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面对重塑中的一级市场,和投资人们谈谈募资、投资、并购以及 AI |2024 桔说论坛

面对重塑中的一级市场,和投资人们谈谈募资、投资、并购以及 AI |2024 桔说论坛

7月前

来源丨IT 桔子
封面图来源|文心一格

2024 年 3 月 9 日,由创投数据平台IT桔子主办的“向阳而生·桔说”论坛在北京·昆仑巢进行。
活动邀请到了一线投资人和分析师深度聊了聊当下的投资、并购、募资市场。
IT桔子在论坛上以“市场重塑进行时”为主题,分享了《2023-2024年度中国新经济创业投资分析报告》的关键数据和信息。
2023年中国创投市场的交易同比降低22%,市场仍未走出下滑与收缩趋势。过去一年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具体来看,市场的几大参与主体均产生画像改变。
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机构 LP 出资总规模约 1.84 万亿,连续三年下滑。其中,政策型 LP 的资金规模占比超过 50%。其他出资规模占比较大的依此为产业型、金融机构、财务型,分别占比在个位数到 20% 之间。2018 年之前,市场出资的主流为金融机构、产业型以及财务型 LP,在此后的 5 年内,除产业型 LP 相对稳健外,其余几类 LP 显著萎缩,而政策型 LP 出资占比大幅增长。资金端的结构剧变对投资机构的募资逻辑产生重大影响。
当下市场主流募资叙事成为「以政策型 LP 的出资目标为目标」——配合各级各地政府区域招商落地企业、出资引资,成为 GP 们募资时要承诺的责任部分。
市场活跃的投资机构列表中涌入了大量国资背景、产业背景的新面孔,有各地方政府设置的各类基金,有传统行业的产业基金,有来自国企/央企的投资品牌……投资圈一副大换血的姿态。
再看创业团队这边,普通团队几乎无法再奢望能得到 VC 们的青睐。当下获得投资的团队多位科学教、教授、总裁等高度精英化的群体。
从出资的人、到投资的人、到创业的人都在变化,对应的出资目的也在变,投资人的投资逻辑和方法必须变,对创业者的要求自然不同。当创业者想要融资的时候,必须以全新的视角去看放下的市场,去面对投资人,当机构想要募资的时候,也要抬头看看出资人的出资目的是什么。
(扫码可获取报告)

穿越周期的早期投资

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合伙人、英诺天使基金执行董事丁昳婷从早期投资的视角分享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穿越周期的方式和策略。
总结其他国家的经验,创新+出海可能是穿越周期的一个方式,近几年中国的高端制造出海已经有非常好的增长,从服装、家具、家电到新能源产业的出海,从跨境电商到生物医药license out再到AI的出海,给制造业出海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目前国内的市场非常卷,出海也更加可能成为科技企业不得不做的一个选择。
我们现在认为穿越周期有两个重点方向。
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比如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等极大地拓展了AI的边界,虽然最高端的AI智慧跟美国还有一些差距,但大模型、具身智能落地、消费电子和新终端应用方面中国是比较有优势的,可能会反超,甚至进一步出海。
另一个重点方向是新材料、新能源。新材料是我国比较落后的一个方向,投资金额和投资事件数量之前都不高,但绝对值去年有了一个大幅度的增长。AI设计材料,或者新的干实验替代湿实验的方法带来了一些新的机会。一些有重要应用场景的材料比如半导体、新能源(新一代电池材料、热材料管理)、绿色低碳等方面也有大量的新机会。新能源是最持续的基础建设的投资,体量非常大。从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能看到,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地超过了火电,2023年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围绕装机占比的提升会有大量的机会,包括目前还不是非常有共识的氢能等方向。 
早期科技投资机构重点想寻找的是整体与大趋势同频共振,具有比较强的创新性、成长性、持续性的企业,同时希望这些企业在当下的环境下比较有纪律,不去盲目扩张,对行业发展有比较好的认知。当然也需要敢于去投一些非共识的项目,因为就目前市场的体量而言,颠覆式的创新可能才是真正具有重大价值的企业。

不把并购当作IPO停发后的救命稻草

义柏资本合伙人李鹏对2023年的并购市场做了分析,并介绍了部分典型并购交易案例。
2023年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并购市场不管是交易金额、交易数量、还是单笔平均交易额都处于过去几年的最低点,在A股的整个交易金额中,不管是总金额还是单笔成交额都是下降的趋势。
在整体大环境情况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各科技细分赛道的创业公司竞争趋于激烈,融资也不同程度的遇到“瓶颈”,往往这个时候,“并购”就会被大家提起,同时在2023年又叠加两个很重要的因素:
一是PE/VC机构到了退出周期,在PE/VC的投后管理过程中,会和市场化专业并购团队进行对接,为已投项目寻求并购退出的可能性;第二个因素就是就是去年三四季度开始的收紧IPO的政策,大多数到了中后期的创业企业,如果不能把IPO作为退出选项,并购作为资本运作的产品之一,就会被拿出来讨论。 
但是从整体上看,我们不愿意把并购当作IPO停发之后的替代品或救命稻草,事实上,当一个企业只有被并购的价值的时候,其实大概率已经错失了最佳的战略绑定时机,很难和战略方/产业方形成协同效应。
对于一个处于中后期阶段创业公司,本身处在一个成长的通道里,只是因为IPO口径收紧而没办法去上交所或深交所,但公司是可以尝试北交所挂牌的,与此同时,也愿意把并购这扇门打开,这样的创业企业是我们最愿意尝试接触的,因为企业及创始团队的心态上处于一个开放且健康的状态。 
总体而言,市场中寻求并购的标的公司的竞争还是越来越激烈的,标的公司需要更早更认真的准备自己的出售预期和协同效应分析,更准确的抓住与战略方协同绑定的机会,不要等到公司已经处于一个明显下行的通道时再去寻找并购的可能性。

