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基层产科静悄悄

基层产科静悄悄

8月前

 

过去一年多来,各地医院的产科陆续传出被关停或合并的消息。与之对应的是,2023年国内出生人口902万,和2016年放开二胎后的生育高峰相比,产科分娩量少了八百多万。

2月28日,知名妇产科专家段涛公开呼吁,「救救产科!你们担心的是生娃的人少了,我担心的是产科学科的塌方。」一时间,网友开始辩论起到底是产科,还是重压下的年轻人更需要被拯救?

喧嚣声中,作为一个最早感知到出生率变化的行业,有一批人已经被轻轻拨转了方向。


 


 

文|李晓芳

编辑|王珊瑚

本文来源公众号极昼工作室(media-fox)



 

基层产科静悄悄

 

事情发生前总有预兆,王晴早有察觉,也做了一定心理准备。但春节后返岗,听到科室主任宣布,医院产科即将停止服务,那一瞬间,她还是觉得,「非常受不了」。

 

王晴27岁,是某一线城市一家二级综合性医院的产科护士,已经工作了8年。消息公布后,同事们起初还开玩笑,「我们医院的出生证明以后都是限量版了。」但很快,孕妇建档工作停止,之前订购的、药厂还没来得及发货的产科用药都陆续退了,再后来,护士长说剖宫产包,还有其他无菌包都不用再消毒了。王晴意识到,「我真的见证了(我们医院)产科即将落幕的历史时刻。」

 

幕布当然不是在瞬间落下的。大约是一年多前,产科的工作已经很不饱和,她开始兼任部分内科的工作,给老人拿降压药、输液。2023年的最后几个月,产科每月的接生数量跌至个位数,到今年2月,产科宣布关闭前,「我们只接生了一个,然后就没有了。」

 

在广西东南部某乡镇卫生院,助产士梁丽娜「今年还没有开张」。过去15年,她一直在这里的产科工作,同时管理医院的接生登记本。她清晰地看到登记本上的名单越缩越短,「以前每个月最低都能有30多个产妇,能保证至少每一天都有一个新生儿。」后来这个频率变成几天,几星期,甚至几个月。

 

如今妇产科唯一还算热闹的时段是早上,偶尔有人来做检查,「到下午基本上没有什么人过来了,整个医院都是静悄悄的。」

 

临近几个乡镇医院的情况也算不上好。医护人员有时在一起开会,交换各自的信息,梁丽娜知道隔壁市另一个镇上的卫生院前两年已经停止接生工作,只保留了妇科和孕检。还有相邻的一个镇卫生院,因为配备了麻醉师,能开展剖腹产手术,周围几个镇上的居民都愿意过去生产,「最高峰一个月都有一百多个,去年开始直接跌到一个月三四十,今年到目前才十个左右。」

 

梁丽娜工作的卫生院不大,只分三个科室,综合科、妇产科和中医科。她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妇产科就要和中医科合并了,「还没有正式通知,不过我们主任都在讨论了,也没有必要单独保留产科。」

 

过去几年,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多个医院的产科重复上演。《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1年,国内妇产(科)医院数量减少了16家。2023年9月以来,公开宣布暂停或合并产科业务的医院数量,至少有9家。

 

这些医疗机构绝大部分是二级综合性医院和一级基层医院、卫生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教授段涛说,在出生率不断下跌的情况下,目前最受影响的也确实是一二级医院,「三甲医院毕竟有好的医生资源,还是能吸引大多数病人。」

 

即便是三级头部医院,依旧能感受到危机。段涛说,2016年二胎刚开放时,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全年分娩量达3.4万。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被称为上海的「大摇篮」,分娩量连续8年位居上海第一,「现在一年差不多2万5(例),上海过去一年新生人口20万,现在连10万不到,我们这个分娩量已经占了四分之一。所以我们下降这一点,其他医院受影响的肯定会更大。」

 

前段时间,段涛和浦东新区的产科主任开会,大家的讨论重点是「产科转型」。他记得一位有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产科主任发言,说自己所在的综合性医院要重新装修,一向不满意产科的院长趁机关闭了整个科室。那位主任哽咽了。段涛也很无奈,「他们干这一行干了十几年,花了多少时间精力,转行又转去哪呢?」

