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纪录片引起了我的注意力,它说自己是中国首部思想类纪录片,海报上还写着一句让人云里雾里又充满哲理的话:人是通过意义来保护自己的生存。这是什么意思?看不懂,那就看看纪录片。
这就是由《十三邀》团队出品的纪录剧集——《解释鸿沟》,影片的主角是著名哲学家陈嘉映。
如何拍摄一部以思想和哲学为主题的纪录片?如何用影像呈现抽象的内容?
《解释鸿沟》选择了做减法,没有华丽的镜头,没有用任何意象去解释抽象的概念,一切仿佛发生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场景简单,结构简单,聚焦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对话。陈嘉映是主角,却不是唯一的主角,他更像是一个视角,带观众通过他与朋友们一次又一次的对话,感受哲学的魅力。这些对话发生在校园里,在餐桌上,在客厅里,也在山野间。对话的内容关于哲学,关于科学,关于生存,关于生活,关于意识,关于知识分子的价值……更关于真理。
从科学聊到哲学
我们先把剧集第二集的一次讨论提到前面来,这次讨论的论点其实贯通剧集,它引出了科学和哲学的讨论,也引出了何为哲学,何为意识的思考,这就是关于“钵中之脑”的讨论。“钵中之脑”是哲学家普特南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实验设想人的大脑被从身体中取出,放入一个充满营养液的钵中,大脑的神经末梢与一台计算机相连,计算机向大脑传递各种信息,使其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陈嘉映的一个学生是物理主义者,他积极争辩,认为经过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可能实现的。但陈嘉映认为不可能:因为心智活动的产生需要发生在一个完整的生物体上。比如一个眼睛,它炯炯有神,并不是因为天生反光,而是因为它处在一个完整的生物体上。就像一个没有道路的星球,即便将汽车放在上面,它也不能被称为汽车。因为有了道路,才有汽车。讨论碰撞出了一个观点:思想意识的产生是生命有机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意识的产生和人的整体紧密相连。有人要用科学的逻辑去解释:他们认为这是神经元活动的结果。陈嘉映又不同意了:一个男孩把钟表拆开,就能了解它的机械运行逻辑。但理解了这种物理机制,就代表理解时间吗?分析了神经元的机制,就能理解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吗?那意识是怎么产生的?不是神经元的活动,而是经验、历史和社会在种种条件下联合产生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说过:在某种意义上,心灵就是世界上的一切。
伽利略
伽利略曾提出第一物性和第二物性。第一物性是事物固有的,比如长宽高;第二物性是感觉之际才显现的,比如色香味,比如好坏的判断。第一物性与科学有关,第二物性与意识有关。伽利略说这两个物性要分开研究。如果用科学原理或者科学标准去解释心灵世界,其实有很多坏处,比如写论文,如果给八个指标,达到就是好论文,那没有人会比ChatGPT写得更好。意识没法用科学解释,所以这个任务落到了哲学身上:哲学是对人类群体心理的推测。《解释鸿沟》从一个科学幻想出发,延展到哲学。当它种下哲学的种子后,再让种子萌发,用哲学去解释我们的生活。来自八十年代的困惑
除了关于哲学的讨论,剧集也有关于哲学家责任的思考。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掀起了一股哲学热,这股热潮从知识界刮起,在高校形成,并波及整个社会。学者杨德广曾统计,1985年到1986年,上海13所高校中拥有和看过萨特、海德格尔、尼采、弗洛伊德等著作的大学生比例高达80%,《人民日报》也曾刊载过一则新闻,说北京街头的书摊上,摆满了各种哲学书籍……现在哲学也很火,黑塞的《悉达多》成了一本网红书,纪德的《窄门》和加缪《西西弗的神话》也常年出现在畅销书的榜单上。
但在陈嘉映的眼里,现在的哲学热和八十年代已经很不一样了:当时的年轻人是出于对时代和国家考虑学哲学;但现在的年轻人学哲学,可能是出于个人的困惑,或是对学术本身感兴趣。在纪录片的前几集,陈嘉映多次怀念也反复提及八十年代的这场中国哲学浪潮。
但这也引起了质疑:这是在神话八十年代。
剧集的第四集,陈嘉映的身份变成了提问者,他的提问对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钱理群。
问:我们为什么怀念八十年代?
钱理群回答:八十年代的可贵,是大家都在自由争论,没有人在垄断真理。
联想起最近今年的互联网骂战,似乎越来越多的二元对立,非黑即白,一些“真理的垄断者”总是不允许别人发表意见。
问:那八十年代的问题是什么?
钱理群回答:八十年代更多做的是引进的工作,没有创造新的理论。年轻一代感受不到八十年代的这场浪潮,因为没有看到留下来的东西。
这集讨论的是八十年代的哲学潮,更是知识分子的价值。八十年代的哲学思考是在学习,将学来的思想应用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但除此之外,钱理群认为精神思想的创造应该跳脱出来,发挥想象力,给社会提供新的价值理想和新的发展模式。我们能给未来留下什么?做了太多年的翻译和转述者,也许创造才是未来最应该做的。结语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就跟我们为什么分享这部纪录片一样。
不是要让你成为“物理主义者”或者陈嘉映的拥趸,而是打破一些非黑即白的观念,让我们学会跳出去,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世界,积极思考。在第二集的结尾,陈嘉映有这么一段话:哲学家最与众不同的任务,就是对那些希望获得唯一的,先验的,万世不变的,与我无关的真理的瓦解,来保护那些去追求具体真理的人的后顾之忧。《解释鸿沟》目前更新到第五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腾讯视频观看。1.纪录剧集《解释鸿沟》
2.山西晚报,《人人都说存在主义》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email protected]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