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龙年,我正式跨入了4字打头的岁月了,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基本上差不多都成了公司的中层干部。聚会在一起,也都在互相感叹,真的人到中年了,好像越来越信命了,尤其感觉到自己面临中年危机以后,总忍不住想从“玄学”里去找一点答案。还真别说,这种说法我也真是听到过,而且我选择相信:哈哈哈,说我们中年女性的大运来了,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相信呢?但我们是成熟女性,我们很明白,就算运道真的来了,也不可能躺在家里的沙发上,就焕发职场的第二春。坚定相信大运来了,更要清楚知道要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假如之前在职场一直也没有什么发展,人到中年压力更大了,要如何找到新的出口,让自己发展起来呢?假如本来在职场发展不错,但是随着年龄和大环境的改变,突然感觉到瓶颈了,怎么才能突破?那天和好朋友喝酒聊天有了点感悟,趁着还热乎,记录一下,也许对大家也能有启发。
大师说的“中年女性会旺”,翻译成精英们爱整的“高大上”的词,就是: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其实说白了,不就是如何在现有单位进一步发展,或者如何跳槽/创业?
“第二曲线”这个概念本身,就可以给我们在遇到“中年危机”时,一个思考问题的框架。所以呢,我谈自己解题思路前,先把这个概念和大家讲一下。
这个概念是畅销书《第二曲线》中,扬·莫里森提出的,通俗来说就是,不管企业、产品创新,还是个人发展,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遇到天花板,这时候与其在原地死磕,也许另辟蹊径反而是破局之道。
借鉴过来,这也是很多人现在会提的,职场混得不好,或者发展停滞了,咱们搞个副业,弄个兼职搞钱。
这是很大的误区,所谓打造人生的第二增长曲线,前提其实是第一曲线已经到了真正的“极限点”。
恕我直言,很多人所面临的职场困境,是主业都还没有做好,就“幻想”着副业可以轻松赚钱。
所以,咱们今天要谈的其实是这么两件事:
1、自己清楚主业发展没到极限点,但又不知道如何更进一步;
2、真的主业到了极限点,如何开启第二曲线。
在现在的岗位做得挺好的,或者即使做得并不太好,但也似乎就“那样”了,不能再升更高了怎么办?
这就是开头提到的伪命题,很多人就会“突发奇想”,想搞个副业啊,想离职跳槽换个赛道啊。我是真的要泼大家冷水的,现在这个大环境,安心做好主业最关键,不要把“副业/创业”想得那么简单。如果你是真的热爱某件事,那么可以利用主业的休闲时间搞,至少跑通了最小可商业化的路径再来谈要不要把副业变成主业:MVP(这个下面展开说)。回头来说说手头上这份工作,到底怎样才能进步。这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寻找内部机会,直线无法晋升了,那就要“曲线救国”,一般来说就是:平移转岗,下调地方。
具体来说就是,申请内部平移,申请到离产生业绩更近的岗位,或者是可以带团队的部门。这个在职场的朋友都应该明白,离业绩近的,不是说非要是销售部门,但要有更加具体数字直接来衡量做得好坏。这样的部门压力肯定更大,但晋升的机会也会更多。带团队就是做管理,这也是职场晋升的通路,往上升就是要带人,如果你之前没带过人,或者带几个人,那么争取申请到带更多人的部门,也是一个很好的突破职场瓶颈的通路。这种平调策略听起来很高大上,但给大家举个例子,可能就理解了。在我自己的小公司里,负责客服团队的小伙伴工作一直完成得很不错,如果她还想更进一步,那就要考虑到,我们是一家自媒体公司,最核心的业务是出产内容以及商务推广;要不她往内容生产方向做努力,要不她往商务推广方面提高自己;但大家可能没想到的是,这两条路她都没有选择,她选择就踏踏实实做好手上的客服工作。作为老板,我是完全接受她的选择的;这其实也在提示我们,在职场上并不一定非要“中年进步”,也可以选择“中年稳住”,在每天都干的工作中,也藏着你自己职业技术和经验积累的“增值”曲线。再来说说下调地方,这是针对规模比较大,各地有分公司的企业。一般来说,大家都会直觉地认为,肯定在总部更好,但如果你在总部待了好几年没有任何晋升机会了,这时候考虑去个分公司,就是很好的曲线救国。去分公司,尽量申请一个可以比现在岗位高半级或者一级的机会,那么如果你在那边做得足够出色,大概率再回总部就能做高一级的位置。在一个组织架构足够完善的公司,一般来说原地踏步2-3年了(除非你自己觉得这样就挺好了),不然就要考虑“挪一挪”,那上面的路径就是大家可以参考的。最后再叮嘱一句,在考虑“挪”的时候,有一个不变原则要记得:新行业旧领域,旧行业新领域。除非你真的是个非常有经验的职场人,不然不要又换了行业,又换了岗位,那等于同时需要学习新的组织文化,还要学习专业能力,对大部分人来说就是,加速“失败”了。
