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022年梅毒患者数量飙升,创1950年以来新高 | 环球科学要闻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梅毒螺旋体的彩色电子显微照片,在图片中为黄金色。图片来源:NIAID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在1月30日发布的一则报告,2022年,美国梅毒确诊病例达到了5.9万例,这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确诊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女性处于一期和二期梅毒的病例数达到了14652例,占比达到了19.5%,而2018年,美国仅14%的梅毒病例为女性。据CBS News消息,美国2022年有3755名患先天性梅毒的婴儿出生,相比于过去十年增加了10倍。
20世纪40年代,由于青霉素的使用,梅毒的发病率急剧降低,不过在90年代由于艾滋病的流行,梅毒病例有了短暂上升。自2011年以来,美国的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在黑人和印第安人群体中,梅毒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梅毒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感染引起,初期的症状为无痛性溃疡,但如果不经治疗,梅毒会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导致神经感染,这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据CNN health消息,目前美国的性传播感染病例还在持续增长,衣原体、淋病和梅毒病例达到了250多万例,其中衣原体约占美国CDC报告的性传播感染病例的2/3。美国CDC强调需要创新的解决办法和预防战略,以应对更广泛的性传播感染,特别是在受影响最严重的社区。(CBS News,CNN health)
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当地时间2月2日的报道,上周在旧金山的法庭上,美国专家们就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是否应该禁止在饮用水中添加氟化物,以保护胎儿和儿童的神经系统免受伤害进行了争辩。这项诉讼始于2017年,经过长达数年的暂停后,美国于当地时间1月31日重启该诉讼。
在饮用水中添加氟化物(一种常见的矿物质)可使儿童和成人的蛀牙减少25%。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实验动物和饮用水中天然含有氟化物的社区的研究表明,高水平的氟化物可能会影响大脑发育。此外,去年5月,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NTP)未发表的评估结果表明,美国饮用水中的含氟量至少是美国政府推荐水平的两倍,并且与儿童智商较低有关。但EPA等认为,几乎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目前饮用水中的氟化物(浓度为每升0.7毫克)会构成威胁。诉讼仍在进行,尽管一些专家怀疑法院会下令让EPA禁止在饮用水中添加氟化物,但可能会命令EPA根据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TSCA)将氟化物视为有毒物质,并优先对其评估,以确定安全暴露限值。(Science news)
· 新技术 ·
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但这类技术有机会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通过人脸图像获知他人身份,引发了隐私相关的担忧。一些科学家也在探索如何修改图像以阻挡未经授权的人脸识别。最近,有研究者开发了名为CamPro的技术,它生成的图像可以用于阻挡未经授权的人脸识别。这项研究被NDSS 2024会议接收,并已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
此前的反人脸识别(AFR)技术,大多基于后处理,也就是在摄像头捕捉图像后再修改图像。相比之下,CamPro是一项在传感器层面实现的反人脸识别技术,它在传感器生成图像时就开始工作,想要绕过CamPro收集人脸信息会更难。通常 ,一个摄像头模块是由图像传感器和图像信号处理器组成,图像传感器将感知到的光线转换为原始读数,信号处理器可将这些原始读数转换为人类肉眼可辨的RGB图像,并能控制传感器(如调整快门和ISO感光度以实现自动曝光)。信号处理器通常会提供一组可调参数,来适配不同的传感器,以产生更真实的图像 ,但CamPro也是通过调整其中的一些参数,即色彩校正矩阵和伽马矫正,将人脸识别准确率降低到0.03%。与此同时,图像中的人物姿势等其他特征的识别不受影响。科学家表示,这项技术可以将普通相机改造为无法提取面部特征进行识别的隐私相机。
“盖亚”探测器旨在绘制精确的银河系三维地图。图片来源:欧洲空间局(ESA)
据麻省理工学院(MIT)报道,近期MIT的物理学家通过记录整个银河系中恒星的速度,发现与靠近银河系中心的恒星相比,位于银河系边缘的恒星的运行速度要更慢。相关结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Society Journal)上。
“盖亚”(Gaia)空间探测器旨在跟踪整个银河系中超过10亿颗恒星的精确位置、距离和运动,而名为“APOGEE”的项目是一项地面巡天。在这项研究中,通过分析“盖亚”和“APOGEE”获得的数据,研究人员绘制了每颗恒星的速度与其距离的关系曲线,以生成银河系旋转曲线,并且发现随着恒星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增加,恒星的旋转速度开始变慢,和预期的不同。随后,研究人员利用银河系旋转曲线来分析暗物质的分布,结果发现,银河系的核心比此前认为的密度更低,暗物质分布更少,即银河系的核心在质量上比之前认为的更轻。(MIT News)
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由二价铁累积并氧化细胞膜脂质,诱导细胞死亡的铁死亡(ferroptosis)被证明与多种疾病有关。近日,一项《自然》(Nature)上的研究发现,7-脱氢胆固醇还原酶(DHCR7)的缺失或变异会导致胆固醇的前体分子7-脱氢胆固醇(7-DHC)水平升高,抑制铁死亡,进而促进癌细胞生存。
科学家通过全基因组分析和基因编辑筛选出调控铁死亡的基因,发现编码DHCR7的基因发生突变与铁死亡强相关。结合细胞实验和计算机建模,研究人员发现,相关的基因突变会影响DHCR7对7-DHC的降解,导致7-DHC积累,而高水平的7-DHC能保护脂类不被氧化,从而抑制癌细胞的铁死亡。向癌细胞和小鼠体内注射药物抑制7-DHC的合成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反之,提高癌细胞内的7-DHC水平能让它抵抗铁死亡。这为将来开发7-DHC靶向的抗癌药物打下了基础。(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撰文:马一瑗、栗子、王怡博、clefable
编辑:clefable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