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内卷
官方都开始旗帜鲜明地反内卷了。
今天有位读者问,为什么会有内卷,尤其是电动车这样的行业,明明已经有全球性优势了,为什么还那么卷?
有人讲主要是因为补贴带来的内部竞争。其实,补贴不一定会带来内卷。空客就是一个补贴产生的企业,但航空业在欧洲显然没有出现过内卷。这两年,美国对半导体行业也进行了大规模补贴,也没有出现内卷。
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当前中国大陆的内卷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国大陆的人口拐点虽然已过,老龄化正在加速,每年的新增人口不断下降,但每年理工科毕业生数量仍在历史高位,且还可以延续差不多十年左右时间。当高薪就业岗位无法匹配这么多的中高端劳动力供给时,劳动力价格是会自然被压抑的。为什么年轻人不满996还是只能被迫接受,为什么40岁被裁员无可奈何,因为可替代的人太多了。当未来人口下降到不同行业的劳动力人口存在稀缺性的时候,劳动力的议价能力会自然提高,到时想卷也不可能。老龄化是天然反内卷的,之所以存在现代国家福利甚至是福利国家,是因为现代国家进入到了老龄化阶段。被日本业界设定为重返半导体产业巅峰的Rapidus,在2022年成立,员工平均年龄都有50岁了,这样的企业,怎么卷得起来呢?
二是中国大陆的老百姓勤奋努力,从不怨天尤人,只要有机会就上,有钱就赚,并不擅长和习惯通过“争取权利”去实现再分配。甚至过去很多年,“权利意识”的培育都有官方主导的身影,消费者保护、劳动法保障、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都不是根据民间自下而上的诉求出现的,而是官方在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主动推动形成的。这就导致除了因劳动力人口减少而形成议价能力变化这种“自然博弈”外,通过“权利”去实现反内卷很难有效达成。这其实也是所谓“后发劣势”的重要内容之一。
内卷的好处是“快”,快速迭代、快速升级、快速进步。1995年WTO成立的时候,先发国家完全没有想象过,一个背负人口压力的后发国家能在三十年内就在一些重要的产业和科技领域对其构成严峻挑战。彼时,自由贸易(free trade)观念才刚刚取代传统的互惠贸易(reciprocity)观念。而在WTO成立的一百年前,1896年的时候,美国共和党的政纲明确表达:“贸易保护和互惠是美国政策的孪生措施,而且往往并肩出现”,这个美国贸易政策的“主流”观念一直要延续到1994年底的关贸总协定(GATT)时代终结。尽管在大萧条时,高关税政策受到诸多质疑,但贸易互惠(reciprocity)实际上一直是美国贸易保护的谈判策略。也就是,今天许多人认为“理所当然”的全球自由贸易时代,其实只有短短不到30年历史。
人们也许会认为,贸易保护等同于“闭关锁国”,但现实却是,1870-1990年由于美国的高关税贸易保护政策,却导致了大量移民迁往美国,而这一时期美国人口增长的1/3来源于外国移民。英国和德国的技术人才和中小企业在此期间大量迁往美国本土,实现了欧洲技术向美国的扩散。当年追逐北美市场的欧洲企业,也涌现了去美国的“出海潮”。伯索夫讲:“几乎英国的整个丝绸业都在(美国)内战后移民到了美国”,一旦关税上调,“英国的工厂主就把他们的机器装箱,带着工人一起迁往新泽西”。
钢铁大王卡耐基在1890年讲,“即使从今天起把美国的所有港口都封锁10年,美国人民的生活也只是稍有不便而已,价格(只会)受到轻微干扰”。
之所以有上述自信,是因为美国自身拥有极其庞大的国内市场,这个市场是由同步增长的美国国内人口和内部购买力带来的。这导致美国在1890-1910年代实现产业转型、从工业制成品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制造业出口激增,也即美国在全球制造业的产值比重从1870年的23%攀升至1913年的36%时,其制成品出口在美国整个制造业产出中的比重却仅有6%。换言之,1910年代,美国在制造业出口突飞猛进,欧洲甚至称之为“美国商业入侵”时,绝大多数美国企业却丝毫不需要依赖海外市场。
建立在购买力基础上,首屈一指的、被其他国家产业高度依赖的内需,就是强大的出口和强硬的贸易保护政策能够并存的根本原因。
回过头来讲,为什么会内卷呢?为什么不断加码生产,帮助欧美压低了生活必需品通胀,令其民众能够持续享受福利,反而还要“不讨好”呢?如果购买力一直在海外,中高端需求预期一直在海外,那这种“自由贸易”,还能够持续多久呢?
所以,如何反内卷呢?看起来有两个办法:
一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等到十年后理工科“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劳动力的议价能力逐渐提升,也就是,让老龄化来自然而然的反内卷。
二是从官方、企业到民众的观念能够彻底转变,能让所有人意识到,所谓庞大的内需,说到底就是内部购买力,也就是民众收入的持续提升,分配改革需要放在最优先的位置。
一是自然而然,可能还需要几十年时间的缓慢过渡,其间有各种变数;二是主动为之,进程会大大缩短。似乎,没有第三条路了。
说到底,真正的反内卷与如何认识这个人类世界的经济史、发展历程,如何理解曾经的全球化和当前的再全球化,是紧密相关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适用于竞技体育,因为它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争第一。但经济的优胜,并不在于生产得出来、生产得最多,而是,卖得出去,再加上,让大多数人持续获益。
以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