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博心理学PhD:申请中最困难的是这两个阶段|申请案例
本内容是2024iWanna品牌月学员访谈直播回顾。我们邀请到了本科直博学长Jialong,被夏威夷大学、堪萨斯大学临床心理学PhD、东密歇根大学临床心理PhD以及佛罗里达大学行为分析与行为神经PhD项目录取。
今天,我们将回顾Jialong学长分享临床心理PhD录取与行为分析方向。
(相关阅读:东密西根大学,超多心理项目等你来|临床精神健康咨询/临床心理/MSW/学校咨询硕博项目介绍)
Ying:大家都知道现在直博的难度非常大,Jialong学长是基于什么原因考虑直接就本科直博?
Jialong:身边的很多朋友也是直博,受到了Ta们的一些影响,同时我学的流派比较小众,没有太多适合的研究生项目,所以会想着试试直博。还有个原因是,本科实验室的导师说可以直接去实验室读博,所以我就申请了。
Ying:那你真正确定要申请的时候,大概是什么样的时间线呢?以及为这个申请做了什么样的准备?
Jialong:我提前一两年就已经开始准备,但我真正开始申请是当时申请季的3、4月份发了第一封套瓷信,这个时间其实是比较早的,后来发现CV还没有准备好,所以可以不用那么早。之后就是系统性的找一些学校,准备申请。我还和iWanna很多细分领域的导师聊过,比如社会人格(Social Personality)、学校心理学(School Psychology)。
Ying:那最后怎么确定的申请临床以及行为分析方向呢?
Jialong:当时咨询了几位导师,一开始我是对社会(social)感兴趣,后来我发现Ta们真正做研究的模式和方法可能不是我喜欢的,我就开始了解其他的。
我想要申请这种临床咨询方向的是当时看了一个英剧,我觉得有点意思,所以iWanna导师去聊,去了解它到底是干什么的。后来发现我想做的一些东西确实也在还有临床,我学的是临床里面的就是偏行为主义流派的东西。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对行为学的东西一直很感兴趣,但传统的行为分析,像人群还有研究方法非常局限,一般是做自闭症相关的,或者成瘾相关的,其他一些小问题的就没有做。
再比如谈话治疗是用行为主义的一些框架,但行为分析的项目出来的人是不能做的。所以我还是想在临床的环境下做行为学的研究,以及以后让行为学的人有能力去做这种谈话治疗 。
Ying:Jialong学长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以及兴趣和最关键的就是你未来想做什么,把这些东西结合起来,而且就针对什么样的一个人群,这个是非常关键的。在申请博士的过程中,其实一个难点就是很多人想象不出来,或者是还暂时还比较迷茫说未来我到底想做什么,所以就很难去倒推回来说到底是申请什么样的学位和申请的聚焦的方向。那我们再具体聊聊确定申请的博士项目之后,Jialong学长是怎么了解到iWanna的?以及是怎样决定加入到我们的项目中来?
Jialong:其实我在申请之前就已经知道了iWanna,我高中毕业就参加了深圳的活动,大概是2019或者2020年左右。
Ying:哇!我们也很荣幸见证了Jialong学长成为了博士候选人,iWanna真的很荣幸,能够提供Jialong这么长时间的陪伴和支持。
80+节免费好课,22000+小伙伴正在关注:iWanna全平台温暖相伴!
大家都知道这个博士申请很多种科研,那关于这块背景的部分科研的积累,如何做到厚积薄发的呢,学长是怎么提升的这个科研背景的呢?
Jialong:首先我会多尝试。本科阶段,我进过三个实验,待过超过一年。除了这三个实验室,还有一些其他的小科研。其次就是确定自己喜欢什么,哪些方面以及需要什么技巧。还有就是认清心理学它是一门科学。之前很多人说心理学是文科,其实心理学研究是非常严谨的,需要很多相关的技巧和背景。这就是我当时双专业选择统计的原因。让我在后面进实验室,包括拿到一些项目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因为大家很需要这种科研方面的人才。还有就是到后期,要非常慎重的选择自己需要背景提升的方面,因为越到后面精力是越有限的。
Ying:是的,我正好看到有一个朋友问申请博士对科研的经历上有什么要求?
