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孩子有这种心理,未来很难幸福

孩子有这种心理,未来很难幸福

9月前

直播预告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作者|钱志亮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我不配”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认识一位年轻的朋友,毕业之后去面试一家很有名气的公司,历尽千辛万苦成功拿到offer 。


然而盼来了这个好结果,她的内心却开始紧张和不安。


她觉得自己配不上这样的大公司,身边的朋友都羡慕她,她却一直在打退堂鼓,害怕公司哪天发现的自己的能力非常一般。


心理学上将这种表现称之为“冒名顶替综合征”,意思是明明获得了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却仍然深信自己“不配”。


用现在一句流行的词语来解释,那就是:“不配得感”


“不配得感”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总觉得自己配不上好东西。


这个“好东西”不仅是物质意义上的,更是心理层面的爱、认可与关怀。


比如:


看中一件衣服,却认为只有漂亮的人才能穿;


收到一件精致的礼物,却觉得这是有钱人才配拥有的;


无法因他人的夸奖而感到高兴,觉得自己不值得这个赞美;


别人喜欢自己、对自己表示关心,第一反应是下意识拒绝,不敢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


“不配得感”强烈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是低于外界对他们本身的评价。为了追求好的结果,他们努力工作和生活,可当结果发生时,他们又开始退缩。


“不配得感”对孩子的生活影响很深,让他们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是什么让孩子觉得“我不配”?


心理学家米夏艾拉·穆逖兮在《冒名顶替综合征》一书中写道:冒名顶替者的人生故事千差万别。不过,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在孩童时期过于苛求自己,并且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感觉不适。


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这样苛求自己呢?


首先,以爱之名的贬低和打压。


有位女生邀请了自己的妈妈录节目,女儿试图告诉妈妈,在美国,自己看似普通的长相也会被认为是美的。


母亲满脸不可思议,她嘲笑道:


“你从来都不是什么美女。”


“你一直都是个小黑妞、小丑妞,我们会说你是猪拱嘴,像猪嘴一样的感觉。”


“这就是你逃到美国的理由吗?”


我们很难想象父母会对亲生孩子说出这样残忍的话。


但是直至今日,父母对孩子这种不留情面的点评并不少见。


他们试图让孩子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对孩子的任何事情嗤之以鼻,无论孩子多努力,也不会被认可。


父母对孩子的种种挑剔,最后也导致了孩子对自己的不满和挑剔。


很多人的“不配得感”,都是父母给的。



其次,孩子“父母化”——孩子在家庭里会承担起与自己年龄不符的压力和责任。


曾经看到某个视频中,女儿拿了货架上一瓶4元的饮料,没想到遭到母亲的批评教育:


“你买东西一定要看价,咱这个消费水平就在那里,咱不能跟别人比。”


妈妈可能本意是为了让孩子勤俭节约,但是她的一番话里,却像是在告诉孩子:你配不上这一瓶4元的水。


在一些家庭中,因为父母的童年经历或者家庭情况,他们会期待孩子早早地目睹生活的艰辛,从而变得懂事、体贴。


他们会对孩子哭穷、抱怨,孩子有时候为了取悦父母,会主动承担起责任。


虽然孩子不能完全达到大人对他们的期许,但出于对父母的爱与忠诚,他们不敢过得比父母好。


于是,很多孩子不敢追求好的生活,一旦他们这么做了,羞耻感和内疚感便如影随形。


最后,用单一的标准衡量孩子,让孩子不敢失败。


在一些家庭,父母始终以学业成绩衡量自己的孩子,甚至根据成绩给予孩子不同程度的爱。


比如,考得好家长喜笑颜开;考得差了,则对孩子冷冰冰的,言语里满是批评、嫌弃。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是根据自己的外在表现来爱自己的,成绩好才值得被爱,内在的自我价值感很低。


在这种“有条件的爱”下,孩子很容易患得患失,承受过多压力,他们会苛求自己。


然而,对自己的要求越高,犯错误时的打击也越大,这些错误反过来又证实了“我不够好”的基本信念。


很多孩子会把“学习结果”和“个人价值”划等号,不管自己有多努力、多优秀,他们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有位家长朋友曾经对我说过他读高中的儿子,有一段时间学习很努力,尤其是数学成绩突飞猛进,班主任和数学老师表扬过他好几次,新学期甚至提出让他来当课代表。


