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时常感到空虚?
“你可以即刻自由吗?因为那是从痛苦中解脱的唯一之道。”
共创活好的环境
『niwo』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公元1895年5月12日—公元1986年2月16日),印度知名哲学家和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卓越的灵性导师」,其一生四处演讲,帮助人们面对内心百转千折的情绪,并提供静心解法,终至克服恐惧,永平常心去应变万物更迭。
以下内容源自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
问:我开始意识到自己非常孤独。我要怎么办?
克:提问者想知道自己为什么感觉孤独?你知道孤独意味着什么吗?你意识到你的孤独了吗?我很怀疑这一点。
我们埋首于各种活动、书籍、关系和观念之中,而实际上这些做法使我们对孤独浑然不觉。我们所指的孤独是什么意思?那是一种空虚感,一种一无所有、无处安顿的极度不安。孤独不是绝望,也不是无望,而是一种空落落的感觉,一种空虚,一种沮丧。
我相信大家都有过那样的感觉,快乐的人,不快乐的人,非常非常积极的人以及那些对知识上瘾的人,他们都知道那个滋味。那是一种真正没有尽头的痛苦,你掩盖不了,虽然我们都在极力掩盖。
我们就再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看看你孤独时会怎么办。你会努力逃开孤独的感觉,你试图看本书,追随某个领袖,去看场电影,或者非常非常积极地投身于社会事务,或者去教堂礼拜、祈祷,或者画画,或者写一首关于孤独的诗。实际就是那样。
意识到那份孤独,品尝到它的痛苦,感受到自己对它的深深恐惧,你就寻求逃避,那份逃避非常重要,因此你的活动、你的知识、你的上帝、你的收音机全都变得重要起来,不是吗?
当你重视次要的东西,它们就会把你带向痛苦和混乱;次要的东西必然是那些感官价值,基于这些东西的现代文明为你提供了逃避之途--逃入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你的名声、你的研究、绘画等;我们全部的文化就建立在逃避之上。我们的文明奠基于此,那是事实。
你有没有尝试过独处?如果真的去尝试一下,你就知道那有多难,要安于独处,你必须有不俗的智慧,因为头脑不让我们独处。头脑躁动不安,它忙于各种逃避,所以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在极力用已知之物填补这个巨大的空洞。我们挖掘各种让自己活跃、让自己善于交际的方式,我们知道怎样做研究,怎样打开收音机。我们用我们知道的东西来填补我们不知道的那个空洞。我们极力用各种知识、各种关系、各种事物来填补那个空洞。不是这样吗?那就是我们的历程,那就是我们的生活。
那么,当你认识到你自己在干什么,你仍然认为你可以填补那个空洞吗?你已试过每一种填补孤独之洞的方法。你成功过吗?你试过电影,没用,因此你去追随你的古鲁、你的书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你成功地填补了它,还是只是掩盖了它?如果你只是掩盖了它,它仍然在那里,因此它会再出现。如果你真的能完全逃避,你就会遁入某个避难所,或者变得非常非常迟钝。那就是整个世界的现状。
这种空虚、这个空洞可以被填满吗?如果不能,我们可以逃开它,躲开它吗?如果我们已有过体验并发现某种逃避无效的话,所有其他的逃避不也都是无效的吗?你是用这个还是那个来填补空虚不是问题的关键。所谓的冥想也是逃避。你变换逃避的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同。
那要怎样找到方法对付孤独?只有你不再逃避,才能知道怎么办。不是这样吗?当你愿意面对实情--那意味着你不能去打开收音机,意味着你必须放弃文明--那时,那份孤独就终止了,因为它已彻底转变,它已不再是孤独。如果你了解实情,那么实情就是现实。
因为头脑不停地逃避、躲开,拒绝直面实情,它给自己制造出障碍。因为有那么多的障碍在妨碍我们看到,我们不了解实情,于是就逃避现实。为了不要看到实情,头脑制造出这所有的障碍。
要看到实情,不但需要很强的行动力和觉察,还意味着要放弃你所建立的一切,放弃你的银行户口、你的声名以及一切我们称之为文明的东西。
当你看清实情,就会发现孤独是怎样被转变的。
问:我们活着却不知道为了什么。对绝大多人而言,生活似乎没有意义。你能否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和目的?
克:现在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我告诉你生活的意义、生活的目的?我们所谓的生活是指什么?生活有一个意义、一个目的吗?生活本身不就是其目的和意义吗?我们为什么想要更多?
因为我们很不满意自己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太空虚、太庸俗、太单调,日复一日做着相同的事情,我们想要更多,想要一些超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东西。
由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太空洞、太乏味、太没有意义、太无聊、太愚不可及,我们就说生活必须有一个更圆满的意义,这就是你问这个问题的原因。
显然,一个人如果活得丰沛富足,如果他如实看待事物并且乐天知足,就不会困惑迷茫;他清醒明达,因此不会问什么是生活的目的。
对他来说,生活本身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我们的困难正在于此。因为我们生活空虚,就想为它找一个目的并为之奋斗。这种生活的目的,只能是一种心智的臆想,与现实毫不沾边。一个愚蠢迟钝的头脑、一颗空虚的心灵所追求的生活的目的,必然也是空虚的。
因此我们的目的在于怎样令生命富足,不是用钱之类的外物;我们要的是内在的富足,但不是一些神神秘秘的东西。如果你说生活的目的是快乐,是寻找上帝,显然那个寻找上帝的欲望就是对生活的一种逃避,而你的上帝只是一个已知之物。只有你已知的东西,才可以寻而觅之。如果你修筑一个阶梯通向你所谓的上帝,显然那并不是上帝。
真相只能在生活中去了解,逃避是不行的。如果你寻求一个生活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在逃避生活,而不是了解生活。生活就是关系,生活就是在关系中行动;如果不了解关系,或者关系陷入混乱,我就去寻找一个更圆满的意义。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如此空虚?什么我们这么孤独,这么失意?因为我们从未审视过自己、了解过自己。我们从未对自己说,这个生活就是我们所知的一切,因此我们需要透彻、全面地去了解它。
我们更喜欢躲开自己,那就是我们脱离关系去寻求生活的目的的原因。如果我们开始了解行为,即我们与他人、财物、信仰和观念的关系,就会发现关系本身就是回馈。你不必去寻觅。就像寻觅爱,寻寻觅觅会找到爱吗?爱无法被培养。你只能在关系中找到爱,而不是在关系之外。
因为我们没有爱,所以才想要一个生活的目的。如果有爱,爱本身就是永恒,就不必寻找上帝,因为爱就是上帝。
因为我们满脑子都是些技术术语和迷信的嘟囔,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空虚,才会去寻求一个超越自我的目的。要找到生活的目的,我们必须穿越自我这扇门。我们在有意无意地逃避,不想面对事物本身的真相,所以我们想要上帝来为我们打开那扇超越之门。只有那些没有爱的人,才会问生活的目的这种问题。
你只能在行动中发现爱——行动即关系。
*本文选自《最初和最终的自由》,克里希那穆提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niwo,共创活好的环境
www.niwolife.com
为防止走失
请点亮在看
或星标我们
别吝啬转发
留言最欢迎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