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习惯倾听,但也因为倾听,把自己逼到四面受困的境地。这看似是优点,可在小玉身上,随着年纪增长,带来的弊大于利。她偶尔插几句嘴,对方没听到似的毫无回应,继续说自己的事。非要她穿衣打扮都听自己的,一不满意就碎碎念个不停。朋友聚会,小玉习惯了吃饭只负责吃,KTV只负责听;大家越来越把她当情绪垃圾桶,每次聚完,她都有些疲惫……
不仅压抑了自己真实的感受、想法,带来内耗,最终也处理不好和身边人的关系。
前不久,小玉约我出来逛街,说自己实在不想待在家里了。她的工作是银行经理,白天听顾客诉求、抱怨、吐槽,耳根子已经疲软了;下班回到家,辅导孩子写作业,还得听孩子讲学校里受的委屈。她不想听,但觉得如果不听,孩子就没法专心写作业,她心里过意不去。好不容易忙完孩子这边,洗完澡躺床上,老公又跟她说起白天的糟心事。她都听麻了,但老公除了跟自己说,还能跟谁说呢?于是强迫自己耐下性子听。我问小玉:“为什么你不给自己少点事呢,比如,别听了?”聊天时主动引入,思考对方需求,少聊自己的事,多共情对方……她觉得“倾听”是优点,但有一次听自己参加的对谈节目,发现自己一直在附和别人的话。尤其是听到自己说“我懂,我懂”,她知道,自己并不是真的理解了别人,只是认为当时该这么说。她很反感节目中的自己,觉得像个捧哏的,听不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没法烘托对方。这让对方以为:她没兴趣讲自己的事。后来就一直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再问她。那段节目,相比其他同类型,收听量偏低,听众评价也不高。她知道,自己看似在听,其实“人在曹营心在汉”,没回应到别人,也没产生有价值的碰撞。但一直以来,只要有人对着她说话,她都会条件反射就把耳朵竖起来。这样的对话场景,一直循环发生在她的生活中,逐渐变成最大的烦恼源。
当自己想从“倾听位置”抽出来时,就会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把她按回去。此时,脑海中首先就会冒出一个声音:“你真自私!只顾说自己的事!”别人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不感兴趣;如果对着别人夸夸其谈,会显得傲慢、惹人厌。从小到大,她都必须听妈妈发牢骚,做妈妈的情绪垃圾桶,尤其是妈妈跟爸爸吵架时,总会来找她诉苦。小玉试图为爸爸辩解,但妈妈就会指责她:你这个没良心的,我看你以后长大了是不是只对你爸爸好。她不想听那些对爸爸不好的话,但妈妈的指责让她觉得,自己只有耐心听着,才是跟妈妈站在一边。小玉在无意识地通过「倾听」这种方式,来表达“我是忠于妈妈的”。在孩童时期,被父母有意无意伤害或者忽视、事后也没有得到恰当安抚的孩子,会出现一些掩盖羞耻感的行为。具体到对话场景里,一旦孩子涉及到需要自己表达真实想法时,就遮遮掩掩、不太敢说。有一次,小玉肚子疼,但因为妈妈还在说话,她不好意思打断,强迫自己站着听了半小时。妈妈非但没安慰她,还责怪她:“你傻呀?肚子疼怎么不早说?”过往经验证明,如果她在妈妈说话时插嘴,妈妈会露出不耐烦、很嫌恶的表情。
罗彻斯特大学临床心理学家Gershen Kaufman在著作中写道:“羞耻是灵魂的疾病,它是自我体会到的、关于自我的一种最令人心碎的体验。”当一个孩子长期处于羞耻感的状态时,内心深处容易发展出一个「内在批评者」。比如当妈妈夸夸其谈时,一旦小玉打断、插话,就会遭到指责、批评。这让小玉意识到:我是不对的,我不应该维护自己的立场。持续负面的自我对话内化到心里,久而久之,人就会感到自己没价值、没存在感、不重要。而对小玉来说,为了减少这种内心的羞耻感,她能想到的办法是:获得来自他人的认可和接纳。于是一方面,她通过倾听,试图理解别人、建立看似积极的联系;别人感受到引导,会不自觉地继续说下去,小玉就避免了成为关系里只顾自己表达的傲慢者。另一方面,她通过讨好,迎合别人、避免进一步的负面评价。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应对策略,并不能真正解决内在问题。长期下来,这些可能会导致小玉失去自我、忽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带来与他人的关系失衡。成为替罪羊:明明是妈妈没做好,让小玉不敢打断她说话,却反过来怪小玉“不早说”,把一切错误丢给她;成为保姆:小玉需要时刻照顾朋友的表达欲,处处让着她、为她妥协、为她牺牲自己的感受;成为奴仆:只要老公有需要,小玉会做老公最好的倾听者,即使不情愿,也不得不对他百依百顺、马首是瞻。
