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这1种话,伴侣、孩子都会远离你
你遇到过“反驳型人格”吗?
他们习惯在对话中使用这类句式:
“不是、不对、不是你说的这样,而是……”
就好像只有自己才是对的,而对方说什么都是错的。
朋友小梅的老公,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驳型人格”者。
周末两家一起露营,她的老公大刘负责开车,我在后座感叹了一句:“今天好闷热,全身黏糊糊的。”
大刘说:“不是,这才几月啊,7月份更难受。”
——“上次我们吃的那家蹄花汤挺好吃的。”
——“那家一般,在我吃过的蹄花汤里排不到前三。”
——“你这电车的音响效果真不错,高科技就是不一样。”
——“什么高科技哟,这是低配置的型号,高配置最少50万起步……”
几个回合下来,我不说话了。
过了会儿,我老公说:“我们前段时间去了趟日本,那边电子智能系统挺发达的,有种车……”
大刘笑着打断:“那边好你还回来干嘛,全家移民算了。”
我老公也不说话了。
气氛降了下来,大刘浑然不觉,小梅幽幽开口:“你说得都对行了吧?能少说两句吗?”
大刘扭头看了小梅一眼:“还不准表达不同想法了……”
短短半小时车程,一车人(除了大刘)从欢欣雀跃变得死气沉沉。
我们出于分享、交流、欣赏抛出的话,每一句都被他“怼”了回来。
这不仅让坐在副驾的小梅郁闷,也让同车的我们很扫兴,暗暗打定主意:
下次不坐大刘的车了。
生活中,我们都碰到过类似的反驳型人格者。
他们可能是父母、伴侣、领导、同事……
和这类人交流时,会发现两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他们热衷于强迫别人低头,凸显自己更胜一筹。
在开头提到的场景里,本来大家都是轻松地抛出话题。
可大刘却非常较真,对于一些日常话题也要争是非对错。
为了向他讲清楚一件事,我们不得不反复解释:
“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讲的是另一件事”; “我刚刚是想说”......
一旦大刘感到自己被纠正,就会开启一场非左即右、非黑即白的辩论。
“你这么说就不对了”; “那不一定”; “不是你说的那样”......
无视对话逻辑,也无视别人立场。
甚至是为了反驳而反驳,哪怕因此伤害别人,也要将“辩论”进行到底。
第二,他们否定别人的感受,沟通毫无共情。
就像有一次小梅跟大刘抱怨:“婆婆挑剔我不做家务,我心里不舒服。”
大刘说:“你那算什么,我从小就被她挑剔,我都没说我不舒服。”
小梅本意是想倾诉感受,希望他能看见自己的委屈;
大刘非但不看,还反过来要小梅看到自己的委屈。
对话虽然在进行,情感却处在真空状态。
小梅无法从大刘那里获得共鸣联结,反而是被“推开”,所以说得越多心情越烦躁。
久而久之,两个人的沟通越来越有被卡住的感觉,毁了一次次坦诚交流的机会,损坏了关系。
像大刘这样的人,为什么会习惯性反驳别人呢?
原来,他是想通过反驳,满足自己的表面需求——优越感和价值感。
因为反驳别人的观点,覆盖上自己的观点,能制造出一种“高人一等”的体验。
哪怕观点本身并不高明,这种互动方式也可以滋养优越感;
当然,这些体验层面的满足,还只是停留在表面。
背后还有更深的一层需求:自我价值保护。
小时候,大刘总是被父母批评、挑剔,常年无力保护自己,导致他的内心出现两个变化:
第一,模仿父母的语言表达习惯。
大刘的父母对他抱有很大期望,考差了,会批评他不够努力,把他和其他优秀孩子做比较,强调他不如别人。
同时,父母之间也喜欢互相指责、挑剔、打压,经常唇枪舌剑地吵架。
大刘观察着父母的人格特点和沟通方式,经历着镜像化人格塑造——
通过模仿照料者,来塑造自己的一切。
耳濡目染、日积月累之下,大刘也习得了“反驳”这种表达方式。
第二,用反驳来转移内心的焦虑。
由于很少从父母处得到正向反馈,大刘内心充满了被攻击、被否定、被挑剔的焦虑。
同时,作为被反驳者,他的内心很矛盾:
一方面,他强烈需要得到肯定;
另一方面,为了转移焦虑,他习惯否定别人,以免被别人攻击否定。
有一次,大刘反驳了老师,老师肯定了他的反驳,夸他有主见。
这让他感到:否定别人,不但可以转移焦虑,也可以得到肯定。
竭力维护自尊的愿望,在那一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从那以后,他开始把“反驳”当成了一种获取尊重、解决焦虑情绪的心理策略。
但问题在于,很多时候大刘变成为了反驳而反驳,不分情况和场合。
在小梅和大刘的日常相处场景里,小梅因为频繁被反驳而拒绝沟通时,大刘的焦虑卷土重来;
他越想通过反驳缓解焦虑、获得尊重,小梅越反感、不想理他。
结婚才3年,他们就进入了一个“无话可说”的怪圈。
照这样看,反驳是一种幼稚、原始的互动方式。
反驳者适应不了现在的关系,身边人也长期受到困扰。
