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求求各地文旅别再瞎折腾了

求求各地文旅别再瞎折腾了



引语
- 

近日,继哈尔滨爆火之后,各地文旅卷出了新高度,希望自己的城市也能像哈尔滨一样,迎来一波“泼天的富贵”。

 

这其中的代表,是有着“山河四省”之称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河北文旅一天发75条视频,剪辑都哭了”成了抖音上的热门话题,让人又心疼又好笑。

 

一波操作下来,河北文旅抖音粉丝从45.6万涨粉至91万,旅游大省山东涨至166.2万,最厉害的河南文旅,抖音粉丝10天内涨粉了140万。

 


但随着宣传竞争不断激烈,事情逐渐有些变味儿,有些地方的视频,开始朝着一股“土”和“low”的趋势发展,甚至不断突破底线。

 

更尴尬的是,虽然各地文旅线上喊得异常热闹,却并没看到哪个地方真的迎来人流大潮。

 

哈尔滨的爆红能复制吗?这样一味吸引人眼球而抛开文化特色的宣传,真的有利于迎来“泼天的富贵”吗?

 

也许,是时候冷静地思考一下了。

 

 

#01
真实的国内旅游
没线上那么热闹
- 

其实,各地文旅起劲疯卷,无非是太渴望一次淄博和哈尔滨式的出圈,这本可以理解,但一味吸引人眼球而脱离对本地文化特色的挖掘,线上的流量很可能无法转化成线下的人流。

 

更不要说现在是冬季,缺乏冬季旅游产品的城市,宣传的内容都是夏季的旅游项目。

 

再者,似乎当下的旅游市场,也不像短视频中呈现的那般火爆。

 

以刚刚过去的2023年为例,在普通人印象里,去年的旅游业应该很火,citywalk、特种兵旅行、还有淄博的爆红等等,都是去年最流行的词汇。


 

但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才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7%左右,要知道,这还是经历了疫情之后的一波“报复性旅游”。

 

人数是一方面,人均消费又是一方面。

 

拿2023年的“五一游”来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总人数是2.74亿,超过了2019年的1.95亿,但人均消费540元左右,比2019年的603元下降了约15%。

 

这就是说,出去玩的人多了,但人均花的少了。

 

就连今年哈尔滨爆火的原因之一,也被不少人归根于其便宜的物价,说这是旅游业“消费降级”的表现。


 

人数的变化、人均消费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旅游市场的预期。

 

这似乎和人们从网上获得的印象相悖,但也让我们看到在哈尔滨的爆红和各地文旅的热闹之下,一个更加真实的旅游业。

 

事实上,人们旅游意愿和旅游消费的下降,并非近一两年才出现。

 

在抖音和小红书上,关于旅游“无趣”的吐槽内容越来越多,其中“同质化”、“千篇一律”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但凡你这几年去过一些网红城市就会发现,一条美食街、一个“我在×××很想你”你的招牌,已经成了城市标配。

 

美食街的美食,不用看都能说出来:长沙臭豆腐、大香肠、铁板鱿鱼、老酸奶,几乎连名字都一样。

 

第一次去美食街让人兴奋,但去多了会让人麻木,同理,网红路牌看一次让人觉得温暖,遍地都是的时候不免让人厌烦。前不久,#忍网红路牌已经很久了#的话题就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

 

 

千篇一律的不只是景区,还有游客的旅游方式,“查攻略——打卡拍照——精修后发朋友圈”,几乎是默认的“旅游三部曲”。

 

辛辛苦苦排队3小时,拍照只需3秒钟,然后从一个景点赶到另一个景点,重复排队拍照的流程。无数人的旅途,一半时间在拍照,一半时间在修图。

 

而网红、博主攻略中的打卡照片,多数时候堪称诈骗,任凭你怎么修图,最后都会发现自己像极了一个调侃:“别人拍的看着美死,自己拍的看着想死。”

 

除此之外,旅游剩下的所有快乐,几乎等同于消费,以及照片发到朋友圈得到无数点赞的那一刻。

 