作为体验主义者,我当然鼓励追求热爱,而且我自己本身就是属于人到中年开启的第二曲线,从之前全球100强的高管做了自媒体创业。但自己也是经历了创业这么多年,才掏心窝劝大家,咱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了,做任何决定前千万不要只是“脑子一热”。不要“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想要进入任何一个新的行业重新开始,都需要基于事实理性判断的。白天带娃,晚上写稿,开讲座……有了第一本书,然后一步步地走到现在👇第一,是充分的行业调研,至少找到3个类似路径的人充分交流。不仅是了解他们现在做得怎么样,更要了解,他们花了多久做到现在;当年做的环境和现在有何不同;他们成功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他们最大的不足又在哪里;他们现在的典型一天是不是你向往的。上周参加的活动,创业这么多年来,依然对未知的一切充满好奇👇🏻我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是否和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匹配?我的性格或者能力上有哪些是不利于我做这件事的?我愿意为这件事付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是多少(换句话说,我愿意亏多少,愿意接受多长时间一直是亏的);我接下来三年甚至更长时间能喜欢这样的工作模式吗?如果前面两步都觉得,大部分都是肯定的。那么就开启第三步,先跑通最小成本模型(MVP)。
比如樊登老师大家都知道吧,他在自己的书《低风险创业》里就提过,一开始他想转行说书赚钱,他就先把想讲的书录好,然后自己朋友圈发广告,拉人入群,试一下。结果大家都愿意听,他就继续做,然后定了下一个小目标,拉付费群。还想继续听的人,每人每天交1元,我就365天陪伴给你讲书。结果,竟然有人付费了,而且第一个500人的付费群也满了。那这就说明了,他具备通过讲书赚钱的最小模型,那接下来就能想想,怎么搭建团队或者找资金做规模了。同样的例子我公号的一位读者也在做,她叫小青,现在也开启了自媒体创业。她最开始也是从公号写内容分享,慢慢开启了线下分享会,然后线下分享会收费了,大家仍然愿意来。
你看,所有的第二曲线的开启,从来不是“搞大事”,而是先小范围试验,去验证自己具备做这件事的能力,也验证自己可以通过这件事赚钱,这是非常关键的。
好久没写职场了,但写起来发现自己很有热情,一气呵成。我想说,但凡想过职场第二曲线的朋友们都很了不起,说明咱们至少还有人到中年折腾的心力。哪怕就是我们还愿意相信,龙年离火大运,最旺中年女性——这份相信本身,也就是一种勇气。人到中年还有一份想再折腾折腾的心力,这是大好事,但我不鼓励“瞎”折腾,折腾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带着思考去折腾是关键。但今天还有一些话,一定要说:人生从来不是轨道,职场也不是,并不是非要一路高歌猛进,非要一路向上才是对的。如果此刻你仍然觉得,人到中年我连职场的第一曲线都还没有做到,复盘原因的时候,觉得是老板不好,工作很累,就是不喜欢这样的情绪,那最好的应对方法,绝不是立马换一个赛道搞第二曲线,而是改变此刻在职场上的状态——不能改变老板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现实就改变心态。先把眼前过好,眼前过好并不意味着要把这些烦恼都解决,而是想想怎么在“有限条件”下让自己过得更舒心。不要小看了“心情变好”这件事,这一点也是很强的能力。在看似“困境”中自己找到破局方式,这个很值钱。哪怕今天开始不乱想,不内耗,好吃好睡,这也是最简单的开始第一步。好心态就是好运道,不管外面的风多大,当自己看不清未来,没有把握的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过好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