Jialong:如果申请博士的话,最好应该至少有个一年以上的在实验室或者做科研的经历。但是更重要的一点,除了有经历以外,还有就是自己真的了解这段经历做了什么,以及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因为你要是拼经历,总有人经历科研经历比你丰富,比你多。你把它真正讲清楚,变成你自己的,你才能更有优势。
Ying:这个说的真是很核心,一个是有一定的量,时间够长。当然但这个的基础上还要说明自己的故事,而不只是说这个科研的经历。然后刚才Jialong学长也提到说上了一些统计的课程,这也是非常关键的。有朋友在问直博对GPA要求很高吗?
Jialong:我感觉博士申请反而可能没有研究生要求那么高。因为它主要是申请到教授的实验室,所以说教授看你合不合适,只要你过了Ta们要求的那个线就可以。我的也没有特别高,大概就是3.7几的样子。
Ying:意思是说,这种硬性的指标过了门槛儿就可以了,更重要的还是关于科研的部分。Jialong学长在这个过程中你遇到了最大的一个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的呢?
Jialong:最大的困难是刚开始的时候,我很难想清楚我想做的东西在心理学的科研里面是什么问题,面向什么人群。我觉得这是很需要跟一些有这方面的背景的人去聊一聊的。然后Ta们用已经做了一段时间科研、或者说读了一段时间书的视角来告诉你,形成一个具体的科研的问题。
Ying:是的,这是非常核心的,特别是申请博士,如果这个问题想不清楚的话,可能都很难去进行导师实验室的匹配。所以Jialong学长也刚才提到了,如果你身边有学长有老师可以问,如果是没有那么合适的人,也欢迎找我们的导师(累计服务1900+人次,「1V1课时包」帮你解决的申请问题!)。而且刚刚Jialong学长说科研方面,都是超过一年的,申请临床方向需要在某个维度非常突出吗?临床经历经验这块Jialong学长有什么想分享?
Jialong:我临床当时是比较匮乏的。因为我当时本科是很难找到很多很对口的相关临床实习,所以我当时也没有尝试去找太多。然后直到后面我要申请临床之后,跟老师们聊,说确实有临床经历会好一些。我可能唯一相关的就是文书把他往临床经历上靠。
Ying:关于科研的方向,有朋友问学长当时申请博士的时候有发表的文章吗?在科研经历方面,发表文章是一定要有的吗?
Jialong:当时我申请的时候还没有,但到最后面试的时候是有一个也还没有正式发表。我觉得这不是特别重要的东西。当时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有这个项目,有这个项目经历,然后你能把它说出来。
Ying:那PhD之前要做全职研究助理两年,这个是必要的吗?
Jialong:大部分人是会有这个经历,但是也不是非常必要。如果你准备的很早的话可以考虑尝试直博。但是如果只准备了可能不到一年,科研经历又特别少,那最好考虑做一做,来提升一下背景。(iWanna「背景提升」项目能对接到什么样的岗位?)
Ying:那我们现在回到这个申请的过程中,准备的材料真的是太多了。Jialong学长可以再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Jialong:前期没有确定下来的时候是最难的,就是像我刚刚说的,很难想到它具体是一个什么问题。然后还有的时候可能就是你看到的是那种一个学科或者一个实验的简介,和真正做起来的东西是不一样。像我当时了解social的项目,就是看Ta们课题和我了解的可能真正做的方式是很不一样的。所以这个前期也可以多找一找,看不同方向的导师去聊一聊。
还有就是到后期面试还有选offer的时候,其实是非常纠结的。有两个我都非常喜欢的offer,比前面更焦虑,当时焦虑到真的是会失眠头痛的情况。因为感觉前面是觉得没得选,所以也没有敢想象太多这个东西。但是当到后面就真正自己有选择的时候,然后就会影响自己。然后当时我就跟Frank导师就这个问题我们都聊了好几次,就是选老师不同方面的一些问题。包括我每一次我有的就像如果参观学校或者我看了他们的文章,他们有了一些新的信息的时候,我都会把他根据新的信息再去聊一聊。
Ying:这一路上真的是很不容易。那在面试的过程中怎么样呢?有没有想要分享的呢?
Jialong:面试的过程主要是一开始没有过面试经验,又对面试形式非常不了解,会非常的慌。然后当时每个学校的面试又都是很不一样的,也不知道怎么准备。所以我当时也是每一所学校下来,我就跟Frank导师说,“你看这个面试又不一样”、“你看这种我没听说过”。
除了佛罗里达大学是没有面试的,其他的三所学校面试的流程和方式都完全不一样。所以这个东西当时也是很慌,然后我也跟针对的聊过几次面试问题,导师也给了我一些准备的有侧重点的建议。
Ying:能举个例子吗?面试是不一样的形式吗?
