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24(第二十四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在上海举行。在以“致良知与企业家精神”为主旨的巅峰对话中,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院长董平,君智战略咨询创始人、董事长谢伟山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副总编辑何伊凡访谈,发表了有关观点。从巅峰对话中,你将获得以下核心要点:
1.必须心在焉,心、身同时都到、都在现场,才表示我们的存在是完整的。
2.每个人本来是知行合一的,这是我们的本心,活着活着知行越来越不合一,于是乎要回到知行合一的本相。
3.“大中至正”才是所有道德的根源。
4.真实是价值基础,只有求真才可能实现“仁义礼智信”。
5.企业家既要学习西方的理论知识,要思辨,也要相信中国文化里“度”的艺术。
6.如果一种新的变革,哪怕是革命性的变革,走向了人类生存价值的反面,那么我相信它不应该得到提倡。
人本知行合一
何伊凡:对创业者来说,在拼搏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难免感到焦虑。所以今天,我们讲的是传统文化和企业家精神。今天参与讨论的两位嘉宾中,董平教授是国内知名学者,对阳明心学有非常深入的了解,谢伟山老师对孙子兵法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很多创业者朋友希望在传统文化当中找到手中的舵、心中的锚。最近,我们都关注到有一个企业家——胖东来的于东来,我们也拜访了他。他做的事情看起来都比较简单,就是不骗人,对员工好、对客户好。看起来特别简单的一件事,但并不容易做到,他不就是做了阳明心学当中的“致良知”和企业家精神吗?董平:我不在企业界,我是教书的。因为要讲这个话题,我还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确实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于东来本人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他所创立的企业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什么叫做“致良知”?今天我们把良知看作是非常高明的东西,把它看作是高高在上的。如果是高高在上的,和你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们不要把它看作高不可攀的东西,良知不在那里,而是在你这(心)里。每个人说“我有良知”,小孩子过家家的时候说“拿出来看看”,这就是致良知。所以,没有那么复杂。但是如果要把你的良知拿出来看看,就要通过你的行为活动、实践活动。所以做任何事情要“心在焉”,对老百姓来讲,如果心在不焉,身体活动是没有意义的。引经据典,《大学》里有一段话:“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请问这样的“视”、“听”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必须心在焉,心、身同时都到,都在现场,才表示我们的存在是完整的。再说一词。今天我们讲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仁”,它的意思是什么?新出土文物的解读最形象、最特别、最传神:上面一个身体的“身”字,下面一个心灵的“心”,身和心共在,就是人,一撇一捺的人。右一,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院长董平。
谢伟山:我从另一个角度讲讲胖东来。因为我是战略顾问,我的工作就是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更好的竞争力。胖东来至少让我们看到一点,一个企业家坚守初心,确实可以获得很好的回报。但是现实生活当中,常态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可能会倒下无数的企业。因为商业竞争实在太残酷了,所以我们怎么学胖东来?首先要学初心,要学知行合一,但是要知道胖东来的成功还有一个诀窍,就是率先将一个独特的理念落地。胖东来这家企业的成功是逆风而行,因为有太多的商家做平台、做商场的时候,做不到对员工、对顾客好,做不到真心实意。胖东来率先做到了,所以有很好的回报。如果第二个胖东来,第三个胖东来,可能不一定有这么好的回报。但是,我们可以在其他行业做相同的事情。如果在缺乏信任、缺乏初心坚守的情况下,你第一个做,坚持去做,会成为第二个“胖东来”。但不要在胖东来领域里学它、抄它,这很难成功。经济学家对于利润有一个定义,什么是利润?利润是差异化的结果。面向消费者的时候,有初心是很好的进步。但要思考有没有独特性,有没有开创独特的价值,是不是率先做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善很难有很好的回报。何伊凡:虽然说他是逆风而行,但也是符合人性的。刚才说知行合一,按照阳明先生的说法,知和行没有片刻的分离,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对很多企业家和创业者来说,知和行往往又是分离的。谢伟山:现实当中说一套、做一套,不是他们不愿意知行合一,而是很难做到。在我看来,知行合一需要3万小时的积累,起心动念全是善意,起心动念全是知和行的吻合,长期坚持才可以做到。就像胖东来,没有十年积累,怎么有下一个胖东来?所以知行合一是对人最高的要求、是人最高的境界,是很少人才能企及的高度。何伊凡:看起来是最高要求,其实是基本要求。董教授,知和行的最大阻碍在哪里?董平:我个人以为,可能我们一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误区,觉得知行是不合一的,所以我们要追求知行合一。