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鸽”了十年、烧掉190亿!苹果汽车再推迟发布,只敢承诺L2交付...华为再次遥遥领先?

“鸽”了十年、烧掉190亿!苹果汽车再推迟发布,只敢承诺L2交付...华为再次遥遥领先?

多年过去,苹果造车的项目终于干黄了?

众所周知,造车圈里有两个知名“PPT”选手,一个是苹果,一个是法拉第未来,他俩有很多共同特点——都很有前瞻性早在2014年开始布局,而且热度很高每次有点新动向都能上个热搜;但不同的是,法拉第未来好歹交付了几辆,而苹果至今连个PPT都没有。

不知道是夸苹果汽车的保密计划过于出色,还是说它一直徘徊在难产边缘好。

从最新的消息来看,原因看来是后者,据彭博社报道,苹果目前已经处于造车成败的关键时期,其内部开始重新思考苹果汽车的定位,从最初打算造一款真正无人驾驶L5级别汽车的要求,主动降级为L2(组合驾驶辅助)级。


要知道,苹果公司去年才计划于2026年推出L4级别的自动驾驶车型,这才过多久就不干了,而且本来预计于2025年面世的苹果汽车,发布时间一改再改,从上一次延迟到2026年后,到现在最早将于2028年推出。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还有知情人士还透露,公司内部要求要么苹果能够在降低产品预期的前提下交付产品,要么高层重新评估,到底要不要彻底取消整个项目。

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已经从价格、技术、定位、品牌各个方面都到了卷无可卷的地步,那么“赶晚集”的苹果汽车还能有活路吗?

其实苹果对于造车这件事早在2008年就有计划了,当时乔布斯就曾打算研发自主汽车品牌“iCar”。

只不过到了2014年苹果才正式启动名为“泰坦(Titan)计划”的汽车项目,一开始还是干劲十足的,从谷歌、奔驰、特斯拉等公司高薪挖来了专家,初步组建了一个200人左右的豪华造车团队,准备大干一场。

随后有统计显示,在成立后的一年内,苹果研发团队人数扩充到了千余名,其中,前特斯拉员工超过300人。

对于这个行为,马斯克都看不下去了,还曾公开嘲讽称“如果你在特斯拉待不下去,就去苹果干活吧。”

2015年的时候苹果的造车进展还是很快的,提前注册了“apple.car”、“apple.cars”以及“apple.auto”三个域名,而在技术累计方面,苹果也的确有两把刷子,曾研发出了静音电动门、无方向盘或油门踏板的汽车内饰、增强现实显示器等不少先进技术专利。

按理来说,照着这个势头苹果造车不至于这么坎坷,但这时团队内部似乎产生了重大分歧,据爆料当时造车项目一位高管主张开发一款具备半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产品,但项目总负责人Steve Zadesky却期望打造一款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

最后争论的结局,是苹果CEO库克选择了后者,但Steve Zadesky却在2016年直接退出了项目组。

好在这时苹果并没有放弃,选择继续砸钱开路,据报道,2020年苹果会在汽车研发上投入近190亿美元,作为对比,当时整个汽车行业的研发支出为800亿-1000亿美元,可以说造车是近十年来苹果最昂贵的研发项目之一。

让人意外的是,苹果汽车却从此销声匿迹。当苹果造车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时间已经到了2021年9月,媒体曝光泰坦团队已经有5位高管先后出走,随后还更换了多位负责人,发生多轮裁员,据说目前项目内只剩下一位原Apple Watch部门的高管。

可以说,造车业务也是迄今苹果最混乱的项目之一,而且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库克当年的选择似乎真的做错了?

首先我们要了解,苹果当年定的目标有多“离谱”。

起初苹果打算制造L5级别自动驾驶的汽车,这一级别被称为高度自动驾驶,驾驶全程无需驾驶员任何操作,而且还是一款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全自动汽车,仅通过远程指挥中心来控制车辆,整个想法颇为激进。

其实当初把目标定这么高也可以理解,苹果代表的是科技先锋,其打造的产品总要有“过人之处”,首款汽车就算不处于行业领先,也得是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但现实很骨感,以现在的科技水平,量产车的智能驾驶级别顶天就到L3,即使是电动车巨头特斯拉,它的自动驾驶技术级别也处于L2级,你苹果上来定个L5...

再来看苹果做出的成绩,根据美国加州交通管理局DMV发布的2021年自动驾驶数据,苹果自动驾驶车辆在2021年总行驶里程为13272英里,接管次数高达663次,是所有测试车辆中最高的,作为对比,自动驾驶能力排垫底的丰田,行驶13959英里的总接管次数也才419次。

于是2022年苹果接受了现实,开始下调目标,放弃了无需用户交互的全自动驾驶汽车,设定为L4级,然而这对于苹果来说似乎也成了“天方夜谭”。

2023年8月19日,一辆搭载苹果自动驾驶平台的雷克萨斯RX 450h测试车在道路当中被一辆汽车撞上。8月23日,苹果的自动驾驶车辆被追尾,发生事故。说句实在的,这种智驾能力,甚至还不如目前国内L2+级高阶辅助驾驶的水准。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这款车发布时间一直在推迟,但苹果却并没有放弃,今年苹果公司自动驾驶汽车工作的最新计划中,已经增加了更多的测试司机,不过测试中的车辆数量保持不变。

根据MacReports1月份的报道,苹果公司现在已经安排了162名司机用于自动驾驶测试计划,配备了68辆自动驾驶汽车。

不得不说,经历了如此多变故,苹果造车的项目还在坚挺,而且选择继续死磕自动驾驶,或许这就是“钞能力”的力量?

