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和孩子说话的最大禁忌:3个字

和孩子说话的最大禁忌:3个字

作者 | 芒来小姐
编辑 | 飞鱼
责编 | 陈沉沉




 

前几天去邻居阿薇家串门,听见她在跟7岁的儿子果果「讲道理」:

 

两人事先说好,玩手机不能超过10分钟,结果孩子玩了15分钟还不肯撒手。

 

我一来就撞见阿薇训斥果果——

 

你玩这么久手机,会伤害视力;

 

视力下降你就要戴眼镜,又贵又不方便;

 

戴眼镜也不好看,以后哪个女孩子喜欢你……


果果嘴上答应着“我再玩一会儿就不玩了”,其实眼睛一秒都没从手机上移开过。

 

阿薇有些动气:“跟你讲道理又不听!气死我了。”

 

闲聊间,她跟我细数了一些孩子“不听话”的细节:

 

果果不遵守玩手机的时限,她讲了很多次道理,每次事先答应得好,一拿到手机就全忘了。

 

有一次她讲到嘴皮都干了,干脆把手机拿走。

 

没想到果果一下爆发,大哭着跑过来打她,要她还手机。

 

还有一次,果果放学回来告诉阿薇:“我和同桌绝交了。”

 

她让果果讲清楚前因后果,得知他俩绝交是因为同桌和他讨厌的同学一起玩。

 

就跟果果讲道理——


你和他绝交,下课就没有朋友可以一起玩了,


你们平时经常一起做作业,现在也没人和你一起做作业了,


这样你的成绩会下降。

 

果果听完嘟囔:“我讨厌他,我也讨厌你。”

 

这两件事让阿薇觉得——

 

自己苦口婆心讲道理,耐着性子不打不骂,是基于对孩子的爱。

 

可果果一点也不体谅妈妈的用心良苦,还越来越不把她的话当回事。

 

“是不是当妈的越包容,孩子就越得意忘形?”阿薇无奈地感叹。

 

我经常和他们家来往,觉得果果在同龄人中已经算乖巧懂事。

 

但每次果果不服管,阿薇都会积极讲道理,不管他愿不愿意听,都要追着讲清楚。

 

或许正是她喜欢跟孩子「讲道理」这点,把教育往上提了一个难度。





 
观察身边很多父母,他们跟孩子沟通都喜欢“讲道理”。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只关注对错。
 
孩子犯了错,父母会针对这个错误跟孩子分析,搞清楚什么对、什么错,或者单方面进行信息灌输。
 
但父母往往容易忽略一点:
 
孩子可能还没做好面对错误的准备。
 
就像阿薇反复告诉果果:
 
玩手机太久会影响视力,让你看不清东西;
 
还会影响学习,让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滑……
 
果果对这些道理似懂非懂,因为他并没有真正体验到玩手机后果有多糟。
 
妈妈嘴里那些大是大非,讲得再透彻,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这一幕——
 
孩子喜欢爬高,家长反复讲道理:不能爬高,摔下来会受伤的。
 
孩子始终左耳进右耳出。
 
直到某次爬高摔了,体验到父母口中的“受伤”,原来是指这种疼痛的感觉。
 
这才意识到自己爬高会有什么后果,慢慢地不再爬高了。
 
父母口中的“错误”,在尚未体验到后果的孩子看来,并不是一个清晰的轮廓,而是一个尚待探索的盲区。
 
这就是所谓的「体验割裂」
 
探索,需要用身体力行的体验、经验来填满。
 
因此,哪怕父母反复就事论事,孩子还是不愿意结束探索,从盲区里走出来。
 
另一种是,唠叨事实。
 
揪住一件事,从多个角度反复陈述事实。
 
果果和同桌绝交这件事上,阿薇后来唠叨了好几次。
 
一会儿劝果果和同桌和好,一会儿让果果想想同桌的好,一会儿给果果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她试图说服果果明白:交朋友心胸不要太狭隘。
 
她经常在生活中也反复陈述各种事实——
 
不要挑食,会长不高;
 
吃饭前不要吃零食,会吃不下饭,对肠胃也不好;
 
刷了牙就不要再吃东西,牙齿会坏掉……

当妈的磨破嘴皮子,只换来孩子一句:“妈妈你别说了,烦。”
 
唠叨事实,是出于父母急切的关心爱护,生怕孩子哪里长得不好。
 
但这些话太理性了,孩子体验不到藏在背后的情感。
 
这种沟通方式,本质是一种“填鸭式沟通”
 
只管把事实“喂”给孩子,却看不见孩子内在的需求和感受。
 
这会让孩子觉得——
 
“你总唠叨,是不是不相信我能自己解决?”
 
