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次新基金建仓曝光
中国基金报记者 天心
随着基金2023年四季报披露完毕,次新主动权益基金的建仓情况也浮出水面。
Wind数据显示,不少次新基金在震荡市下选择加快建仓节奏,纳入统计的80多只首次披露季报的主动权益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60.84%,较上季度末提升超过14个百分点。
次新主动权益基金建仓趋向积极
一批从去年8月以来成立的主动权益次新基金首次披露季报,揭开了市场震荡调整之下的建仓情况。
整体来看,虽然期间市场波动仍较大,但随着底部区域临近,不少主动权益次新基金建仓的节奏也有所加快。
Wind统计显示,80多只首次披露季报的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混合型,只统计主份额)平均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60.84%,这一仓位水平较上季度末提升了超过14个百分点。其中,近四成股票仓位超过80%,有18只更是超过90%。
一些积极建仓的主动权益次新基金四季报显示了基金经理整体建仓思路。
由叶勇管理的万家周期驱动在去年10月底成立,目前基金重点布局工业金属、油运、贵金属、原油、煤炭等行业。截至四季度末,该基金股票仓位为94.03%。
神爱前管理的平安策略回报成立于去年8月中旬,在四季度操作中,该基金也采取了快速建仓策略,截至报告期末已完成建仓,维持了对成长方向的配置,持仓主要分布在TMT、机器人、汽车及零部件、医药、机械、其他等板块方向;在成长方向中,略降低了汽车及零部件仓位占比,提升了TMT及机械仓位占比。截至四季度末,该基金股票仓位为91.97%。
孔学兵管理的金信精选成长成立于去年三季度末,按照拟定的中长期策略,面对市场环境和规模变化等挑战,重点布局了以半导体国产替代为核心的硬科技成长方向。截至四季报,该基金股票仓位为79.73%。
倪超管理的金鹰产业智选一年持有成立于去年8月,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增长预期、市场流动性判断、产业趋势和行业景气度趋势比较,该基金在四季度逐步配置消费医药、机械、汽车、计算机、电子等行业。截至四季报,该基金股票仓位为59.31%。
此外,也有一些次新基金当前股票仓位偏低,例如,袁曦管理的银河成长远航、钱睿南管理的兴业均衡优选,股票仓位在55%左右;鲍无可管理的景顺长城价值发现、杨金金管理的交银交银瑞元三年定开,股票仓位不足40%。
总体对股市持偏乐观态度
对后市研判上,叶勇认为,2024年一季度市场的格局是探底上行,对股票市场总体应持偏乐观态度。从国内宏观经济周期角度看,本轮库存周期下行大概率已经见底,后续有望呈现缓慢上行的弱复苏态势。此外,从政策面看,已经进入右侧阶段。从股票位置来看,与传统经济关联度高的大盘价值股估值处于历史上接近最低分位的水平,因此,从基本面、政策面和股票市场价格来看,2024年一季度市场见底上行的概率较高。
从风格选股角度看,叶勇表示,在大宗商品上行周期中,观察当下资源股的位置,它们毫无疑问是行业比较之后最具性价比的战略选择。
孔学兵认为,半导体国产替代方向,可能是不确定市场中少数具备中长期确定性的方向性资产类别,其中技术门槛最高的前道设备环节目前国产化率较低,涂胶显影、量测检测等设备环节,刚刚实现了国产化突破,仍有很大的整体提升空间。展望2024,终端市场库存持续消耗,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智能手机、服务器、汽车以及PC等四大应用市场有望恢复增长,与AI相关的高性能运算方向可能是新的芯片契机,另外存储等环节在国际巨头减产、国内存储大厂扩产推进、AI算存一体化与国产高端手机等增量需求拉动下,有望出现库存出清加速,供需结构改善,存在较为丰富的结构性机会。
神爱前在去年四季报中总结反思了自己的投资体系,以后在寻求需求端快速增长的成长行业同时,也从供给端出发,寻找一些供给端收缩优化较好的传统行业,力争投资方法更加兼容和适应。在他看来,相较于2023年市场更加侧重交易筹码层面,2024年很多行业盈利周期开始向上,基本面因素显著增强,尤其一些新兴产业开始进入实质性产业化落地或加速阶段,在很多行业需求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供给侧收缩优化也带来一些机会。
此外,仓位已达90%的方正富邦金立方一年持有基金经理乔培涛表示,经过近两年的持续调整,A股市场尤其是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股进入非常便宜的区间,估值被压缩到底部,复苏不及预期、增长乏力甚至更长期的悲观因素等已大部分反映在股价调整中,除非明年经济会失速向下,否则,再大幅下跌的空间有限;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小周期的调整不改向上的大趋势,站在萧条的尾端,更应该去积极寻找复苏的机会。
去年四季度,乔培涛对原有持仓做了全面调整,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布局复苏后的弹性机会,重点看好TMT、顺周期、泛消费等方向。他认为,在股债收益差极高的位置,面向中期维度,踏空风险比下跌风险更大。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