AI时代下的创新机会

阿里云创业者计划负责人李婷从云技术厂商的视角,分享了现在AI方面的一些浪潮和机会。
2023年,是一个智能时代的开启,虽然今天受整体的经济周期或者国家地缘政治的影响,整体的大环境不那么乐观,但我们也见证并参与到这个时代中去。 
从2023年三四月份微软发布的400页的AI相关的论文,到ChatGPT的问世,标志着人工智能通用能力的开始。从去年上半年很多人都在做大模型,大家关注的是谁家的模型参数比较高,谁家的分数比较高,到下半年模型相关的声音越来越少,大家更关注AI领域的应用场景,可以说从2023年上半年是完成了一个从算力到智力的过渡,而从2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是一个从智力到生产力的过渡。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些创新的机会。
一是+AI,比如说一些传统企业,或者已经盈利的企业或者一些能力非常好的企业,在自己本身业务的基础上,使用AI技术去提升办公效率和企业经营效率,同时降低成本,这是非常明显的一个趋势。
二是AI+,从2023年10月份开始,涌现了很多初创企业在做AI原生的应用,比如说教育领域、短视频领域或者To B的AI协同办公的工具等。到2024年应该是AI应用爆发的元年,会有很多新机会,面对这些机会,效率就是一切。但在效率方面从模型能力上、数据量上、再到算法、商业模式以及人才梯队管理上的差距叠加起来我们跟国外还有很大差距,在这种差距下,应用场景反而更需要我们去关注,也是我们更有机会的一个方面,这也是为什么阿里云推出创业者计划,陪伴创业者在AI时代的成长和加速。

圆桌:内生性错配,一级市场进入新格局

圆桌环节由IT桔子内容总监刘晓庆主持,对话嘉宾为德联资本执行董事樊雪松和FOFWEEKLY合伙人周瑞智。一位来自一线投资机构,一位来自研究机构,圆桌环节兼具市场参与者的经验体感与第三方视角的宏观趋势洞察。

德联资本执行董事樊雪松先生认为2023年硬科技领域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较往年明显下降。投资人仍然活跃但出手特别谨慎。机构们形成一些同质化认知: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德联资本关注高端制造、汽车等赛道,更注重产业数据,行动仍然偏积极。2023年投资数量与以往基本持平,总金额减少。较以往Pre-A  ~ D轮,去年投资阶段会更早期。比如创立公司阶段就参与进去,我们希望支持有技术积累、有行业影响力的人出来创业。
产业周期波动可达十多年,樊雪松先生认为应该在大产业周期的前端做布局,过程中的起起伏伏,是奔跑中的问题,只要一直往前跑,这些问题总会自然而然的解决。
2023年看项目会开始考虑企业自支撑能力怎么样,延伸到企业,就是有没有基础业务支持现金流的回正。退出的诉求越来越强烈,整个一级市场接近几万亿的资产。未来应该会进入到快节奏、专业化、快速流通的状态。
针对募资方面,德联资本还是有底气,最近的几只基金在优化募资结构,走出业务的舒适区。德联资本与民营企业家、央企和政府三类LP都有合作。除了基本的DPI诉求之外,央企还会有产业协同要求,政府还有招商和产业落地诉求。目前一级市场募资的主要矛盾,资源的错配。早期没有能力给大家赚钱的机构拿了市场上比较多的钱。现在这种错配在市场的推动下在进行纠偏,整个资本市场回归产业的本质,让有更高赚钱能力的机构拿到市场上最优质的资源。从基金的寿命来看,一般 7、8 年左右,有的可以延到9-10年。投资期2-3年,所以,机构基金至少要发到第三支,最新单只基金规模超10亿,才能维持机构稳定的人力配置,并保证机构持续的存活下去。
樊雪松先生关注军工、汽车行业和高端制造,今年也会关注卫星领域,未来卫星领域是几万亿的体系,未来有广阔的前景,德联资本希望能与行业内有理想和产业情节的创业者一起,砥砺前行。 
FOFWEEKLY合伙人周瑞智先生表示,FOFWEEKLY作为机构投资者专业服务平台,通过媒体、研究、社群、咨询等业务,为行业搭建开放务实的业务交流网络,打破私募股权市场信息差壁垒、推动GP与LP机构建立精准链接。在全球经济加速演进、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CVC迎来了显著的增长和变化,成为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最重要的群体,今年我们也将重点在产业资本方面发力,希望通过对CVC的研究切入,更加理性,科学的与中国CVC共同成长。
周瑞智先生指出:“从数据层面来看,去年一级市场LP出资总规模较前一年下跌8.75%,处历年最低水平。同时政府出资占一级市场资金规模一半以上,直接带来的结果匹配受限,导致在客观上大量闲置、空转,叠加财务投资人的出资进一步萎缩。市场化的 LP 和 GP 整体趋冷,整个市场信心不足。 
行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募资难的问题,已经真正进入到出清的阶段,头部机构也会面临很大压力。综合性的 VC 活得也很艰难,而业绩好的垂直型 VC 过得相对舒适。希望 2024 年有一个比较好的转机。周瑞智先生与樊雪松先生一致认为,除了市场环境带来的客观问题外,当前国内存量GP过剩也抑制了行业健康发展。周瑞智先生指出:当前,管理规模5亿以下的管理人占比近80%,管理费不足以支撑行业良性发展,零散的管理规模也不利于整个行业集约、专业性的发展。
周瑞智先生表示:FOFWEEKLY编制的《2023年LP全景报告》“从供给:结构性出清”、“全景:内生性错配”、“对策:分化与融合”三个方面LP的出资现状和特点做了详尽的统计和分析,来更好地反映一级市场的资金供给情况。
报告通过对各类LP的出资进行分析,认为一级市场正处于内生性错配的状态,将进入并长期处于以政策型资金为主导、产业资本为支撑、纯财务型诉求的资金长期缺乏的市场新格局。
 

