成为了每一个白领的标配,人类社会无比繁荣。
但是,卢德主义者,再次出现在中国。
著名的财经媒体格隆,今天就写了一篇文章,文章内容是:武汉自动驾驶汽车出现后,武汉的出租车司机要怎么办?
科技发展,要与普通人抢饭碗了,怎么办?
他就差一句话,砸了它呗。一堆自媒体,都在跟风。
新卢德主义者在中国正在崛起!
"新卢德分子"在全球,都是一股强大的势力。
他们担忧在人工智能和新的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后,社会上会出现集中性的大规模失业,以及扩大化的贫富差距,从而导致社会动荡,因此他们坚决反对科学技术的发展。
如果从卢德主义者的叙事来看,过去这几百年,正是一个机器不断替代人工的历史。
《舌尖上的中国2》中,专门讲了一种职业,那就是“麦客”。
“麦客”就是职业割麦人,但他们在与“铁麦客”——收割机的战斗中输得一败涂地。
这两年,工农建中四大国有银行不断传来大幅裁员的消息。
很多人已经很少去银行网点了——转账、支付,甚至投资理财,手机可以解决几乎所有的问题。现在就连办银行卡,机器也早已经能够解决了,银行再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了。
蒸汽机的出现,减少了多少体力劳动者?火车汽车当然会取代马车。
我在九十年代,还天天坐黄包车呢,现在早已消失不见。
这样的事,要列举的话,数不胜数。
我们可以用一大堆数字来说明,过去那些恐惧科技进步的人错得有多么离谱,事实上,机器的广泛出现,才是经济繁荣最重要的原因,但这样做无济于事。
我们必须了解为什么在采用机器和其他的高科技节省人工的装置之后,必然导致更多的繁荣,而不是制造失业。
要是不能将这个道理,恐惧科技进步的人就会狡辩说: 过去的状况还能忍受,但是今天的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那些人会如格隆们所说一样:你们说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那么,岗位在哪呢?
如果采用节省人工的机器确实会造成失业率不断上升、不幸加剧的话,那我们就必须得出一个违背所有人常识的结论:
那就是,任何的新技术进步都应该视为一场灾难。
每一天,我们每个人在处理个人事务时,总希望省心省力,把该做的事情尽快做完。每个人都想少花力气多办事。
大大小小的企业主,总在设法通过节约劳动力来提高经济效益。
头脑灵活的工人,都会想办法以最少的付出去完成上面指派的工作。
如果严守逻辑上的一致性,那么恐惧科技进步的人必须摒弃所有这些进步和节省人力的智慧,因为技术进步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如果无人驾驶就会制造司机失业,那我们不如让武汉进入黄包车时代,以武汉的出行量,需要超过现在十倍的黄包车才能满足出行要求,这不就制造了大量的就业了吗?
如此荒谬的逻辑上从来都站不住脚,但依然有人相信这种逻辑,并且是所谓的财经大咖,可见这些谬论危害之大。
要彻底批驳倒卢德主义思想,就必须进入推理和演绎思维,推导在节省人力的科技出现后,到底会发生什么?
真相是什么?
现在珠三角,都开始出“无灯工厂”了,即用工人数非常少的企业,全是自动化的机器在生产,以至于不需要开灯。
假设一家企业也学习了这套系统,开始用无灯工厂的全套自动化设备,这时,他就会将原来的员工全部裁掉。
表面看,这是就业机会的明显损失。
然而,这些自动化的设备本身需要劳工去生产,由此带来原本不存在的工作机会,从而部分冲抵损失的工作机会。
我们继续推理。
一个企业家,选择自动化设备的原因必然是:自动化生产,比过去生产的质量更高,数量更多,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只有有利于达成上述目的的全部或部分,企业才会搞自动化。
生产机器使用的劳动量,必须少于他们裁减的劳动量,自动化才会产生价值,这在市场上体现着机器人价格的不断降低,现在一些小型的机械臂已经低于一万块人民币。
也就是说,从这一逻辑分析,就业机会表面上会有净损失。
但你不要急,这只是第一个效果。
如果制造企业能通过全面的自动化,提高产量,降低了成本,增加了销量那么他就会扩大自动化生产线,购买更多的自动化设备,以形成更大规模的生产,并获得更多的利润。
这时,制造机器人的企业就会增加就业机会。
我们用数字来表达,更清楚。
假设一地有一家自动化工厂,同时有一家服装厂,自动化工厂生产高效的服装生产设备,而服装厂而生产成衣销售给消费者,该地有一千名消费者。
原来,自动化工厂只有五个人,因为设备太贵,服装厂算一下,不如人工划算,于是他们继续雇佣五十人生产衣服,这时,他们一年能生产五千件衣服,每一个消费者一年购买五件衣服。
科技进步了,自动化工厂在投入资本,员工增加到15个人,他们生产出来的设备,在服装厂老板看来,成本很低,比人工要便宜60%,并且可以日夜不停地跑,于是一个机器的效率相当于两个人工,这时服装厂老板,将员工裁减四十人,购买了二十台机器,余下十人,用于看管机器。
这时,员工裁减四十人,与自动化工厂增加10人,总的就业人数减少了三十人。
服装厂老板紧接着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他可以将衣服降价50%出售,因为,只要降价50%后,该地区人们衣服的购买量翻了一倍,也即从原来一年购买五件衣服,变成了一年购买十件。
但产能跟不上,此时机器替代人力是节省了成本,但总体的生产量还是按过往人工生产时代的生产量规划的,这时,就需要增加机器,以达成生产更多,销售更多的目标。
这时,服装厂需要再引进20台机器,才能达成生产量翻倍,销售量翻倍的目标,自动化工厂因此必须增加人手来生产更多的机器,他们需要增加15人,同时,服装厂也需要增加更多管理机器的人,他们也增加15人。
这时,劳动力岗位的净损失率,就只是零。
这时你会发现,还是那么多人在工作,机器改变了什么呢?让所有人的劳动效率提升了,他们的劳动效率增长了一倍,以前一人一天只能生产十件衣服,现在可以生产20件了。
劳动收入本质上就是以货易货,你生产得越多,你的财富水平就更高。这时所有人都变富了。
消费者用以前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两件衣服,增加了服装的消费,如果这些消费者所在的行业也发生了科技革命,那么他们会生产更多的电器、汽车,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将变得越来越好。
以上的推理,也是中国市场化的历程。
八十年代,买一件的确良衬衫,需要一个月的工资,引进了国外的流水线作业后,现在的服装厂有大量的自动化设备后,衣服的价格降到前所未有的低,你一个月的产出,买着一千件普通夏装都可以,十块一件包邮的圆领衫,电商网站上随处可见。
卢德主义者之所以错误,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企业。
资本家有了通过节省人力创造利润后,会在三个方面都分配一些资金:
(1)用超额利润扩大生产,购置更多的机器,生产更多的产品;
(2)将超额利润投资到其他行业;
(3)将超额利润花掉,增加个人消费。
今天无数的企业是如何从小作坊变成大企业的,不就是不断地将过往利润投入生产的过程吗?绝大部分有成就的企业家,哪里会赚一点钱就花光呢?否则他们哪来的钱扩大生产?