在充斥着指责、忽视的语言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像小玉一样——被「内在批评者」和羞耻感所困扰,强迫自己沉默,成为一个倾听者。因为他们早早会发现:隐藏自己,不表达真实想法是件更安全、轻松的事情。不过好在小玉现在多少意识到了“假听”的负面影响,已经来到了一个寻求改变的节点。虽然改变一个30多年的习惯并不容易,但对她来说,可以通过一点点来,慢慢打破以往的惯性循环:对于像小玉这样习惯“听”的人来说,适时的打断或者退出对话场景是她不擅长的。而提前准备、练习释放“不想听”的技巧,能帮助小玉先从强迫自己倾听的惯性中脱离出来。在对话发生前,如果预料到大概率会出现自己不想听的情况,可以设定时间限制,比如“我现在有15分钟可以听你说,但之后需要处理一些工作。”在对话过程中,碰到不喜欢的话题,可以使用一些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想法,减少眼神接触、多跑几趟洗手间、看表或手机……等越来越能习惯这种非直接打断时,也可以尝试更直接的表达,“我现在觉得有点能量不足,要不换个时间点再聊?”这是在尝试在对话中增加自己的表达之前,小玉需要打通的卡点:别人难受,我共情不到,可以平静地递一张纸巾,但不用装得自己也很难过。这种打通卡点的方式叫做“情绪个体化”:把自己的情绪还给自己。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里,女主角习惯讨好、迎合别人。买菜时店员算错钱,她觉得回去要肯定会被翻白眼,对此感到羞耻,内在评判自己“别人肯定觉得我很小气”。但她仔细想了想,现在自己更在意能不能争取到合理权益,而别人怎么评判自己控制不了。于是,她鼓起勇气找店员要了钱,没想到,店员立刻向她道歉,还送给她一盒金针菇。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就是在把自己的情绪还给自己。而当人能看见这些真实想法时,也会像这个女主一样,开始有动力为自己表达。为了让自己敢于表达、成长起来,小玉还做了一件事,就是开始接受心理咨询。咨询师告诉她:“咨询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安全空间,你可以说任何你想说的,也可以不说任何你不想说的。”但即使她只是聊一些生活琐事,咨询师也能共情到她当时的感受:“对你来说,能表达出来,真的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咨询十几次后,小玉感到:“我的一切感受、想法、情绪,都可以被咨询师接住。”在此基础上,小玉内心深处的羞耻感慢慢消融了一些,逐渐察觉到自己想说些什么,慢慢在对话中自如起来。虚假的倾听,构建了虚假的关系,所以我们会感到被关系吞噬;真正的倾听,允许表达真实、接纳羞耻,才能构建自在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成为小玉,感受到虚假倾听带来的压力和束缚。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坚信:我的感受很重要,我的想法也值得被听见。如此,我们才能成为那个既懂得倾听,也敢于表达的自己。「在看」+「转发」愿你我都能勇于表达自我感受,做更好的自己♥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IAPSP)会员。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一味地选择倾听别人,讨好且只关注别人的感受,会让自己陷入强烈的疲惫和内耗里。
勇敢表达自我,减少内在批评,允许情绪流动,也可以通过咨询引导进行疗愈。
如果你正在经历成长和心灵的困扰,推荐你来我们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由我们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陪你一同梳理过去的成长模式,引导发现改变现状的方向,获得真实疗愈。
点击这里👉只需花1分钟时间,帮你智能匹配咨询师,还可以添加咨询顾问,为你人工推荐专属的专业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