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亲密关系中更容易感到自卑?|阿德勒心理学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你想错了!
要是上帝赐于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
心里喜欢着某个人,因自我感觉不够优秀,只敢远远地看着,不敢表露出来; 虽然有很爱很照顾自己的另一半,但总觉得条件配不上对方,无法尽情地投入; 总担心对方看到真正的自己后,会嫌弃地离开,每天生活在焦虑和恐惧中; 易“吸渣”体质,每一段感情都非常投入、付出,但对方总是不珍惜,走不到最后; ……
01
能传代的东西,除了基因带来的身体上的优缺点,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优缺点。
注意,是“优缺点”而不是“缺点”,“原生家庭”在社会学领域中本来就是中性词。只是因为我们更排斥痛苦、负能量,才会格外关注它的负面。
我们是环境的产物,社会性的群体成员。家庭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家庭成员尤其是三观没有完全成型的孩子,又容易被家庭影响。
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偏见会带到社会,普及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婚恋只是其中一部分。要解决婚姻、恋爱中遇到的问题,就无法避开原生家庭。
一、总被忽视和拒绝,导致自我怀疑
当我们在幼儿时期,跟父母的交流互动过程中总是被忽视和拒绝,在我们长大过程中偶尔透露真实想法,就被批评、指责、打压……那我们可能会形成一个悲观的预期:“真正的我,是不被别人喜欢的。”
所以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为了更好地融入集体,我们会给真实的自我穿上一层厚厚的伪装:察言观色,迎合别人的期待,从而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可能这样一个虚假,圆滑的自己,让我们很好地适应环境,在事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
但是我们内心也有隐隐的恐惧:抛开这层假面,还会有人喜欢我吗?
这种恐惧在恋爱中会无限地放大。
在和周围朋友相处时,人际距离没那么近,我们还能用圆滑的伪装包裹住真实的自己。而在边界消融,两颗心逐渐贴近的亲密关系中,情绪逐渐占据上风,我们再也无法保持足够的理性来维持假面。
心里那个自卑,不讨人喜欢的小孩逐渐暴露出来。我们强烈地担心:他会喜欢那个真实的,不起眼的我吗?还是会像其他人一样不屑地离开?
距离的拉近激活了曾经付出信任又被深深伤害的恐惧。于是在喜欢的人面前,我们再次变成从前那个自我怀疑,缺乏价值感的小孩。
二、价值条件化
三、来自父母自卑性的投射
亲密关系中的自卑,或许也是接受了太多自卑性的投射,习惯了用自己的弱小去衬托别人的权力感和控制感。
很多心理发展不够健康的父母,会希望自己一直被孩子依赖,能够成为他们永远的支柱。
如果爸爸妈妈需要让自己那么强大,那么无所不能,孩子只能把自己变得弱小,呈现出需要被照顾的状态,这样才能配合父母膨胀的心理。
而当我们习惯了这种不平等,缺乏力量感的关系模式,在和恋人相处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把从前那一套照搬过来:摆出低姿态来讨好对方,通过满足他自我夸大的愿望来体现我们的价值。
北美阿德勒心理学会师资授课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02
阿德勒心理治疗:超越自卑
或许你不太了解阿德勒,但你一定听说过这段话: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03
课程内容视角全面
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跟谁学?
你还可以得到什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