从企业家的行动来看,他从裁减工人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有三个用途:
以间接工资的方式付给了生产机器人的工人,支付给扩张后需要的新劳力,支付给为自己提供消费的人,比如餐厅的服务员和厨师。
从这个角度看,他减少的劳动力,和他增加的劳动力是一样多。
但事情到这一步,还没有结束。
百度搞了无人驾驶,具备有先发优势和成本优势 ,紧接着特斯拉也要进军这一领域,华为也要进入,丰田大众都要参与竞争。
这时,生产自动化设备的程序员、管理自动驾驶汽车的员工将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
智能无人出租车的价格,也要继续下降。
在竞争的压力下,整个出租车行业节省下来的成本,将向消费者转移,也就是越来越便宜,一公里可能五毛钱。
出租车从过往的奢侈品服务,就将彻底变成每一个人都毫不犹豫地使用的产品。
同时带来了大量的就业,也即光是管理无人出租车的人数就是新增的就业。
即使是销售量的增长有限,带来的上游产业的就业有限,但是仅仅消费者节省的开支,又创造了无数就业机会。
如果一个人原本一个月打车要一千块,现在变成了二百块,那八百块他有可能会用来消费餐厅服务,消费按脚服务。
这时,就增加了餐厅对服务人员的需求。
今天满大街的餐厅、按脚店,怎么出现的,不就是这么来的么?放在三十年前,人们可以想象今天可以每一天都在外面吃么?可以想象,每周都和朋友去几次馆子吗?可以想象,隔三差五去捏个脚么?可以想象年轻人一天两杯外送咖啡么?
三十年前,人们想象不出来这种场景,甚至想象不出来这种职业。
外卖骑手这个职业才出现多久呢?
我直到成年了,在九十年代才第一次进餐厅消费。经济发展就是如此,过往的奢侈品,就是今天大众的日常消费品。
真相是,就业从来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更重要的是,自动化,只会增加工商就业。
仅从经济学的概念来说 ,失业是不存在的,在改开之初,有大量的工厂吗?没有,那时中国的企业少得可怜 ,但存在失业吗?除了少数返城青年叫着找不到工作外,农民不认为自己失业。
因为农业生产,也叫就业。
那么,这几十年的机器大规模引进、自动化突飞猛进,是创造了就业还是减少了就业?
他明显地创造了工商业的就业,而减少了农业的就业。
从工商业就业来说,历史上的工业革命,中国的市场改革,都无一例外创造了海量的工商就业机会,美国现在农业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
中国真正在务农的农民,也不会超过两亿。
绝大部分人口从事的就是工商业,这些就业机会不是机器和自动化设备(资本)带来的么?
当然,这只是在一个从农业社会转型到工商社会的特殊情况。
但这一点不过是在说明,机器和自动化带来了更高收入的工作机会,让人们收入更高,一个人生产得少,怎么可能收入高呢?
中国的农民,在当下规模的土地上,是不可能提高收入的,因为生产量太小。出租车司机们的收入要怎么增加,一个人管十台无人出租车,收入就提升了。
机器和自动化,所带来的结果清晰明了:
第一、是促进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工人实际收入
第二、降低物价,让所有的消费者提高生活水平
机器和自动化使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变得更加便宜,同时提高工人的生产力,从而使工人的工资能够提高。
好了,这时,我们就能回答格隆们的问题了,出租车司机失业后干什么?
无人车管理员,就会成为一种新职业。
消费者减少在出租车上的支出,在其他任何领域增加的支出,都会带来新的就业岗位,他遍布在全社会。
卢德主义者完全不必杞人忧天。
公然宣传这种流传了几个世纪的反智言论,不过证明某些财经大咖,连基本的经济学常识都没有掌握。
经济学没有普及就会带来这一现象,好莱坞影视工作者反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比如商铺持有者反电商等等。
这些古老的卢德主义者,其本质是为了固守自己的旧有的产业或岗位利益,反对创造性破坏的企业家精神。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