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让孩子热爱学习的真相,竟被15岁少年一语道破

让孩子热爱学习的真相,竟被15岁少年一语道破

前几天,无意中刷到一段视频,视频的主角是“初三八班王南皓”。


尽管王南皓只是 1 个 15 岁的孩子,但他在视频里所分享的见解,却可以给我们这些大人带来很多思考和启发。



在探讨“让孩子热爱学习的真相”这个话题时,他讲了一个身边人的故事:


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弟弟,在开始养螳螂后,每天都忙着捕捉蚊子来喂养它们。


渐渐地,螳螂的成长让他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自我的价值,病情也得到了改善。




王南皓还表示,翻了很多心理学书籍后,发现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才是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关键。


老实说,这段视频带给我的触动很大,王同学提到了一个我一直思考的概念——价值感


我家老大,虽不能说智商很高,但绝对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要他用点心,学啥都很快(体育艺术项目除外,他和我一样肢体不太协调)。


但问题的关键就是,至少在我看来,他对很多事情不够尽力。他明明有能力可以更好,但是人家不想、不愿意。‍‍‍‍‍‍‍‍‍‍‍


我和不少朋友、同事讨论过,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普遍很佛系?讨论来讨论去,我们谈到最多的一个词,也是价值感‍‍‍‍‍‍‍‍‍‍‍‍‍‍‍‍‍‍


我在大学工作了十多年,这几年学生的情况越来越让人担心。


当然不是全部,但相当比例的孩子总是心不在焉,没有精神劲头,上课不听讲、考试很敷衍。更有一些孩子根本不上课,躲在宿舍里打游戏。


要知道能考上我们学校的孩子,成绩不能说最好,但肯定不会差。‍‍‍‍‍‍‍‍‍


研究生也一样不让人省心,上课的态度消极、交上来的课程作业,问题也是一大堆。


我后来忍不住问他们,为什么你们总是这么心不在焉呢?


我听到的最多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啥都没劲。可能是之前学得太多、太猛,心力耗尽了,现在总是对学习总是提不起精神。


他们的话,让我想起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徐凯文副教授关于”空心病“的研究。


徐教授曾做过一个统计: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 30.4% 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


40.4% 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最近又听说,越来越多的孩子考上985、211后开始躺平,不学习、不工作,打游戏、到处闲逛...‍‍‍‍‍‍‍‍‍‍‍‍‍‍‍‍‍‍‍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孩子们会这样呢?


心为什么是空的?


徐凯文老师在提出“空心病”这个概念时指出,空心病是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特征是没有存在感,没有价值感、意义感,没有内驱力。


这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师 Viktor E. Frankl 在 1985 年提出的存在真空(existential vacuum)的概念很相似,都在说,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感到无意义、空虚和缺乏目标的状态。




具体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难以从日常活动中获得快乐或满足感,即便取得了成绩或成功也开心不起来;


还会感到自己与世界及周围人缺乏真正的联系,心头总是笼罩着深深的孤独感。


甚至出现厌学、考试焦虑、自我伤害等问题。




以前我还觉得“空心病”大多发生在大学生和中青年群体,但查阅相关研究后我才知道,这种现象早就呈现出了低龄化的倾向。


我不禁在想,究竟是孩子内心原本就是空洞的,我们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去填补这种空虚;还是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原本充实的内心逐渐变得空洞了呢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卡尔·罗杰斯,曾经提出了“无条件自我价值”(Unconditional Self-Worth)的概念。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天生就具有内在的价值和尊严,这一价值不依赖于个体的行为、成就或他人的看法


所有人都有自我成长和实现的倾向


不过,当一个人的价值感变得依赖于特定的成就或行为时,就会导致他们失去自我价值感,进而引发焦虑和不满的情绪。


也就是说,一个人原本是有充实的内心世界的,但由于社会压力、环境变迁、人际关系的挑战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冲击,逐渐感到迷茫和失落,最终导致内心变得空洞。


