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家长狠“鸡”英文,华人家长为了娃的中文拼了老命……
周末,我们在家做火锅吃。被汉堡和披萨喂大的儿子,因为从不吃辣、且吃不惯太热的食物,很少和我们一起吃火锅。这天儿子心血来潮想要尝试一下,于是涮了个香菇锅底给他尝鲜。一家人守在锅边,等着食材被煮熟。
忽然,儿子问我:那些飘着的白色粉条是什么?
我:魔芋丝。
儿子:magic fish?那是什么鱼?
我对老公感叹,儿子进步了,起码这次能直译了。不像之前,还处在“象形文字”阶段。上一次我们一起吃火锅时,在六岁的儿子眼中,藕片=轮子、豆腐皮=履带、竹笋=长矛,一家人吃的不是火锅,是修车厂。
因为这些食物平时不常吃,他记不住名称,所以只能以形记忆。我都不敢想象,如果儿子单独去外面吃中餐,点菜时没有我和他爸给他的“加密”文字解码,服务员得为难成什么样。
作为80后,我在学生时代死磕英文的景象还历历在目。早起跟着广播听VOA、《新概念》背了一本又一本、四六级单词书上画满了不同颜色的标记——那是自己背过一遍又一遍的证明。
没想到风水轮流转,20年后,我得为儿子的中文操心。
鸡娃学外语这件事几乎是全世界重视教育的家长都关注的问题,国内的家长在鸡孩子的英文,华人家长也逃不过为孩子的中文拼命。
华裔孩子说中文,
就像在听《笑话大全》
魔芋丝=magic fish也不是儿子闹的第一个笑话了。夹杂在中英文之间长大的孩子,只要开口说中文,必有“段子”问世。
有段时间,儿子学校讲中国的名胜古迹,讲了兵马俑、长城、故宫等。儿子回家兴奋地和我说,我要去北京看“大墙”(Great Wall)。
老公给孩子讲三国故事,用到“死里逃生”这个成语。隔了两天,儿子想起这个成语但忘记怎么说,只好和我比划“就是那个,快死的时候跳出来的”那个词儿怎么说?
我们鼓励儿子:你要给妹妹做好榜样、要保护妹妹当她的小英雄。儿子一脸懵:你们到底让我做鹰还是做熊?
类似的笑话几乎每个华人家庭都能找出一箩筐:
在这些对中文一知半解的孩子们的脑回路里,看到有人遛狗,他们想到的词是“走狗”、听到别人说“热死了”、“累死了”,他们能推演出“谢死了”(很感谢)。不知道当初自己读书时,外教们听我们讲半吊子英文是不是也在内心笑出了工伤。
但只要他们还愿意开金口讲中文,爹妈们就甚感安慰。
我认识的很多华裔孩子,小时候还能夹杂着中英文和爹妈交流一下,上小学后,在校时间变长、朋友变多,再想听他们说中文可太难了。
前段时间圣诞假期,我们全家和另外一家朋友约去一起度假。朋友家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和我家孩子同龄,两个家庭凑在一起出现了这样的怪异的场面:四个大人之间交流——中文、三个小孩之间交流——英文、大人和小孩交流——大人中文+小孩英文。
大人:你要吃面包么?
小孩:Yes please.
大人:你要喝牛奶还是水?
小孩:Can I drink orange juice?
