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来的旅途,在艺术范与烟火气之间
20世纪80年代,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西方艺术家”的约瑟夫·博伊斯,受邀为在德国卡塞尔举办的第七届文献展创作一件艺术品。博伊斯选择不踏进展馆,而是在展馆外与市民们一起进行了一场植树运动,这成为了公共艺术作品《7000棵橡树》。
博伊斯认为,艺术的形式是人类最本真的形式,每一个参与种树的人都是艺术家。四十年后的今天,当年种下的橡树已然长大,他的“每个人都是艺术家”这个理念也在各个层面被充分实践。
据腾讯营销洞察与同程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行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显示,“深度在地”是过去一年消费旅行的四大趋势之一。人们的旅游经历不断丰富,随之他们对于旅游的体验也不断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过去,旅人多是静态、被动地去寻找目的地休憩;如今,他们开始期待能够在地体验限定版城市生活,主动与一片土壤互相激发、创造。这改变了人们对于旅途的定义,也切合了漫心酒店等倡导“旅人与一座城市的链接”的文旅品牌的价值观——
旅途不再是传统的静态的终点,而是邂逅未知美好的起点。人们理想的栖居地,也不再是一方小空间,而是与街区和城市息息相关。
一场冒险,
在艺术范与烟火气之间
步入深圳龙岗漫心酒店大堂,便可见近1000平米、空间开阔的艺术画廊式空间,一场以“明日花园”为主题的艺术展览就在这里举行。独特的窗洞设计使得行走其中有一种穿梭感,囊括雕塑、绘画、摄影等形式的30余位海内外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品,无声地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
如果说艺术品摆放在美术馆中是一种约定俗成,那么把艺术品不设防地摆在开放的酒店大堂,则算得上一场冒险,更遑论这些艺术品还是个人私藏。
“明日花园”艺术展览
龙城CC创意街区创始人陈晓芳是这些藏品的主人。开业前,因为担心贵重的藏品会遭到破坏,团队和她之间发生过很长时间的探讨。直到陈晓芳坚决地告诉团队,“没关系,就算被破坏了我们也接受。”透过这件事,她想要用美好激发美好,善意激发出人们的善意。“这个世界太需要敢于去真善美的人。”
让人欣慰的是,开业至今,团队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除了酒店的客人周边的居民,还从世界各地飞来了一些专业的艺术家。陆续地,艺术家的朋友们来了,艺术专业的学生们来了,临近周末,还有一些不住附近的带着孩子专门来看展的家庭,在深圳龙岗的快节奏中,诗意和美学就这样缓缓浸润人们的生活。“艺术应该日常化,一个开放的、待人以诚的空间,会收到同样的反馈。”
酒店“艺客厅”的空间结构(上图)
艺术体验空间内的窗洞(下图)
看似不符常规的举动,却不断收到反馈、鼓励与认可,这让陈晓芳感到欣喜。从1995年筹建长沙世界之窗,到1997年开业,到加入华侨城集团筹建威尼斯酒店、华会所,再到后来负责欢乐海岸,陈晓芳做文旅已有三十多年,操刀过诸多文旅项目。这次尝试,既是一场把艺术范融入到烟火气中的冒险,也是用艺术重新赋能老旧区域的开端。
两年时间,龙城CC创意街区团队将深圳龙岗上世纪末的一个汽车修理厂工业区迭变升级,变成了文化创意街区“龙城CC创意街区”,而其中的厂房宿舍则被改造为旅居美学的艺术酒店“深圳龙岗漫心酒店”,试图探索嵌入城市街巷的新酒店范式。
近些年来,传统的厂区改造升级并不鲜见,而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如何在老旧厂区中,像一座生长的绿洲般,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切实的滋养与改变。
深融龙岗漫心酒店
旅程时代,
新“第三空间”的想象力
在前不久的华住伙伴大会上,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总结了如今大众出行的变化,“旅行从或刚需变成刚需,从奢侈品到日用品,从低频到高频,从单一到多层次,从计划到随性。”生活方式的变化,带动旅行方式从根本发生了变化,相比用旅行或旅游概括这种新趋势,“旅程”或许更加准确。
从旅行到旅程的变化,也是酒店从旅途配套到目的地的变化。如果细心观察,过去几年,它早在你的生活中有所体现。从积极寻找身边“消失的附近”,到通过“City Walk”丈量城市的肌理,人们在与周遭环境打交道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在自己的生活半径中探寻更有联结的场域。
滑动查看更多
龙城CC创意街区
而酒店作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也生长出了社区的属性,变成了共创城市生活的重要部分。
据龙城CC创意街区团队观察,除了商业差旅,来漫心酒店进行周末微度假的本地居民越来越多,每当附近有演唱会时,酒店就会爆满,而酒店推出的在地化的餐饮,则主要靠周边人群来消费。酒店的生态圈逐渐辐射得越来越广。之于商务旅人来说,漫心酒店可以在满足出差配套的基础上,丰富他们了的生活;而之于周边居民来说,酒店已成为他们生活休闲的“第三空间”(美国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曾提出“第三空间”概念,即抛开家庭和工作,让人感到放松、有归属感且经常触摸的地方),正在生长出各种可能性。