而当地的特色文化,走完一圈你基本不会有什么印象。

 

更不要说,在高度包装的美景之外,那些糟糕的配套设施和不便利的交通,让很多人的旅游成了遭罪,这一点多数带孩子的父母总是深有体会。

 

拿哈尔滨来说,面临这一波流量已经算做得不错了,但在哈尔滨爆火的帖子下,依然会有人吐槽哈尔滨地铁和相关交通设施的欠缺。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我看到某个省份乡镇的宣传内容,不少本地人看着视频里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本地景点”,只能自嘲着说:“这不是坑人吗?”

 

 

#02
当“低垂的果实”
被摘尽
-  

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低垂的果实”,原意是指人们采摘水果时,通常会选择摘那些位置较低、容易够到的果实,而不是去摘那些高处的、难以够到的果实。

 

它常常用来比喻很多行业。美国统计经济学家泰勒·考恩曾评价美国科技领域的困境:“在摘完‘低垂的果实’之后,近数十年的美国,除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外,创新已经停滞。”

 

在旅游业,千篇一律的美食街、打卡牌、伪古城,就如同“低垂的果实”一般,很容易摘到,但由于过去几年人们疯狂的采摘,已经被摘光了。

 

 

网络上不乏“建议做好产品和服务”等理性的声音,但多半抵不过各地文旅一句“哪怕火一次也好”的渴望。

 

问题也许恰恰出在这里——

 

这种只图一时热闹,而忽视产品和服务的急躁心理,即使“泼天的富贵”真的来了,恐怕也接不住。

 

可以想象的是,建立在这样心理之上的文旅认知,有多么浅显。

 

文化学者马牧青曾指责当下旅游开发处于“极度躁动状态”,在他看来,很多决策者大谈概念和口号,却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尤其是乡村旅游方面,一个地方的乡村旅游能否成立,取决于它所处地区的发达程度,自身的资源等等,这决定了旅游产品和服务能辐射多远,适合哪种消费层次的客源。不是随便一个农家院或者能野外行走的地方,都可以叫乡村旅游。

 

此外,当下许多文旅项目依然是“挂羊头卖狗肉”,本质上做的还是房地产的生意。


2013年,万达进军文旅,曾给整个文旅行业带来了很多期待,也让业内从业人员的待遇翻了几倍。然而,随后各个房企紧跟着蜂拥而入,拿着房企“买地——建房——卖房”的操作方式做文旅,结果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最后只留下一堆烂尾的、关门的主题公园和特色小镇。

 

一位从事文旅行业十几年的知乎网友@锤子叔叔,曾将“做文旅”比喻成“养鸡”

 

在他看来,正确的养鸡方式,是建鸡舍,买鸡仔,喂饲料,等鸡长大了下蛋,然后卖了鸡蛋投入新的鸡舍,如此循环。但房企“养鸡”,直接投入最好的鸡舍,鸡笼,饲料,还没等到鸡下蛋,就没钱买饲料了。

 

 淮南志高欢乐园


做文旅和做房地产不一样,卖房子可以预测房价,只要政策没有大的波动,定价权基本在自己的手里。但“养鸡”是个不可控的事情,鸡能不能养好,会不会下蛋,成本怎么控制,价格该定多少才能卖出去,需要市场说了算。

 

由此可见,许多人根本就没有理解“文旅”这件事,也就谈不上什么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融合”了。

 

这种情况下,相对这些看不见的文化,挂着清一色义乌纪念品的古街,卖着烤鱿鱼和臭豆腐的美食街,倒是可以轻易模仿甚至抄袭的东西。

 

 

如果你问最体现许多城市对“文化”的理解的东西是什么?

