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中年女人的「离婚搭子」实践

中年女人的「离婚搭子」实践

文 | 吕煦宬

视频 | 吕萌

剪辑 | 李煜憬

编辑 | 毛翊君


108天实践
‍‍‍‍

这天早上7点,林静雯起床洗好红豆、红枣,打米糊,做早餐。在做家务上,她和搭子没有明确分工,“谁有空谁就做”。饭后,她托搭子照顾女儿,自己去美容店工作。她一个月接三四单,每次赚三百到一千不等。以前独自带娃,孩子离不开人,她是没法这样出门干活的。

每次赚到钱,林静雯就转一两百给搭子,当作带娃的酬劳,但对方没有收过。回到家,她看见搭子一岁多的女儿站在婴儿床边,和自己三个月的女儿咿咿呀呀。她会把这些瞬间拍下来:一个清晨,房门外有声响,她开门后看到搭子的女儿在那里,似乎是睡醒后想要找妹妹。有时,这个小女孩会帮妹妹托奶瓶,像在给她喂奶。
“大人和小孩都有了伴。”林静雯这样总结单亲妈妈搭伙的好处。去年10月底,她把日常视频剪出来发到社交平台上,封面上的大字是“两位单亲妈妈搭伙过日子真香”,下边有行小字,“一个带孩子让另一个出去赚钱”。
这戳中了许多单亲妈妈难以兼顾育儿和工作的痛点。评论区有人肯定搭伙的做法,“找个合适的单亲妈妈过日子,那可比找个靠谱男人搭伙过日子容易多了!”还有人跟林静雯说:“你一定要火,给单亲妈妈们更多出路。”林静雯回复:“我也希望是这样,我们先实践一下,到时候可以给她们点经验。”