可是按照我的理解,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是知行合一的,这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活着活着,知行越来越不合一,于是乎我们要回到知行合一的本相。小孩饿了就知道找吃的,累了就知道要睡觉,喊都喊不醒。内在的真实状况就是通过行动来表达的,所以小孩通常不会撒谎。就是说真正表达人的真实存在状况,本来就是“知”,本来就是“行”。如果把“知”理解为一种能力,把“行”理解为一种状态,王阳明先生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人之所以是人,是一个完整的人,是因为当我们存在的同时,我们获得表达存在的能力,这两个合到一起,这才是我们的本性。小孩吃饱了,再喂他吃,就不会要了。这就是天然自有的、合理的限度。刚才讲到胖东来,胖东来是许昌的,于东来是河南人。河南是中原地区,这叫做恰到好处。恰到好处就是“大中至正”,“大中至正”才是所有道德的根源,做不到“大中至正”,谈不上“好”。所以,真实是价值基础,只有求真才可能实现“仁义礼智信”。如果真实都做不到,“仁义礼智信”就是空谈。要做到知行合一,就是我们心里时时要有“大中至正”,把这种真、诚、实表现出来,当真则真,当理则理,当善则善,这才是完整、真实的人,在存在的过程中就表达着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实践出真知
何伊凡:非常精彩。我们人天生就是知行合一,要重新做到知行合一,要知道一个字就是“中”。还有一个“磨”,你们怎么理解“磨”这个字?董平:回归到生活的现象很简单。假定一天到晚吃糠咽菜,看到猪肉、白米饭,想吃,很正常。不是吃糠咽菜才是道德,追求道德要有合理的限度,不能肉好吃就一直吃。什么是恰到好处?一开始我吃多了,结果把肚子吃坏了。于是乎第二次我尝试少吃一点,肚子还是不舒服,下回就再少吃点。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是“大中至正”、“恰到好处”,是随着每个人在不同的情景、生活环境、交往对象当中,各有不同的。我140斤,可以吃半斤米饭,但不能让一个10岁的娃娃也和我吃的一样多。所以,你认为在这个情景中合适的,换成他人、别的情景就未必是合适的,于是乎这就要实践实践再实践,这就是磨炼。我们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让自己领悟、体会,把握到什么叫做“大中至正”。这个说了不算,必须磨炼。我们允许人犯错误,但不会允许人永远犯错误,要及时改正。所以,我们在世上磨炼的过程,就是不断行为纠偏的过程,纠偏的另一个说法就叫做“改正”,回归到“大中至正”。谢伟山:我觉得这是中国人智慧里很独特的特色。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对自己的提升和西方人的方式不一样。我是做咨询的,西方咨询公司通常会用各种数据、用模型推导出一个结论,这个东西就不需要磨炼。比如中医看病,没有很多数据看病,中国人是望闻问切来看病,一个中医要把病看好需要十年之功,不断抄方子、跟老师学才能把握病情。对企业来说,两种精神都需要,但是现在所有企业都偏科了,都是用西方的打法,都是看数据。但是胖东来没有只看数据,而是通过不断实践的方法磨炼自己。君智战略咨询创始人、董事长谢伟山
行是功夫,功夫需要时间,需要不断地磨砺。所以,作为企业家既要学习西方的理论知识,要思辨,我们也要相信中国文化里“度”的艺术。西方人追求的是“数”,中国人追求的是“悟”。悟就是“中”、是“合”,这是物态化。所以,今天我们追求中国人的直觉智慧非常重要。如果直觉是对的,这时候不要相信数据,更要相信直觉。因为经过足够多的磨炼,直觉非常准,有时会比数字呈现的东西更精准。何伊凡:刚才说了一个“磨”字,接下来说一个“实”字。清初的王船山说了一句话:“实知实行”。但是现在存在一种文化畸化,怎么才能做到“实”字呢?这一轮先请谢老师回答,因为心学不只是虚无的,王阳明也是师公,也是兵法大家。谢伟山:在我看来,这个“实”就是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作为企业家,千万不要在办公室里构想战略,一个企业家最大的、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自己在办公室设定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家应该怎么做战略?应该从实践中倒推,华为有一句话“让一线呼唤炮火”。KPI怎么考核,资源怎么设置,运营怎么取舍,产品怎么定价,应该招什么人,应该形成什么文化?不要自己推想,应该更多地看顾客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市场的趋势是什么,从市场磨炼中找到真正的线索,把这个“实”做实了,企业一定是很好的。所以企业家要做到一种“无我”的境界,就像孔子讲的一个人要“勿固,勿意,勿必,勿我”,把想法、观点都去掉,看看顾客的需要是什么。顾客需要好的产品、需要没有农残的产品,做到这一点就是“实”。实实在在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时时刻刻以客户的所思所想作为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追求,才能成为伟大的企业。这就是我对“实”的理解。董平:刚才谢先生提到了“勿固,勿意,勿必,勿我”,我觉得非常重要。中国古代社会当中是没有“企业家”这个名称的,所以企业家肯定不是传统意义上讲的商人,肯定也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工业者,甚至不是工厂主。什么是企业家呢?这成了一个新问题。过去从书本里看到的知识,说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劳动者,也就是人。那么今天我们讲新质生产力,第一要素也还是劳动者,还是人。