 

答案很可能是:仿古建筑。“文化=仿古建筑”,也难怪景区同质化的现象如此严重。

 

哲学家韩炳哲在《他者的消失》一书中,对“同质化”这件事有过一段具体的描述,原本不只限于旅游,却似乎能道出很多游客的心声:

 

“同质化的恐怖席卷当今社会各个生活领域。人们踏遍千山,却未总结任何经验。人们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却未获得任何知识。人们渴望冒险、渴望兴奋,而在这冒险与兴奋之中,人们自己却一成不变。”


#03
爆红无法复制
但或许有迹可循
-  

Mob研究院《2023年中国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人们出行遇到最多的糟心事儿里,排名前三分别是:

 

目的地没有宣传/攻略里说得那么好;

住宿、饮食一般;

受到的服务太差;

 

 

报告还显示,2023年寺庙游成为许多90后、00后的选择。

 

 

这两项数据,不仅说明了一个城市文旅产品配套设施和服务的重要性,更反应了年轻人旅游诉求的变化——

 

“观光式”旅游已经过时,以放松、休闲为目的的“体验式”旅游成为主流。

 

这就对当下的城市文旅提出了新要求,那就是不能再依靠单一的标志性地标或建筑,而是要将城市旅游看作一个涵盖“衣食住行”的系统工程。


以长沙为例,茶颜悦色的奶茶并没有多好喝,文和友的小吃也不是多么美味,但耐不住人们愿意体验当地的氛围。

 

去过一遍的人往往能深刻体会长沙的“氛围”:

 

茶颜悦色的店门,正对着网红小吃街和坡子街的入口,走几步就能到超级文和友。而街道四周的一两公里处,是橘子洲、岳麓书院和岳麓山,岳麓山周边又是各种精品酒店和度假民宿。在游客步行的距离里,吃、玩、住样样俱到。

 

而这片景区最关键的布局,则是汇聚四面八方来人的五一广场和地铁站,正是对这一“枢纽”式的设计,打造出了五一商圈的繁华,为四周景点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流,不少人都评价长沙是“休闲与旅游融合的最好的城市之一”。

 

 

长沙的成功,体现了政府力量在城市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景区的繁荣从来不只是取决于景区本身,更取决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同样把“休闲、观光、度假”当成一个系统工程来考虑的的,还有乌镇。

 

从一个破烂的普通江南小镇,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古镇景区,乌镇流传着很多故事。


比如,其他的古镇都是一条街道,而乌镇是整个东栅,为此不惜拆了很多新房子。更难得的是,西栅的开发采取了和东栅不同的思路,东栅白天游,以观光为主,而西栅晚上游,负责吃、住,民宿大多开在了西栅。

 

在乌镇流传的故事中,最出名的是有关民宿的管理制度,民宿的餐饮标准有着严格规定,比如规定一个菜配四个鸡蛋是标配,那少一个鸡蛋都不行。这些细节上的服务和管理,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游客体验的提升。

 

更难得的是,乌镇每年都在升级和迭代,而远在北京有着“小乌镇”之称的古北水镇,不仅只模仿了皮毛,开发和迭代也早已停止不前,口碑逐年下降也就不难理解了。

 

之所以要说长沙和乌镇,是因为相比那些天然拥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的城市,它们的成功更具有参考意义。毕竟,中国的黄鹤楼只有一个座,秦皇陵只有一处,这是学不来的。

 

哪怕以当下爆红的哈尔滨来说,若非当地在“冰雪项目”上长年的打磨,让“冰雪”特色早已深入人心,恐怕也不会这么容易接住这波流量。


笔者十年前就去过哈尔滨,那时的中央大街就已经颇具异国风情,而冰雪大世界更是每年都在设计和改造,哪怕疫情三年期间,有两年仅仅开了20天左右,当地依然在精心准备。

 

至于网上被夸赞的短视频营销、索菲亚大教堂上的人工月亮、松花江上的热气球等等,反倒是更容易做到的事情。

 

纵然每个旅游城市的成功都有它的不可复制性,但如果说这些城市都踩中了什么共同的时代诉求,那就是——


“生活气”的回归

 

去年TFboys在西安开演唱会,大批粉丝跑去西安。为了迎接这波人流,兵马俑、秦皇陵、华清池等当地著名的景区,都做足了准备,可结果却发现这些人都跑到了会场附近的海底捞去了。