搭子的女儿来看林静雯的女儿。源自视频截图

如何兼顾的问题,此前一直困扰林静雯。在孕早期,她无法胜任高强度的主播工作,辞职养胎,失去了稳定的收入。生完孩子,育儿榨干了她的时间和精力,得靠卖房的存款生活。这些困窘让她想到,能否找个单亲妈妈搭伙。
去年9月,她发了一个“单亲妈妈抱团取暖”的招募帖,除了合租、互助,还计划一起直播赚钱。林静雯讲述自己单亲带娃的困境,引发了200多人共鸣。有位刚离异的单亲妈妈评论说,自己带着两个女儿,没工作、没房、没存款还负债。有人回她,自己带着儿子,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也想找合伙人。
在妈妈们的请求下,林静雯先建了一个近50人的互助群,谈论最多的就是怎么赚钱,怎么省钱,有人去夜市摆摊、做线上客服,或给孩子买临期奶粉节约开支。有位广东中山的未婚妈妈,儿子四岁,刚和男方分开时,也曾入职公司,请住家保姆带孩子。她工作忙,又为此感到亏欠,“小孩已经没有爸爸了,现在还没有妈妈陪。”
她因此辞掉工作,做自由职业,四年来开过早餐店、美容店和制衣工厂。去年,工厂招工难,资金链断了,亏了十几万。今年起,她开始四处打零工:给人做美容,趁孩子上幼儿园时兼职直播,晚上带娃去夜市摆摊。收入不稳定,她快付不起每月5000元的房贷,把房子挂上了中介平台。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一筠把贫困单亲母亲称作是都市里“新的弱势群体”——“尤其是那些学历低又没有一技之长,离异前完全依赖丈夫的家庭妇女,她们经济上的独立能力很差,谋生难上加难。”
在林静雯帖子里,许多人说得到了灵感——两个女性搭伙比经营婚姻简单,理由是“大部分女性都眼里有活儿,没有丧偶式老公添乱,省心太多了。”后来,山东的陈晓丽出现了,她通过帖子找到林静雯,说自己没有工作,曾抱着女儿在火车站过夜。最难的时候,她想过把孩子送走,了结自己的生命。聊了一两天,林静雯让陈晓丽来搭伙。
去年10月上旬,陈晓丽拉着一个行李箱,带女儿从济南出发,在长沙转高铁,赶了一天一夜的路到珠海。搬进林静雯新租的三居室后,女儿有时会把地上弄得一团乱,她要趁女儿睡着赶紧打扫卧室,接着洗碗、整理客厅。她也会把这些用视频记录下来,被林静雯一建议,跟着开了个账号,更新搭伙生活。她公开感慨,如果不是因为搭伙,她没有机会住这么舒适的环境。
有人问她,这样生活有没有矛盾?等孩子大了以后呢?她录了个回应:“顾好当下,先把孩子养大,目前相处挺愉快的。”在陈晓丽发的视频里,常能看到她一手抱着林静雯的女儿,一手搂着自己的孩子。
两人谈好搭伙时,林静雯做过一条“预告”,让想了解后续的人点个关注。有十多条评论,都是祝福和鼓励。从那时开始,林静雯投入经营自媒体,“搭伙”的主题让她粉丝从200涨到1500。到11月,她的更新里开始夹杂母婴用品的广告。
毕业十多年,林静雯只上过几年班,多数时间在做自由职业。虽然有陈晓丽在家看孩子,赚钱机会多了些,但还是不稳定,存不下钱。一次她兼职赚了一百多,交完水电费就没了。搭伙到第二个月时,陈晓丽提过拆伙,觉得自己没工作,拖累林静雯。她曾找到一份家政保姆的工作,但因为有高血压没法上岗。
林静雯没避讳过她们在经济上遇到的困难。她发愁前夫拖欠抚养费,抱怨出门忘带钥匙找人开锁,浪费了小半个月生活费……这些内容她都发在了账号里。搭伙第25天,林静雯向粉丝展示淘来的二手母婴用品:100块的婴儿床,30块的二手推车,50块的摇摇椅,10块的餐椅……视频结尾,她问粉丝:用二手的丢人吗?有网友知道了她们的处境,会给孩子寄二手儿童鞋,偶尔还有其他单亲妈妈上门探望。

林静雯买过的二手用品。源自视频截图

去年11月,她发帖说自己没有抚养费,收入也少,搭伙靠吃老本,“也快见底了,即将要面临没钱的尴尬。”评论区里,有人说感到心疼,让她加油。但到了今年春节,两人彻底决定各自回家,暂停108天的搭伙。


“家庭联盟”的期待

一个妈妈在给婴儿洗澡时突发癫痫晕倒。15分钟后,她苏醒过来,发现孩子已经在澡盆中溺水,送医后抢救无效。去年8月,还没搭伙的林静雯刷到这个新闻,第一反应是“万一我也这样晕过去怎么办?”她想放个摄像头在家里,让朋友联机,时不时看上两眼,如果发生意外,好歹能被发现,但对方不理解,说她想太多。

孩子出生后,一离开人就哭,林静雯吃饭时要腾出一只手抱她。自己洗澡洗到一半,听见孩子哭,来不及擦干身子就跑出来哄。满月时,孩子肠绞痛,整宿哭闹,能睡5个小时林静雯都要偷笑。
精神紧绷、睡眠不足,她觉察到自己脾气变得暴躁,有时跟着孩子一起大哭。那段时间,她感到手臂酸痛,直不起腰,但没时间去做产后检查。坐月子时,母亲从老家来珠海照顾不到一个月,又回去看生下第三胎的弟妹。
也没法请保姆。她没有稳定收入,手头有的六万多,是卖掉唯一房产、还了部分债后剩下的,她计划用这笔钱撑半年。日常开销加上还债,一个月固定支出近8000。请保姆的话,一个月还要5000。
她是2022年意外怀孕的,刚交往两个月的男友让她打掉,说“经济状况不好”。母亲劝她:“以后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一个可以一起生活下去的男人,总得有个伴。”考虑到生育年龄,35岁的林静雯决定成为单亲妈妈。孩子出生半年来,男方没来看过,只给过两个月生活费,一共5000元。林静雯后来发现,在她怀孕前,男方已经出轨了。

