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颤最新进展,这五个问题你都能答对吗?|6.6中国房颤日
房颤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推算我国房颤现患人数为487万,且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房颤防治刻不容缓。
为提高人们对房颤的认识,2013年中国房颤联盟(CNAFA)将每年的6月6日定为“中国房颤日”。明天是第十二个“中国房颤日”,在房颤日来临之际,赶紧来测一下您对房颤预防、管理和治疗策略的了解吧!
以下哪项被《2023 ACC/AHA/ACCP/HRS 房颤诊断与治疗指南》列为I类适应证,可作为适宜的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节律控制的一线治疗策略?
D.无I类适应证
近期发表的随机试验表明,在HFrEF的心律失常控制方面,导管消融优于药物治疗。鉴于这些数据,新版指南升级了导管消融的推荐级别,将房颤导管消融被列为I类适应证,作为合并HFrEF的适宜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策略。
对于不适合进行房颤导管消融或拒绝进行导管消融等的患者,进行长期抗心律失常治疗以维持窦性心律是合理的。然而,新版指南未给出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I 类适应证。
鉴于左心耳封堵装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增加,新版指南将有长期抗凝禁忌患者的左心耳封堵术推荐升级为2a。
除此之外,新版指南还指出:①对于有症状或临床意义的房扑,导管消融有助于改善症状;②对于正在接受房颤消融治疗的患者,消融其他具有临床意义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有助于降低未来心律失常的可能性;③对于症状性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除外少数有合并症的年轻患者),采用节律控制策略治疗时,导管消融也可作为一线治疗策略,以改善症状。
答案:B
对于≥75岁且身体虚弱的房颤患者,与进行维生素K拮抗剂(VKA)华法林治疗相比,使用非VKA(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治疗的疗效如何?
D.两者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和出血并发症相似
答案:C
D.不太可能降低偶发房颤风险,但更可能降低复发性房颤风险
PRISMA荟萃分析旨在探究减重手术在预防肥胖症患者发生房颤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与药物治疗相比,减重手术可显著降低偶发性房颤风险,这可能主要与持续的体重减轻相关。
这与既往研究一致:长时间的体重减轻可以防止偶发性房颤进展为复发性房颤。
答案:A
无论使用那种隔离技术,隔离以下哪个肺静脉的消融疗效最不持久?
D.右上肺静脉
然而,研究人员发现,进行右下肺静脉消融的疗效不如其他肺静脉持久,且与左侧肺静脉相比,在随访过程中更可能重新连接。这可能是由于与穿刺位置的解剖位置邻近,相关操作困难所致,以锐角方式使用消融导管或有助于改善。
与索他洛尔相比,决奈达隆在维持成人房颤患者窦性心律中的作用如何?
A.在降低房颤复发或全因死亡率方面,两者的疗效相似
D.进行决奈达隆治疗与较低的房颤复发和全因死亡相关
答案:C
文献参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