如果你的伴侣、父母、朋友是反驳型人格者,要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意识到:他们会让我们感到挫败。
因为对方无法作为我们的情感容器,给不出多少共情,挫败难以避免。
但如果我们是内核更稳定的一方,想要改善沟通,一个有用的方法是:
使用一些沟通技巧,比如设立台阶、表达感受、重复对方立场。
其实我老公,在日常交流中也会呈现一些反驳者的习惯模式。
前不久某个白天比较闲,我就出门逛街去玩了;
回家却接到加班任务,便跟老公抱怨:“好烦啊,这么晚还要工作。”
老公反驳我:“还不是因为你在外面玩了一天,工作才做不完。”
如果按照以前的情况,我可能为自己辩驳:“白天没工作我才出去玩,只是到了晚上才来了任务。”
那他会接着继续指责我:“你就是玩心重。”
这次我换了种方式,先顺手给他戴一个高帽:
“没办法,我确实不像你,一天24小时都能工作,不休息一下我会累死的。”
这个方法叫做“设立台阶”。
先软化了老公的指责和攻击,他也会按照我设好的“台阶”走下来。
果然,老公听完后口气就软了一些:“我也不是一天到晚工作,累了也会休息的。”
我说:“确实,人都是需要休息的,我今天也是因为觉得想放松,才出去玩的。”
这里,就是用表达感受对话,让对方意识到:
我的压力有点大,需要休息。
紧接着,我说:“其实你刚刚的意思是,感觉到累的时候是可以休息的,对吗?”
这个观点是老公刚提的,他再提出否定,就是在打自己的脸。
之后我再出门逛街,他问起来,我就说:
“累的时候休息,不累的时候工作,这是我跟你之前达成的共识呀,不是吗?”
先设立台阶,表示尊重对方的意见;
再表达感受,让对方同情我的脆弱;
最后重复对方立场,让他放弃辩论、避免前后不一致。
这样一来,不需要费太多口舌,就能得到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如果我不这样做,不认同他的反驳:“我哪有在外面玩一天?”
接下来,我就要面对更多、更刁钻的反驳,毁了好心情不说,还会引发争吵。
但如果,即使用对了方法,对方还是坚持杠。
那么你就要意识到:面对不愿意改变的人,费嘴皮子一遍遍纠正是没用的。
比起为别人的改变负责,
不如把关注放在自己的感受上,设立边界,促进对方反思。
就像小梅和大刘闲聊的时候,他常常说一些不过脑子的话。
小梅追星时感叹几句“某某明星好帅”,大刘会反驳:
“哪里帅了?” “好丑的发型” “你品味真差”......
小梅表达过好几次自己不爱听,他都没往心里去。
有一次,小梅被反驳几次后,索性不说话。
无论大刘假装无事发生也好,反复试探她的态度也好,
心里的火气消下去之前,她都不愿意继续这样交流。
因为她意识到:继续跟他争辩下去,心情毁了不说,早晚也会觉得聊不来、过不下去。
但大刘除了爱反驳,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她愿意给出一些包容。
于是沉默一天后,晚上,小梅向大刘说了下面这番话:
“现在有空吗?”我想和你谈谈。 “你知道我为什么不说话吗?因为我无话可说了。” “当我听到你反驳会让我觉得不被理解、很难受。” “我现在最大的希望是:你以后反驳我的时候,稍微听一下,想一下这样做会不会让我难受。”
这番话有效表明了自己的边界,大刘之后几天减少了反驳次数。
虽然没能完全改变,但小梅这样表达出来,心里好受多了,大刘也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说话方式有问题。
如今听到小梅说“能不能少说两句”,哪怕是在闲聊,他都会审时度势地闭嘴。
试想一下:要是小梅没有设立边界,卷入到大刘的观点里,一定会演变成“针尖对麦芒”。
各抒己见非要把对方说服,越说越不服气,各自黑脸不欢而散。
写在最后
沟通是双向过程,并非一方改变就足够。
作为被反驳者,我们有所预判,能正确应对;
而作为反驳者,如果你意识到了自己在沟通中的这个问题,想寻求改变。
那么可以尝试“换位思考”来改善沟通效果。
也就是说,先在脑海中让自己形成一种观念:
“同一颗球,我看是黑色,别人看是白色,或许我们都是对的。
与其否定对方、证明自己,不如去了解对方为什么会觉得球是白色。”
想知道自己的话能不能被对方接受,也可以从“有没有换位思考“的角度来检验。
我说的话真的能帮助到TA吗? 我有没有理解清楚TA的意思? 如果我是TA,我会想要听到怎样的话?
不断练习之下,人会越来越敏锐于识别彼此的差异。
由此,慢慢地发展出真正的共情和理解。
沟通才从单向的输出,变成双向的滋养。
当沟通能发挥应用的功能,自我得到表达和看见,
关系便能饱满起来,变得温暖而丰富多彩。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累计服务上万用户
沟通从单向输出变成双向滋养
与咨询师一起面对个人议题
在心理咨询引导下探索自我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