推荐阅读

市场重塑进行时 —— IT 桔子《 2023-2024 年中国新经济创业投资分析报告》重磅发布

曾经融资 30 亿元+、被资本吹捧的赛道,现在无人问津了?

正在重塑中的中国创投市场,2024 年会发生什么?

阿里领投大模型独角兽;无文本的表情包社交 App 获知名风投投资丨IT桔子周报

龙年第一波倒闭潮来了?2 个月内数十家公司停摆,不乏名企、上市公司

暂缓 IPO 后,今年前两月 IPO 数同比减 40%——近十年 IPO 行情观察

国资新能源汽车品牌获 80 亿元融资;人形机器人公司融资近 7 亿美元丨IT 桔子周报

资本投票过后,那些融资过百亿元的公司现在咋样

 微信又双改版了,如果不标星,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也无法看到封面图片。还请点击星标,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我们期待与你的每一次见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FOFWEEKLY

相关新闻

“华丽志时尚创新与投资论坛”圆满落幕,一览12场精彩演讲、对谈、圆桌和分享运动户外市场“饱和”了吗?创业投资的机会在哪里?|2024华丽志论坛系列报道国际视野下,如何寻找理想的时尚品牌投资标的?|2024华丽志论坛系列报道2024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会议一丨全球宏观经济转变:债务、通货膨胀与低增长如何赋能时尚品牌投资组合?来自安宏资本与 L Catterton 的分享|2024华丽志论坛系列报道【创业投资论坛】2024年波士顿清华校友会年会2024投资界百人论坛【转载】NECAA百家论坛之四十六|沟通、交流、合作、共赢家校合作--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OCC-WCC 2024|心血管影像论坛:碰撞AI,追更指南,影像盛宴震撼来袭!聚焦资本国际化与技术出海——2024中关村论坛“硬科技投资与发展论坛”成功举办牛剑毕业生、升学指导面对面,这所世界级国际学校为什么录取这么好?本土品牌实战分享:利郎、闻献、章回、糖心旦、复星创富丨2024华丽志论坛系列报道和招生官面对面:揭秘INSEAD录取、就业、奖学金一周重磅日程: 美联储最看重的通胀指标,鲍威尔携票委讲话,国家发展论坛、博鳌论坛纪录片伦理、美学和教育:HKIFF 纪录片名家圆桌论坛实录2024耶鲁中美峰会 | 耶鲁主会场分论坛全揭晓、嘉宾持续更新中重磅!斯坦福、牛津前招生官已到新西兰!面对面告诉Kiwi学生:在诸多精英中挑选录取者,看重这些特质!“熊猫债投资与交易国际论坛”成功举办 平安银行携手全球机构共话熊猫债市场未来共话新生态 共探新未来 | “2024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高端访谈”在第一财经启播重磅官宣!首届维州商贸投资创新展暨经济发展论坛(VCIIE)于5月25日至26日盛大开启!共筑商业愿景,共兴维州经济!心理人在互联网大厂工作、创业及精卫中心是什么体验?面对面深度交流机会来了!|上海线下活动报名!来自法国、意大利、丹麦三位创业品牌主理人的分享丨2024华丽志论坛系列报道凝聚新动能、构建新生态——「WISE新风向·2024专精特新趋势论坛」圆满举办对谈欧莱雅:美妆企业如何进行开放式创新?| 2024华丽志论坛系列报道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