滑动查看更多
龙城CC创意街区
从这个角度来看,深圳龙岗漫心酒店和其所在的龙城CC创意街区可视为与时代趋势同行的酒店新范式探索——不止于酒店,旅人在其中享受的不仅是酒店住宿空间,还是深圳一整片街区的艺文生活体验,整个街区的在地化内容,包括市集、沙龙、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它满足了人们多元的需要,也形成了一个丰富的生态圈,让它真正成为旅人和一座城市的链接。
与街区融为一体,酒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城市生活,甚至在反哺着周边居民的生活方式,激发出了更多关于生活方式的想象力。
“不止酒店”,
风景之上是生活
超越术的层面,龙城CC创意街区团队想要创造的是一个以人为本、向美而生的道场,用艺术去激发出人们内在最柔软、最善良、最感性的一面。“随便走进来的一个人,因为我们的场域激发了他在那个当下对于生活的美好体验,这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几十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狂飙突进式的发展,大量的封闭式小区成为主流,但龙城CC创意街区团队追求的愿景,是一个开放的、共享的、舒适的、追求细节的生态圈。
此次对于深圳龙岗漫心酒店和其所在的龙城CC创意街区的打造大约用了两年的时间,它在设计之初便强调开放与共享:为了拉近人与人的距离,酒店所在的街区没有宽马路;园区不设围墙,既向内开放也向外开放;酒店中除了客房需要刷卡进入,所有的设施都向人们开放。
除了小尺度的街区、开放流动的空间,为了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能够慢下来,心境更为平和地享受日常的美好,龙城CC创意街区团队为此也在细节上花足了心思,比如酒店客房门口等候旅人归来的夜灯,床头陪伴客人入眠的艺术书籍等。
酒店装潢
在快速发展的深圳,人们多数时候是理性、带着面具的状态,而丰沛的艺术与真诚的行动,恰恰最能融化这些坚冰。酒店评价中,有人说自己离店时忘带了行李箱,酒店的员工打车帮他把行李箱送到了机场;有人在天台上休憩时突然想喝酒,被惊喜地赠予了一瓶红酒。龙城CC创意街区团队经常会收到反馈,人们会觉得“这里褪去了商务的气氛,处处都能感受到待人以诚的细节。”
有了这样的基底,类似桃花源般的邻里之间的美好也得以实现。酒店刚开业不久时,深圳遭遇过一场大暴雨,龙岗也被淹。让龙城CC创意街区团队也感到惊诧的是,当晚的深圳龙岗漫心酒店爆满,像是被当成了一个公共庇护所。“也许酒店在人们心中会有一种职能——它是一个大家可信任的安全空间。”
还有一次,街区有个小孩半夜坐在街上发呆,被商家发现后,龙城CC创意街区团队的同事把他带到了酒店,并帮他联系父母和警察。这种向善向美社会的开放性,和美育共同构成了一种有社会责任感的价值导向。
龙城CC创意街区中的流浪猫驿站
某位艺术家在深圳龙岗漫心酒店写过一首诗,“我用我点滴的生命去喂养它,注定无法拥有的世界,我在不断喂养我失去的每一天……”之于龙城CC创意街区团队来说,这是用真诚在滋养一个理想国,让它成为一片深具文化底蕴的肥沃土壤,让人们可以从往前冲的状态中慢下来。而之于每一位普通人来说,它告诉我们,诗意地栖居,成为“生活的艺术家”不需要太多形式,对生活的喂养也终将反哺自身。
相比于过去大开大合的建设,这是一个“微更新、重运营”的时代。龙城CC创意街区团队表示,“大家会更关注生活的品质,更在乎空间的环境、细节以及人文的氛围,尤其是在深圳,经历了四十多年高速的发展,它未来的活力,一定是在于慢下来后的生活需求,以及对更好生活的想象。”
这与季琦曾在书中语言过的未来酒店趋势不谋而合,“未来的酒店,昂贵的材料、铺张的空间已经不能彰显先进的审美和生活方式,反而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和艺术更能够体现一个酒店的审美和格调。”
华住旗下已创立六年的漫心品牌尤为凸显这一特点,在产品设计上始终坚持挖掘所在城市的历史、风景、文化。每一家漫心,都是旅人与一个城市的链接,为顾客单调的旅程增添色彩,满足城市探索的好奇心和情绪价值。
华住集团在科技与人文方面的融合,以及漫心酒店品牌的特色,是龙城CC创意街区团队选择与之合作的重要原因。在商业连锁酒店的打造上,结合自身深厚艺术文化底蕴,以个性设计对酒店进行塑造,双方一起探索出一个有内涵和温度的生活空间。
随着城市更新转向存量开发,“城市微更新”也逐渐走到人们的视野中,它意味着对于小空间进行低成本的改善提升,赋予公民更多参与共建的权利。类似漫心酒店这样的项目为整个城市带来的改变也许如苔米一般微小,却切实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要相信,“人人都是艺术家”。当从被外界裹挟的状态中慢下来,回归内在的源泉,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无论是做饭还是做一个项目,人人都可以在一啄一饮、一呼一吸中,去撰写生活的艺术。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丨毛思雨
作者丨芬航
设计排版丨零水
图片来源丨龙城CC创意街区、FRAME构架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