不仅在家如此,在学校也是一样。同班的华裔小孩们凑在一起,明明大家都是黑头发、黄皮肤,也都能说中文,但出于语言习惯和交流的方便,就是要讲英文。爹妈看到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小朋友聚在一起用26个字母组成的语言交流时,那画面既自然又别扭、既正常又好笑。
华人家庭,
都有一部学中文的辛酸史
虽然身在国外,可华人家长体内的“鸡娃”基因不会因环境而改变的,“虎妈”“狼爸”们在国外早已名声大震,琴棋书画奥体竞赛,没有华人家长不能鸡、不敢鸡的,中文亦是如此。
有段时间我们也鸡过儿子的中文,当时我的理想目标是:有朝一日,儿子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听懂典故成语、读得下四大名著、写得了中文小作文。
于是,付费识字的app+海运来成箱的中文书+妈妈亲自上阵手把手教读写+爸爸读中文睡前故事……我们多管齐下,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然而,目前儿子学中文的最高成就,是他在五岁时跟着老公学会了南开大学的校歌。
因为他喜欢这首歌的曲子,所以他在完全不知道整首歌所表达的意思下,用鹦鹉学舌的精神跟着爸爸学会了整首歌。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儿子确实认识了不少字(虽然现在都忘了),但费爹妈也是真的不含糊。
听和说还好,因为我们在家规定不要讲英文,加上孩子每天都和姥姥姥爷打视频聊天,所以他能用中文和我们交流。虽然有时候我和他爹蹦出来一点俚语、成语、段子、网络梗让儿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不影响家人日常沟通。
甚至儿子还能用中文怼人、顶嘴,“我恨你”“你把我气死了”“我知道你只爱妹妹不爱我”这些气话,儿子说得相当流利。
听说有环境,好办一些,但读写实在太难了。每天就算学30分钟中文,时间一到,儿子还是扭头就捧起英文书、英文视频看得津津有味,过几天回头复习前面教过的字,能记住三分之一都算学习效果不错。写中文就更困难了,汉字笔画多、难写难记,儿子又没有“用武之地”,照猫画虎写几遍,隔天复习全还给了爹妈。
最终,我只能降低期待:算了,想开点,放弃读写了,儿子中文听说没问题就行。语言对多数人来说就是一个工具,难道我指望他将来当汉学专家吗?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能用中文接受采访的世界花滑冠军周知方、能说一口“京片子”中英文自由切换的奥运冠军谷爱凌,为了这个交流工具他们的家长在背后付出了多少辛苦。
👆周知方接受《约定东奥》节目采访截屏
当然,还是有不少“狠人”,抱着孩子的听说读写“一个都不能少”的精神在鸡娃的中文。
👆小红书上家长鸡娃中文心得
这些家长除了自己在家亲自上阵外,每周末还要送孩子去中文学校学半天。拼音、生词、课文、抄写、背诵、然后再参加阶段性的中文测试,“一条龙”打怪升级。
我认识一位在耶鲁读本科的华裔女孩,她在美国出生、长大,中文说的跟英文一样好,讲中文时完全没有ABC的口音,标准的可以去考播音员,还看得懂四大名著。我问她中文怎么这么好?
她告诉我,自己从5岁开始上中文学校,周末风雨无阻,学了十多年,中文学校定期举办的演讲比赛、朗诵、作文比赛、晚会等活动她几乎不落都参加。到了暑假,父母抽空就会送她回国,一方面见亲人、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一方面让她有一个沉浸式学习中文的大环境。
对这样的家长和孩子,我除了敬佩,无他。
拼了老命鸡中文
是华人家长的执念吗?
推娃学中文因为缺少环境、国外中文的教育市场又不成熟,所以家长会异常辛苦、吃力;会说中文也不像体育、艺术和竞赛对考试升学有助益,为什么华人家长还如此重视孩子的中文学习呢?
👆《初来乍到》
首先,是考虑到孩子的身份认同问题。
加拿大华裔作家Kim Fu在她的处女作For Today I Am a Boy里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作为一代移民的父亲,急于摆脱自己的出身,以“全盘西化”的方式教育子女。他不允许孩子在家说母语、孩子吃广式银耳汤在他眼里都是“西化”不纯粹的表现。这一切让作为家中“独苗”的男主角彼得非常痛苦,他要面对要背负起父辈“西化美梦”的期望,但对自己移民身份的认同缺失又充满了深刻的焦虑。
现在的华人家长自然不会像彼得的父亲那般极端,比起为了融入他国,让孩子接受全盘西化的教育,家长们更希望孩子多元化的去发展。虽然华裔的孩子大多在国外出生、接受国外教育,但他们的父母、祖辈都是中国人,华夏民族的血液也流淌在下一代身上。
华人家长希望孩子能通过中文去更深入地了解和维护自己的文化身份、更好地理解祖辈的传统、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传承,中文能成为孩子积极的身份认同的工具。
👆《初来乍到》
就像每年的12月,我们会带着孩子一起庆祝圣诞节,但隔一两个月也会隆重庆祝春节、元宵节。我们不想“厚此薄彼”,让孩子丢失某一块。
其次,祖国的强大、富强也让中文越来越“吃香”。
在美国的大多数中学里,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这类外语课很常见的。而近些年来,中文课程在美国各中小学开设的也越来越多。我家附近的一所私立中小学,从二年级开始甚至把中文作为必修课让学生进行学习。
这与祖国日益强大、富强不无关联。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力量,学习中文除了可以使华裔孩子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状。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不断崛起,具备中文能力将成为一个在全球竞争中更具优势的因素,而拥有这项能力的人也能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获得更多机会。
最后,于父母的私心来说,我和娃他爹的英文必然没有孩子好,日后儿子惹我们动怒,英文吵不过他、中文训他他又听不懂,老父亲和老母亲该多堵心啊。
让孩子学好中文,起码我说“给你脸了是不是”的时候,儿子能明白,那是妈妈生气了,不是她要把自己的脸给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