如此一来,父母眼里的事实,就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听不进去还徒增烦恼。



 

心理学里有一个麦拉宾法则:
 
两个人面对面交流,听话方感知到的语言内容只有7%;

剩下93%的感知,都给了形象、态度、眼神和语气。
 
也就是说——
 
给孩子讲道理时,孩子只有7%的注意力放在道理本身;
 
93%的注意力都在关注:
 
父母的声音冰不冰冷?表情严不严肃?眼神有没有焦虑不耐烦?
 
这种心态作用下,父母讲道理时就事论事、唠叨不停的姿态,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两个影响:
 
第一,孩子会拒绝流露情感。
 
阿薇最近就常问果果:“说了又不听,你到底在想什么?怎么什么都不跟我讲?”
 
回答她的是果果沉默的侧脸。
 
我小时候听妈妈讲道理,也有一个体会:
 
比起妈妈讲的具体内容,我更关心她讲这些时,有没有发脾气,或者因为我耍性子而生气。
 
高中时我想转学绘画,妈妈试图说服我完成学业,讲了很多道理,我越听越烦。
 
我不记得她当时讲了什么,只记得自己当时为了不听她讲道理,走得很快,而她追在我后面、急切地要我停下来听她说。
 
我看不到背后的她有多咄咄逼人,但我到现在都记得自己当时心惊胆战的恐惧。
 
“妈妈只会讲道理,不理解绘画对我有多重要,不理解我鼓足多大的勇气才跟她说出来,她完全不在乎我的感受。

太让我难受了,我不想面对她。”
 
现在回过头来看——
 
在妈妈“凶猛”的大道理面前,我感受不到她的关心,只体验到不被看见的拒绝,居高临下的说教……
 
而她讲道理时的冷漠强势姿态,也让我怕得转身就走,这份恐惧切断了我们之间的情感流动,造成了隔阂。
 
后来我做人生大大小小的决定,总是用电话、信息来传达给她。
 
我害怕面对面讲,她又会追着我讲道理。


另一点,孩子「体验割裂」,生出逆反心理,越是不被允许、越要去探索。
 
阿薇讲完道理,果果有时会有“逆反”行为,比如:
 
有一次她跟果果说,亲戚的孩子学习自觉,希望果果向他学习,多念了几句。
 
几乎不会顶嘴的果果,生气地怼她:“你干嘛老提他!我才是你的孩子!”
 
作业只有几道题,果果一直拖延到半夜。
 
阿薇觉得她故意不写作业,多讲了两句,果果居然比她还生气:“你不要管我!”
 
阿薇特别想让果果跟自己道歉,但一提起亲戚家写作业自觉的孩子,果果居然哭了:“妈妈你别说了,我不想听你说……”
 
阿薇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话伤害到果果了。
 
他的顶嘴、拖延和大哭,其实都是在向她表达:我被你伤害了,我也要伤害你。
 
妈妈“不懂我”,果果体会到这点,内心非常愤怒,才有无意识用逆反行为来“反击”。
 
阿薇猜测,果果其实不是不想写作业,只是当下心里有情绪。
 
她便对果果说:“那妈妈先去洗澡,洗完来看你的作业。你不要着急,慢慢写,妈妈不要求你写的又快又好,只要写完就很棒了。”
 
让阿薇意外的是,果果马上说:“那你快点洗完回来。”
 
阿薇回来后,果果主动问她:“妈妈,你生气了吗?”
 
阿薇说没生气,果果很开心:“你以后也不要生气!你一生气,我就觉得你不爱我了。”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讲道理时的状态,给果果带来一种冰冷的体验,让他感到不安。
 
果果那些”叛逆”行为,只是顺从了内心的不安,把情绪流露了出来。
 
当阿薇表达自己无条件爱孩子那一面,果果得到了安抚,感到自己的体验被接纳,割裂感就有所缓解。
 
孩子不安得到了平复,也就更愿意把父母的话听进心里了。


 
 
比起讲清楚道理,孩子犯错时,父母能够「不讲理」很重要。
 
不把孩子往一个正确模板里套,要求孩子看清自己错在哪里并改变;
 