妈妈很开心,她以为儿子也会一样开心,没想到儿子表现得很焦虑,他甚至私下里拒绝了老师的提议。


因为在他看来,现在的成绩是运气好的结果,如果后面没考好,大家肯定会对他很失望。


在他眼里,那个优秀的自己并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一个“冒名顶替的角色”,他恐惧自己的学习水平被“拆穿”。


一个配得感低的孩子,往往也是一个低自尊的孩子。


比其他孩子,他们更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眼光,相比于欣赏和夸奖,他们更容易识别那些负面的评价。


他们对自己非常地苛刻,常常将责任和失败,全部归咎于自己“不够好”上面。


他们不认同自己,对自己生活中的成功和幸福期望值很低,当好事发生时,不敢拥有,进而错过机会。


正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中所写:“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前段时间,网上有这样一则视频:


妈妈带着女儿出行,买票的时候,多花了几百块钱买了“一等座”。


女儿很心疼,妈妈则真诚地回应道:


“你值得一等座,你配得上一等座。

商务座你也配得上,只是爸爸妈妈目前的能力还配不上。

但这不是你的问题,是我们的问题。

你值得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但前提是,你也得为自己努力。”


妈妈的一番话,感动了很多人。


每个孩子有权利追求更好的生活。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一个基本原则——不要打击孩子的热情和希望。


能否养出内心富足、配得感强的孩子,绝对不是看物质多少,而是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


不管家庭条件贫富,父母只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养育孩子。


不要总是拿“条件不好”“自己多辛苦”去控制孩子,让孩子早早地背负沉重感,处在忧虑之中,无法身心舒展地成长。


真正有格局的父母,绝不会给孩子灌输过多物质上的贫富、自己的牺牲多少,而是不抱怨、不诉苦、提升自己,给孩子传递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与此同时,不断地输出爱,给孩子积极的认可与欣赏。


让孩子明白: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爱你、接纳你,尊重你的感受和需求,愿意陪你一起解决问题。


当我们给予孩子的反馈是积极的、向上的,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被接纳、被允许的,自己是值得拥有这一切的,从而产生配得感,这才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能量。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

懂点积极心理学的父母,不仅自己活得更幸福快乐,而且教出来的孩子,抗挫折能力也会更强,更加豁达和优秀

如何培养一个高自尊高自信的孩子?

推荐清华心理系主任彭凯平:《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课程》。

课程大纲↓


你不必上清华
也可以收获清华教授带来的
心理学专业课程

《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培养积极自信的孩子》
原价198元
限时钜惠129
限时秒杀仅限3天!

不到一顿快餐的钱
   那些困扰你许久的育儿问题
 
或许在这里你就能找到答案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订阅课程↓↓↓

(广告)


作者介绍


 


本文转载于钱志亮工作室(ID: qzlgzs),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尹建莉父母学堂

相关新闻

家有这种氛围,孩子很难幸福做不到这几点,孩子很难喜欢阅读站在中考分流的分水岭,才知道小学踩这个坑的孩子,很难爬出来……很遗憾,我们的孩子很难成为下一个董宇辉郭晶晶晒的家庭照火了!网友:这样的孩子,很难不优秀养几个孩子有啥难的?要承担比老一辈重大很多倍的养育责任和成本啊~“清华才女”武亦姝毕业后现状曝光:有这种表现的孩子,将来多半是学霸!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养出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这种特征的孩子,将来能干大事,就是有点费家长【荐】哈佛大学调查曝光:未来有潜力的孩子,90%时间花在这上面哈佛研究,会做家事的孩子未来生活较幸福、工作表现较好告诉孩子,真正的富有,其实很难伪装比「财富自由」更让人幸福的,是这种罕见的心理特质——管孩子学习,如果你总有这种感觉,就要小心了身上自带“穷气”的父母,很难养出富足的孩子从发烧到去世仅3天!这种病医生都怕,孩子有这些症状,赶快去医院你养的孩子未来是不是优秀,取决于父母有没有这三种定力九大公学之一的温切斯特公学,13+入学考试有多难?拿到offer的孩子, 提前做了这件事.……【经济】地球未来难测,法国父母热衷为孩子进行“气候储蓄”“生性凉薄”的孩子是什么样?心理学:有2个特征,你遇见过吗?孩子有这1种迹象,说明他心理在逐渐崩溃为什么有的孩子不喜欢在课堂发言,聊个心理学上颠覆你认知的原因加拿大人的婚姻观,给我的省思:孩子上学后才结婚大有人在、重组家庭也可以很幸福北京孩子跟地方孩子,有哪些差别?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