所以企业家是一种新的劳动者,是社会发展到现代了,到21世纪了,出现的一个群体,他们不只是在创造财富,并且在改造着社会。这实不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情。所以,各位企业家朋友一定要关照自我,不要太瞧不起自己,不能把自己仅仅看成一个做生意、赚钱的人。搞点生意,做点买卖,这不是企业家精神。接着谢先生讲“勿固,勿意,勿必,勿我。”要有什么?要有心。每个企业家都是要有心的,是有心的劳动者,有心的人。因为心灵才能支撑起我们自己。中国的儒学家孟子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用什么独善其身?心!用什么兼济天下?也是心!所以每个人都要保持心灵不断地反思,这个“思”是思想的“思”。今天我们讲“思”都是思考,但是中国古代“思”和“虑”是不一样的意思,“思”永远是反思。思可以让我们把握自己,反思可以让我们内外身心保持一致,可以让我们成为圣人。反思是智慧的活动,智慧的活动才能让生命达到别样的境界。所以讲到“实”,我个人观点首先要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然后我们才可能开创出一个实实在在的事业,于是乎我们才可以享有一片实实在在的空间,因此我们才有实实在在的价值。
企业家首先要做到无心
何伊凡:最后一个话题,沿着您刚才说的“心”,我想请您给在座的朋友提一个建议,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心在哪里。我们经常说“扪心自问”,禅宗也有这个说法,但是如果连自己的“心”都找不到,怎么问呢?谢先生研究的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最重要的不是战,而是不战,不战就是心胜,如何不战而胜?请两位朋友给在座的朋友提点建议。董平:过去我看有关文化人类学作品的时候,通常我们说“我”,现在都指着鼻子说“我”,但是古人不会指着鼻子说“我”。古人指着哪里说“我”?是指着这里(心)说“我”。所以心在哪里?用宋明理学来说,心在腔子里,也就是在身体里,身体里的心需要自己领悟它的存在。看到一件东西,我很心动,心就动了。动得对不对,合不合适,恰不恰当,只有自己知道。所以,你要时时刻刻保持自我对心灵的理解、领悟和把握。怎么领悟自己的心?古人经常静坐。静坐是什么意思?就是安静下来,把心从外界各种各样的、花花绿绿的地方撤回到它原本在的地方,还原它的本来面貌。我们通过静坐的过程领悟它的存在,这种领悟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让我们的心灵在对外运用的时候,能够保持自己的本来面貌。从内在的角度来说,自我观审、自我观望,反思、反省、自问,在这里来说就是致良知、知行合一。世上磨炼一点都不缺,我们的存在无非就是这样,从古至今就这样。今天所有一切社会财富的增长与积累,只是形式不一样了。但是,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所有新技术的运用、新生产方式的改进、新资源手段的利用,最终真正应该指向的仍然是人最本初、本源、本来的目的,实现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如果一种新的变革,哪怕是革命性的变革,走向了人类生存价值的反面,那么我相信它不应该得到提倡。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一步,我们都要实时关注自我存在,关注内在的心灵,实现人本身的全面发展,这一点应该永远不会错。也同样是在这个意思上,阳明先生的心学、“致良知”的学说、知行合一的观念、万物一体的终极理念,终究会为当前王阳明做梦都没有梦到的时代,仍然灌注一种生命活力。何伊凡:心不在别处,就在腔子里。谢老师,不战而胜需要怎样的心?谢伟山:今天从董平老师这里学到很多东西。我觉得董平老师讲的“心”更多的是内圣之道,中国人喜欢讲内圣外王。刚才主持人让我讲讲如何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请问大家一个问题,胖东来是不是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我想是的。如果现在胖东来在全国开店的话,他开到哪里,他对面的店、旁边的店肯定会遇到巨大的灾难,所到之处一定是气势如虹。商战从来都是非常残酷的,我们在竞争中要么超越别人,要么被别人超越。所以我们要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董老师讲了内圣之道,我讲一个外王的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企业家在考核的时候,有没有把客户的需求作为考核指标?所以,这个世界为什么脱虚向实。我认为西方的商业理论走到了尽头,这时候是中国哲学、中国智慧走上来的时候,胖东来就做了非常好的演绎。请问怎么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拥有什么心才能做到?《道德经》有一句话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所以作为一个企业家要做到赢得老百姓的心、消费者的心,首先要做到无心。《孙子兵法》也讲“兵形象水”。所以,企业家应该要做到让一线呼唤炮火,为了消费者调动一切资源。要做到无为,才能无不为。只有把中国人的智慧注入今天的商战理论里,才能产生巨大作用。今年6月份,我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讲课的时候,同样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在今天白热化的商战当中需要中国的智慧,胖东来的成功不是靠西方哲学的成功,是靠中国智慧的成功。中国人要对自己的东西有自信。今天是回归到中国智慧的时代。新闻热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