林静雯刷洗二手的手推车。源自视频截图

据《中国妇女报》报道,一项针对271位单亲妈妈的调查显示,前夫从未支付过抚养费的比例为59.4%,且实际支付金额大多低于法院判决的抚养费给付金额。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崔效辉公开提到,单亲家庭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仍没有相应政策或法律,强制抚养费落实,或保障单亲母亲的就业。
这使得单亲妈妈还是把家庭作为生存的选项。北京大学一项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单亲妈妈是依靠家庭内的代际支持来解决抚育问题。但对她们而言,想通过婚姻缔结新家庭,寻找“队友”很困难。北京大学人口所学者曾毅等人调研后发现,孩子的存在降低了单亲母亲再婚的可能性。
在这种处境下,单亲妈妈跳出婚姻,组成联盟,被一些人视为女性独立的象征。今年4月,有媒体捕捉到林静雯开启的搭伙实验,将其概括为“重组家庭,正在去男性化”,“两个单亲妈妈搭伙同居”的词条随之冲上热搜。评论区里,有人认为这是“去父留子,皆大欢喜”。还有对婚姻的失望,“生活中去掉了那个糟心的男的,多了一个强力助手,好太多了!”
今年起,网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称自己在搭伙生活的女性。在她们发出的视频里,大多会有两个孩子在一起玩闹、两个妈妈在厨房准备食材、一起做晚饭的场景。标题通常都是“单亲妈妈搭伙过日子太香了”。
一些搭子会强调彼此的门当户对,“她有房我有车,她有儿我有女”,还把这样的生活冠上“重启人生”的意义——孩子越来越优秀,自己的事业也在“起飞”。有人甚至预言,在离婚率攀升的时代,搭伙会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但和找结婚伴侣一样,遇上合适的搭子并不容易。今年2月,成都一位27岁单亲妈妈也想到了这条路。她不挑搭子的年龄和性格,甚至包括地域,一切以孩子为先——宝宝11个月大,她希望对方的孩子不超过两岁,怕年纪差异大,需求不同,难调和。
用“离婚搭子”在网上搜索,一两天后,她加上一个单亲妈妈。言谈中,对方总是劝她去贵州投资生意。她怀疑对方是骗子,没有聊下去。后来又加了两个人,分别以“刚交了房租,要等租约到期”和“要在工厂做到6月才能走”为由,拒绝和她立即奔现。接连的失败让她怀疑这些人只是在网上凑热闹,没有诚心要行动。
在那个近50人的互助群里,林静雯最初以为能召集六七个单亲妈妈搭伙,一起搬进别墅。但最后联系她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想让林静雯去杭州,林静雯放不下在珠海多年的生活,拒绝了;一个潮州的单亲妈妈在临行前被家人拦下,理由是怕她被骗。群里不少收入稳定、有父母帮衬的单亲妈妈,都是没有搭伙需求的。实际上,这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最后能马上来和林静雯搭伙的,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陈晓丽。

林静雯采购的一周食材。源自视频截图


经济契约

搭伙最初,林静雯没有细致的规划,先揽下四人的生活开支,让对方只负担自己孩子的奶粉和纸尿裤。她提前退租,赔了违约金,另找套三室150平方的空房,月租1300元,押一付三,还添置了一些家具用品。光是搭伙的前期准备,就花了六七千。

