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 做一台属于我的钛合金——未知回旋/UNKNOWN CYCLING
CHH ID:sam_no90
骑车通勤也有一年多,从折叠到钢架到碳纤维,来来回回也换了三辆。而且每一次都是自组,(是我自己组装的那种自组),算是把PC DIY的热情转移到了组自行车上。但每次都感觉意犹未尽,总感觉基于成品车架的组装会缺了一点个性,好像这辆车属于我,但又似乎可以属于任何人。也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有了这一辆钛合金定制公路车“未知回旋/UNKNOWN”
钛架会是最后的答案吗?
我想并不是,钛合金在重量、刚性、价格上其实都是劣势。我眼中钛合金公路车的优势其实就是材料本身的耐久耐腐蚀特性。另外就是制造流程的关系,钛架和钢架更方便个性化定制;定制钢架/钛架真的那么高端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很多骑友或许是被好大哥的passoni吓到了,并且对于定制车架流程也缺乏了解。金属车架的定制,夸张点说就是利用bikeCAD做个图纸,调整下制具而已。相比碳纤维车架每个型号的模具来说,这实在是太简单了。自己定制车架可行吗?
我想答案是偏肯定的,如果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尺码,工厂自然能给你做出来。像是我就基于我想要的stack545、reach370做了个简单的bikecad图纸。但同样也有遗憾,因为自己对于管型了解甚少,这辆车就算装了35c的外胎还是比我想象中来的更加硬朗;我想要怎样的钛架?
现代钢架风格、全内走、偏舒适的几何、可兼容35c光头胎、可添加后货架额通勤all-road。Cerakote涂层
听闻钛合金上油漆附着力一般,所以选择了Cerakote涂层(同样也是NO22的解决方案)。不过实话说,材料贵、颜色选择少,涂装遮盖对于国内很多cerakote代工来说比较费力,所以只选择了很简单的样式,现在看起来算是还行吧Columbus Trefoil前叉
全内走是大趋势,但是金属车架的全内走往往意味着56mm直径的大粗头管。而Columbus这个扇贝形截面的前叉则可以用44碗组相关规格,守住了金属车架的优雅;GP Urban 35C外胎
另一个非常规配件选择,初衷是想让通勤舒适点,也不想牺牲速度感。这个GP Urban和GP系列是同样的橡胶配方。大多数支持32c太宽的车架大概率也能支持GP Urban;混搭SRAM AXS单盘套件
就是想说说为啥喜欢红厂套件,原生单盘、更广泛的齿比,更简单的按钮逻辑。外加SRAM几个梯度之间变速效率没差,重量差异也很模糊。单盘同样对我来说很重要,平时通勤速度就是25-25之间,在双盘系统中差不多会是大盘大飞、小盘小飞这种齿比。而在单盘系统中,我可以用最中间四个飞轮达成需要的齿比,做出最佳的传统效率;
车架:定制钛合金车架(Waltly代工)+Cerakote陶瓷涂层
前叉:COLUMBUS Futura Trefoil
碗组:CANE CREEK 40 ZS44/EC44
中轴:SRAM T47-DUB
把立:S-WORKS Alpinist 100mm
手变:SRAM Rival AXS
曲柄:SRAM Force AXS(165mm)
锁踏:SHIMANO Deore XT M8100
牙盘:SRAM X-Sync 42T
飞轮:SRAM Force AXS XG1270
后拨:SRAM Force AXS Max36T
链条:SRAM Force XG1270 10-36T
轮组:EXS Granfondo-43
外胎:CONTINENTAL GP Urban 35C
内胎:RIDENOW 700/28-38c
座管:HY 27.2
坐垫:GIANT Aeros O
车把:BIGROCK Horizon 38cm
把带:BURGH Casper
车包:CYCLOFOWL定制
▲先来个基础定妆照,因为545/370的几何,所以车子看起来很短。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做535/380;
▲当初做短reach其实就是想用三位数的把立,-12度的把立可以和车架的上梁水平,看起来会更和谐一些;
▲上管包对于通勤还是很好用的,除了修车工具外,还可以装购物袋、手机、耳机,甚至到公司要换的短袖;
▲捷安特的Aeros坐垫,尼龙塑料底+钢轨,200g出头,2XX的售价,但它就是很好座;
▲旧车拆下来的ForceAXS后拨,换了red拆下来的鸡腿(两侧导板都是碳的,轴承也升级成为了陶瓷),感谢好大哥们换了CS;
▲XG1270 10-36T飞轮,对于城市通勤来说很够用,今年的新Red也增加了这个齿比;
▲165mm的Force曲柄和42T的牙盘,对我来说很好用,可能也是我从来不爬山。S-Parts的钛合金曲柄中锁螺丝,妥妥的心情件,不仅沉,披头还要从8mm换成10mm;
▲轮组是来自EXS,这可能是EXS最不火的产品吧。弯头花鼓可能会劝退很多人,不过EXS这花鼓润度真的不错,就是对于通勤来说略微安静了点;EXS很贴心的在轮圈上印上了胎宽和气压,再看看方远的蜜汁操作。。。。
▲Columbus的Trefoil前叉是免转接座设计,前面还有个磁吸的盖子,不过磁力感觉不够,电工胶布绕一圈;
▲把带来自澳洲品牌Burgh,手感不错,图案也有点意思;
▲车头打印了一个钛合金的小铭牌;
▲S-works的把立 Alpinist 。要注意的是Columbus这个前叉对于把立的舵管开口宽度有要求。你别看这前叉全内走,但是一体把基本都不能用(除非你愿意做一个很丑的转接座,真要做转接座买这前叉干嘛呢),碳纤维把立能用的也不多。
▲就是为了这个传统的44内径头管,让金属车架在全内走时代也能继续优雅下去;
▲前叉是我自己做的涂装,logo则是定制的贴纸。也是因为这个前叉的配色,让整个车子有了些死飞的叛逆感;
▲十分推荐各位新人朋友使用山地锁系统,山地锁走路方便,上锁脱锁也方便。活动空间大,也能避免不少麻痹的问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