 

开完会没多久,段涛写下了那篇「救救产科」的长文:「如果再不改变现状……产科整个学科可能真的就会出现塌方了。」

 

 


从高峰滑落

 

段涛还记得产科巅峰的时期。2016年全面二胎政策开放,那年全国新生人口1786万。段涛所在的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有90多名产科医生,一天得接生近100个孩子,还得查房、写报告、病历。当时医院里有个说法叫「闭经指数」,指的是年轻医生在各科间轮岗,每次轮到产科,忙得月经都不来了,到了妇科又好了。

 

在另一座一线城市,产科护士王晴毕业时正好是2016年,和其他医护一样,她印象最深的是产科的楼道,「因为生孩子的太多了,楼道里都塞满了病床。」每天夜班更是像打仗一样,「我们科有两个产床,经常是我们在里边接生,待产室里还躺着好几个已经阵痛、准备生产的孕妇,一晚上可能就要出来五六个孩子。」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不少数据机构预测,和过去相比,开放后第一年新增的出生人口至少超过200万,且未来几年出生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

 

2016年最终只比2015年增加了131万新生人口。但那时大部分医院产科床位已经处于紧缺状态,为了迎接全面二胎,解决「建档难」和「一床难求」的问题,2016年下半年,原国家卫计委要求,在县级医院新增产科床位8.9万张,三级医院可以将特需病房调整成普通病房增加床位,同时争取在「十三五」时期,增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14万名。

 

2016年10月29日,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家长们推着婴儿车排起长队,等候护士给新生儿做护理。

 

高峰没能持续太久。「2017年开始,每年的分娩量都在下降,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能感受到变化,」段涛说,「但影响是有延迟效应的,下降到一定程度,去年就900多万,后续的负面效应都集中凸显出来了。」

 

王晴和梁丽娜都清楚地记得,自己所在医院的分娩量从2017年底开始有下滑趋势,当时主要因为原国家卫计委从2017年7月开始,陆续在各个城市推行《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

 

二胎开放后,多家医院反馈,高龄产妇比例上升至20%,而过去这一数据在10%左右。《工作规范》按风险严重程度,由低到高以「绿、黄、橙、红、紫」5种颜色对孕妇进行分级。王晴说,她所在的二级医院之后都不能接诊橙色级别以上的孕妇,「当时就分流了一波人。」

 

致命一击来自出生率的持续下降。梁丽娜回忆,大约从2021年开始,她所在的乡镇医院肉眼可见地空了。这一年国家开放三胎,但新增人口从2020年的1200万,跌至1062万。梁丽娜所在的乡镇离市区大约十几公里,不算远,且交通发达,产科床位不那么紧张后,很多人会选择开车到十几公里的市区生孩子,「求的就是一个安全。」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李岩2022年曾经到湖北省两个乡镇卫生院进行调研。据他统计,一个乡镇一年仅有200左右新生儿,「新生儿的数量从根本上决定了产科的发展空间。」他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乡镇卫生院妇产科变得静悄悄是资源集中与利用的表现,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下的优胜劣汰,在全国普遍低生育、人口仍然向城市集中的背景下,需要对乡镇、村庄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

 

但他也写道,「资源整合或者被砍掉之后应该怎么办?没有补充力量进入,农村女性想要看妇科病、想要做产科手术只能去县城,结果是看病越来越难也越来越贵,这与我国长期坚持的医改方向与目标是相矛盾的。」

 

段涛也提出,「中国人口的出生数量有一半以上是在县级及以下医院的,产科的就医半径还比较短,不像看肿瘤做试管婴儿,可以全国跑。特别是孕程后期,她们每一到两周就要做产检,你不能让全县城的孕妇都从乡镇跑到县里生孩子,医疗的可及性就没了。」

 

「产科以前那么忙是不正常的,产妇都睡走廊了。」但如今时不时传来的关停消息,同样让段涛感到忧心。

 
2017年8月5日,一名小女孩和她即将生二胎的妈妈。

 

 

被「嫌弃」的产科

 

梁丽娜从去年开始就没有领过绩效了。身边很多同事都在考虑下班后做点副业。「有同事出去摆摊卖东西,我们很多护士就找点手工活,弄一些塑料珠花,能在家里做,每个月多几百块钱。」