Jialong:是的,比如夏威夷大学的面试,就是先让其他的老师面你,然后让自己的老师面你。面完还有自己的老师,还有自己老师带着学生和其他实验室的一个学生来面。我那个老师比较有个性,做事方式不太一样,他面完之后给我加了一两轮面试。
然后密歇根大学当时也是一整天,但只有几个时间,也是面试几个老师。
实际上有一些老师是跟你做的方向完全不一样的。每一个学校都会安排得很不一样,问的问题方式也会很不一样。有些可能就是跟你问的很正式很深入,有一些可能就是你准备了很多,最后只跟你闲聊,然后你又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博士面试是个非常耗费体力和心力的,基本上都是全天面试。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不同的一些形式,有非常正式的,非常丰富的,还有一些个人的面试,一对一的,还有一对多的。
Ying:马上就进入到申请季了,网申都开始了,像博士的话,前期还要留出来一些套磁或者是了解找方向、找实验室、找项目的这些时间。博士项目选校,可能都要花1到2个月的时间去把这个项目拟定出来。
Jialong:我觉得直博,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虽然说你要做很多事情,但是你要非常谨慎的去选择自己做的事情。不要看到机会就想就想拿下,想做多一点。但是后来发现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慎重选择自己做的每一样东西。还有如果真的要直播,当然是越早准越好,越多了解各个方向越好。但是当你真的申请的时候,最好就稍微细分一点,就不要广撒网。
因为我身边也看到有人申请,博士申请之后还显得兴趣很广泛,各种项目他都在申,那最后结果就不会那么理想。因为你跨度这么大,你不可能你的精力全部都吻合的,所以还是要想清楚一些。还有最重要的直博的话,相比起说做非常多的东西,应该怎么样消化好这些东西,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以及这些跟自己将来的关系。
Ying:又是非常核心的内容,博士跟硕士可能有一个区别,在申请策略上硕士也许你可以广泛一点,但是博士你就只能聚焦,才能提高你的申请成功率。那在整个的心态上来讲的话,Jialong学长在整个申请期有没有一些心态上的变化,情绪上的波动,想要跟大家分享的?
Jialong:因为我一开始申请季刚刚开始,我导师就给我兜底了。所以说我可能压力相对没有这么大的,可能对于大家的参考意义不是这么大。
刚开始看到那个拒信的时候还是会非常沮丧,觉得我真的上不了岸了。但后来就是一下子面试都差不多在一个时间段都进来,然后从非常不开心到非常开心这个阶段,需要马上跟人多多聊一聊来调整一下,然后看一下如何准备。因为面试也是扎堆进来的,所以当时准备的难度也比较大,可能有些专业支持会好一些。最后选offer的时候,还是会有点难选,所以那个阶段我觉得能多问了很多有相关经历背景的人,包括导师,还有老师,还有我身边的同学。
Ying:是的,真是不容易。这么多年的准备,结果拒信来的往往都是最早的,但是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被这种沮丧、这种低落打败,反而要抓紧时间提前准备面试。
因为Jialong学长刚才提到的那个点非常的核心,面试都是扎堆来的,特别是博士生基本上就是在我们的中国的春节,所以经常我们做博士申请的,他们的春节都还在准备这个面试,或者春节之前,甚至有一些更早在圣诞之后,可能就已经开始了,进入到提早一定要提早进入到这个面试的准备。
同时硕士也是,虽然整个的硕士的面试的整个的难度和体力可能没有像博士这么多,但硕士的项目多。所以你不能说等到面试offer下来之后再去准备,那其实来不及了。所以一定要提前把这个面试的时间节点往前移。
Jialong:其实选最后一两个Offer的时候,很多时候就是一些非常个人的因素了。我当时问我的老师,我老师也是说当年选博士offer,最后也是因为很个人的原因。当时我是因为比较喜欢那个老师,还有整体的学术氛围。
Ying:综合了非常多的理性的选择,最后还是忠于自己的喜好和兴趣,相信直觉的力量。
Jialong:其实我觉得消除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早一点开始准备。然后你就会有很多时间去试错、去探索。如果没有那么多资源,或者说自己也没有想清楚怎么样探索、时间又不多的话,那就建议导师帮忙辅导筛选一下,可能比自己花时间性价比更高一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