而是更加关注孩子此时此刻的体验,关心孩子的感受。
 
比如,果果沉迷玩手机,背后的感受是:玩手机能够带来快乐。
 
这种得到快乐的方式当然是有害的,但导致孩子选择这种方式的,不是利弊,而是无聊和不快乐。
 
“我从玩手机中得到的感受,比生活中其他事情带给的感受都好、都快乐舒服。”
 
孩子沉迷的不是手机,而是这种体验。
 
沟通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把沟通分为五个层次——
 
前三个层次比较浅:客套问候、探讨对错、唠叨事实。
 
后两个层次比较深:分享感受,敞开心扉。
 
分享感受,是指父母看到孩子的感受,并分享自己的体验,让孩子的感受和外界反馈达成一致,避免体验割裂。
 
就像阿薇只针对玩手机这件事讲道理,并没有看到孩子内在的体验,所以果果听不进去。
 
想让孩子听劝,两个人的关注点得调整回一个维度。
 
比如,既然孩子关注舒服,那么,父母就和孩子分享对舒服的理解:
 
“你为什么那么喜欢玩手机呢?是因为玩手机很快乐,很放松吗?”
 
“你觉得这种感受像什么,像不像轻飘飘躺在棉花上面?无忧无虑的什么都不用管?”
 
“把手机丢开后,这种感觉是不是就不见了?所以你才那么难受,甚至发脾气打人?”
 
“妈妈/爸爸也有这种舒服的时候,理解你为什么不愿意放下手机,大家都喜欢舒服的感觉对不对?”
 
分享感受作为一种交流模式,能够共情孩子,获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愿意听父母的话。

 
如果看见体验之后,孩子依然不愿意听话,或者没有给出父母期待的反馈。
 
这时,父母不妨敞开心扉,更进一步交流——
 
可不可以用其他运动,来代替玩手机?
 
可不可以一起来指定一个规则,比如一次玩10分钟?
 
父母总是讲道理,是不是也会累?会不会希望孩子自觉一点,或者安慰下父母?
 
父母能分享感受、敞开心扉,孩子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愿意听进父母的话。

但孩子改变需要时间,想要孩子有高配合度,或许也要耐心一点。
 
昨天孩子听不进去道理,今天孩子愿意表达一点自己的感受,明天孩子可以给出父母期待的反馈。
 
孩子的体验一点点变好,能听进去的话也会一点点变多。
 
父母传递“我看见你”的信号,孩子回以“我愿意被你看见”;

好的亲子沟通,就是这样一来一回的双向自我表露。


写在最后


父母冷冰冰的讲道理,会把孩子推远;


“关注感受和体验”才能让孩子再次与自己站在一起。


这种交流方式——


不会因为太理智让孩子感到冷漠、恐惧;


也不会因为太刺耳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


就这一点上,


父母放下道理,对孩子分享感受、敞开心扉;孩子才能明白事理,也会更愿意向外连接。


进而在以后的关系中,更加善解人意,充分享受关系本身带来的滋养。


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IAPSP)会员。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累计服务上万用户


为孩子的成长与家庭和谐

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

心理咨询开启养育新视角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武志红

相关新闻

美国空姐:旅行时节省时间和金钱的3个建议德勤报告 | 未来最大的两个确定性趋势:“数字化”和“国际化”【教育】养成孩子高效执行力和好习惯的秘诀,就藏在3个简单步骤中一个女人最大的底气,不是美貌,不是金钱,而是这3个字一个人最大的底气,不是美貌,不是金钱,而是这3个字这是东亚小孩最怕听到的3个字情侣间最能拉近距离的3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关系中最影响幸福感的3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这三个——常说这3个字的人,很难深交夏威夷25年来最惨案!亚裔父亲刺死妻子和3个孩子,然后自杀!一部电影直揭原生家庭之痛:孩子和妈妈的关系,决定了他跟世界的关系这太可怕了!美32岁男子开枪打死妻子和4个孩子,最小的才两岁。如何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2个字“为了公司已倾家荡产”?上市公司董事长发文“诉苦”:将自己和孩子的房子都抵押了!公司涉嫌违规已收监管函一个人内耗的根源:4个字恋爱3个月和3年的差别婚后过得清爽的女人,对婆婆的态度只有3个字领导力的本质,就 3 个字人与人最长久的关系:1个字!家长和孩子的猫鼠游戏:如何让“网瘾少年”回归现实?班主任提醒:千万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家长一定要看看)中国最大的潜规则:说真话和做实事最吃亏!夫妻相处,最高级的方式:就1个字中国经济和市场展望:三个层面的讨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