 

她也问过家楼下制衣厂的老板,自己能不能干一份兼职,但被拒绝了。老板担心她在医院经常值夜班,遇上工厂赶货,也抽不出时间来帮忙。

 

过去生孩子的人多,医护人员能拿到的绩效也高,当时梁丽娜一个月工资能有6000多元,在乡镇是个不错的水平。她有编制,现在每个月工资还能维持在3000元左右,但「我们医院的合同工每个月才1500,还要租房、吃饭,他们也觉得做得没有什么意义。」

 

过去半年,她所在的产科已经有三位医护人员离职。

 

在她的观察里,妇产科一向不是医院的发展重点。她所在的乡镇级别医院自然分娩的医疗费是230元,「我们一个产包进货价是九十块钱,包括棉签、一次性垫布之类的,还有一个接生包,就是产钳、剪刀,用一次折旧价算几十块钱,再加上人工,就剩100块钱。」加上整个孕期要收取的各类产检费用,梁丽娜说,医院接待一个孕妇,大概盈利1000多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教授李小毛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如果产科月分娩量无法达到50个,就难以覆盖整个科室正常的运营成本。超过100个,科室的运作才处于良好状态。

 

出生率下降后,产科的运营压力首先暴露出来。段涛说,在所有科室里,产科收费是偏低的,顺产费用通常是几百到一千元,剖宫产稍高,能达到两三千元。「但维持产科的成本又是很高的,其他科室晚上可以少点人,产科24小时都要有人,很多产妇都是晚上发动,产房医生、麻醉医生、助产士、护士,一天三班倒,最起码得有几十号人。」

 

而对于三级医院来说,还有另一重压力。2019年,国家卫健委启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鼓励大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CMI指数(医院收治病例的疑难危重度),和四级手术(最高级别)。

 

段涛认为矛盾的地方在于,产科的原则是保障母婴安全,把母婴并发症和死亡率降到最低水平,「所以产科做得好的时候更多的是顺产,预防工作做好了,就没有各种并发症,CMI指数很低很低,更不要提四级手术。要医院指标好看,那遭殃的就是产妇。」

 

段涛感叹,「医学的学科不像养猪,你能在一个比较短的周期很快做决定,成本不需要那么高。但你要培养一个好的医生要花多少年?十几年吧。现在出生率又越来越低,产科不挣钱,能获得的投入会越来越少,医生的机会也少,没有人愿意做产科,以后产妇有个突发情况,谁去做手术?」

 

他担心未来有一天,产科也会重复儿科那样的命运。「少子化这是个大趋势,但如果什么都不做,产科可能就直接自由落体往坑里掉了。」

 

3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助产服务管理的通知》,强调公立医疗机构要承担产科服务兜底责任。其中还提到,要努力使综合性医院产科医师的薪酬水平不低于医院医师平均水平,严禁向产科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

 

在段涛看来,这是一个积极信号,「但我们希望看到的是真正的落地,医院每天都要算账的,政策到了下面能落实多少?」

 
段涛的微博图片来源网络



另寻出路

 

王晴如今大部分时候都在内科工作,一个月前,医院已经正式发出公告,「停止助产技术服务与产前筛查技术服务项目」,之前已经建档的产妇将陆续分流到周边其他医院。王晴说,后续医院应该就要处理婴儿床、改造病房,产科的帷幕要彻底落下了。

 

内科的工作很饱和,病人从来没有断过,她发现许多老人用不了两三个月,还会再来住院,「人多了都住不上。」看起来,她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失业危机了,毕竟人们可以不生育,却无法避免衰老。但也说不好,她犹豫了下,8年前她刚进入产科时,也以为自己永远不会失业,「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每个人都会面临生孩子这个问题。」

 

她感慨,「以前做产科,现在干内科,这不就是一个从新生走向死亡的过程吗?」唯一值得高兴的是,她的收入可以涨回来了,去年分娩量最低的时候,她一个月的收入只有2000多元。

 

梁丽娜能理解如今年轻人不愿生育的想法。她36岁,有两个孩子,婆婆有时还会催她再生一个。她说如果三胎开放时间早六七年,自己肯定考虑生,「那时候才三十出头,家里也还有点积蓄,父母也不算很老。」但现在经济压力大,养两个孩子已经很累,「折腾不起,打死都不会生。」