所以罗杰斯强调,父母和教育者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无条件爱和接纳的环境避免将对孩子的爱和接纳与他们的成绩或行为表现挂钩



电视剧《小舍得》


但我总觉得这并不是全部的真相。


在我们周围,很多孩子生长在物质充裕、父母宠爱的环境里,并且不缺乏挑战自我和展现才华的机会。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仍然感到缺乏推动自己向前的内在动力。


尤其和我们这一代对比着看,就更让我困惑。


咱们这一代,小时候过得可比现在的孩子“苦”多了,这种“苦”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还体现在当时普遍存在的挫折教育和高压力学习氛围中。


尽管如此,我们这一代人依然能够突破困境,从小城镇或乡村奋斗至大城市,在那里成家立业、扎根立足。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过得更好了,站得更高了,反而不愿意向上努力了?


看了王南皓的视频,听到他说他认识的那个弟弟是在养螳螂的过程中获得了价值感,我就在想:孩子获得价值感的路子可能不止一条。


既有每个人内在固有的部分,需要父母去呵护,不让它消退;


也有需要通过和外界环境持续互动,才能获得的部分,需要我们帮助、引导孩子去获得,填补他们的内心。


被忽视的


获取价值感的途径


之前我和朋友深入探讨过,为什么仅仅历经两代,社会风气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这一代人活得这么“卷”,而如今的年轻人、孩子们却大多“躺平”了。


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你不“卷”你怎么活?


这让我想起了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 1943 年提出的著名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这个理论把人的需求,像搭积木一样从基础到高级分成五个层次,从底层到顶层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马斯洛认为,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用大家都懂的话来说:如果一个人既没吃的又不安全,还没人爱、没人尊重,他最想要的肯定是先填饱肚子,其他的需要并没有那么迫切。


只有先解决了温饱问题,不用每天为吃什么发愁了,这个人才会开始考虑别的,比如怎么找个安全的地方待着,怎么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等。



马斯洛需要层次演进图,多个需求可以同时发展,但大致是有顺序的


我们这一代之所以如此努力拼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许多人连最根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努力,去争取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稳定地位。


可能我们这一代中有些人忙活了大半生,也才刚刚达到需求金字塔的中间部分,真正能够爬到顶端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并不多。


但即便如此,我们从小就培养起来的那股子向上爬的劲头,还是会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想要继续往上攀登。



城市的美丽夜景之下,藏着无数加班人的疲惫


现在的孩子们呢,从出生起就已经站在了需求金字塔的中上层。他们享受着良好的生活条件,吃得饱、穿得暖,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环境中,不需要为基本的生存问题感到担忧。


这种与生俱来的物质和情感上的富足,使得他们在成长中不必过多地为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奋斗。


然而,这也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会更早地面临寻找自我价值和目标的问题。


但在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度之前,他们需要爱与归属的层面得到滋养获得社会的认同、他人的尊重。这一过程,远比单纯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要复杂得多。


孩子们就这样被卡在了半山腰上,既缺乏攀登的勇气,也缺乏继续前进的动力。


如何走出“空心病”


现在的孩子几乎一出生就被网络世界包围了。


这种现象本身并不是坏事,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挑战。


许多孩子在网上的社交圈里表现得如鱼得水,他们熟练地使用各种社交媒体,与朋友分享生活点滴。


然而,当他们回到现实世界时,却变得不太善于表达,甚至可能会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和迷茫。




法国的存在主义心理学专家 Robert Neuburger 曾提出,存在感是我们安全感的基石。有了存在感,我们才能感到自己真真切切地存在于这个世界,感到自己有所归属。


当孩子们在现实世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时,他们的内心就会失去平衡。


Neuburger 还强调,要建立存在感,关键在于建立“有尊严”的关系。


孩子们是否拥有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呢?

他们的想法和决定是否得到了周围人的充分尊重?