 

类似的,贵州“村BA”远不如电视上的NBA精彩,去现场看球还会被蚊子叮一身包,但看着那些拿着锅碗瓢盆助威的观众,你却能深刻感到这就是当地生活的一部分。

 

 

理解了这一点,你可能会更明白,为什么近两年网上会有人专门教游客如何找到当地最大的菜市场。

 

商业观察家蔡钰把这种变化,归结为从“自然景区的退却”到“生活区的兴起”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当下旅游城市的爆火总是充满偶然性,淄博的烧烤、天津的跳水、哈尔滨的冬游,都是如此,它们都不是精心设计的。未火之前的淄博,从来不以烧烤闻名;未火之前的贵州,人们从来不觉得“篮球”会是它的特色。

 

但正是在这种不经意的生活角落,往往击中人心,激起人们对生活本身的向往。

 

海明威说过:“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我们不奢求每个城市都是巴黎,但终究希望能在到过的每一个城市中,感受到它独特的文化氛围,体验不同的鲜活人生。至少,不要让“旅游”成为千篇一路的流水线产物吧。




部分参考资料:
 [1] 空间秘探《网红打卡,正在摧毁城市旅游!》
[2] 丈量城市《未来十年,还有什么能拿来做旅游?》
[3] 知酷文旅《网红城市背后的文旅产业大变局》
[4] Mob研究院《2023年中国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5] 中国城市报《深度观察 | 从二线城市跻身网红顶流,长沙如何“长红”?》
[6] 得到《文旅新需求:“生活试用装” | 蔡钰商业参考3》
[7] 盐财经《土味视频,正在吞噬文旅局》
[8] 新华社《“网红”如何变“长红”——“热雪”沸腾的背后》
[9] 知乎《关于文化旅游那些事,浅析中国文旅现状》
[10] 时代周报《如何打造一座网红城市?》
[11] 正解局《别再卷你们的文旅局长了:泼天富贵哪有那么容易》
[12] 毒眸《从淄博到哈尔滨,网红城市漂流指南》
[13] 新华商学《陈向宏:从破烂小镇变为中国名片,“乌镇”是如何炼成的》
 

 -END-
撰稿:笔下长青
主编:左页
图片来源:《焦点访谈》、广西南宁体育局官网
Mob研究院、视觉中国,部分来自网络。

 精选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书单

相关新闻

求求各地文旅局不要瞎折腾了各地文旅局卷疯了,求求不要瞎折腾了求求了,别再随便送人巧克力了……求求了,别再吃超市里按斤称的巧克力了……凌晨3点起床排队?全网口碑第一的胖东来,求网友别再神化了!【健康】求你别再叠被子了,这后果令人害怕……求你别再叠被子了,这后果令人害怕……求求你,别再靠死工资了!求求你们别再用 kill -9 了,这才是 Spring Boot 停机的正确方式!!!求你别再叫主理人了全网都在骂!求求编剧,别再作贱刘亦菲了…“求你们,别再给基层减负了”别再卷你们的文旅局长了:泼天富贵哪有那么容易求求你,别再做奇奇怪怪的分析图了!求特朗普别再泼脏水了 “我们来这只为赚钱养家”!华人道出在美心酸求特朗普别再泼脏水了 “我们来这只为赚钱养家”!纽约华人道出在美心酸求求中产爸妈别再相信,日本“快乐教育”这碗毒鸡汤了[吃瓜]前加拿大丈母娘公开请求马斯克 :求你了 让孩子见最后一面!新规免签到26年底!白本就能出发,机票往返千元,求求别再把它当中转站了!离都离了,求他别再纠缠美女主人驾车坠崖重伤,灵犬穿越6公里荒野求援救了他一命淄博、哈尔滨、天水等“网红城市”全都瞎折腾了?求求你们了!请使用 Linux 做开发!求求了,大学转个专业为啥这么难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