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豆包、Kimi、星野加一起的元宝,能让腾讯翻盘么?
文丨summer 周一笑
腾讯大模型“憋了一年”,终于开始放大招了。
5月30日,腾讯宣布旗下混元大模型全面升级,新推出的APP“腾讯元宝”正式上线。
目前,腾讯元宝集合了AI搜索、AI总结、AI写作、个人Agent等多个功能和场景,支持256k的原生窗口上下文,相当于一本《三国演义》,或是英文原版的《哈利波特》全集。
写作方面支持多轮问答,还能够将对话内容整理成报告;搜索方面不仅内置了搜狗搜索引擎,更能引用公众号的优质图文素材库;用户还能根据个性化需求创建专属Agent,近期还将推出新闻哥、《庆余年》主题等特色智能体。
简单的说,元宝几乎集成了“豆包+Kimi+星野”三款目前主流大模型产品的功能。
而它的命名也十分有意思。在国产大模型命名卷完中国古代神话之后,豆包开创了一条接地气的民众“赛道”,在用户群体里广受好评。
从去年3月开始,腾讯是一众互联网公司中最不紧不慢的一个。而元宝的诞生,似乎被寄予了腾讯“全村的希望”,甚至马Pony亲自发文“欢迎测试”为元宝站台。
逆风出装,腾讯这次得拿些真本事出来了。
迟来一步的元宝,有新意吗?
从使用功能来看,腾讯几乎把所有的AI能力全都打包进了元宝APP里,主打的就是“大而全”。
主界面分成了“元宝”和“发现”两个页面入口,前者是交互式对话窗口,后者则是各种特色智能体应用。
在元宝页面,你可以通过AI搜索“今年金价为什么这么贵?“,让元宝来揭秘。
也可以上传文件、书本等多种格式的文件,让元宝做课代表总结。
或者是给出你的需求,让元宝帮你策划、码字、敲代码。
以上功能看似和市面上的AI产品相差无几,但硅星人实测了一波后发现,作为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宝宝,元宝搜索的内容库包含了微信公众号,放在整个大模型领域,也是独一份。
将元宝与微信公众号打通,有两层意义,其一,是对元宝生成内容质量的极大提高,要知道,微信公众号文章几乎是除了知乎以外最被行业认可的语料。在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参考资料包含了数篇公众号推文。
其次,是从微信公众号创作者的角度,元宝的AI搜索相当于新增了一个公众号文章的流量池和曝光推荐机制,将用户在元宝APP内的搜索行为与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机制、微信搜索的呈现机制相结合,或许有意想不到的可能。
当然,这是后话了,对刚刚上线的元宝来说,借助“一键分享到微信对话或朋友圈”的功能,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是更实际的好处。
不过,硅星人在与元宝对话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信息的准确度和上下文的理解联系仍然有提升空间,在我们问到kimi 相关的问题时,元宝提出这是由腾讯团队研发的产品,且虚构了2023年9月kimi 接入混元大模型的新闻事件。
如果仅有以上功能,元宝还不能算得上全面。除了文字能力,元宝在多模态生成上也秀了一把,上线了作图绘画、AI识图、AI翻译等功能。
目前,在“发现”栏目内,已有多个特色智能体应用:百变AI头像只需用户上传一张照片,就可以在这里体验多种风格;超能翻译官能够识别 15 种主流语言,翻译文本、图片与文件,还支持中英文同声传译;口语陪练则像一位专属私人外教,在陪练的同时给到口语改善建议,帮助用户学习与提升。
同时,元宝也支持用户根据个性化需求,快速创建个人专属的智能体,赋予角色设定,或让AI自动生成智能体相关信息,并复刻自己的音色。结合腾讯生态场景,元宝还将于近期推出腾讯新闻哥、《庆余年》主题等特色智能体。
总体来看,相比于其他AI对话产品已经步入了营销大战,腾讯元宝算得上姗姗来迟,而腾讯生态的结合是元宝当前的最大看点。
腾讯大模型的第一个“宝宝”,但可能不是最后一个
相比于功能的全面,元宝最被人关注的,还是和腾讯生态的打通。
对于大模型应用来说,高质量的数据至关重要,尤其是AI搜索场景,好的数据源能够提供准确、丰富的信息,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如前文所述,在AI搜索上,腾讯元宝覆盖了微信公众号等内容源,中文互联网的语料质量不如英文互联网是一个事实,相对来说,微信公众号的语料质量是比较好的,通过高效地搜索和利用公众号中的高质量数据,这可能是元宝做好AI搜索的一个天然优势。
不过这也不能保证结果的完全准确,即使引入了RAG等技术,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幻觉现象。前段时间谷歌AI Overview(AI 概述)翻车事件就是因为引用了不恰当的数据来源,生成了“让用户吃石头”,“给披萨涂胶水”这类的内容,最终还是需要算法的进步以及用户的鉴别能力。
腾讯在大模型领域一直有着自己的节奏,混元大模型的发布在大厂中不是最早的,腾讯元宝主打的几个功能在市场上也已经不鲜见,很难说有多大的突破性。
关于发布的节点,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混元大模型负责人刘煜宏表示,“腾讯做大模型不争一时之先。”这次腾讯元宝的发布会中,刘煜宏也表示,买量投放不是现阶段的主要目标。
将大模型与自身业务结合一直是腾讯在对外强调的,甚至可以说是马化腾正在准备的“杀手锏”。
目前,混元大模型已经接入了腾讯内部600多个业务和场景,包括腾讯广告、微信读书、腾讯会议、腾讯文档、腾讯客服等,还有200多个正在测试。
延续这样的思路,我们未来还会看到大模型与腾讯系产品业务的进一步结合,甚至更多独立产品的出现。实际上,微信此前就内测了桌面AI效率工具小微助手Next(目前已下架),支持智能化搜索、翻译、AI 大模型接入等功能。
如今来看,腾讯将全生态能力统一到了混元之中,可以看做是一场混元大模型在腾讯集团内部的胜利。
而C端AI产品的打造,则完全可以延续腾讯内部赛马的传统,毕竟微信和王者荣耀这两款明星产品都是这一机制的产物,大模型时代,这样的方法或许仍然奏效。
在大模型C端应用方兴未艾的当下,元宝可以被视作腾讯打造大模型超级应用的一次试水,只要基座大模型能力能够跟得上,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积累下来的产品经验,还有许多次尝试的空间。
显然,元宝虽然是混元大模型的第一个“宝宝”,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在豆包、文心一言、Kimi 等众多厂商竞相争夺的AI消费市场中,腾讯的入场,无论如何也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是12.32亿,头部AI产品日活只有几百万的量级,正如刘煜宏所说,AI产品的渗透率只有1%,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大模型价格战已经打响,或许大模型的超级应用之战也一触即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