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他们是否常常得到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这些问题都指向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建设。


所以,要帮助孩子从“空心病”的状态中恢复出来,除了关注他们的内在成长,比如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个人素质的提升,还需要引导他们向外看,去探索和建立与外界的联系。


关键是要帮助孩子们树立信心,重新建立与社会的联系,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归属感和尊重感,找到自己相对外界的价值感。


提升对生活的掌控感


对生活的掌控感是自信和安全感的来源。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孩子设定一些小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去实现它们等方式,逐步帮他们提升自律能力和对生活的掌控感。


具体而言,可以鼓励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制定并执行一个简单的日常计划,比如每天阅读、锻炼或学习新技能等。


之前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广东女孩的故事,她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感觉特别累,还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后来,她下决心辞了职,从温暖的广东跑到了冷飕飕的东北,买了一个破旧得不行的房子,打算自己把它改造成一个豪华别墅。


从她拍下的记录视频中,我们能看到她一点一滴的变化。


最初,她还是个连锤子都没拿过的新手,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全能盖房人”,整个人都从很“丧”的状态中挣脱了出来。



村民二久子 @ bilibili


我们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完成一件从 0 到 1 的事情,并把这件事情按照孩子的能力拆分成日常小事,一步一步去完成。


也许不用完成得多么完美,只要实现了零的突破,对孩子来说就已经有了很大的意义。


发展良性社会关系


人是社会性动物,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这不仅能帮助他们获得归属感,还能在分享和交流中深化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


比如帮助他们寻找“同频”的人。


让孩子们多与志趣相投的人相处,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当然,孩子最根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一定是、也应该是来自家庭。


我们不仅要爱孩子,更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爱他,他对我们来说极其重要。


而且这份爱是无条件、没有任何附带要求,不会因为他是否做到了什么、是否成为了什么样的人而改变。


无论未来他是什么样子,他永远是我们最珍贵的宝贝。




培养利他主义行为


积极心理学认为,利他行为会让人更快乐、更幸福,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助人为乐。


当孩子不再光想着自己,把眼光投射在外界,看到深陷困境、需要帮助的别人;当他们还主动搭一把手、救人于困境(哪怕小困难),他们不仅获得对方或第三方的认可或感谢,更重要的是看到自己行为产生的积极结果,从而产生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比如参与社区义工活动。


以前我总觉得国外看重社区活动是一件很虚的事情,觉得这些活动只是表面文章,缺乏实质性内容,有必要让孩子抽出时间去小区里捡垃圾,或到马路边做交通协管一类的事情吗?


现在我愈发觉得,很有必要。


因为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孩子建立和扩展社交网络,还能增强孩子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从别人那里获得积极正向的评价




比如鼓励孩子帮助别人。


之前我整理大宝的书堆时,整理出来很多过刊。我本来想,卖了或扔了它们,好给新书腾地方。


但大宝很珍惜这些杂志,他自己想了一个更好的主意——把《万物》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没想到这个小举动,竟然带来了大变化。


以前课间,孩子们总是闹哄哄的。现在,他们围着大宝的杂志,看得入迷,教室也安静了不少。老师注意到了这个转变,对大宝的做法赞不绝口,在班上特别表扬了他。


同学们喜欢他的分享,老师表扬他的行为,大宝因此开心了很久。


利他,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却又这么美好。


当孩子发现他不是可有可无的、他对这个世界很重要,他能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美好,内心的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会像小草一样生根发芽、茁壮长大。




我常常在想,我们养育孩子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


考上好大学?还是找到好工作?