去年11月底,搭伙近一个月时,林静雯打算开直播挣钱。她学过声乐,听说有同学直播一年多,积累了70万粉丝,赚了100万,也想做娱播。但开播后,只有十几个人看,没人刷礼物,根本没有收入,还要“应付一些臭男人”,播了几次后她没再继续。在评论区,有人支招,说有朋友直播剪裁布料,坚持了一年后每月收入上万。林静雯回复对方:“我们要在短期内变现,等不来那么久。”
总体上,她们过着支出大于收入的生活,把每周的伙食费控制在150元,买特价菜,总吃土豆和西兰花,中午炒两个菜,晚上就吃中午剩下的,简单配个馒头或面条。林静雯感觉“有点寡”,在搭伙前,她几乎天天煲汤。去年年底广东降温,她们不舍得开空调,只在给小孩洗澡的时候开。给孩子洗澡的频率从一天一次,变成了隔天一次。
在她们的账号下面,最多人担心的是经济问题。有人提醒过林静雯:“搭伙过日子一定要从经济上分清,钱算清了关系才能长久。”
今年1月。陈晓丽看到有人在东莞夜市摆摊,能一边赚钱,一边带小孩。和林静雯商量后,两人决定试试。她们选中坦洲十四村夜市,考察了好几天,判断这里人流量大,还期待一天收入能上千。
两人白天采购食材,在家炖好银耳,晚上一个人用小推车拉烤梨桶,另一个抱两个孩子到摊位上。卖烤梨用的设备沉重,她们没法分开行动,只能把孩子带在身边。摆摊经常折腾到11点,夜市环境吵杂,两个小孩睡不安稳,“一个哭了,另一个就醒了。”一晚上只赚一两百是常态,不到一个月,她们以亏损3000块收场,搭伙关系也随之解散。

林静雯出摊卖烤梨。源自视频截图

吉林大学法学博士刘蓓在2018年提出“伴侣家庭”的概念——“以长期共同生活为目的的自愿结合且在经济、情感、生活上相互承担权利、义务的稳定的、持续的生活共同体家庭”,认为在传统婚姻家庭模式不断受冲击的当下,家庭的概念应当被拓宽。但由于法律尚未完善,她鼓励“当事人自治”,重点是拟定契约或同居协议。
在日本,一些年轻人会和兴趣相投的朋友缔结“友情婚”,又称“契约婚”。日本一家关于“友情婚”的网站COLORUS提倡双方在婚前签订协议,大到是否同居、生孩子,小到做饭、倒垃圾、生活空间的分配,如何和对方亲戚相处,都要在婚前达成一致,避免婚后不必要的纠纷。
就我们了解到的国内“离婚搭子”案例中,还没有出现契约的制定。另一对在网上受到关注的安徽搭子,是相识近20年的闺蜜,维持搭伙家庭的经济平衡更多靠人情。她们把新组合成的四口之家日常发到社交平台,积累了近2万粉丝。有媒体报道出她们的生活,称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家庭模式。
李欢和王洁“一家四口”。吕萌摄
搭伙始于王洁婚姻的崩盘。离婚后,她带5岁女儿回老家,陷入抑郁,父母的照顾也在无形中带来压力。她考虑带女儿重返合肥,独立生活,又担心一个人育儿,就想到咨询好友李欢。李欢已经离婚7年,一直独自带儿子,始终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靠此前积攒的五六十万存款生活。
李欢清楚一个人带娃的压力。这些年来,每月2400的房贷、保险费、一学期两万的幼儿园学费都在消耗这笔钱,到今年,她手头只剩下几万块。她给王洁也算了算账,提出让王洁住进自己家,不收房租。两人在前期达成一致的是,王洁负责工作,之后把一部分工资都给李欢,当生活费。
去年8月,搭伙开始,王洁找了份行政工作,月薪五千多,固定转2000块给李欢。在曾经的婚姻里,她和公婆共同生活,前夫工资刚好够付房贷,她的收入就用来负担一家五口的日常,没有结余。现在刨除这2000块,她还能用剩下来的钱给女儿报些兴趣班。
王洁和李欢都说,能在钱上不计较,是因为过去都互相帮衬过。但她们的消费观本身有很大差距,王洁没有省钱的概念,而李欢相对节俭,住在一起后,不免互相牵制。
去年秋天换季,王洁帮李欢整理衣柜,一边叠衣服,一边吐槽她抠门——许多T恤穿了六七年、领子都变形了,李欢还不舍得扔。王洁“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把旧衣服直接扔到房门外,让李欢不要再穿了。“心疼死了。”但李欢也没拦着王洁,“我要再去把这些衣服捡回来,她能给我揍一顿。”
以前李欢遛娃时,会把水杯、零食、纸巾备齐,避免额外消费。现在一起出门,王洁会主动掏腰包给孩子买玩具。一次在公园,有人卖铲沙玩具,两个小孩跑去挑中了一兜玩具。王洁正要掏钱,李欢赶紧阻止:没必要,这个家里有,20块钱也是钱。李欢说,每次两人的消费观有冲突时,她们需要互相妥协。