在苹果造车举步维艰的时候,曾经的老对手小米却杀入了市场,对此有很多人不免产生疑惑,为啥小米造车就用了三年,苹果用了快十年都没造出来车。

首先从发展战略来看,苹果和小米虽然都是在打造电动车,但理念有很大差距,曾有业内人士分析,雷军的造车理念和最初乔布斯的想法十分类似,都是通过屏幕做串联,实现大小屏通吃。

然而现在却走了完全不同的路,小米雷军是要建成屏幕为纽带的智能生态,但库克想要建造的是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智能生态。

目前,小米已经和大部分造车新势力建立了合作,比如小米手表能够作为蔚来车主的智能遥控器,小米手机可以充当小鹏和比亚迪的车钥匙。

反观苹果,却在着重布局CarPlay在汽车上的应用,而CarPlay只是一个操作系统,很难承载苹果的野心,作为通过iPhone嵌入汽车仪表盘的汽车软件,是利用App Store平台来鼓励软件开发人员优化汽车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苹果更像是在绕开车企构建自己的车内体验生态,虽说他们一直以自己的生态系统和产品标准为傲但在新的领域里,这种封闭的文化可能限制了他们的创新和发展。

相比之下,小米则展现出了更加开放和务实的态度,他们不仅注重研发效率,更懂得如何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项目的进展,这种灵活的策略,让小米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成功将首款汽车推向市场。

而且还有一点,造车必须得解决供应链。目前电池、电机、电控、悬架、压铸机等等国产供应链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像宁德时代都已经成了行业顶尖的代表。

在这种背景下,苹果想要解决供应链问题可比手机难多了。说得直白点,国产手机行业供应链可能没苹果不行,但苹果没有国产汽车行业供应链支持的话,基本完全不行。所以整体来看,苹果想要顺利造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曾经,蔚来创始人李斌在访谈中谈到,“蔚来需要在苹果的冲击波到来之前具备一定的抗击打抗冲击能力。”

他提到,如果苹果成功推出汽车,肯定是定位在主流高端市场,在苹果用户生态和品牌力的影响下,苹果的汽车会有很强的竞争力。

看得出来,苹果依然被国内造车新势力大佬视为劲敌,然而苹果汽车真的能名副其实吗?这个答案,恐怕要等到2028年才能揭晓。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极果网

相关新闻

“鸽”了十年的苹果汽车、数亿美元的投入后:自动驾驶级别降到 L2,最早也要 2028 年面世!华为、苹果发布会「贴脸开大」,谁遥遥领先?华为“憋了5年”造手机界大杀器,长这样!这次是真的遥遥领先苹果?华为25亿元卖掉“问界”!真不造车了?华为25亿卖出“问界”!释放了什么信号?骨灰盒放一年只要55块钱?丰巢回应;抖音出手了!打击虚假人设;华为再招“天才少年”|大公司动态巨型科技ETF再平衡,英伟达上、苹果下!预期中的周五“百亿冲击”,就这?华为分红!人均超50万;余承东回应“遥遥领先”罚款;王慧文逐步复出;小米SU7 今日开始交付;阿里云内部全面推行AI写代码...28.98万!问界新SUV来了!华为再次下场开“卷”……申请吸引力增强?英伟达和佐治亚理工学院推出「AI超级计算机中心」,真“遥遥领先”了!「遥遥领先」的华为智驾,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华为已撤回“遥遥领先”商标申请;小米SU7 今日开始交付;王慧文将继续担任美团顾问;娃哈哈回应未开封饮料有黑色异物丨邦早报汽车芯片重磅玩家出炉!海思“回归”?华为的既要/又要/还要华为再遭“封禁”、无人驾驶车“狂飙”、“雪王”盯上农夫山泉生意、淘宝不卷低价了、腾讯24应届生涨薪3200元......“遥遥领先”英语咋说?苹果广告词给出答案,精妙!刚刚,OpenAI又双叒叕鸽了!没等来“草莓”发布,只敷衍发了评测集,网友:拿这来抢谷歌发布会风头?Apple 智能开启测试,通话录音来了/余承东再否认「遥遥领先」禁令/雷军:小米汽车会在合适的时间全球化智界S7“截胡”小米SU7?华为、雷军都回应了打起来了!华为截胡小米,这一次雷布斯为啥“怂”了?太强了!6500亿“迪王”飙升8%,带动汽车产业链集体拉升!又有医药公司闪崩大跌48%,创新药的鬼故事结束了吗?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来了!一口气连发十款新品,年底目标上车50万辆...“遥遥领先”是怎么来的?——华为2023年报解读吓坏网友:“令人不舒服”“让我想卖掉我的iPhone和iPad”!苹果罕见致歉!发生了什么?小米汽车21.59万元起售!背水开战,雷军发布会现场也多次喊出“遥遥领先”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