这些固然很重要,但不应该是全部。


我更希望我的孩子,眼中一直有光。


很久之前我在豆瓣看到过这样一个讨论话题:“你如何治愈自己的「空心」症结”,很多网友在此分享了改善心境的经验。




其中有一则分享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名叫“闫晓雨Esse”的网友说:


这一年,是我近年来状态最好的时候。不是遇见了什么好事,而是真正投入到生活中去,平静、笃定、满足地去过了每一天,有好好吃每顿饭,认真看每本书,和喜欢的人坦诚相待。


无论快乐或糟心,只要想到「当下所经历的一切都不可复制」,便觉生活格外有意思。纵然偶遇不如意仍为这破落人间的细枝末节所着迷。


或许,从小事中获取意义,从细微处发现生活的丰富与深度的能力,才是最珍贵的技能。


正如网络上非常流行的那句话所说的那样:“生活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是你将意义带入了生活,生活才变得有意义。


我真诚地期盼,那些内心感到空虚的孩子,能够尽早与这个世界建立起坚实的纽带,感受到来自身边真实的爱、接纳和归属感。


这样,他们才能获得向上的力量,而这份力量,将伴随他们勇敢地走过人生的每一步。


参考资料:

寻知元.从精神医学角度看“空心病”现象[J].医学与哲学,2023,44(9):40-43


也许你还想看看

【一个句式夸出孩子的自驱力】

喜欢记得点亮小红心

川妈说说

明天(5月8日)晚上6点,我们的直播间将迎来一位特别的嘉宾,他就是母婴社区宝宝树创始人王怀南先生。

如今,年过五旬的他,开启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之旅,创立了米茶公社,而响午正是其旗下的新晋品牌,专注于鞋类的设计和生产。

说实话,没拿到鞋之前,纯粹是因为好奇宝宝树老板,公司都上市了为啥不退休,还要继续折腾?拿到鞋试穿之后,才发现人家是真的会折腾,到底是母婴行业出身,真就做出来老母亲超爱的鞋。今年夏天的松弛感,就靠它了,明天晚上有空来瞅瞅吧~


推荐阅读


放弃北京户口去美国读名校?我没这么傻这么天真...

皮克斯经典短片:真正接纳自己的孩子,是大多父母迈不过的坎

“糟糕的家庭,总在小事上消耗孩子”:我突然理解为啥那么多孩子躺平了

自律有3个层次,你的孩子在哪一层?

在大学待了10年后,我不想鸡娃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mom看世界

相关新闻

让孩子不惜一切代价学习的父母,孩子可能就是那个“代价”一个15岁的“教育博主”,让很多家长深夜捶胸顿足夏日趣味学习:用中文名字猜水果,让孩子的暑假更有意义!离谱!30岁女老师利诱15岁男生发生关系 保释期间又让另一少年当爸打开15岁儿子的衣橱,他珍藏8年的东西让我心情很复杂如何让孩子找到热爱,不再“空心”?听一位有趣的哲学践行者讲述自我探索和发现之旅让我家娃每天主动学习的“教辅神器”!推荐给上了小学的孩子们家长和孩子的猫鼠游戏:如何让“网瘾少年”回归现实?可怕的14岁现象,男生女生都逃不掉,父母再难再卑微也别让孩子一个人面对让孩子“翘课”一个月,焦虑症妈妈和10岁儿子的gap month一位班主任的疾呼:别让孩子的暑假都毁在了垃圾快乐上家长注意!别让孩子的教育之路走窄了重磅新品,一套美的让孩子尖叫的高颜值绘本~突然之间,多家银行直接开招催债人了!背后的真相让人难过……一学习就分心,让孩子学习咋就这么难?美国妈妈在法国受到“震撼教育”:这儿的孩子,让我失去曾经的骄傲!2亿人围观的医院“取精室”,揭露的真相让人意外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孩子的内心充满能量,方法超简单(值得一看)当我学会“多巴胺教育”,终于让孩子学习越来越主动,越来越自律小学生被霸凌,整个大学给他撑腰!背后的真相让人哭了......为什么最近爆炸事故如此密集?背后的真相让人意外哈佛女孩刘亦婷的鸡汤欺骗了大家,背后的真相让人细思极恐我们暑假错的不是让孩子提前学,而是错在以消磨孩子的方式学一定要让孩子看的8场顶级TED演讲,受益终生!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