 

梁丽娜喜欢助产士这份工作,「我想着可以干一辈子,而且看着新生儿出生,感觉真的是挺伟大的。」每次婴儿哇一声哭出来,就是梁丽娜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她叹气,「真的从来没有想过妇产科会沦落到这种地步的。」

 
2024年2月10日,浙江省舟山医院产科分娩室迎来龙年第一个「龙宝宝」出生。图为一名医务人员正在为「龙宝宝」敲脚印。

 

一些年轻的医学生在挣扎。浙江某医学院,一位妇产科专硕研究生入学时就规划好,毕业后就回家乡镇上的医院当一名产科医生,压力不大又安稳。然而两年后,2023年6月,父母告诉她,镇上卫生院的产科被取消了。


内蒙古一位助产专业的学生说,刚上大学时,所有人都跟她强调助产士稀缺,她因此放弃转换到检验专业,如今即将毕业,「结果我现在找不到工作。」今年3月,教育部将护理学、助产学调整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等特殊专业,被列入国控专业的通常是市场需求量已经饱和的专业。

 

31岁的赵慧子郁闷了好一段时间,她在某二线城市的医科大学读产科博士。2023下半年开始,她发现学校附属医院的产科病人越来越少,病床经常住不满。但年初她决定读博时,产科的情况还不是这样的,「没想到之后我可能要失业了。」

 

赵慧子最近在搜集一些大型医院的产科招聘信息,希望尽早做好准备,「从招聘人数上看,这几年一直是缩减的。我家乡有些医院,以前可能一年招两三个,现在基本都不会招了,对学历的要求也高了,以前本科生就可以,现在要研究生博士。」

 

她承认自己有些迷茫,就像乘坐的邮轮已经开到了大海中央,没办法中途跳下去了。她只能鼓励自己积极起来,「我读博也还有机会转成科研岗,还有一些师兄去到专科院校当老师,还有医药生物公司,医学翻译。」她把可能性一一列出来。

 

最后,她只能安慰自己,「我们学校还不错,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都还找到了工作,应该不会那么糟糕。」

 

(除段涛外,文中其余人物为化名)

 




本文转载自【极昼工作室】

关注查看更多故事




 



《人物》「时间的力量」系列图书
点击图片购买↓↓↓



亲爱的读者们,不星标《人物》公众号,不仅会收不到我们的最新推送,还会看不到我们精心挑选的封面大图星标《人物》,不错过每一个精彩故事。希望我们像以前一样,日日相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人物

相关新闻

孙子林教授:《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筛查和防治专家共识(2024)》要点解读唐伟教授专访:《基层2型糖尿病患者SGLT-2i使用专家建议》解读专挑周末开会检查占用基层干部正常休息时间!新疆公开通报4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VC静悄悄SGLT-2i规范用药30问(下)!《基层2型糖尿病患者SGLT-2i使用专家建议》重磅发布!严查会员,Costco静悄悄作出这项改变……“双师联动双所互融 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大佬不同调?柯林顿夫妇力挺贺锦丽,奥巴马静悄悄,最大硬伤曝薪水降的静悄悄:老8年入快200w,新8只有100出头了新州服务局宣布大规模裁员,员工表示强烈不满:基层被裁,高层全留下!基层税务局可以当好“店小二”OCC-WCC 2024丨新闻中心:星连心点亮中国——基层慢病管理高质量发展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糖、压、脂”三高共管!2024版基层防治共识发布,药物治疗建议一览基层干部,正在用形式主义对抗官僚主义连斯坦福大学博士都只能去考乡镇基层公务员,学历真的已经一无是处了吗?星巴克的9.9元静悄悄地开政治反映生活:美国基层社会生活的空心化与极化现象的侵入李利在安徽省砀山县调研定点帮扶和基层药品监管工作金融反腐,开始指向基层员工了!基层要减担子,不妨先摘牌子一日禅|真正的善良,都是静悄悄的困扰3亿中国女性,长期不治会增加患癌风险!为何基层医院就诊量仍不足?斯里兰卡基层公务员工资,原来是酱紫...政治斗争,在基层管好你的嘴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