暂时的自救

从搭伙开始,李欢就在社交平台上更新搭伙日记。镜头里,两个孩子坐在地上玩玩具,两个妈妈一个洗碗,一个拖地。晚上各自把孩子哄睡了,她们躺在沙发上聊天。她感慨,和闺蜜搭伙有说不完的好处。

但她不认为搭伙是万金油。在她看来,她们生活的融洽建立在多年积累的了解上,换做是陌生人,不一定能行。问题或许会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浮现。
目前,李欢和王洁的孩子对“搭伙生活”都没有清晰的认知。王洁的女儿五岁,刚住进李欢家时,问妈妈为什么要住在“哥哥家”。王洁哄她:你不是说老家的幼儿园老师太凶吗?这边的幼儿园更好。她还和女儿讲,不管在哪里,都是和妈妈在一起,都一样,“这里也是你家,你又多了一个家,多好。”
“我们很擅长给小孩洗脑。”李欢跟王洁会开玩笑地默契总结。李欢把小孩比作“一张纸”,意思是大人怎么教,孩子就怎么想。王洁母女还没入住时,李欢跟儿子说:“你不是一直想有人跟你玩吗?妹妹来跟你玩好不好?”听到有玩伴,这个7岁半的小男孩点点头,同意了。
一开始,李欢儿子很不习惯。他边界感很强,不乐意把玩具分给妹妹,常常咕哝:“这是我家”“这是我的玩具”。注意到这点,李欢又给两个孩子“洗脑”,说如果想一起玩,就一定要分享玩具,不然就各玩各的。
李欢对待孩子一向严厉,王洁温和一些。搭伙前,她们说好不插手彼此对孩子的教育,但住在一起,不可能完全不管。一次,李欢批评儿子做作业的态度不好。王洁在隔壁听到了,过来看到孩子脸上挂着眼泪。眼看快十点了,她提醒李欢:“有什么事可以明天再说。”等孩子睡了,王洁又跟李欢说,不要对孩子那么凶。
把这些日常发到网上,李欢收到最多的质疑是“搭不了多久,迟早要散伙。”李欢说,自己对能持续多久没有执念,也承认未来会有许多现实因素中断搭伙。眼前最大的问题已经摆着——再过两年,王洁的女儿就要上小学,她们没有合肥户口,办理居住证、择校都是问题,“走一步看一步。”

