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社论|法治是政策的基石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官员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从严从细把关各项政策对经济总量和结构、供给和需求、行业和区域、就业和预期等的影响,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全面精准分析系列政策的叠加效应,进一步强化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切实防范“合成谬误”。
此前一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中国经济 “成绩单”,5.2%的GDP同比增幅高于市场预期。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至今,宏观部门暖风频吹。从此次国家发改委的表态也可以看出,排除干扰和杂音,增强宏观政策一致性,对于稳定预期和信心,推动经济持续稳健复苏的重要性。决策部门在机制设计上也有新动作,对此市场可以有更多期待。
不过我们认为,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近些年来,一些部门似乎更容易出台收缩性、抑制性政策。这里面反映出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的理解,恐怕还是跟一些权力部门“管”的思维根深蒂固有关。在一些官员的意识中,政府和市场就是管和被管的关系,管就是用政策约束,设定各种条条框框。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部门出现了这样的倾向:管得过宽、管得过细、管得过深,把原本是企业自主决策范围内的事情,当作政府权力范围内的事情。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在有的部门已经细化到了微观政策,管到了企业的运营层面。这些政策越多,企业就越无所适从。
只是一个部门这么想,问题还没那么严重。如果与某个行业或市场相关的部门都这么想问题,就很容易出现所谓的“监管竞赛”。各个部门争先出政策,看谁管得更严、抓得更狠。这就形成了“合成谬误”。在执行层面,下级部门也生怕落于人后,宁肯矫枉过正,层层落实变成了层层加码。这又很容易形成“分解谬误”。
所以国家发改委才会强调:“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不过我们理解,这也不是说政策越多越好,哪怕看起来是有利的政策。对市场和企业来说,有时候没有政策就是最好的政策。政策频繁出台,各部门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政策的制定和设计上,把出台政策作为目标本身,反而忽视了原本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无暇顾及政策效力。
政策制定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时效性,所以有些部门愿意用政策应对市场问题,好处是及时回应市场诉求,见效也可能更快。但是换个角度看,习惯于用政策跟市场对话,客观上给了有关部门以更大的裁量权。这也是管的思维的另一种体现。或许还可以说,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除了关注有利政策外,更应该强调的是放权。
市场的稳定预期不取决于政策的多少,即使政策含金量很高,它的效力也仍然是有限的。有时候市场预期不稳,恰恰是因为政策太多。从根本上来说,市场的稳定预期来自于法治。它清晰地界定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严格地保护私有产权。
正因如此,在上述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官员还表示: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构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还是那句话,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