李欢带王洁的女儿画画。吕萌摄

提出“伴侣家庭”概念的刘蓓指出,这仍是类似于传统婚姻的结合,伴随着权利、义务,“无论选择哪一种家庭结合模式,都涉及身份的定位、亲子关系的处理、私人财产的结合、混同、分割等。”
但目前我国在婚姻家庭法理论中尚未建立“伴侣家庭”的概念。在刘蓓的研究中,她写道:“大陆地区对事实婚姻、异性同居的法律调整严重不足,对同性婚姻替代模式、同性同居、涉中性人家庭、非性联系家庭法律调整完全空白。”
武汉大学社会学博士罗茜在研究“搭伴养老”、走访北方某省西南部一村镇时发现,许多同吃同住、搭伴养老的老人不领结婚证,而是遵循乡土社会的习惯,仅靠立字据确立搭伴关系,写清搭伙细节,如“小痛小病可以相互照料,但遇到大病则解除搭伴关系”“丧葬由本家子女承担,遗产由各自子女继承”。在她看来,这样的养老方式没有可持续性。她指出,这种搭伙关系基于纯粹的利益交换,会弱化家庭原有的“神圣性”,“导致潜在的伦理风险与家庭风险”。
其他研究“搭伙养老”的学者也表达过对“伴侣家庭”的隐忧,认为非婚同居、搭伙养老的老人不受法律保护,容易产生财产纠纷,关系中弱势一方的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学界提倡完善同居制度,确立非婚同居财产制度。如果缺乏制度保障,搭伙就要承担法律风险,难以发展成一种稳定的模式。
1月31日,散伙那天,和来时一样,陈晓丽拉着一个小行李箱和一个黑色手提袋,带着孩子离开了珠海,回到山东。年初九,林静雯也在家人的陪同下回珠海收拾行李,搬回老家。
怕家里人唠叨,她只说陈晓丽是自己的“合租人”。她的朋友得知她的搭伙,很不理解,说她胆子太大。散伙后,两人偶尔联系,在一次视频通话里,林静雯得知,陈晓丽考虑去南京生活,想带着女儿送外卖。
在林静雯看来,散伙是因为两个孩子年纪太小,需要时刻照顾。最重要的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搭伙没法持续,这和婚姻家庭运转的逻辑完全一致。但在她眼里,婚姻和搭伙不同,结婚是长久的绑定,搭伙只是暂时的自救。结束搭伙后,她在社交平台上说:“搭伙是为了过得更好,散伙也是。”


(为保护隐私,文中林静雯、陈晓丽为化名。)


参考资料:
[1] 刘蓓,《伴侣家庭立法研究》。
[2] 罗茜,贺雪峰,《搭伴养老:家庭功能化与农村养老秩序重构》。
[3] 景迎,王君岚,《“搭伴养老”需要法律保障》。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极昼工作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声明除外。
- END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极昼工作室

相关新闻

两个中年女人的“离婚搭子”实践旅行“搭子”,中年老母亲的救命稻草最懂自由的中年女性,开始“糙汉”穿搭“55岁,我终于拉黑了亲戚”:中年断亲,一场属于女人的自救钞能力,解得了腾讯的「中年危机」吗?倒闭8万家!中年男人的“庇护所”,为何跌下神坛?中年男人的“精神春药”:钓鱼那么无聊,为何他们如此热爱?知乎,中年上班族的“爽文平台”中年以后,最显“廉价”的四种行为中年男性的「外貌溢价」:长得越帅,收入越高?中年男性的“外貌溢价”:长得越帅,收入越高?放下羞耻心的中年女性,终于不再“低自尊”这3种鱼可能含较高的重金属汞!;难怪中年易发福:负责“管住嘴”的脑细胞到中年变样了|本周论文推荐外婆一生中,被我打入“冷宫”的30年|人间人到中年,守好你身上的“少年气”中年女的婚姻,靠一场“出轨”自救上有老下有小的40岁,我却开始“中年叛逆”了人到中年,我的父母却开始了“离婚大战”“一女开两门,人财都难存”:中年女人,别随便进这两扇门……消息汇总(中美航线的两个调整|西南航空的“大动作”|中美班表|AirPremia年中“最低价”大促)「镜头下的年味」主题征集作品活动火热进行中!一个中年男人的网红绿植“团灭史”全美“房价中位数/年收入中位数比值”最高的城市,集中在加州!看了“90后离婚的100个理由”,我才明白什么是婚姻中最可怕的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